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持此音頻格式
明朝各地的許姓都有名人出現,但主要還是集中在江蘇、河南許姓人口相對較多的地方。
「東魯先生」許彬做了兩個月的內閣首輔
明英宗天順元年(1457),著名學者、世稱「東魯先生」的豐縣(今江蘇豐縣)人許彬的仕途達到頂峰,當上了首輔,雖然只當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但足夠了。許彬,字道中,號養浩,「生而穎異,及學,目十行下,時人皆稱神童。」
許彬14歲那年,因豐縣鬧災荒,他隨父親遷居到山東兗州府寧陽縣。
永樂13年(1415),許彬考中進士,被授翰林院庶吉士。景泰末年,許彬參與明英宗的奪門之變。明英宗復闢後,升任許彬為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入直文淵閣。
許彬畫像(資料圖片)
後來,許彬當上內閣首輔。不到兩個月,因遭讒毀排擠,被貶為南京禮部侍郎。還沒去上任,又被貶為陝西參政。
許彬到了陝西後,越想越氣,甩手不幹了,辭官歸家。明憲宗即位後,許彬被起用為禮部侍郎,直到退休。許彬去世後,被追贈為禮部尚書。
御醫許紳:醫生中做官最顯赫的人
嘉靖初年,京師人許紳醫術精湛,供職於御藥房。因受嘉靖帝重視,後來歷任太醫院使、工部尚書等。
嘉靖20年(1541),皇宮發生了一起重大事件,宮女楊金英等人趁嘉靖帝睡著後,用帛巾勒住他的脖子想殺掉他。嘉靖帝被發現時,已經昏死過去了。
許紳被緊急叫進宮中搶救嘉靖帝。許紳用藥灌進嘉靖帝嘴裡後,不久嘉靖帝甦醒過來,「去紫血數升」後,開始能說話了。又吃了許紳開的幾副藥,嘉靖帝終於康復了。
嘉靖對許紳非常感激,封加太子太保、禮部尚書,賞賜也很慷慨大方。
許紳畫像(資料圖片)
但沒多久,許紳病倒了,他對身邊的人說:「我看來是不行了。宮中那次事件,我當時也是運氣好,要是藥物沒有效果,我肯定要被殺頭,所以受到了驚嚇。我這個病,就是被驚嚇到的,沒有藥能治好。」
許紳很快就去世了,諡號為「恭僖」。在明朝,醫生中做官最顯赫的,只有許紳一個人。
靈寶許氏家族父子4人都是尚書
明朝中期,今河南靈寶的許氏家族許實、許進、許浩、許贊父子4人都當上了尚書,成為美談。
這支許姓人,原本屬於高陽許氏,先是從高陽遷到汝南,後遷到楚州(今河南信陽),再遷到同州(今陝西大荔)、西安。元朝時,在金吾衛上將軍許威的率領下,來到今河南靈寶。
許進,字季升,號東崖,成化2年(1466)考中進士,歷任監察御史、浙江道御史、山東按察司副使。在任上,他善辨疑案,被人稱為神明。
正德元年(1506),69歲的許進當上兵部尚書,後轉任吏部尚書。因宦官劉瑾專權,許進被免職。劉瑾被誅殺後,朝廷準備恢復許進的官職,但他已經去世了。許進被追贈為太子太保,諡號為「襄毅」。
許進的兒子許贊,弘治9年(1496)考中進士。在任刑部侍郎時,因秉公斷案而名噪一時。
嘉靖8年(1529),許贊當上刑部尚書,後改任戶部尚書、吏部尚書,加封少傅兼太子太傅。
嘉靖23年(1544),許贊進入內閣,兼文淵閣大學士。一年後,他以病請辭退休。許贊死後,被追贈為少師,諡號為「文簡」。
駙馬許從誠的孫子許顯純,依附閹黨首領魏忠賢
嘉靖時,許姓人又出了一個駙馬。
嘉靖帝把五女兒嘉善公主,嫁給了河北定興人許從誠。許從誠的墳墓位於今河北定興縣城東落堡鄉東落堡村北,被稱為駙馬墳,1984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許從誠的孫子許顯純,不是一個善類,「性殘酷。」他從小對讀書沒有興趣,喜歡舞槍弄棒,考中了武進士,擔任錦衣衛都指揮僉事。
他依附閹黨首領魏忠賢,成為魏忠賢手下的「五彪」(許顯純、田爾耕、孫雲鶴、楊寰、崔應元)之一,曾參與殺害東林黨「六君子」(楊漣、左光鬥、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顧大章)、「七君子」(高攀龍、周順昌、周起元、繆昌期、李應升、周宗建、黃尊素)。
崇禎元年(1628年),魏忠賢閹黨覆滅時,許顯純被處死。
文學家、刻書家、藏書家許自昌,擅長創作戲曲、傳奇故事、作曲
明刊本許自昌撰 《水滸記》上下卷(資料圖片)
明朝晚期,出了文學家、刻書家、藏書家許自昌。
許自昌,字玄佑,號霖寰,又號去緣,別署梅花主人,江蘇長洲(今江蘇蘇州市吳中區)人。
許自昌擅長創作戲曲、傳奇故事、作曲。他寫的傳奇故事有《水滸記》《橘浦記》《靈犀佩》《弄珠樓》《報主記》《臨潼會》《百花亭》等7種。
黃勇/文
【下期關注】
請看許姓(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