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燈被魏延踢翻,孔明為什麼不讓姜維殺魏延,姜維知道後冒出冷汗

2021-01-12 騰訊網

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應該知道,在諸葛亮第六次北伐的時候,他壽命已盡。但為了繼續北伐,他就大擺了一個七星陣,準備向天再借個20年。但遺憾的是,司馬懿來偷營,魏延急衝衝到營帳內稟告軍情,把七星燈給踢翻了。當時,姜維氣得要殺魏延,但被諸葛孔明制止了。在這裡,很多朋友會有疑問,為什麼孔明不讓姜維殺魏延呢?今天,大家就隨寄人來看看這到底為為什麼呢?

諸葛孔明向來做事情謹慎,而且看人很準。在劉備徵討長沙的時候,魏延是長沙太守韓當的部下,他就斬殺了韓當向劉備投降了,還一口口喊著劉皇叔是天命所歸。但諸葛亮看見了,就布下了刀斧手,要殺魏延,說魏延天生反骨,將來劉備和他不在了,沒人能鎮的住他,魏延一定會造反。當時,把魏延嚇的不清,幸好有劉備替魏延求情,魏延才撿回一條命。

這次魏延踢翻七星燈,可能是魏延故意的。為什麼呢?因為魏延在蜀軍中的地位僅此於孔明,他也先帝留下了的老臣,姜維還是孔明第一次北伐時收服過來的降將,不管是資歷還是地位都遠遠不及魏延。更重要的是,魏延是個萬人敵,他文武雙全,武藝絕不在五虎將之下。如果蜀漢有六虎上將的話,第六位一定會是魏延。姜維真的要和魏延打起來的話,就絕不會是他的對手。

魏延在蜀軍中有不少的親信,如果姜維斬殺了魏延,就可能動搖三軍。而且司馬懿大軍就是面前,這個時候,搞內部分裂的話,是非常不明智的。

萬一姜維沒有殺了魏延,讓魏延跑了去投降司馬懿的話,那蜀軍和蜀國就非常危險了。魏延知道蜀國整個軍事部署,知道蜀軍具體情況,如果讓司馬懿知道了就麻煩了。

還有一點,就是魏延根本就不是一個人來的,營帳外面必定有他的親信。如果姜維要殺他,他可以先殺了孔明,嫁禍給姜維,畢竟姜維是魏國投降過來的。魏延是蜀漢的上將軍,到時候他就可以坐上蜀軍的第一把交椅了。

