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合組織中國經濟專家表示 中國出口強勁增長有助於提振世界經濟

2020-12-23 閃電新聞

國際在線報導:中國近期公布了一系列經濟數據,其中十一月出口強勁增長21.1%。對此,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中國經濟專家馬吉特女士表示,不僅是十一月當月,中國近期出口都強勁增長,對世界經濟做出了很大貢獻。

中國海關日前公布了11月中國外貿數據,其中出口增長21.1%,進口增長4.5%。作為經濟學家,經合組織 中國經濟政策辦公室主任 馬吉特女士 更注意到近4個月來中國出口的快速增長趨勢:「我們是看三個月的移動平均,比如說過去三個月的移動平均數,三個月的移動平均數都是5%以上,這意味著年化率是20%以上。所以我覺得應該是注重這幾個月,特別是八月份以來這四個月,八、九、十、十一月年化率都是20%以上。我覺得這樣的出口增速是比較了不起的,不止是十一月的,而且前4個月的(出口增速)都是。」

馬吉特表示,中國出口近幾個月來持續增長的原因包括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貿易轉移效應、醫療物資和設備以及新的生產生活方式帶來的遠程辦公產品需求大幅增加,以及中國經濟本身具有的較強競爭力等。馬吉特主任表示,由於上述三個因素在短期內不會發生變化,中國在近期的出口仍有可能繼續增加。

截至11月,中國進出口已經連續六個月實現正增長。馬吉特主任表示,從數據來看,中國的進口已經基本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一些大宗商品和資本商品的出口國受到積極影響。與此同時,中國出口的強勁增長對各國控制疫情恢復經濟,從而提振世界經濟發揮著更大作用:「我覺得特別是出口對各個國家的貢獻是非常大的。因為中國能夠很快提供一些防護品、口罩還有醫療設備。要是中國的企業不能很快提供這麼大量的產品,可能很多國家得不到(這些醫療物資和設備),可能對疫情的控制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

