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不過就是吃喝拉撒睡,吃飽了,給身體提供營養,然後再將廢棄物排出,身體運作會很輕鬆。所以身體每天的運作,不過就是吃飯、排便。
就是這簡單的兩件事,很多人卻沒有做對,吃飯沒吃好,排便也沒排好,導致很多人的身體處於一個亞健康的狀態。
體質低下的人,若還不注意調理,壽命就會有減短的情況。而現在的人都在追求壽命的延長,那就要積極地調整好吃飯以及排便的習慣了,保持規律,以便身體可以健康一點運作。
吃飯和排便應該如何控制?
吃飯主要就是速度,現在的社會是屬於快節奏的,所以不少人在吃飯的時候,也是匆匆忙忙的,吃飯速度非常快,幾分鐘就吃完了。
吃飯速度過快,食物沒有完全經過咀嚼,直接進入到身體中,就會加重腸胃的消化負擔,容易出現食物堆積的情況,出現腹脹、腹痛,引起腸胃病。
腸胃病出現之後,對身體的影響多,其他一些器官也會因此而受損,所以要多注意點,控制好自己吃飯的速度,若是一直不改,就不僅僅是腸胃受損了。
吃太快,導致久堆的食物,加重脂肪的出現,血脂、血糖量都會上升,引起一些心血管疾病,肥胖也會找上門,對身體不利,所以大家在吃飯的時候,最好慢一點。
提高體質,除了要注意吃飯的速度,還要注意飲食的種類,吃一些高纖維、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別吃高脂肪、油膩的食物,並且要注意調味品少加一點,飲食清淡,對身體有利。
飲食調整好,排便也要注意,別在廁所蹲時間太長,現在不少人喜歡蹲廁所,但實際上並沒有排出太多的糞便,反而有不少人還容易便秘,排不出大便,也要蹲著。
蹲廁所時間太長,都是在玩手機,而玩手機的時候,排便的注意力就會被分散,不能認真的排便,所以排出大便少,有一些糞便還在身體中,就可能形成宿便,被身體重新吸收。
而且因為蹲的時候太長,突然起來,還會出現頭昏腦脹的情況,這是因為久蹲時,血液會集中在下肢,突然起身,血液供應不及時,就容易導致身體出問題,特別是上了年紀的人要注意,當心出現意外。
所以排便的時間要控制好,不要蹲時間太長,同時要注意保持規律的排便習慣。現代不少人都有排便困難的情況,主要是因為排便習慣不好,因此要注意及時的調理,保證每天一便的習慣。
平時多喝水,吃一些高纖維的食物,可以促進腸胃的蠕動,加快廢棄物的排出,同時要注意每天都上廁所蹲一蹲,就算沒有便意也應該蹲五分鐘,讓身體形成習慣,就會自然而言的排便,排便順暢,更利於身體的運作。
蹲廁所的時間儘量控制在十分鐘內,不要一蹲就是半個小時,對於一些排便不順暢的人,一定要注意及時的調整,不能靠蠻力排便,不僅排不出,還會傷身,多注意點。
總而言之,吃飯慢一點,排便時間短一點,對腸胃有利,而腸胃好的人,壽命不會短,所以若是能一直保持這樣的習慣,對身體有利,而且還能延長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