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導:中國近期公布了一系列經濟數據,其中十一月出口強勁增長21.1%。對此,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中國經濟專家馬吉特女士表示,不僅是十一月當月,中國近期出口都強勁增長,對世界經濟做出了很大貢獻。
中國海關日前公布了11月中國外貿數據,其中出口增長21.1%,進口增長4.5%。作為經濟學家,經合組織 中國經濟政策辦公室主任 馬吉特女士 更注意到近4個月來中國出口的快速增長趨勢:「我們是看三個月的移動平均,比如說過去三個月的移動平均數,三個月的移動平均數都是5%以上,這意味著年化率是20%以上。所以我覺得應該是注重這幾個月,特別是八月份以來這四個月,八、九、十、十一月年化率都是20%以上。我覺得這樣的出口增速是比較了不起的,不止是十一月的,而且前4個月的(出口增速)都是。」
馬吉特表示,中國出口近幾個月來持續增長的原因包括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貿易轉移效應、醫療物資和設備以及新的生產生活方式帶來的遠程辦公產品需求大幅增加,以及中國經濟本身具有的較強競爭力等。馬吉特主任表示,由於上述三個因素在短期內不會發生變化,中國在近期的出口仍有可能繼續增加。
截至11月,中國進出口已經連續六個月實現正增長。馬吉特主任表示,從數據來看,中國的進口已經基本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一些大宗商品和資本商品的出口國受到積極影響。與此同時,中國出口的強勁增長對各國控制疫情恢復經濟,從而提振世界經濟發揮著更大作用:「我覺得特別是出口對各個國家的貢獻是非常大的。因為中國能夠很快提供一些防護品、口罩還有醫療設備。要是中國的企業不能很快提供這麼大量的產品,可能很多國家得不到(這些醫療物資和設備),可能對疫情的控制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