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口辣椒,川菜名廚的不傳之秘

2021-02-16 小寬每日好物

大家心心念念的刀口辣椒終於來了。

我從過年之後就催著,遲遲沒有開門,就沒有辦法做,前些天正式開業之後,他們給我發了照片,說:看,所有廚師都在幫你們弄刀口辣椒。

四川名廚蘭明路來北京在1949全鴨季做了一場晚宴。晚宴的時候,董克平老師提議,加一道水煮牛肉。水煮牛肉算是川菜之中的招牌菜,我們都曾經在四川綿陽蘭師傅的餐廳吃過,印象深刻,但是對於蘭師傅而言,有點犯難。真的沒有辦法做,因為這一道菜最重要的不是牛肉,不是水煮,而是刀口辣椒。

刀口辣椒,算是川菜名廚的不傳之秘。說不傳之秘有點誇張,因為各人有各人的配比,不同風格的師傅做出來的刀口辣椒會有一些不同風格。所謂刀口辣椒,其實是不同辣椒花椒配比,炒香之後,用刀剁碎。在川菜之中,刀口辣椒用作很大,除了水煮菜,調製醬汁,紅油辣子,刀口辣椒都不可少。

當天晚上,蘭師傅從大董師傅那裡借了一點刀口辣椒,勉強做了一個水煮牛肉,依然驚豔全場。

我跟蘭師傅說,你能不能幫我們社群的朋友們做一點刀口辣椒。蘭師傅爽快應允。今天,刀口辣椒終於到了北京辦公室。

按照蘭明路師傅的說法,這一款刀口辣椒如此製作:

選用七星椒,二荊條,子彈頭(按1:3:2的比例)去籽後加入去籽的大紅袍花椒入鍋,加少許底油,小火炒香,炒脆後起鍋,用刀剁碎成細未而成。花椒與辣椒的比例為1:7,製作時,辣椒,花椒須去籽,否則味發苦。刀口辣椒主要用於水煮菜餚,也可用來製作油辣子拌菜用,貯存條件為陰涼乾燥且密封。保存時間7天內最佳(時間長了就有哈喇味)。

雖然是小物件,但製作起來非常費勁。我每次找到這種不傳之秘的時候,真的很開心,因為除了我們這個社群,其他地方不可能見到這種蘭師傅出品的刀口辣椒。

辣椒是一個小玩意兒,卻也是由奢入儉難。吃過頂尖的香而不燥,辣而不烈,回口悠長的刀口辣之後,其他的各種辣椒麵可以放在一旁了。刀口辣椒不僅僅是做水煮菜的必備之物,也是做油辣子,幹碟,佐餐,炒菜的必備。可以囤貨,我們退出了組合款。

