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 | 香港人信奉的「四仔」到底是什麼?

2021-02-23 港你知粵語

看到「四仔」你可不必想歪,香港人信奉的「四仔」,即「屋仔(uk1 zai2,房子)」「車仔(ce1 zai2,汽車)」「老婆仔(lou5 po4 zai2,妻子)」以及「BB仔(小孩子)」。

 

△ 香港鋼筋森林

「衣食住行」中,當然是「住」行先,所以「四仔」中當然是「屋仔」行頭,即「有瓦遮頭大過天」,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安身之所。尤其是在香港這種人多地少、寸土寸金的地方,房子就顯得尤其重要。所以香港樓宇名稱花款就特別多,分類也略顯複雜,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大致的種類和叫法:

 

 按照價格和購買次數來分,有:

細價樓(sai3 gaa3 lou2,六百萬元以下)、中價樓(zung1 gaa3 lau2,一千萬元以下)、豪宅(hou4 zaak6)以及一手樓(jat1 sau2 lau2)、二手樓(ji6 sou2 lau2)。

 

 按照建築特點,有:

唐樓(tong4 lau2):七十年代之前建的舊式樓宇。通常為三四層,沒有電梯。(往期文章:香港 | 唐樓跟唐人有關係嗎?)

單棟樓(daan1 dung6 lau2):獨立樓宇、村屋。

洋樓(joeng4 lau2):洋房,指獨立(單座)的房子。又泛指有別於「唐樓」的西式洋房,一般指有電梯的大廈。1970年落成的大廈,很多都稱「XXX洋樓」。

村屋(cyun1 uk1):香港新界鄉間原住居民住的房屋。一般多為平房或三層左右的較低樓房。 

 

△ 香港喜帖街

 按照房屋戶型,有:

迷你戶(mai4 nei5 wu6):好比豆腐塊那麼大的單位,面積介乎於19至38平方米。

劏房(tong1 fong2):「劏」意為「割開」,通常用於指宰殺禽畜魚類,如「劏雞」。把一套房子分隔開以分別出租給不同的獨立房間或套間,成為「劏房」。

籠屋(long4 uk1):把一個住房像鴿子籠那樣分隔成很多格,每格面積為一個床位,四周罩以鐵絲,約兩三個立方米的空間。其實就是一種方便出租給獨立租客的床位設計。

△ 香港籠屋

 

 按照房屋擁有者或使用者的不同區分,有:

公屋/邨屋(gung1 uk1/cyun1 uk1):在香港政府「居者有其屋」的福利政策下,香港政府興建的以低廉租金出租的房屋,現統稱為「公共邨屋」。

丁屋(ding1 uk1):擁有「丁權」的新界原居民在自己擁有的土地上蓋的房子。

私樓(si1 lau2):又作「私家樓」,私人(自置)樓房。

商廈(soeng1 haa6):商業大廈的簡稱,即興建作商業用途的樓房,亦稱作「商業樓」或「寫字樓」。

 

△ 可以看到維港的房子

除了上述的分類外,就樓宇向外視野來說,還有「海景樓」「煙花樓」「樓景樓」等。所謂「海景樓」顧名思義就是可以看到大海的房子;「煙花樓」即可以看到每逢年初二在維港上空施放的煙火。但二者均為售樓尚生造之詞,意在促銷。而「樓景樓」在香港就很多了,意思就是只能看見對面的樓宇,毫無自然景色可言。

△ 「樓外樓」,樓外全是樓

 

60年代,香港人常用「住洋樓,養番狗」來形容優質奢華的生活。到了21世紀,養狗可能對很多人來說都不是難事,但置業購房仍是很多人畢生追求的夢想之一,無論你是否已經擁有房子,或仍在追求房子的道路上,用粵語說一句就是「搵食艱難(wan2 sik6 gan1 naan4)」,生活不易!

 

*需要上述詞語錄音的朋友,

 請添加「gangnizhi852」微信,備註「唔該要音頻」。

▼▲▼▲▼

今天分享的「文化詞彙」比較多哦,

如果你覺得有實用,

歡迎動一動手指,

分享給身邊的有需要的小夥伴啦!

鄭秀文 | 20年前「掉眼淚」,20年後「忍眼淚」香港 | 為什麼在茶餐廳可以吃到西餐?

全國熱線:400-833-8323

微信ID:gangnizhi852

想學粵語?