等姜維回過神來的時候,孔明讓魏延先走了,然後給姜維分析了一下原因,把姜維嚇了一身冷汗出來。後來,孔明在彌留之際,讓姜維接下來了北伐的重擔。

七星燈被魏延踢翻,孔明為何不讓姜維殺魏延,姜維知道後嚇出冷汗。

相關焦點

  • 七星燈被魏延踢翻,孔明為何不讓姜維殺魏延,姜維知道後冒出冷汗
    但在他擺好陣法之後,司馬懿卻來偷營,魏延急匆匆地來上報,把諸葛亮的七星燈給絆倒了,這也相當於破了這個陣法。 當時諸葛亮身邊的姜維大怒,想要殺了魏延。但卻被諸葛亮制止了,這是為何?魏延此時沒有任何反叛的心思,殺他容易引起軍心不穩。
  • 七星燈被魏延踢翻,孔明為何制止姜維殺魏延?姜維得知後嚇出冷汗
    為此諸葛亮開始了用七星燈續命,其實也是問天道,因為若是天道不允許,那麼諸葛亮就註定不能匡復漢室。七星燈整整四十九盞小燈、七盞主燈、內外還有兩盞本命燈,如果七天內本命燈不滅,那麼諸葛亮就成功了,就是上天認定漢室氣數未盡,那樣諸葛亮就可以完成北伐大業。七星燈一直燃燒到了第七天,就在要成功的關頭,卻被魏延給故意絆倒了。
  • 七星燈被魏延踢翻,孔明為何不讓殺掉魏延?不是不想,實在是不能
    無論是孔明丞相鞠躬盡瘁的忠骨還是七星燈陣瑰奇玄妙的神效都讓我們由衷的感慨。但是,如果深挖其中的隱情就會發現,在這看似奇幻的橋段之下卻隱藏著蜀漢朝堂中不為人知的波瀾詭譎。「五丈原諸葛禳星」這一事件中,最大的轉機在於魏延的突然闖入。因為在當時,諸葛亮已經祈禳了六天,如果不是魏延突然闖入,撲滅了主燈,諸葛亮的七星燈之法很有可能就成功了。那個時候,歷史必將改寫。
  • 守街亭這麼重要的任務,為什麼不給姜維或魏延?諸葛亮在想什麼?
    諸葛亮為什麼不用姜維或魏延去守街亭?他在想什麼?文學漫談第一百一十二期,點評的是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
  • 魏延之死·諸葛亮的安排·時年33歲的姜維
    費禕回答(傳說是董恢教的):魏延楊儀只是私怨,沒有英布韓信那麼難駕馭。現在是用人的時候,不能因噎廢食啊。公元234年秋天,諸葛亮歿於五丈原。臨終前,諸葛亮跟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安排:魏延斷後,姜維次之。這是第一方案。如果魏延不聽,那就自行撤兵。這是第二方案。按這麼算,姜維就是斷後者了。
  • 《出師表》為何不提趙雲、魏延和姜維,反倒提了聲名不顯的向寵?
    大家都知道,《出師表》是歷史上諸葛亮真的寫了的,不過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提到的人名,卻都是不太出名,尤其是沒有趙雲、魏延、姜維這樣的名將。
  • 魏延一策讓漢中40年沒失守,為何姜維改變策略後1個月就丟了?
    219年劉備奪取漢中後,先後有魏延、吳懿、王平、胡濟四人擔任漢中守將。在258年胡濟出任漢中督前,前幾任漢中守將在面對曹魏進攻時均沿用魏延之策,確保漢中近40年未曾失守。而姜維在258年以「斂兵聚谷」代替魏延之策,當263年面對曹魏進攻時,僅僅一個月時間就丟失了漢中,這是為何呢?
  • 諸葛亮臨死前,為什麼要斬殺麾下能力最出色的魏延還說魏延有反骨
    魏延是一代出色的名將,先是替劉備把守漢中國若金湯15年,後跟隨北伐大軍,更是戰功卓著,論武堪比五虎將,論智更是賽諸葛,沒想到在蜀國後期因諸葛亮一句魏延有反骨
  • 姜維與趙雲唯一一場單挑,究竟誰更厲害?
    《三國演義》第九十三回姜伯約歸降孔明 武鄉侯罵死王朗,寫趙雲攻天水郡城時與姜維有過一戰:雲挺槍直取姜維。戰不數合,維精神倍長。雲大驚,暗忖曰:「誰想此處有這般人物!」正戰時,兩路軍夾攻來,乃是馬遵、梁虔引軍殺回。趙雲首尾不能相顧,衝開條路,引敗兵奔走,姜維趕來。虧得張翼、高翔兩路軍殺出,接應回去。
  • 魏延之死—諸葛逼人太甚
    3、為姜維接班鋪路諸葛亮自收姜維後,一直將他視作自己的接班人,重點加以培養,臨死前又故意不讓魏延參與後事安排,還趁機削去了魏延的兵權,好讓姜維順利接班,以免魏延相阻。諸葛亮一面壓制魏延,一面讓姜維在蜀軍中樹立威信。他為什麼要壓制魏延呢?因為魏延一直以來都很受先主重視,且勇猛過人,戰功無數。
  • 諸葛亮為何最終選擇姜維做他的的接班人
    >  為什麼諸葛亮就一定要選擇姜維做他的接班人呢?為什麼是姜伯約而不能是其他人呢?  劉備死後,劉禪繼位。朝中大權有諸葛亮掌控。因為北伐支持者甚少,所以諸葛亮內心憂懼,曾經兩次給後主劉禪上表,闡述北伐的意義。諸葛亮在慢慢尋找著繼承人,誰能夠承擔興師北伐的重任,真的很讓諸葛亮大費腦筋。