🍖今日好物 🍖

👇

來自四川名廚蘭明路的手作刀口辣椒

重量:淨重120g/罐

產地:四川綿陽

貯存方式:密封放置在陰涼乾燥處或者冷凍保存

手慢無,下次重見天日,不知何時

收到後儘量早點吃光

大口單瓶價:88元

大口雙瓶價:158元

大口4瓶量販價:288元


全國包郵

點擊下圖 即可購買

👇

相關焦點

  • 一顆辣椒可以改變世界?《麻辣江湖:辣椒與川菜》成都發布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說到川菜,很多人會想到一個字:辣。自古巴蜀人喜食辛辣,據東晉的《華陽國志》描述,川人飲食偏好就是「尚滋味、好辛香」。在現代,更有不少人「無辣不歡」。    而辣椒,在川菜地區還有另一個名字叫「海椒」,產生了一種辣叫「川辣」,香氣撲鼻好入口,辣得舒服、爽得過癮,可以讓不吃辣的人狂戀上癮!
  • 它被稱為川菜的「魂」,不是花椒也不是辣椒,老四川才知道
    其中最具代表和影響力的地方菜系,要數魯菜、川菜、粵菜、蘇(淮揚)菜 四大菜系了。今天我們來講一講其中的川菜,作為四大菜系中最有特色、民間流傳最廣泛的菜系,川菜又被冠以「百姓菜」。川大在國際上也享有盛名,有「食在中國,味在四川」的美譽 。
  • 聽說,正統川菜70%都不放辣椒?
    開水白菜一道傳奇中的傳奇或許從這道菜第一次上桌開始,就霸佔了川菜的巔峰。俗話說得好,百菜不如白菜。可若是一大碗開水白菜端上來,如果你從來不知道這道湯品,也許,你會詫異,這就是傳說中的川菜神品嗎?相傳,開水白菜是由頗受慈禧賞識的川菜名廚黃敬臨在清宮御膳房創製的。黃敬臨當廚時,不少人貶損川菜「只會麻辣,粗俗土氣」,為了破謠立證,他冥思苦想多時並經由百番嘗試,終於開先河地創出了「開水白菜」這道菜中極品,把極繁和極簡歸至化境,一掃川菜積鬱百年的冤屈。後來,黃敬臨將此菜製法帶回四川,廣為流傳。
  • 先鋒星廚國際名廚胡曉華領航川菜創新潮流
    重慶市胡曉華川菜文化基金會是中國餐飲、名廚及菜系文化發展行業中的第一例非公募基金會,為中國川菜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保護中國餐飲及菜系文化的發展開創了標誌性的歷程。      川菜文化起源於巴蜀,如今已發展到全國各地。美食無國界,我們更要走出國門、邁向世界。
  • 中國十大川菜名廚邱克洪:只要生命在,我就不會忘了振興川菜的初心
    邱克洪,中式烹調高級技師、中國烹飪大師、中國飯店協會名廚委員會副主席、川菜文化全球推廣大使、餐飲業國家一級評委、原菜根香烹飪學院院長、四川省職業技能鑑定專家委員會委員、重慶現代職業技師學院客座教授、中國首屆川菜大賽優秀評委、全國第六屆烹飪大賽評委、中央電視臺美食冠軍PK賽評委、2018賽季星廚精英西南選拔賽評委
  • 在古代沒有辣椒的日子裡「川菜」是啥味道?
    對四川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四川人無辣不歡」都覺得「辣」與「麻」是川菜最大的特點,但我認為,這個判斷並不是十分準確,學過歷史的朋友可能會了解到,辣椒是清朝才傳入我們中國的,而川菜的歷史
  • 吃貨的自我修養:川菜的前世與今生(今生之家常菜篇)
    現代川菜的源頭,自辣椒傳入蜀地始。辣椒是明代由海路傳入中國的。最早的記載是萬曆時期浙江錢塘人高濂的養生著作《遵生八箋》中,辣椒按道理應該是在浙江登陸的。眾所周知,江浙菜並不以辣聞名,辣椒反而是在內陸菜系大放異彩:湖南、陝西、貴州、雲南,尤其是在川渝,更是塑造了當地人無辣不歡的形象。
  • 在辣椒傳入中國以前,川菜和湘菜是什麼味道?
    比如說,川菜等菜系中應用非常廣泛的辣椒,就直到明朝時才傳入中國。那麼,辣椒傳入之前,川菜、湘菜這些以辣著稱的菜系是怎麼烹飪、如何調味的呢?大體而言,在代表著中華烹飪文化精髓的八大菜系中,川菜以麻辣為主、湘菜以香辣為主,這兩種菜系對辣椒的運用可謂最爐火純青。
  • 連米其林名廚都贊好的川菜餐廳,香港也吃得到!
    「對我來說,所謂」傳統」,就是代代傳下來的吃法。」所以在鄧記中,你會發現大部份的都是家常口味,被盧布松一次吃掉半碟的宮保雞丁便是其一;吃下去,除了「應有」的幹辣椒、花椒等苦辣味之外,還有一點荔枝味,原來是加入了糖醋!鄧師傳強調宮保雞丁從來就是這個味,他並沒有改良它。
  • 我國最受歡迎的幾種辣椒,圖一涼拌最美味,圖三川菜少不了
    我國最受歡迎的幾種辣椒,圖一涼拌最美味,圖三川菜少不了!說到辣椒大家應該是一點不陌生的,在我們的飯桌上,菜市場,超市裡邊都是隨處可見,在農村,農民還會專門種上一些辣椒,同時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大批量種植辣椒的。今天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國最受歡迎的也是最常見的幾種辣椒。
