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藝今年首部新戲《陽光下的葡萄乾》即將上映 記者專訪導演英達

2020-08-15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8月15日消息(記者何源)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隨著演出市場的逐漸恢復,北京人藝今年的首部新戲《陽光下的葡萄乾》即將在9月1日與觀眾見面。這部劇是由觀眾非常熟悉的導演英達執導,由非裔美國作家洛琳·漢斯伯裡創作。故事聚焦一個美國黑人貧民家庭,他們在獲得了大額保險金後,全家人面臨的掙扎、衝突與選擇。

其實,北京人藝的每一部新戲都備受矚目,而這次除了劇目本身,觀眾們更將目光聚集到了導演英達身上。這也是英達30多年來,首次回到人藝的舞臺。究竟是什麼力量,吸引著這位有「中國情景喜劇之父」之稱的導演回歸話劇舞臺呢?更有趣的是,英達如何能做到將這樣一個十足現實主義的作品,以喜劇的形式來展現呢?帶著這些疑問,總臺央廣記者對話了導演英達。

大汗衫、短褲、球鞋,一副無框眼鏡,說話大嗓門,成天樂呵呵。導演英達,似乎依然是1993年導演《我愛我家》時的樣子。因為《我愛我家》《東北一家人》和《閒人馬大姐》,大家都認識這個被稱為「中國情景喜劇之父」的導演,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其實一直供職於北京人藝。闊別話劇舞臺三十年,英達說,這次回歸,起因是一份失而復得的母親翻譯的手稿。

英達的母親名叫吳世良,不僅是北京人藝的演員,還是一位翻譯家。此次英達執導的世界名劇《陽光下的葡萄乾》,正是由他母親在60多年前翻譯而成。後來手稿流失民間,直到去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英達才再次與這份母親的遺作相逢。

英達說:「我都不知道我媽媽原來翻譯過這個。直到去年,我有一個朋友給我發了微信說,上海有一個拍賣行正在準備秋拍,其中有一個手稿,是從潘家園弄來的,品相特別好,叫陽光下的葡萄乾,還說翻譯者叫吳世良,問是英達的母親嗎?我說是,朋友讓我趕快過去看一下,因為它已經流落民間這麼多年了。」

這部非裔美國作家洛琳·漢斯伯裡的三幕話劇,創作於上世紀50年代,講述了一個美國黑人貧民家庭獲取了一筆巨額保險金,可以改變生存境遇,隨後他們全家人所面臨的矛盾、掙扎與選擇,以及他們用信心和夢想面對未來的故事。

在英達看來,若是在上世紀60年代他母親翻譯劇本之初,就將這部戲搬上舞臺,時機並不合適。但放到今天,劇本中「人與人、人與錢、人與夢想」的種種衝突和掙扎,大家不僅能理解,而且會有很多共鳴,感受心靈的碰撞。

英達說:「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給它貼上標籤,說它是一部黑人戲。我覺得所有的標籤都不如說它就是一個描寫生活的戲。所以這個戲已經問世70年了,但是依然和我們今天的現實貼得非常近。這是一部經典的戲,有很多的劇評、影評,但是馬丁·路德金在評論作者的時候說過一句話,我覺得最準確。他說『這部戲將照亮我們、我們的未來很長時間』。我覺得說得太對了,因為它寫的雖然是一個黑人家庭,但和白人家庭乃至我們黃種人的家庭,以及現今社會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尤其是和錢的關係,我覺得特別貼切。」

多年來,英達都活躍在影視劇領域,做得了導演,也能親自演戲。1993年他執導的《我愛我家》,至今仍被奉為經典。這次,等待他的雖然是一部十足現實主義的、拷問人心的作品,但英達仍有著自己的解讀方式。他要發掘其中深刻的幽默內核,「把不是喜劇的戲排成喜劇」。在他看來,「英達的一部戲,最後沒讓觀眾笑,那就證明沒排好。」英達說:「我覺得我在這方面可能有點得天獨厚,因為做了這麼多年喜劇,這些包袱我都能看得出來,我相信有很多原來不是做喜劇的導演,是看不出包袱的,就是臺詞,一人說一句。我都能看出來他為什麼這麼寫,他在哪搭過,前面故意先埋一個,然後在這才把它都降了。所以如果你說這些是喜劇的話,那有,但是更多的不是,還有一些我得想辦法讓中國觀眾能夠懂,比如對於美國觀眾來說人猿泰山,只要說一句就明白了。而對於中國觀眾,你要光說泰山,還以為是山東泰安那座山,所以還得讓演員稍微比劃一下做些動作,不把原來的包袱浪費了。」