長按二維碼加課程顧問

相關焦點

  • 廣州粵語 VS 香港粵語,不在同一個頻道,到底誰才是正宗粵語?
    粵語,其實從宋朝就基本定型,如果現在的廣州人穿越到1000年前宋朝,跟那個年代的人溝通是沒問題的。從宋朝時期的「新華字典」《廣韻》,可以發現廣州粵語的發音和現在有90%的相近。華輝美食人作為一個原生的廣州人,經常聽到身邊的人說港式粵語更好聽,其實廣州和香港的粵語又有什麼區別呢?
  • 香港人說粵語vs廣東人說粵語,竟然有這麼多不同!
    如果一個詞語的兩個字都是陰平,比如「剛剛」,香港人會讀成「啱啱」55的音,而廣東人會稍稍降調,發成53的音。這一點,就像圈妹曾經做英文閱讀理解的時候,晃眼一看每個單詞都認識,但連起來就不知道什麼意思了……廣東人受普通話影響,在說話時會選擇偏向普通話的詞彙。而在粵語使用率高達90%的香港,香港人受普通話影響自然低得多,所以即使聽懂了港式粵語的每個字,也不一定知道香港人在說什麼。
  • 廣東人在香港說粵語,會被聽出來不是香港人嗎?
    小夥伴們都知道在廣東和香港,人們都講粵語,迪迪作為一個外行人,光靠聽音真的聽不出來有什麼差別(能聽懂就不錯了)。
  • 粵語到底起源於哪裡?為什麼粵不是廣西?粵語發源地是廣西!
    粵語到底起源哪裡?很多誤認為是廣東,其實真實的粵語發源是廣西梧州。粵語廣受大家喜愛,特別是經典的粵語歌曲廣為流傳。那麼粵語到底起源於什麼地方呢?粵語發源粵,古代稱之為「越」,而現代的粵語又稱為廣東話、廣府話、白話,是南方最流行的一種漢語方言,分布於廣東中西部、廣西東南部、香港、澳門,以及海外的東南亞、歐美地區的部分國家華人社區中使用。粵語發源於古代的蒼梧古國,蒼梧古國後被楚國攻滅,納入楚蒼梧郡。
  • 詳解香港粵語與廣州粵語的區別及廣東人的組成與由來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且比較了解廣東文化的歷史與現在的人,趁這幾日得閒詳細寫了下文,等大家能夠全面認識粵文化!下文較長,先貼出一個最權威的粵語發音網站:香港語言學會自2003年起製作的粵語音網站,裡面包括了目前的主流粵語發音、及香港「粵語正音運動」之後推出的「復古粵語音」這兩大流派的標準發音。
  • 粵語是如何成為香港人「身份證」的?
    與廣大內地人,甚至很多香港人的思維慣性不同,圍頭話、客家話、潮汕話等不同於標準粵語的方言,在香港都曾佔據一席之地。但歷經半世紀風雲變幻,如今在香港,非標準粵語的方言所剩無幾。粵語,被港人視為想像共同體的最重要憑證之一。「香港有文化,粵語最古雅」——科普粵語歷史的帖文在臉書流傳,甚至有香港媒體建議:「港人在國際場合發言,例如頒獎典禮,先講幾句香港粵語宣示身份」。
  • 粵語 | 老師講課你到底有沒有在聽啊?2017粵語記事簿~
    2017年開始,港你知微信公眾有系統地在每周二跟大家一起「學粵語」,宗旨是「絕對乾貨」,讓廣大粉絲可以獲取最好的粵語學習素材。港你知每一篇文章都經過用心構思和編輯,力求幫助大家學習地道香港粵語。所以,這一年來,你到底學了多少?
  • []香港粵語、廣州粵語的區別
    所以從「八王之亂」開始,出現了史上第一次的中原漢人為逃避戰亂而長時間的大規模南遷,當時是整個家族、整條村莊在族長、村長(稱之為「太公」)帶領下的扶老攜幼式的長途南下,因此把當時的中原漢語、文化、習俗全都帶到了廣東。幾乎所有傳統廣東人的家族都有「族譜」記錄自他們是來自中原何方,何時遷到廣東的。例如前香港特首「曾蔭權」,其始祖就是山東的「曾子」,其族譜就記載了什麼時候由山東南遷到廣東的南海縣。
  • 假面騎士:哪些人可以吸收能量?雙騎和四仔
    假面騎士:哪些人可以吸收能量?雙騎和四仔 這次要說的是那些可以吸收能量來變強的假面騎士,小編知道這些人,一起來看看吧。 第2個要說的是假面騎士四仔,四仔用第20號開關變身的火焰形態,擁有對抗火焰的能力。
  • 粵語 | 「爆seed」到底是什麼意思?
    近期,《使徒行者3》熱播,由林峰飾演的男主角「薛家強」外號人稱「爆seed」,到底這個「爆seed」僅僅是一個稱呼,還是在粵語裡其他實際含義呢
  • 廣西人的粵語,放在廣東是什麼水平?
    相比「浪姐1」,第2季目前水花還不算太大。除了那英、張栢芝輪番坐熱搜之外,最大的討論居然是——廣西人說粵語,到底標不標準?是這樣的,廣西籍藝人王鷗在節目裡唱了一首粵語歌《呼吸有罪》,被認為粵語水平一般。張栢芝評價「好像我講普通話這樣,聽得懂但是不標準」,評委直接拿「發音不標準」扣了分。