  • 魏延的反骨只是一場悲劇,其實只是一場內訌?
    在三國演義裡,一想到魏延,大家就想到他那狂骨的性格,起初殺韓玄,後期諸葛亮一死又想投靠魏國。但是歷史上的魏延真的怎麼反骨嗎,回答當然不是。 魏延在三國演義中一登場就幫助劉備脫身與文聘交手,後不知道蹤跡。
  • 諸葛亮「七星燈續命」失敗了,千年後一人獲得成功,續命長達12年
    諸葛亮肯定不甘心,當病重時他渴望續命,使用的方式就是「七星燈續命」,可惜以失敗告終。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時,因積勞成疾舊病復發,預感到自己命不久矣。姜維勸說諸葛亮用祈禳之法為自己續命,諸葛亮採納了這一意見。諸葛亮對姜維說:「吾素諳祈禳之法,但未知天意如何。汝可引甲士四十人各執皂旗,穿皂衣,環繞帳外;我自於帳中祈禳北計。
  • 馬岱如何能斬殺得了魏延?
    諸葛亮臨終授命於馬岱,襲斬魏延,馬岱成功的完成任務。不過馬岱的本領和馬超不能比,三國上從來沒有見他和名將交手,他唯一的功勞也就是刀斬魏延。不過斬魏延其實也不是馬岱的功勞,這和蜀漢名將王平不無關係。當人們知道諸葛亮把後事託付給楊儀後,心中都十分不安。大家都知道魏延仗著手中的一把大刀,殺敵無數,自關雲長亡故之後,天下再無對手。以致在人們心目中總是認為自己及不上五虎上將。
  • 殺死魏延的馬岱,到底是什麼人?
    諸葛亮臨終授命於馬岱,襲斬魏延,馬岱成功的完成任務。不過馬岱的本領和馬超不能比,三國上從來沒有見他和名將交手,他唯一的功勞也就是刀斬魏延。不過斬魏延其實也不是馬岱的功勞,這和蜀漢名將王平不無關係。當人們知道諸葛亮把後事託付給楊儀後,心中都十分不安。大家都知道魏延仗著手中的一把大刀,殺敵無數,自關雲長亡故之後,天下再無對手。
  • 蜀漢最後的擎天之柱——姜維
    然而,姜維一生九次用兵,大多無功而返,甚至屢次被鄧艾擊敗,但為什麼民間對姜維評價這麼高呢?「才」分文、武兩個方面,《魏晉文學史》中說姜維在文學上有著獨特才能,有《蒲元別傳》等作品,在漢魏晉的文學史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武」就不用說了,那九次用兵先不說,當年諸葛亮病逝五丈原時,安排姜維次於魏延斷後,魏延不聽調遣、率先從別道撤退,姜維成為真正斷後並擊退追擊的司馬懿大軍,這足以說明姜維的武才。
  • 腦有反骨卻不知權臣術,魏延是諸葛亮最佳繼承者,為何反遭猜忌
    三國名將魏延從加入蜀漢陣營開始,一直就是飽受爭議的角色,諸葛亮認為魏延此人腦後有反骨,不適合委以重任,的確魏延從參軍開始,一系列做法讓堅守道德情操的劉備和諸葛亮都是十分不滿。 但是即使魏延表現這樣,在前期為何不趁早殺掉他,為反而還是給他重要的職位呢?
  • 蜀漢大將魏延真的「天生反骨」死於造反?魏延真正的死因令人遺憾
    關於蜀國大將魏延的死,熟讀《三國演義》的人應該都知道。諸葛亮臨死前告訴姜維:魏延天生反骨,我死後魏延必反。於是留下遺計,殺死了反叛的魏延。可歷史上,魏延真是死於造反麼?
  • 三國風雲人物—姜維
    後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對姜維北伐,而宦官黃皓弄權,姜維殺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禍,後司馬昭五道伐蜀,姜維據守劍閣,阻擋住鍾會大軍,卻被鄧艾從陰平偷襲成都,劉禪投降。後姜維希望憑自己的力量復興蜀漢,假意投降魏將鍾會,打算利用鍾會反叛曹魏以實現恢復漢室的願望,但最終鍾會反叛失敗,姜維與鍾會一同被魏軍所殺。早期經歷姜維幼年喪父,與寡母一起生活,喜好鄭玄的經學。
  • 諸葛亮要殺死魏延是因為他腦後有反骨嗎?
    三國演義中記載: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後魏延不受控制,堅持要留兵據守,不還成都,甚至和楊儀發生了軍事衝突,繼而有投靠魏國的打算,魏延收聚殘軍,與馬岱商議曰:「我等投魏,若何?」當魏延與姜維對陣時,姜維依照諸葛亮錦囊的指示,激怒魏延喊話,魏延狂傲,大喊一聲:誰敢殺我?聲音未落,身後馬岱手起刀落,將魏延斬於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