(真實的曹爽很肥)
就從曹睿死,曹爽和司馬懿做輔政大臣開始說起吧!
一開始曹爽還裝著很謙虛的樣子,很快,就掩飾不住自己的欲望了。什麼欲望?權、財、色、酒、氣。
權,大量提拔自己親族,讓自己的幾個兄弟掌握軍隊大權。
任命其二弟曹羲為中領軍,又廢除禁軍五營中的中壘、中堅兩營校尉,把兩營兵眾交由曹羲直接統領。
另以曹訓為武衛將軍,統領禁軍武衛營,曹彥為散騎常侍,曹爽兄弟於是完全掌握京師禁軍;他的表弟夏侯玄則被任命為中護軍,負責總統諸將,選拔舉用軍隊武官。而曹叡在位時嫌其浮華而棄用的一部分毫無聲望的閒人,如任南陽的何晏、鄧颺、李勝、沛國丁謐等,全被曹爽招為心腹,並擔任朝中要職,丁謐、何晏、鄧颺被封為尚書,且由何晏負責選拔官員;任用李勝為河南尹、畢軌為司隸校尉,控制京城內外權柄;
有一點,特別注意,他不是提拔皇族的人,而是自己最近的親族,這是有區別的。
財,色、酒——他的飲食、車馬和衣服都與皇帝的類似。而且珍貴玩物亦積聚了很多,並有很多妻妾,甚至私自帶走明帝七、八個才人作為自己的妻妾。而且又擅取太樂樂器和調武庫禁兵製作布置華麗的窟室,多次與何晏等人在其中飲酒作樂,極盡奢華。
氣——出兵西蜀,以博軍功名望。結果打敗,徒耗國費,民生鼎沸。
這些都是他只圖私利,無德的一面。
至於他無才的一面,可以從他放棄抵抗這件事看出。
司馬懿佔據洛陽以後,曹爽的老鄉桓範逃出洛陽,到了高平陵之後,勸說曹爽兄弟把天子挾持到許昌,然後調集四方兵力輔助自己。曹爽仍猶豫不決,桓範就對曹羲說:「這件事明擺著只能如此辦理,真不知你讀書是幹什麼用的!在今天的形勢下,象你們這樣門第的人想要求得貧賤平安的日子還可能嗎?而且普通百姓有一人被劫作人質,人們尚且希望他能存活,何況你們與天子在一起,挾天子以令天下,誰敢不從。」他們都默然不語。桓範又對曹爽說:「你的中領軍別營近在城南,洛陽典農的治所也在城外,你可隨意召喚調遣他們。如今到許昌去,不過兩天兩夜的路程,許昌的武器庫,也足以武裝軍隊,我們所憂慮的當是糧食問題,但大司農的印章在我身上,可以籤發徵調。」然而曹羲兄弟卻默然不動,從初夜一直坐到五更。曹爽然後把刀扔在地上說:「即使投降,我仍然不失為富貴人家!」
桓範只能悲痛地哭泣道:「曹子丹這樣有才能的人,卻生下你們這群如豬如牛的兄弟!沒想到今日受你們的連累要滅族了。」
從這個事情上看,曹爽真就是一頭豬。哪有半點頭腦可言啊?
當然,他之所以失敗,出了自身無德無才之外,外部原因是他的無德得罪了郭太后等一幹皇族,更是得罪了大量的士族文官武將。這也是他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反觀司馬懿,戰略上韜光養晦,讓曹爽任意妄為,樹立的敵人越來越多,自己的同盟軍就會越來越大。太尉蔣濟,侍中許允、尚書陳泰以及曹爽所親信的殿中校尉尹大目,其實都已經站在了司馬懿一邊。這都是曹爽自己「送」的。
有時候,讓敵人猖狂,飛揚跋扈,不可一世,未嘗不是件好事兒,也是一種策略。「欲讓其忘,必讓其狂。」
曹爽就這樣被自己葬送了。再也浪不起來了。
高平陵政變以後,司馬懿消除了由曹爽領導的曹氏宗室在朝中的勢力,曹氏宗室力量日漸薄弱,司馬氏得以完全掌握了權力,控制了曹魏朝政,逐步消滅支持曹氏的勢力,向篡奪曹魏政權的目標前進,為日後司馬炎代魏立晉奠下了根基。
司馬懿的這個「韜光養晦」之策,時常令我想起很多近現代的事情。
【文章戛然而止,見諒。後面的一點兒精彩內容,審核失敗,沒法發布,如有興趣,可以「閱讀原文」到其他平臺去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