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道德淪喪和人性泯滅,壞人也能變好人

2021-01-07 抽屜電影

韓國的涉及權力的電影總是會帶給我們驚喜,因為它毫無顧忌地對於當權者進行各種各樣的花式嘲諷,這在很多別的國家是難以想像的,當然,韓國總不會只有這一種類型的電影,他的其它犯罪題材的影片同樣的會讓人感覺到觸動。

自古以來,警察這個群體總是很多電影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群,這個群體可以誕生很多優秀的警匪片,同時也會與黑幫片有著聯繫,有時候警察能扮演懲惡揚善的英雄,有時候警察和街邊的流氓混混無異。這個特殊的群體在很多電影中都會有著精彩的立意,而對於韓國電影而言,警察與犯罪結合,相比於涉及權力類型的作品,似乎更加的接地氣。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電影,講的就是一個接地氣的故事,當然,這是對於韓國電影來說,他確實是比較接地氣。《惡霸警察》中的警察就如同他的片名一樣是一個普遍意義上的壞警察。而本片的核心就是如何讓這個壞警察慢慢的發現自己內心之中殘存的良知,並且用這個良知去做一些善良的事情,以此來洗刷自己曾經的負面形象。當然,本片的結尾告訴我們,這個警察做到了。

腐敗的警員一直以來都在暗地裡做一些非法的勾當,他夥同盜賊一次次的實施盜竊,然後再利用自己警察的身份進行掩護,且屢試不爽。有一次,他因為缺錢,於是找到自己的夥伴,決心再進行一次如往常一樣的盜竊行動。不過很遺憾,這一次出了岔子。

他在毫無之情的情況下被一場爆炸案驚醒了,原來自己和夥伴想要盜竊的倉庫失火爆炸了,而夥伴因此喪命,他萬幸撿回了一條命。事故之後,警察們著手調查,他卻對此毫不在意,唯一看中的就是應該屬於他的那一份錢。於是,腐敗警員找到了夥伴的女友,想要追查出錢的下落。而此時,那場爆炸案背後的人物出現了。

韓國最大的集團公司的老闆因為被腐敗警員的夥伴發現了不為人知的秘密,他選擇了用一場大火來殺人滅口。而這一切最終被腐敗警員知道了,他本來的想法是讓自己不受到金錢方面的損失,但是幾經輾轉之後,權力的高層似乎對於他的生命以及別人的生命並不尊重,於是,他徹底的憤怒了。

腐敗警員在目睹了夥伴的女友跳樓身亡後,且被權力階層用金錢侮辱。各種各樣的刺激,終於逼迫他心中的良知湧了上來,他在權力高層最春風得意的時候,選擇了刺殺,最終他成功了,雖然代價是自己入獄,但是此時的他已經贏得了很多人尊重的目光。這對於他來說是一種別樣的榮耀。

當然,我們大多數人眼中韓國電影裡的警察無外乎分為兩類,一類是非常認真的辦案,不惜一切手段去獲得真相;而另一類就是片中的腐敗警察,比起警察,他更像是一個小混混,警察的良知與正義似乎在他的身上找不到任何蹤跡。而這樣的警察最終找回自己,或許才有一些震撼的意義。本片就想著要用這種方式來體現一個警察如棄惡從善,最終,他也成功了。

想要讓一個人經歷從反到正的過程,那麼就一定要用一種非常大的變故來刺激他的神經,而片中的這種大的變故包括但不限於,夥伴之死,陌生父親失去自己的女兒,陌生女孩跳樓,陌生女孩幫助自己的朋友以及最終他被人用金錢侮辱等等。而親眼目睹陌生女孩跳樓與自己被人用金錢侮辱最終激發了他內心之中的正義感。這兩者之間是有著聯繫的。

從陌生到熟悉,從彼此不了解大打出手,到最終幫助女孩拯救她的朋友等等,這些都是警察與女孩一起經歷過的故事,而且這個故事是有著一定的遞進關係在裡面的。每當他們共同經歷一些事情,他們的默契就會加深一分,最終當他們相互敞開心扉之後,關係也達到了最頂峰,而這個時候,女孩意外的跳樓,一下子讓警察的內心深處痛了一下,而最後面對著權力階層的金錢侮辱,警察徹底的崩潰了。於是,她一開始的那些不好的性格開始慢慢的轉變。

大家是非常喜聞樂見壞人變好且拯救世界的這個設定的,本片非常完整的遵循了這個設定,其實從一開始我們就能知道,這個被稱為惡霸的警察是會有一個光明的結局的,而這個結局的過程是需要他自己經歷一些事情的,而本片正是將這個過程詮釋的非常順暢,在經歷了一系列刻骨銘心的傷痛之後,無論是誰都會有所感悟,壞警察變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