《陽光下的葡萄乾》這部劇的舞美設計,讓人心中升起一種親切感。一組面對觀眾的沙發,一張全家人可以圍坐的餐桌,可能不少人都會聯想起《我愛我家》那個溫馨的客廳,以及他們一家人在一起說笑打鬧的樣子。這麼多年的情景劇創作經驗,對於英達執導話劇來說,有沒有幫助?他回答的是:相對於其他節目形式,話劇和情景喜劇是相對來說最接近的。英達說:「話劇跟情景喜劇、電視劇相比,要更加清晰、準確。有的東西在拍電視劇的時候,演員有個感覺就過去了,但在這兒我必須得表現出來,讓32排以後的觀眾還能看清楚,知道你在這兒的心理活動是這樣的,因為你只能靠動作或者表演的動作性,來表現出人物現在心裡所想的,而這個就需要更加精準些。」

相關焦點

  • 英達執導母親譯作,北京人藝年度首部新戲《陽光下的葡萄乾》將上演
    不久前北京人藝恢復了中斷數月的演出,繼《洋麻將》這一經典開場過後,首都劇場又將迎來人藝今年的首部新戲——《陽光下的葡萄乾》。經過大半年的籌備,這部由英達導演、王茜華、金漢、徐菁遙、徐岑子、張福元等演員主演的戲劇將於9月1日登上舞臺。這一聽起來頗具浪漫色彩的劇目,講述了一個現實和夢想的故事。
  • 北京人藝今年首部新戲1日晚首演,英達「捧出」《陽光下的葡萄乾》
    北京人藝2020年首部新戲終迎首演,這部《陽光下的葡萄乾》跨年排練,幾次因疫情中斷,又幾次起範兒,其間經歷換演員、首演時間不確定等諸多磨難,9月1日晚終於帶著種族尊嚴、理想主義的百老匯氣質,登上首都劇場的舞臺。
  • 英達回歸北京人藝執導母親譯作《陽光下的葡萄乾》
    北京人藝執導母親譯作《陽光下的葡萄乾》 富田 攝中新網北京8月13日電 (記者 高凱)「這次一方面是這是我對我母親的‌‌‌‌償還心願;其次是我自己身為人藝人30年,‌‌沒有給人藝導過一個完整的戲,這是‌第一個,當然我希望不是最後一個;最後一層,是對觀眾,說實在話,‌‌北京人藝‌‌是鐵打的營盤,‌‌再偉大的演員,‌‌最終也將離去,‌‌不變的只有觀眾,人藝和觀眾之間建立的那種聯繫
  • 英達回歸北京人藝執導母親譯作《陽光下的葡萄乾》9月上演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8月13日,北京人藝2020年首部新戲《陽光下的葡萄乾》舉行媒體見面會,已多年未在北京人藝導戲的英達攜劇中主要演員王茜華、金漢、徐菁遙、徐岑子、張福元等亮相見面會現場,並為大家表演了戲中片段。據悉,《陽光下的葡萄乾》將於9月1日起,一直演出至9月15日。
  • 英達執導新劇首登人藝舞臺《陽光下的葡萄乾》首演
    《陽光下的葡萄乾》首演 李春光 攝《陽光下的葡萄乾》首演 李春光 攝中新網北京9月1日電 (記者 高凱)北京人藝2020年首部新戲《陽光下的葡萄乾》9月1日晚登上首都劇場的舞臺。此番執導《陽光下的葡萄乾》,對於被稱作「中國情景喜劇之父」的著名導演英達而言,不只既是對人藝舞臺的致敬,也是對這部作品的翻譯者——北京人藝演員、翻譯家,自己的母親吳世良的紀念。
  • 英達重返人藝舞臺:執導《陽光下的葡萄乾》,告慰母親吳世良
