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雪山下,一棵3000年菩提樹長出「佛手」,當地人視為吉祥

2020-12-25 小夢講旅遊呀

雲南香格裡拉美麗神秘的地方是巴拉格種。巴拉格宗有高聳入雲的雪山、清澈的溪流、雄偉的峽谷和幾乎與世隔絕的小村莊。就在幾年前,這個小村莊還是個連地圖都找不到的地方。

斯那定珠修路故事感動了很多人,《朗讀者》裡東青(0103010裡)採訪過他。我也用那感人的描寫去了巴拉格宗。巴拉格宗離市中心50公裡,屬於高原地區,因此我們一行人有些是高班人。

旅遊景點已經建得相當完善。峽谷裡有一家很不錯的酒店。它背對著萬丈懸崖,前面有一條雪山流淌的清澈溪流,離酒店大約50米,我們發現了一棵非常特別的菩提樹。

為什麼特別?因為與土地無關,而是整個身體和樹冠在懸崖峭壁上爬行,所以原來光禿禿的懸崖被大麥葉覆蓋,面積約為400平方米!從遠處看,看起來像鳳凰張開的尾巴,所以這種菩提樹被稱為「鳳凰菩提樹」,這棵樹已經有3000多年了。

當地人為菩提樹建了一個小院子,在木柱下再建一個小柵欄,在裡面掛上旗幟,可以看到這棵樹受到了精心的保護。得到當地人的允許,我可以進入圍欄。發現木棒裡藏著一個大秘密。

木棍一米高,長出一條人形的根,五根手指玲瓏,但看起來有點纖細,表面是黑色粗糙的顆粒,像是要鑿巖石一樣,直接進入巖石之間。

據說這隻手是幾年前的一個晚上長大的。據說,在當地老人眼裡,這既是「撫慰痛苦和苦難的手」,又是重孫,和尚經常來這裡冥想。隨著巴拉格種旅遊景點的人氣,這種大麥佛數在網絡上越來越火,網民們對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人這樣說。

植物學家說,這是罕見的替代量——鳳凰大麥。據說,其莖上有許多二級、三級的枝,枝上又有許多饑荒,而這佛手正好是其中之一。碰巧長得像佛手的東西進入泥巖縫。

可以看到,這3000年菩提樹所長出來的菩提佛手不是嫁接的,而是自然生長的。我們對自然懷有敬畏之心和對美的憧憬,把自然理解為送給巴拉格種的最美麗的禮物也無可厚非!

得到當地人的允許,他們讓我進去近距離撫摸菩提佛手。它確實是菩提樹生長的根。巴拉格種的鳳凰大麥讓我對這個地方有了更無限的感覺和印象。希望你能多去那裡感受那裡的美麗。