你好,再見

相關焦點

  • 面對道德淪喪和人性泯滅,壞人也能變好人——《惡霸警察》
    自古以來,警察這個群體總是很多電影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群,這個群體可以誕生很多優秀的警匪片,同時也會與黑幫片有著聯繫,有時候警察能扮演懲惡揚善的英雄,有時候警察和街邊的流氓混混無異。這個特殊的群體在很多電影中都會有著精彩的立意,而對於韓國電影而言,警察與犯罪結合,相比於涉及權利類型的作品,似乎更加的接地氣。
  • 正常人淪落為弒母殺弟:人性扭曲+道德淪喪=好人墮落成魔
    孟子在人性論上主張人性善。即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一個人剛剛出生之後的人性是善的。孫小果幼年,童年,少年,和世界上許多孩子一樣,一個乖孩子,好孩子。尤其是媽媽孫鶴予的乖孩子好孩子(媽媽孫鶴予愛他勝過愛孫小果的哥哥)。這樣一個乖孩子,好孩子的孫小果,墮落成為強姦犯、強制侮辱婦女和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等多項犯罪,而且是手段極其殘忍慘無人道,簡直是人間的惡魔。
  • 從小丑和蝙蝠俠的對決,談好人與壞人的「本性掙扎」
    從好人的視角出發,人們之所以選擇堅定地成為一個好人,他是為了求得道德上的心安,所以一個真正選擇成為好人的人,他顯然是不太在乎利益的,這個利益包括:名聲、權勢、財富等等。而壞人呢?他們恰恰和好人相反,他們並不在乎道德上的譴責,一個終極的壞人,往往會沉陷在欲望的訴求中不能自拔,這其中就包括壞人需要被關注,需要權勢,需要財富,需要名望。
  • 《默片解說員》好人就是好人,壞人就是壞人
    不過片中強調的「好人未必就是好人,壞人未必就是壞人」,這一點值得推敲。只能說,大部分人都是模稜兩可的,但是這個世界上確實存在名副其實的好人和名副其實的壞人,絕不有半點模稜兩可。另外「好人未必就是好人,壞人未必就是壞人」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對一個人的誤解或污衊,我開頭提到的謝爾曼,就是被一幫惡棍污衊成壞人的真真的好人。
  • 黃渤:我窮困時,身邊都是壞人,成名後,身邊都是好人!(黑白先生)
    你越有本事,世界越是綠燈大開,你的運氣和你的實力息息相關。 人,還是那些人,你變了,他們也就是變了。 這讓我想到一個詞,「好人有好報」,現在想想,這也是個偽命題,不過是自欺性的精神安慰罷了。
  • 好人與壞人的界限
    看看身邊的人就知道,我們姑且稱為「好人」的正面角色,不會好得完全沒有雜念,「壞人」也不會壞到無可救藥、毫無可取之處。 國內外的影視劇在表達上存在很大差別。 相比之下,國外作品的劇情一般更具有邏輯性,角色也更顯得飽滿,每個人身上都能看見光輝和陰暗面。
  • 鍾情壞人格魯,討厭好人奶爸?——觀《神偷奶爸3》
    現在壞人不見了,改邪歸正的格魯徹底淪落為一個庸人,一個工作中戰戰兢兢,丟掉工作患得患失的中年危機男。很多影迷鍾情那個壞人格魯,討厭好人奶爸,甚至呼喚偷月大盜的回歸,令人始料未及。我們喜愛壞人,首先因為壞人身上所展現的人性掙扎,使他們看起來更真實。高大全的正面人物太符號化,他們仿佛是正氣的化身,只為了集體利益而活,全然沒有私心雜念。人看後只覺得空氣稀薄,這太不像現實中真實存在的個體!美國靈修作家畢德生說:「要以一種動人的方式來刻畫好的事物是相當困難的,但要把一個無賴描繪得有趣就容易多了。我們經歷過的惡事要比善事來得多,以至於作家描寫壞人的題材遠超過描述好人。
  • 為什麼好人不長命,壞人活千年?難道壞人真的沒報應?(讀完受益終生)
    老天設定每個人生出來都是好人,沒有人生出來就是壞人;每個人死的時候也是好人,因為不能再做什麼壞事了。  但是,只要你活著,可以做好事也可以做壞事,可以東倒也可以西歪,可以往上升也可以往下沉。  中國人無定性,隨時會變,可以做好人,也可以做壞人。
  • 從白曉燕到湯蘭蘭,媒體人到底可以道德淪喪到什麼程度?
    如果臺灣的媒體能守住最基本的倫理底線,如果臺灣某些媒體人不是為了搶新聞而喪心病狂道德淪喪的話,白曉燕很可能不會死。金融學高級課程班(符合條件可申請博士學位)在女兒被綁架後,白冰冰選擇了報警。她萬萬沒想到的是,警局中竟然有警方的內線,本該嚴格保密的綁架案件,一下成了媒體爭相報導的新聞熱點。為了女兒的安全,白冰冰苦苦哀求媒體不要寫不要報導,但卻沒有什麼作用。
  • 你是好人?還是壞人?【精闢】