相關焦點

  • 經合組織發布報告預測 明年中國經濟將保持穩定增長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訊(記者李鴻濤)總部位於法國巴黎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最新報告說,二十國集團(G20)國家三季度經濟復甦勢頭強勁,但仍明顯低於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同期水平,整體經濟較2019年三季度萎縮2%,僅有土耳其和中國經濟實現同比正增長,分別增長5.4%和4.9%
  • ...意義重大」——訪經合組織中國經濟政策研究室主任馬吉特·莫爾納
    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舉行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中國經濟政策研究室主任馬吉特·莫爾納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服貿會為促進國際服務貿易恢復提供了重要平臺。「在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當下,中國舉辦服貿會意義重大。」
  • 中國強勁復甦,提升全球經濟!
    世界主要經濟組織和經濟學家預計,明年中國有望引領全球經濟復甦。中國經濟表現強勁,外國企業也將繼續看好中國市場。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布恩在本月早些時候該組織發布的《經濟展望》中表示:「中國較早開始復甦,預計將實現強勁增長,在2021年佔世界經濟增長的三分之一以上。」
  • 國際機構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
    近日,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了《世界智慧財產權指標》年度報告,報告顯示,中國在2019年申請的專利數量達140萬件,位居世界第一。整個亞洲的專利申請量佔世界總量的近2/3,這主要得益於中國經濟增長的推動。  在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形勢不容樂觀的情況下,中國經濟逆風增長,引來外國投資機構廣泛關注。經合組織在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預測,中國仍將是今年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全年經濟增長預計為1.8%,2021年經濟增長預計將達到8%。
  • 國際組織紛紛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 投下信任票
    世界銀行更是上調對中國經濟增速預期至7.9%,對中國發展投下「信任票」,今年中國仍將是帶動全球經濟復甦的主引擎。「中國經濟將實現比預期更為強勁的復甦」「中國經濟持續加快恢復將推動世界經濟復甦」「中國將在開放的國際貿易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縱觀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合組織的最新經濟展望報告,字裡行間都表露出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過去一年中國在應對新冠疫情衝擊時的表現可圈可點,所取得的成績十分亮眼。
  • 佩德羅薩:中國對亞太地區經濟增長至關重要
    中國對亞太地區經濟增長至關重要——訪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秘書長佩德羅薩  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秘書長愛德華多·佩德羅薩5日在出席2012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周期間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中國對亞太地區經濟增長至關重要,其經濟動向對地區經濟發展起到關鍵作用。
  • 國際專家:2021,中國經濟穩健增長
    2021年,受就業增長、疫情消退等因素驅動,消費勢頭可能會更加強勁。隨著信心、盈利能力以及全球經濟前景的改善,加上地緣政治風險降低,我們預計約佔總投資一半的企業投資將實現復甦。5G、新能源、電動汽車以及數據中心等「新基建」領域可能會大幅增長,其中大部分體現在企業投資上。
  • 借鑑中國經驗 推進國際減貧——訪經合組織駐華代表海博
    全球減貧工作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戰,近日,經合組織駐華代表海博(Tamas Hajba)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消除貧困需要借鑑中國減貧經驗,進一步深化國際合作,共同推動國際減貧事業發展。經濟欠發達地區面臨人力資本流失的風險,即使在常態化防控時期,包容性增長也難以恢復。疫情使人們的收入差距不斷加大。在經合組織成員國中,處於較低社會經濟地位人口的孩子中有22%在疫情期間無法上網。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受疫情影響更大。國際合作推動包容性增長《中國社會科學報》:未來減貧工作的展開是否首先要致力於推動經濟復甦?
  • 巴基斯坦專家:中國經濟向好有助於世界經濟復甦
    新華社伊斯蘭瑪巴德12月21日電(記者劉天)巴基斯坦可持續發展政策研究所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沙基勒·拉邁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堅持擴大內需和全面推進改革開放將繼續推動中國經濟向好發展,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 中國經濟增長給世界注入信心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國際人士積極評價中國防疫工作與經濟發展成績,他們表示,近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出中國經濟發展清晰而鮮明的信號,也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信心。國際組織官員和多國專家表示,中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出色表現令世界矚目,中國經濟增長將對全球經濟回暖起到積極且持久的作用,這次會議傳遞出有關中國經濟治理的重要信息。
  • 多國業內人士看好中國假日經濟內外拉動效應
    韓國現代經濟研究院新興市場部部長韓載振表示,中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防疫成績。儘管外部不確定因素猶存,但中國通過挖掘內需市場潛力提振經濟增長,實現經濟更健康發展,中國假日經濟繁榮就是擴大內需的重要體現。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環境下,促進假日經濟能夠充分釋放居民的消費潛力。
  • 專訪:中國經濟亮眼成績為非洲經濟復甦帶來希望——訪辛巴威中非...
    新華社哈拉雷12月19日電  專訪:中國經濟亮眼成績為非洲經濟復甦帶來希望——訪辛巴威中非經濟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員唐納德·魯沙布瓦  新華社記者張玉亮  辛巴威中非經濟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員唐納德·魯沙布瓦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 非凡2020丨中國:唯一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加班趕工、消費回暖、出口增長……中國經濟今年率先按下「重啟鍵」,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速達4.9%,前三季度實現轉正,四季度經濟增速進一步加快。12月15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表示,今年中國有望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當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
  • 商務部:RCEP將有力提振各方對經濟增長的信心
    中證網訊(記者 倪銘婭)商務部網站11月15日消息,商務部國際司負責人解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時表示,RCEP將有力提振各方對經濟增長的信心。
  • 世行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4%,中國經濟有望增長7.9%
    世界銀行1月5日發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說,基於對新冠疫苗將廣泛推廣使用的預估,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有望增長4%。中國經濟的復甦更為強勁,有望實現增長7.9%。報告認為,全球國內生產總值在2020年萎縮4.3%後有望在2021年恢復增長。
  • 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貢獻中國智慧
    國際金融危機以來,面對全球增長動能不足、經濟治理滯後、發展失衡三大矛盾,習近平主席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峰會、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等國際場合,多次闡述我國對推動經濟全球化、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主張,為世界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和途徑
  • 15.28萬億,日本「大出血」救經濟!中國市場或是提振關鍵?
    有一個國家,面積不大,人口也很少,甚至資源也很匱乏,然而它的國民經濟總量(GDP)卻能牢牢佔據世界第三的位置,這個國家就是日本。憑藉戰後經濟的高速增長,日本的經濟發展模式一直為人稱道,但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僅打破了日本的經濟繁華,還使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283家企業倒下!
  • 逆風破浪的中國經濟丨「巨龍」起舞 強勁復甦——聚焦長江經濟帶發展
    長江,中國第一大河,從唐古拉山傾瀉而下,猶如一條「巨龍」奔向大海,串聯11個省市組成長江經濟帶「一軸、兩翼、三極、多點」發展格局,撐起了中國經濟的「脊梁」。今年以來,長江經濟帶沿線各省市積極應對國內外複雜形勢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力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開放發展,實現了經濟增長強勁復甦。
  • 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啟航,為區域和全球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
    ……RCEP的籤署,對地區、對世界、對中國有何重大意義?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用「關鍵且及時」來形容這份協議的籤署。「在疫情肆虐、世界經濟嚴重衰退、國際貿易投資萎縮、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加劇的特殊背景下,各方能夠就RCEP達成共識,宣告了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勝利,將有力提振各方對經濟增長的信心。」
  • 外媒關注年末中國多項經濟數據再創新高 中國坐穩全球經濟復甦頭把...
    亮眼數據讓人印象深刻「12月15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了非常亮眼的關於中國經濟發展的數據。這些數據給經濟學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俄羅斯《專家》周刊網站在報導中提到。彭博新聞社網站發表題為《中國剛剛展示了世界多麼需要它》的報導稱,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