相關焦點

  • 一菩提樹在雲南長出佛手,村民稱這棵樹已有3000年歷史,佛祖保佑
    但是菩提不像舍利那樣,雖然也很珍貴,但是至少普通人能夠看到,在雲南的香格裡拉,就有這麼一顆菩提樹,已經長了3000多年。身型自然是十分巨大了,並且在這個樹身上,還發生了一些奇妙的事情。菩提樹莫名長出「佛手」菩提樹,是榕族的大喬木植物,在菩提樹小的時候,是要依附在別的樹木上面的額,但是到成年之後,菩提樹能夠長到20多米高。並且菩提樹十分喜歡陽光,適合在高溫度高溼度的地方生長,在印度、廣西、雲南等地都有菩提樹的身影,但是大多都是人工栽培的。野生的十分少見。
  • 雲南這棵3000年菩提樹,竟長出一隻「佛手」,遊客:不敢相信!
    佛教進入我國以來一直很受歡迎,人們居住的地方周圍也可能有人們可以去的寺廟,很多人是佛教徒,佛教在我國有很長的歷史,因此有很多文化遺產,也留給了後人,其中最好奇的是大麥和紗麗,薩裡斯是高僧成退後才能得到的聖物。
  • 雲南千年菩提古樹,長出「佛手」,你親眼見過這個佛手嗎?
    很多人對雲南風景優美,溫度舒適有印象,比如香格裡拉,大理。但是我們今天要講的是一棵可以生長佛手的古樹。是不是很神奇?讓我們看看!歷史背景這棵奇怪的古樹生長在美麗的香格裡拉,被稱為菩提樹。說到香格裡拉,應該沒有人不熟悉,香格裡拉是離天堂最近的地方。換句話說,就是神仙住的地方,可見它有多美。
  • 中國這棵千年樹齡的菩提樹,一夜之間伸出「佛手」,科學無法解釋
    雲南驚現「佛手」雲南就有一個很奇特的景觀突然被人們發現了,那就一棵原本有兩千年樹齡的菩提樹,在人們沒注意的情況下,一夜之間就多了一隻「佛手」。因為是從菩提樹上面長出來的,再加上神似人類的「手」的形狀,所以才被稱為「佛手」。
  • 這一棵「菩提」,長出佛手五指清晰,引人「還願」
    舉報   我國有很多千年古樹,隨著時間的推移,見證著一年和一年的流逝,今天介紹雲南省的三千年菩提樹
  • 勐煥大金塔丨傳說中,釋迦牟尼在這棵聖菩提樹下覺悟成佛
    到雲南芒市旅遊,必然要看勐煥大金塔,芒市在傣語中叫勐煥,也可以理解為芒市大金塔,是當地傣族風情標誌性建築。我們來到這裡遠遠望去,孔雀湖畔雷牙讓山巔,青山綠水間的勐煥大金塔是金光燦燦,光彩奪目,雄偉壯觀,神聖莊嚴。
  • 獨家揭秘 | 為什麼道教宮觀內會種下一棵佛樹
    唐開元十二年(724年),玄宗召一代宗師司馬承禎入京,命他在王屋山自選形勝,建觀而居。元廿三年(公元735年)道院落成,取名陽臺觀。(1215年改觀為宮)踏入宮門,映入眼帘的是一株七葉樹。此樹高14米,樹圍近3米。相傳為司馬承禎祖師與唐玄宗胞妹玉真公主親手所植,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 佛手瓜寓意好,家裡養一棵,果子掛滿枝頭
    家裡養了佛手瓜,果子沉甸甸!越來越多的人,從家裡養花轉變成了養果樹,開花一樣好看,精心伺候還能長出沉甸甸的果子,全家人吃完全夠,不用再吃出去買菜了,沒錯,花花說的就是佛手瓜!佛手瓜是葫蘆科,藤蔓生命力很強,特別愛爬牆,在家裡養,一定要給它多搭幾個架子,或是扯幾根繩子,讓它有攀爬支撐的地方,初夏到來,跟蒲扇似的葉子伸展,在藤架下就可以乘涼了!佛手瓜喜光,最好在室外地栽種植,盆栽可能結果比較少,生長期要補充美樂棵的果蔬營養液,給它足夠的養分,讓它結出來的瓜更大!
  • 千年一見的菩提樹開花!見者得福
    在如今的印度,無論是印度教、佛教還是耆那教都將菩提樹視為「神聖之樹」。政府更是對菩提樹實施「國寶級」的保護。在印度,每個佛教寺廟都要求至少種植一棵菩提樹。印度非常講究菩提樹的「血脈」,並以當年佛祖頓悟時的聖菩提樹直系後代為尊。
  • 演出| 菩提樹下:西方音樂中的德奧
    Unter den Linden:Cello& Piano Recital🎫 門票:198元 / 人; 360元 / 雙人 (費用包含葡萄酒)那門前的古井邊,長著一棵菩提樹我也曾在樹上,鐫刻下多少的蜜語甜言;無論快樂苦痛,我都會在樹下忘返流連。今時的我也如往日,深夜裡流浪踽行。在那黑暗的沉寂中,緊閉上我的雙眼。 它的樹枝葉婆娑作響,仿是對我輕聲呼喚:「回來我這裡吧,朋友,這裡你會找到你想要的安寧  。「被日耳曼人視為生命與愛情之神的菩提樹(椴樹),是他們的思鄉之樹。
  • 被譽為「大徹大悟」象徵的菩提樹留下的成果對人們的影響源遠流長