  • 詳細講解香港粵語與廣州粵語的區別以及廣東人的組成與由來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且比較了解廣東文化的歷史與現在的人,趁這幾日得閒詳細寫了下文,等大家能夠全面認識粵文化!下文較長,先貼出一個最權威的粵語發音網站:香港語言學會自2003年起製作的粵語音網站,裡面包括了目前的主流粵語發音、及香港「粵語正音運動」之後推出的「復古粵語音」這兩大流派的標準發音。
  • 香港人用 iPhone,跟我們到底有什麼不同
    相信大家已經在網上看到過非常多關於香港問題的分析,作為一名經常去香港旅遊購物的果粉,自認為還算是半個香港通。最近我註冊了一個香港的 Apple ID 然後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現象,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下香港人他們用 iPhone 跟我們到底有什麼不同。
  • 廣東歷史——廣州粵語和香港粵語的區別,以及廣東人的組成與由來
    所以從「八王之亂」開始,出現了史上第一次的中原漢人為逃避戰亂而長時間的大規模南遷,當時是整個家族、整條村莊在族長、村長(稱之為「太公」)帶領下的扶老攜幼式的長途南下,因此把當時的中原漢語、文化、習俗全都帶到了廣東。幾乎所有傳統廣東人的家族都有「族譜」記錄自他們是來自中原何方,何時遷到廣東的。例如前香港特首「曾蔭權」,其始祖就是山東的「曾子」,其族譜就記載了什麼時候由山東南遷到廣東的南海縣。
  • 終於知道為什麼香港人說話粵語英語混雜了!
    由於歷史原因,香港的英語普及程度較高,粵語裡面廣泛使用英語外來詞的情況也極為普遍。用普通話很難理解「拉闊」是什麼,如果用粵語一念,就發現「拉闊」的發音其實和「live」一樣。除了上述三種英語外來詞融入粵語詞彙的情況以外,經常看港劇的同學們應該也會注意到,很多香港人在說話時經常會夾雜一些英語單詞,比如:你有冇啲common sense
  • 詳細講解香港粵語與廣州粵語的區別以及廣東人的組成與由來(不得不看)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且比較了解廣東文化的歷史與現在的人,趁這幾日得閒詳細寫了下文,等大家能夠全面認識粵文化! 下文較長,先貼出一個最權威的粵語發音網站:香港語言學會自2003年起製作的粵語音網站,裡面包括了目前的主流粵語發音、及香港「粵語正音運動」之後推出的「復古粵語音」這兩大流派的標準發音。
  • 後粵語歌曲時代的香港獨立音樂
    新的聆聽音樂方式使得不同年齡層的人開始選擇聆聽獨立音樂,而香港獨立音樂樂隊都大多唱粵語流行曲,因此,我不覺得粵語流行音樂已死。香港有很多連鎖店賣CD,例如HMV。在LMF還沒成名時,他們在每一家唱片店只會放兩三張,這兩三張賣完之後就沒有了。所以他們是在商業社會中很難生存的一個群體,而且,現在有一些年輕人很喜歡他們,也不一定知道他們要表達什麼內容,因為rock-music想要表達內容是有些困難的,希望香港人能夠留意香港歌曲是非常困難的。
  • 香港文化粵語流行歌曲
    香港文化粵語流行歌曲 粵語歌指香港自1970年代起,由蓮花樂隊主音歌手許冠傑所帶動的一股潮流,其後蓬勃發展的粵語流行歌曲
  • 廣州粵語與香港粵語,哪個才是正宗的廣東話?
    幾乎所有傳統廣東人的家族都有「族譜」記錄自他們是來自中原何方,何時遷到廣東的。例如前香港特首「曾蔭權」,其始祖就是山東的「曾子」,其族譜就記載了什麼時候由山東南遷到廣東的南海縣。到曾蔭權的爺爺時再遷到香港。 以當時的交通、生活水平,可想而知如此的長途南遷是多麼的艱辛。因此當這些南下的漢人族群在終於翻越嶺南山脈到達粵北韶關南雄縣,不會再受戰亂影響時,就都會在那裡休養生息。
  • 是時候讓大家看清:廣州與香港的前世今生,粵語到底誰才是最正宗?
    疍家女(藝術照)香港以前基本都是漁民     香港在開埠前是客家人居住的小漁村,本地話是「廣東客家話」,而不是粵語!香港住的都是客家人,幾百年了,他們世代都不說粵語的。     因為香港割讓給英國之後,早期的英國人,是依賴廣州人來建設香港的。開埠後因為大量廣府人的進入,使得其使用的漢語迅速變為粵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