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你們剛學會用微信,但00後孫子輩又開始用QQ了!原因居然是......

2021-02-07 廣州交通電臺


每天醒來第一件事是什麼?

打開手機查看有沒有微信消息

……


吃喝玩樂必須在朋友圈曬…

工作聯繫都用微信…

閒暇之餘也貢獻給了各種公眾號,

可以說,在小編心中,

微信已經統一了世界!


然而最近發現,微信在00後眼中已經out了!因為他們都在玩QQ…



94年的張楠認識了新鄰居家的兒子王浩,一個15歲的00後。


一天閒聊中,王浩告訴張楠自己的空間被一個搞笑視頻刷屏了。張楠瞬間覺得有點恍惚…


QQ、空間、黃鑽、個性籤名…感覺是很久遠的事情了…


「你們現在還玩QQ嗎?」


「我們同學都在玩QQ啊…」


張楠這才意識到,原來社交網絡的快速更替到了00後這一輩,可能又轉回到了QQ時代。



根據某應用市場2016年8月發布的《00後App使用情況調研報告》,00後最常用的APP前十名分別是:QQ、微信、微博、QQ音樂等。


另外根據騰訊微信的相關報告,在微信的用戶群體中,60%以上的年齡超過25歲。與此相對應的是,QQ的用戶中,60%以上的用戶年齡低於25歲。


特別是在95後這一群體中,QQ、QQ空間、百度貼吧成為主要使用的社交應用。




00後真的回到QQ時代了嗎?


為了探究QQ是否在00後中更加獲得青睞,小編隨機採訪了幾位中學生和上大學的00後。



被採訪的多位00後表示,現在他們使用QQ的頻率確實大於微信,同學之間更是幾乎都用QQ。


使用QQ的理由也很統一,無非就是幾個:


「一開始用社交軟體就是從註冊QQ開始」,

「同學都在用QQ的」,

「QQ功能更齊全,還可以看見陌生人的評論」,

「微信基本都是用來和大人聊天」.


不過,已經今年剛上大學的何同學告訴記者,他之前只用QQ,但上了大學後稍微年長一些的朋友、老師都在用微信,自己也不得不漸漸從QQ過渡到了微信。



QQ這麼有魅力的原因在哪?

為了跟上現在年輕人的腳步,

小編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





對於00後來說,QQ的界面更為華麗,可以自定義、換膚,還有個性掛件,個性氣泡、悄悄話…隨時隨地展現自己的個性…


QQ自身還帶有許多邊緣化功能,除了聊天外,還集遊戲、資料儲存、社交發布為一體…


00後追求個性,拒絕雷同,

從他們的QQ界面就能看出來

↓↓↓



而微信比較專一和簡潔,沒有太多花裡胡哨的功能。


另外,QQ群的功能比微信群功能更豐富,QQ群可以設置多名管理,還能隨時隨地更改群暱稱…對於隨時想展示自己的年輕人來說,無疑QQ更好…




至於QQ空間,更是深受大家喜歡…不僅能魔幻花樣點讚,每條說說下面還可以進行紅包懸賞(微信之前有過類似測試,但只開放了幾小時就關閉了)…


空間充滿了各種搞笑段子、時尚潮流、遊戲動漫,可以一鍵轉發,大家無障礙討論…而微信朋友圈主要分享的卻是養生健康、教育親子、醫療等現實問題…


相比朋友圈中規中矩的點讚評論,QQ空間更符合年輕人的口味…



同時,小編發現,00後非常熱衷於點讚,點讚越多越有面子,而微信處於保護用戶隱私,點讚評論只有朋友圈共同好友可見……




某00後同學表示:「同學、網友都集中在QQ上,而且QQ空間能看見陌生人的評論,微信朋友圈就不行,還不能轉發,朋友圈也只能看好友一段時間內的動態,這點我很不喜歡。」



So,微信票圈就被無情地拋棄了…



3.QQ註冊簡單,微信相對麻煩



研究中小編發現00後熱衷QQ很大的一個原因在於:QQ註冊比微信簡單得多!


以前填個資料就能註冊QQ號,不需要電話號碼…還可以申請各種小號,簡單方便…


這對於還在讀書而沒有電話的學生來說更容易操作……



另外,00後還表示老師發作業,班群分享資料都基本在QQ上,這也是他們經常上QQ的原因…


說得好有道理,

我竟無法反駁…





這一點大概是小編最心塞的地方了…


接受採訪的00後小朋友無一例外地表示,在他們心裡,微信是長輩級別才會玩的…



當然,這也是微信界面簡潔的鍋…


在他們看來,微信對於剛剛接觸智慧型手機的中年老人群來說,比較容易上手和方便使用…而且微信整個看起來「特別老氣」…


(瞎說什麼,這叫性冷淡風!)