    菩提樹一直以來都是很神聖的樹,相傳2000多年前,釋迦摩尼就是在菩提樹下修成正果的。菩提一詞是古印度語Bodhi的音譯,意思是覺悟、智慧和頓悟真理。經過多年的修煉,有一次他坐在菩提樹下七天七夜,戰勝了各種邪惡誘惑。在天將拂曉的時候,終於大徹大悟,悟得真理,修煉成佛陀。菩提樹在印度是很神聖的,當地教徒相信菩提樹能凝聚各種美德,可以讓人實現願望和擺脫罪責。人們認為菩提樹上生活著神仙,只要向菩提樹祈禱,定期澆水,就會恩賜他們的願望得到結果。而在佛教寺廟裡還有這麼一個規定,那就是每個寺廟至少要種一棵菩提樹。
  • 梅裡雪山下的「隱世桃源」,遠離塵囂的雨崩村,是讓人嚮往的遠方
    放眼望去,山間一幢幢房子,稀稀疏疏;山谷裡一方方麥田,起起伏伏;耳邊迴蕩的都是那叮噹馬鈴聲……這一切是那麼的原始古樸,一切是那麼的自然一,再多的辛苦和勞累在這裡都立馬煙消雲散了。這裡與外界僅通過一條驛道相通,若想進來,要麼做騾子要麼就步行,不過相信大多人會選擇步行,因為雨崩值得你用腳步去丈量。
  • 滿樹佛手瓜
    一進院子,殘荷落葉,成群的蚊子撲來撲去。蜜蜂再也飛不出夏天的敏捷。沒有了蟬鳴蛙叫,連蛐蛐的聲音也聽不見了。蝴蝶飛著飛著,就落在一簇葉子上,再也不動了。日光蹲下去一截,可以鑽過屋簷,照到泥牆上。蘿蔔白菜綠成一片,是秋天最後一點生機。我們環視一周,最後站在衛生間旁邊,被一片景象驚呆了。
  • 中醫隨筆|枳殼和佛手的愛情
    不信,我就給你說一個關於枳殼和佛手的愛情故事。 知道重慶的江津為什麼能盛產枳殼和佛手嗎?相傳在乾隆年間,江津很多地方的土地上冒出了許多矮壯蔥鬱的樹木,仿佛神仙一夜之間種下的仙樹。春夏之交開白色小花,到了冬季就結了滿樹黃澄澄的果實。這果氣味芳香,果肉汁水飽滿,酸甜可口,人們甚是喜愛,叫它們「甜橙」,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廣柑。
  • 佛手印象(四)--溯源--2020.1.15
    1914年,Swingle命名。       佛手是香櫞的變種之一。       這個認知可是經歷了長達千計的春夏秋冬,仔細品來,這個過程可是蠻有趣憶呢!      清朝嘉慶二十年(公元1815年),《澄海縣誌》描述的佛手比較全面:「本似朱欒,葉尖長有刺。狀如人手,有五指、十指,有單拳合掌不一。皮若橙柚,肉白如肪,香最清烈。」我們看清朝的佛手詩詞。
  • 《菩提樹》
    《菩提樹》是這組套曲中的第五首。舒伯特的《菩提樹》與佛的菩提樹沒有一點關係。舒伯特歌唱的菩提樹準確地講應該是歐洲椴樹(英文,Linden tree; 德文, Der Lindenbaum)。佛的菩提樹則是一種稀有的古老無花果樹,Bodhi fig tree (tree of awakening,覺悟之樹)。
  • 印度朝聖之旅,感受佛教文化,菩提樹下靜靜心
    印象最深的是釋迦牟尼佛祖成佛的地方--菩提樹下。菩提樹下虔誠禮佛當年喬達摩.悉達多來到菩提樹下,用草鋪了個座位,面朝東方盤腿而坐,發誓:不成正覺,誓不起此座。如今的大菩提樹枝繁葉茂,像把撐開的巨傘遮住寺廟後半部。但它並非當初那棵菩提樹。據說阿育王之女曾把老菩提樹的分枝栽到獅子國(今斯裡蘭卡),其本樹數次遭異教徒毀壞,每次都從獅子國移枝回來,才有了今天的菩提樹
  • 佛經故事:佛證道後,大象、獼猴、鳥爭奪菩提樹的所有權……
    據說,佛覺悟後第二年,他離開了菩提樹,往鹿野苑廣轉法輪,普度眾生去了。有道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佛沒有所謂「雞犬」,更放棄了世俗種種,了無牽掛。唯獨留下那顆畢缽羅樹,也就是菩提樹,它成了聖跡。無論人畜天鬼,一切有情悉皆來此參拜供養。
  • 被誤認成水果的「瓜」,雲南8毛一斤,江西4元一個,炒泡椒特下飯
    小談食刻和你一起認真對待吃下的食物!導讀:我印象中蔬菜和水果是分開的,大家平時念叨也都是蔬菜瓜果。但其實這也不是絕對的,因為很多瓜,它是不能當水果吃的,比如南瓜、絲瓜、冬瓜這些就是蔬菜,而不是水果。除了這3種瓜以為,今天給大家介紹另外一種瓜,它屬於蔬菜,卻經常被人誤認成水果。它就是佛手瓜,雲南8毛錢一斤,江西卻要4塊錢一個,炒泡椒吃特別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