  • 國寶級烹飪大師劉昌正率川菜大師級弟子傳統與創新川菜20款菜品解析
    年近古稀的劉昌正一直走在川菜傳播之道上,不久前他還加入成都旅遊協會餐飲專委會,志在與眾多川菜名廚一起將川菜文化發揚光大。餐桌上的色香味形源自於後廚的鍋碗瓢盆,每一道豐儉由人的美味都蘊含著廚師的良苦用心。在劉昌正看來,惟一心一意,心無旁騖,才能獨樹一幟,引領川菜文化走向世界。都江堰報記者 黃代鳳《中國川菜》雜誌社記者 水晶言
  • 安仁好店丨三生川辣椒鋪——川菜之魂,香滿安仁
    都說四川人不怕辣,貴州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無辣不歡,真不是愛吃辣的人矯情。辣椒能讓人產生辣、熱的感覺,是由於辣椒素通過激活口腔咽喉部位的痛覺感受器,給大腦傳遞一種灼燒感,這種感覺會讓大腦產生一種機體受傷的錯誤概念,並開始釋放人體自身的止痛物質——內啡肽,因而讓人越吃越爽,越吃越想吃。
  • 失傳菜復原第二輯|你所不知的國宴川菜
    菜餚博採各菜系之眾長,上及宮廷餚饌譜錄,下採民間風味小吃。擷英集精,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系列菜品,是炎黃子孫代代心手相傳的國粹精髓。魏老介紹道宴席川菜特意減少了刺激性的調料,如辣椒、花椒的使用量,降低了油膩的口感,並且一般只有2道辣味涼菜、2道辣味熱菜。調味完全不放雞精、味精和任何添加劑。
  • 王道劍—中國名廚廚藝生涯
    王道劍中國名廚姓名:王道劍出生日期:1962、12、3O民族:漢川菜是技術,是科學,是文化。這早已成為學術界之共識。愚以為,技術和科學可以提升川菜的品質,文化則可以提升川菜的品味。文化是菜品的靈魂,有靈魂的菜品才傳得久遠,才有典藏價值。
  • 直面九大「危機」川菜何去何從
    如此,由政府牽頭,企業搭臺,建立健全各類培訓機制,扶持、資助品牌餐飲企業或相關企業(原輔料、調味品)開辦烹飪技術學校,乃至打造「川菜高級烹藝及文化研究院」,召集一批退休、賦閒的川菜大師、名廚,以及專家、學者登堂,培養教授一批海內外餐飲業、酒店業所需要的技藝紮實、知識全面、素養深厚、通曉市場、深諳營運之道的工匠型人才,方是川菜轉型升級,步入新的發展階段之關鍵所在。
  • 福利丨最社會的川菜,讓你在辣椒裡找肉
    今天我們來到的這家豫文德川香,用了5年的時間,最傳統地道的食材,地道川菜的烹飪手法,蒸煮燜煎炸拌,麻辣甜鹹酸苦,做著俘獲食客芳心的好川菜。做川菜,味道好,才留得住人。一菜一格,百菜百味。離不開一個有多年廚師經驗的好廚師。在接觸中我們了解到,豫文德川香的邊汝義,十幾歲的時候就做起了廚師,二十多年的時間他都做著一件事:做菜。他對於川菜有自己的理解,也有自己的堅持。
  • 八道勾魂川菜製作,讓人吃完還想吃!
    ,皆因川菜的滋味,給人們帶來了味覺快感之餘,還容易留下一種「味覺記憶」。調料:刀口辣椒、孜然粉、鹽、料酒、味精、生粉、色拉油各適量。製法:1.把肥牛切成大片,納盆加鹽和料酒醃5分鐘後,再加少許的生粉拌勻並用竹籤穿好。2.淨鍋放油燒至五成熱時,下肥牛串浸炸至熟,倒出來瀝油。
  • 「開水白菜」為何是川菜最高標準?看完你就理解了!
    關於這事,安子也不想過多多度去解讀,只是了解到當時有這麼一件事,跟文章要說的開水白菜有關聯,說明白開水菜的獨特之處。圖片來源網絡那麼了解一道菜,我們先了解它的歷史,據說開水白菜是由川菜名廚黃敬臨在清宮御膳房所創,此人還是頗受慈禧賞識。
  • 巴國演義 麻辣鮮香,讓芝加哥名廚都傾心的新派川菜(有春節福利哦)
    而讓名廚們都交口相贊的川菜料理,就是出自熊師傅之手。熊師傅以前在成都的星級酒店做廚師,手藝了得;自己開餐廳,生意也好得不得了;來到美國,燒出的川菜讓芝加哥和紐約的名廚們都讚賞不已。據說 Stephanie 不僅自己來了很多次,Duck Duck Goat 開業前還領著員工吃了好幾次。
  • 辣椒並不是川「辣」起源的根,但一定是川菜必不可少的魂 道養田
    在東晉時期成漢常璩撰寫的《華陽國志蜀志》中,將蜀中的飲食習俗歸納為「尚滋味,好辛香」,這其中的辛香味就主要來自於姜、花椒、胡椒、山茱萸等,給川菜的自成體系奠定了相應基礎,但在清朝以前,辣椒並未出現在川菜乃至整個中國菜中。那它究竟是何時出現在中國,又何時進入到川菜體系的呢?辣椒原產自美洲,在哥倫布還未發現新大陸以前,它一直作為美洲獨特的一種植物安靜地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