同時小編發現,微信不好屏蔽爸媽,但是QQ可以讓爸媽找不到自己…



對於這一點,孩子在讀初二的王女士深有體會…


「不曉得咋個回事他們現在又把QQ用起來了,是不是微信被大人霸佔了,他們想躲著我們哦?」


對此,幾位00後表示,「QQ裡都是同齡人,發空間也更隨心所欲,微信裡面很多大人霸屏。不過我們和大人聯繫很多還是會用微信。」


難道QQ在00後心中就沒有缺點了嗎?被採訪的00後也有吐槽:「QQ沒有支付功能很麻煩」、「要是能和微信的支付功能結合起來就好了。」(馬爸爸聽到這哭了,騷年你知道QQ裡面有個財付通嗎?)



其實要小編說,

微信和QQ都各有好處,

歸根結底,

之所以喜歡微信的簡單粗暴,

是因為已經過了年紀…

沒錯,如果你總習慣用微信,

十天半個月才寵幸一次QQ,

那可能就應了人家的結論:

你老了!

真的嗎?

隔壁王奶奶表示不服!你用QQ?

我當年在QQ偷菜的日子,

你還不知道在哪裡呢!

劉奶奶也表示

微信都能學會

QQ就有難度了嗎?



本文轉自成都商報(id:cdsb86612222)