    澎湃新聞記者 王諍本月起,隨著首都劇場復工的大潮,北京人藝可謂動作不斷,首都劇場恢復演出後不僅有經典《洋麻將》開場,更有一部劇本蒙塵多年的原創大戲即將於9月1日與觀眾見面。8月13日下午,年度首部新戲《陽光下的葡萄乾》在北京人藝一樓排練廳舉行媒體見面會。
  • 北京人藝新戲《陽光下的葡萄乾》將於9月1日登首都劇場
    人民網-文化頻道人民網北京8月13日電 在經過了大半年的籌備後,北京人藝年度首部新戲《陽光下的葡萄乾》將於9月1日登上首都劇場的舞臺與觀眾見面。《陽光下的葡萄乾》媒體見面會。李春光 攝人藝的每一部新戲推出都備受矚目,而這次除了劇目本身,觀眾們更是將目光聚集到了主創身上,尤其是回歸人藝舞臺的導演英達。
  • 《陽光下的葡萄乾》首演 英達再度回歸人藝舞臺執導話劇
    攝影:李春光人民網北京9月1日電 北京人藝2020年首部新戲《陽光下的葡萄乾》今天登上首都劇場的舞臺。這樣一部對觀眾來說頗具新鮮感的外國戲會如何呈現在大家熟知的舞臺上,導演英達和演員王茜華、金漢、徐菁遙、徐岑子、張福元、王寧、陳紅旭、阿楠、王堃等主創在首演當天給了觀眾一個驚喜的答案。《陽光下的葡萄乾》是非裔美國劇作家洛倫·漢斯貝瑞的名作,於1959年在百老匯上演即大獲成功。
  • 英達執導人藝新戲首演 《陽光下的葡萄乾》 跨越時代國界反映現實
    中國網北京9月2日訊 9月1日,北京人藝2020年首部新戲《陽光下的葡萄乾》登上首都劇場的舞臺。如何將一部頗具新鮮感的外國戲呈現在大家熟知的人藝舞臺上?導演英達和演員王茜華、金漢、徐菁遙、徐岑子、張福元、王寧、陳紅旭、阿楠、王堃等主創在首演當天給了觀眾帶來了驚喜。
  • 英達「曬」的「葡萄乾」擺上人藝舞臺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 牛春梅「你可別招我掉眼淚!」北京人藝2020年首部新戲《陽光下的葡萄乾》,9月1日晚在首都劇場首演,而在前一天彩排場演出前,終於將母親遺作搬上舞臺的導演英達已顯得格外脆弱,說這話的時候眼圈已經紅了。
  • 英達回歸劇院 執導人藝今年首部新劇
    北京人藝2020年首部新戲終迎首演。這部《陽光下的葡萄乾》跨年排練,幾次因疫情中斷,又幾次起範兒,其間經歷換演員、首演時間不確定等諸多磨難,於9月1日晚終於登上首都劇場的舞臺。在退休之年回歸劇院導戲的英達,將這部與自己有著頗多淵源的作品以純現實主義寫實手法搬上舞臺,芝加哥非裔美國貧民一家的生活氣息躍然眼前。一筆大額保險金的到來為這個家庭帶來的衝撞與隔閡,最終定格在男主人選擇尊嚴的人性制高點。
  • 英達回歸舞臺導新戲,要讓觀眾笑
    本月起,北京人藝動作不斷,首都劇場恢復演出後不僅有著經典開場,更有一部今年的新戲即將與觀眾見面。在經過了大半年的籌備後,北京人藝年度首部新戲《陽光下的葡萄乾》將於9月1日登上首都劇場的舞臺。這部劇講述了一個現實與夢想的故事。
  • 鑑戲報告 | 英達為北京人藝導了一部美國非裔版「我愛我家」?
    主演:王茜華/金漢/徐菁遙/徐岑子/張福元/王寧/陳紅旭/阿楠/王堃藝綻評分:8分(滿分10分)評分理由:多年未曾出現在戲劇圈的英達導演,為北京人藝導演了今年的首部新戲經過種種磨難和漫長等待之後,今晚,由英達導演、北京人藝演員王茜華、金漢、徐菁遙、徐岑子等主演的美國戲劇經典之作《陽光下的葡萄乾》,在首都劇場正式首演。