    小時候看電影時,總是有意無意的把銀幕上的人物來分為好人和壞人,似乎這世界上只有好人和壞人兩種人。而現在,居然還有人問我:老師,你覺某某是個好人還是壞人?說實話,突然感覺不好回答了。這世界上誰是好人?誰是壞人?有明確的標準嗎?因為,我們發現很多印象中的好人,生活中也會做些壞事;而一些壞人,甚至十惡不赦人,也有他非常善良、可愛的一面。
  • 這樣的毒販,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
    還有,你覺得這種想法和做法,是盡孝嗎?你是孝子嗎?你母親不是更傷心嗎?你不是更為不孝嗎?」他聽後微笑了一下,說,大道理我都懂。如果有任何人能幫我,肯借這個錢給我,我也不願意付出這樣的代價。相反,母親多年的疾病,早已讓親戚躲,朋友避,還借錢?我甚至想過去賣血、賣肝,賣腎,但我都找不到能賣的地方。我不想說自己是個好人還是個壞人,更不再去在意別人怎麼評價我。
  • 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這個時候就只好聽父母講,這個是好人,那個是壞人,於是十分認真地相信著父母的說法,並從中獲得一點點對人性的概念和感覺。到長大了,才會發現,電影裡演的壞人真的是很壞很壞,甚至是非一般的壞。那種壞,讓看電影的觀眾真是恨得咬牙切齒,甚至巴不得衝進電影裡替好人扇那個壞人一個耳光。這種非常衝突的戲劇性,讓看到好人巴不得愛死他、看到壞人巴不得踩扁他。
  • 壞人是不會變好的!嶽雲鵬:「我還恨他」,但靠恨對付不了壞人
    還有我們在生活中,常常說這個是好人,那個是壞人。但比較弔詭的是,我們都說「好人」好,可社會上還是有那麼多「壞人」。郭德綱得意弟子嶽雲鵬在大紅之前過得很慘澹,他十來歲就來到北京打工,做過保安和服務員,辛辛苦苦賺點微博的薪水,熬了好多年。
  • 壞人的心理及應對策略
    因為壞人的特質,自私自利,欺軟怕硬,強搶豪奪,本來就是人性中的一部分(當然人性也存在很多好的方面),人性中的惡可以被抑制,但你怎麼能指望人性消失呢? 壞人都是欺善怕惡,欺軟怕硬的。狼只會獵殺羊和兔子,遇到老虎則會乖乖逃離。 壞人會作惡,不是因為吃飽了沒事,而是因為做壞事對壞人來說有甜頭。對壞人來說,收益大於成本,壞事才值得做。
  • 《上海灘》許文強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
    而丁力和馮敬堯就是壞蛋,在那個時代的人們心目當中,對於一部影視劇人物的定義總是如此的簡單,簡單的時代,對人的解讀往往也比較簡單。我記得當時人們都認為許文強是英雄,是好人,是正角。社會上對許文強一言一行的模仿也成為一種流行。許文強的穿著和做派包括他的一些行事風格不同程度地對當時的年輕人產生了影響。
  • 好人、壞人和不好不壞的人
    你不是好人,那就肯定是壞人;你不是壞人,那就一定是好人,要麼黑,要麼白。好人都很好,能好到天上去,好到連放P都像是在推動郭嘉建設,為國助燃助力。壞人都極壞,壞到十惡不赦,壞到連眨巴一下眼睛都是別有用心,居心叵測。書中是這麼寫的,電視也是這麼播的。黑白分明的,不止電視機,還有劇中人。
  • 好人還是壞人?抑或是好人,也是壞人?
    都有著人性的貪婪、自私與溫情,如同前面的司機和工藝品店的老闆。我們永遠不能因為對方表現得善良,而忘記了他也有人性的弱點。更不可因他一時的卑劣,而否認他可愛的一面。有一天我到某地辦事,下飛機之後搭計程車。由於是初次到那個城市,就跟司機打聽當地的情形。
  • 朱軍性騷擾案雙方各執一詞,究竟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_騰訊網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導讀:據最新消息,弦子訴央視主持人朱軍性騷擾一案將於12月2日在北京海澱區人民法院不公開審理。
  • 老子《道德經》:好人和壞人一樣,都是我們的老師
    意思就是說:善人可以作為不善人的老師,不善的人應該跟善人去學習;同時,不善人也是「善人之資」,如果世界上沒有壞人做些壞事,我們就不知道什麼叫做壞了,所以壞人就成了好人的反面教育。就如老子《道德經》第二章所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 好人為什麼鬥不過壞人
    2015年元旦,為了償還最後一位債主康老闆的8000元錢,他求助阿克蘇當地媒體找尋失聯的債主,令人動容。然而,在某縣城,一位年輕男子趁著霧霾的掩護,竟然用一張百元假幣,欺騙了賣水果的老大爺。老大爺今年72歲,手中攥著那張假幣,在寒風中流著老淚。【好人講誠信,壞人只講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