相關焦點

  •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英文是一樣的嘛?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英文是一樣的嗎?堂姐,表姐,表弟,表哥的英文你還傻傻分不清楚嗎?爺爺、奶奶、姥姥、姥爺A:I was very close to my grandma.我和我外婆非常親近。B:Which side, paternal or maternal?
  • 杭州城有一批身懷絕技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弦趣室內樂團  諸葛旦敏,61歲,專業大提琴手,13歲那年,讀大關小學六年級,當時彈月琴和柳琴的她,被挑去參加杭州文工團拉大提琴,她講了一個類似《芳華》的故事——  如果說當時加入文工團是為了立業,養家餬口,那退休後大家再次組成樂隊,在一起拉琴,純粹就是享受音樂了,並且也用音樂給別人帶去快樂。
  • 婚姻平權的另類扭曲:江浙兩頭婚引爭議,外公外婆改口叫爺爺奶奶
    針對這種組合,有人表示這種婚姻降低了婚姻衝突發生的概率,也有人表示這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大家各抒己見,眾說紛紜,尤其是看到一個注意點,不少女方家庭不讓孩子叫外公外婆,一定要改口叫爺爺奶奶,從此,外公外婆這個稱謂可能在江浙文化的歷史長河中消逝。可是仔細一想,這樣真的有現實意義嗎?
  • 老外阿福多種方言客串:你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這麼可愛嗎?
    新浪微博:阿福Thomas        微信公眾號:點這裡 ⬆️
  • 90後才用微信,年輕人都用QQ
    微信是沒有什麼技術要求的,甚至不會打字都能用語音,這就造成了一個現象,老輩們能用了。也就是說,媽媽,爸爸,奶奶,爺爺都在用,做為一個年輕人,少用。——飛花輕似夢5977★★QQ:習慣了  朋友都用  先入為主   充滿回憶1. 我是90後,我就愛用qq,我周圍的人都是用qq…我老是看到有人說用qq弱智什麼的,我就想說,你們有你們的習慣,我們有我們的自由,qq我是從初中用過來的,習慣了,也不想改了。
  • ​爺爺、奶奶叫 grandpa, grandma,那外公、外婆叫什麼?
    我們從小都會背一個順口溜:爸爸的爸爸叫什麼,爸爸的爸爸叫爺爺 爸爸的媽媽叫什麼,爸爸的媽媽叫奶奶媽媽的爸爸叫什麼,媽媽的爸爸叫外公媽媽的媽媽叫什麼,媽媽的媽媽叫外婆 爸爸的哥哥叫什麼,爸爸的哥哥叫伯伯 爸爸的弟弟叫什麼,爸爸的弟弟叫叔叔爸爸的姐妹叫什麼,爸爸的姐妹叫姑姑 媽媽的兄弟叫什麼
  • 外公外婆爺爺奶奶生日九宮格拼圖+長輩生日祝福語
    長輩生日祝福語長輩生日祝福語(外公外婆爺爺奶奶)是҉҉҈҉҉҉҈҉҉҉҈҈҉҉誰҉҉҈҉҉҉҈҉҉҉҈҈҉҉҈
  • 微信不如QQ:聽聽00後怎麼說?
    微信是沒有什麼技術要求的,甚至不會打字都能用語音,這就造成了一個現象,老輩們能用了。也就是說,媽媽,爸爸,奶奶,爺爺都在用,做為一個年輕人,少用。——CD007-ST我是90後,我就愛用qq,我周圍的人都是用qq…我老是看到有人說用qq弱智什麼的,我就想說,你們有你們的習慣,我們有我們的自由,qq我是從初中用過來的,習慣了,也不想改了。——小丑不會說話2. 基於以前上學玩qq時壓根沒有微信,所以普遍使用qq很多朋友都在qq上,導致現在形成了跟家人聊天用微信,跟朋友用qq的局面。
  • 為什麼只用QQ不用微信 00後是這麼回答的
    ——xsxxi12、微信是沒有什麼技術要求的,甚至不會打字都能用語音,這就造成了一個現象,老輩們能用了。也就是說,媽媽,爸爸,奶奶,爺爺都在用,做為一個年輕人,少用。——CD007-ST「一個連GIF動圖都不能發的軟體怎麼能滿足95後的需求?」
  • 暖心|外婆不會用微信,女孩製作手繪本「微信使用說明書」
    暖心|外婆不會用微信,女孩製作手繪本「微信使用說明書」 2020-09-08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低田的爺爺奶奶
    爺爺奶奶育有五子二女,我父親徐守柏排行老三,後因第二子夭折,四子二女成人,我父親在成年子女中行二。爺爺用「清白傳家」四個字給兒子們取名,他們是「守」字輩,所以分別叫「守清、守白、守傳、守家」。到文化大革命,「守白、守家」不能叫了,改成「守柏、興武」。父親的家童巷在江邊,地勢略低,長水稻,鄉裡稱「低田」。
  • 聖誕快樂,外公
    3小學三年級,我轉學到爺爺家所在的學校。從那之後,每年都只有在過年時才去外公家拜年。等我再次經常見到外公時,已經是 2000 年。那一年,已經上初三的我,叛逆、貪玩、逃學,白天在遊戲廳打遊戲,晚上在錄像廳睡覺……直到實在沒錢了,才回到爺爺奶奶家。
  • 圖解│恐怖片《探訪驚魂》,外公外婆好變態,嚇尿了
    她很想為媽媽做點什麼,希望以此挽回她和外公外婆的關係拜拜了你們這些討厭鬼半夜睡不著,貝卡打算下去找奶奶做的餅乾吃外婆表示聽不懂,開始招呼他們吃東西,跟沒事人一樣貝卡不放心,跑去問外公,外公說外婆是因為犯了腸胃炎才會嘔吐
  • 吳德風:外公外婆天上來
    他在喃喃自語,和遠在天國的兩人對話:外公外婆,只要我能走得動,就會過來看看您們。實在走不動了,我的孩子們會過來探望您們。吳洪激從小沒有見過祖父母,外祖父母用無私的愛撫育他成長,兩位老人肩負著使命,仿佛是從天上降臨到人世間。他們達成任務後,又回到天上居住。外公外婆,膝下無子,只有一個女兒,正值妙齡嫁給吳洪激的父親,一位走村串戶的剃頭匠。
  • 外婆不會用微信,女孩製作手繪本「微信使用說明書」
    製作了一份「微信使用說明書」說明書字跡工整,內容詳細,圖文並茂閱讀這本「微信使用說明書」 原來,她的外婆想學用微信姑娘教了幾次,外婆卻沒學會於是,她把操作步驟都畫了出來他利用自己的畫畫特長專門自製一本微信使用說明手繪本教會父母如何用微信與自己溝通閱讀這本「微信使用說明書」 網友熱評看了這些製作精美的操作指南
  • 「消失」的外公外婆?
    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家住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小西和丈夫小爭,都是「85後」的獨生子女,兩人於2016年結婚。
  • 孩子試穿外婆買的新鞋,被奶奶冷漠拽走後淚目,網友:奶奶太自私
    都說現在的孩子最幸福,因為爸爸媽媽很多都是獨生子女,所有孩子一生下來就是雙方家庭的寶,除了父母疼,還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疼,從小都是「集萬千寵愛」在一身。不過這種寵愛很多時候是帶有「條件」的,一旦父母關係破裂,孩子除了要夾在父母之間難做,還得在祖輩之間變得很為難,最近在網上熱傳的一段視頻中,就看到了這個的心酸一幕。
  • ​生命最初的愛——憶我宗山嶺陳八房的外公外婆
    我自三歲開始記事,幼年家裡窮,常常會食不果腹。只有去了外公外婆家才有美食可吃,外公外婆膝下無子嗣,就非常心疼我們這些小外孫,每一次去,外婆都會想方設法弄些好吃東西款待我們,所以去外婆家就成了我幼小時強烈的願望。 兩歲時,我開始學會走路。去外婆家大概六七裡路,從家向西穿過兩個壪,再走過許多縱橫交錯田埂路就可以看到八房。記不清是哪一次去外婆家,母親牽著我的手告訴我走人多走的白路就可以到外婆家。
  • 聽給外婆的《玉珍》哭了?給奶奶的這首歌你聽過嗎?
    第一句歌詞剛出來,就給大家帶來無限的共鳴,立刻就想到了心中那個思念的人。 在小時候,他們曾用滿是皺紋的手拉著我們一搖一晃地走著,說盼著我們快快長大。但等到這一天真正到來時,生死的隔絕卻讓那些曾經攜手的時光成為再也無法重來的經歷,躺在心裡不敢觸及。
  • 這樣的爺爺奶奶厲害了
    但是無論如何,有一點是不能否認的——日常帶娃,其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承擔了非常重要的職責。長輩們帶孩子很辛苦,同時也有苦惱。吃喝拉撒這種事難不倒他們,但是怎樣和娃互動玩耍?有點難!其實老人家陪娃玩,也能做到很輕鬆、很科學。今天皮皮就給大家分享10個祖孫小遊戲,大家可以直接轉發給長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