  • 英達回人藝導話劇與故去父母「相聚」
    9月1日晚,北京人藝2020年首部原創新戲——由英達執導,演員王茜華、金漢、徐菁遙、徐岑子、張福元、王寧、陳紅旭、阿楠、王堃等人藝演員出演的話劇《陽光下的葡萄乾》在首都劇場首演。這部百老匯經典劇目其實對英達導演來說,有著不一樣的意義。本期「加戲」走入《陽光下的葡萄乾》臺前幕後,面對這樣一部戲裡戲外都摻雜著故事性的話劇作品,英達究竟將這部百老匯經典做了哪些本土化的改編?
  • 英達回人藝導話劇與故去父母「相聚」|加戲
    9月1日晚,北京人藝2020年首部原創新戲——由英達執導,演員王茜華、金漢、徐菁遙、徐岑子、張福元、王寧、陳紅旭、阿楠、王堃等人藝演員出演的話劇《陽光下的葡萄乾》在首都劇場首演。這部百老匯經典劇目其實對英達導演來說,有著不一樣的意義。
  • 藍盈瑩回應從北京人藝辭職 劇院新戲與浪姐撞車作出抉擇
    近日藍盈瑩回應從北京人藝辭職一事,表示是兩者檔期相撞作出的艱難抉擇,不知道如今被黑了那麼久,她有沒有後悔做出這個決定?近日,藍盈瑩接受媒體專訪,回顧了自己的艱難求學路:「大一的時候想過要退學,特別自卑,一上臺就笑場,後來每天早起練基本功,一點點努力進步。很感謝《甄嬛傳》和《畫壁》,讓大家認識了自己,如果現在再演浣碧這個角色,自己的理解會更深刻。」她還回應當初離開人藝的爭議。
  • 《我愛我家》的導演英達,這次執導了一出不那麼好笑的話劇
    執導的新話劇《陽光下的葡萄乾》,也許會感到有些失望。| 一《陽光下的葡萄乾》是今年北京人藝推出的第一部新劇,而對於大部分中國觀眾來說,這齣戲的名字也顯得很陌生。這部話劇也成為北京人藝除京味兒話劇之外,排演國外話劇的經典作品。此外,英若誠還翻譯過《譁變》、《上帝的寵兒》等劇目。然而,英若誠1994年就已經患上肝硬化,其後儘管也參與過一些文化活動包括出演影視劇,但直到2003年去世也沒能著手執導這部《陽光下的葡萄乾》——吳世良的手稿也一直下落不明。
  • 藍盈瑩退出北京人藝,欲乘風破浪全力一搏
    2012年7月,藍盈瑩從中央戲劇學院畢業,並且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成為人藝的演員。在參加《浪姐》期間,藍盈瑩被曝料退出了北京人藝,因此遭到網友的指責,藍盈瑩曾經就因為怕給單位丟臉而拒絕過《演員的誕生》節目,說明藍盈瑩把人藝看的十分的重要,此時退出人藝又是為什麼呢?
  • 英達將母親50餘年前譯作搬上舞臺 籌備過程一波三折
    2020年,英達回歸北京人藝舞臺,執導母親吳世良翻譯的《陽光下的葡萄乾》。他說,這部戲相當於《推銷員之死》的續集,講的是家人拿到賠償金會怎麼用,更富有戲劇性。《陽光下的葡萄乾》導演英達。李春光 攝英達將母親譯作搬上舞臺英達是土生土長的人藝人,但在北京人藝30餘年,他還沒執導過一部完整的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