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的這位男孩,3歲就在雪地「裸跑」,父母稱之為鷹式教育

2020-12-28 騰訊網

文/小佳兒說

現在社會已經得到了很大的進步,最開始的「棍棒教育」已經被漸漸取締,現在已經開始對孩子實行「感化教育」

但在一些家長的眼中,「嚴師出高徒」才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對於孩子完全實行嚴格教育。

這些家長也總是會相信,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道理,而有這些讓孩子從小就要吃苦的教育模式也被稱之為「鷹式教育」。可能很多家長都會有疑問,具體的鷹式教育是什麼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優勝劣汰」這個詞語,鷹式教育主要就是奉行的這個道理,從小就教育孩子要競爭。

而把這一教育奉行到底的是一位來自江蘇省南京市的父母,而他們的孩子也因為這種教育取得了超乎常人的成績。

那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這位從小就被灌輸鷹式教育的孩子,如今變成了什麼樣吧!相信大家看看完之後都會覺得自愧不如,這樣的人生經歷也是很多人都沒有達到的標準。

南京市的這位男孩,3歲就在雪地「裸跑」

在你的印象中,一個3歲的小男孩會做些什麼?是在父母的懷裡撒嬌,還是伴著雪花在外面奔跑?

其實在題目中就能夠看出來,今天我要說的這位主人公小男孩,在3歲的時候就開始在雪地裡面光著身子跑了,他的父母稱之為鍛鍊。

也許大家只看到了小男孩3歲就在雪地裡光著身子跑,並不知道他在1歲的時候就開始暴走、2歲的時候開始攀登高山。

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這位男孩的爸爸還計劃出男孩要在4歲的時候參加國際帆船比賽,5歲的時候能開著飛機。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你可能還不知道的男孩可能會在6歲的時候寫出自傳,七歲的時候和爸爸一起穿越羅布泊……

這個男孩的名字叫做何宜德,有一段時間何宜德小朋友的事情被報導之後受到了很多的關注。

而這些關注也大多是在指責他的爸爸,為什麼在孩子應該玩樂的年級裡要對孩子制定出如此嚴格的要求呢?

對於質疑,何宜德的爸爸還解釋說:這孩子在出生的時候,就被醫生診斷為是腦癱兒。所以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爸爸始終沒有放棄兒子,對於孩子的訓練也變得日益嚴格

而且自己也並沒有感覺這種教育方式,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雖然看到了這樣一個答案,還是有很多人並不能理解。

鍛鍊孩子自然是好事,但給孩子制定出如此嚴格的要求實在是不符合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規律。鍛鍊體能是好事,但也不應該每次都要突破極限去做事情。

鷹式教育承載了無數家長對於孩子的期待

何宜德小朋友在經過父親的鷹式訓練之後,把很多不可能都變成了可能。面對何宜德小朋友取得的優異成績,很多人還是對於這種教育方式提出了質疑。

何爸爸也是因為為了考慮孩子自身身體情況,決定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是這樣的訓練似乎也隨著何宜德的年紀,而增加難度。

現在何宜德已經12歲了,本應該是上初中小學的年紀,生活也是無憂無慮的。但現在何宜德卻過著成年人的生活模式,每天處在一種很強的競爭壓力之下。

在很多人都覺得這種教育模式不可取的時候,何爸爸卻覺得這樣做會讓兒子變得更加強大。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在今年,何宜德小同學也參加了今年的高考,但是高考成績似乎並不是很理想。

高考得分只達到了專科院校的標準,這樣巨大的反差也讓很多人都對這位不平凡的孩子感到失落,與之前的計劃幾乎不一樣。

孩子的教育固然重要,但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同樣很重要

很多家長都覺得不能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小就給孩子報考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補課班。

但是卻不知孩子在小時候正是愛玩的時候,如果直接剝奪了孩子對於玩的興趣,那未來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影響。

教育固然重要,但是也要對於孩子的生活也要給予一定的休息時間。現在如果你去看小學生放學,你就會發現孩子們的個頭不高,背的書倒是很多。

現在我們國家都在提倡減負,學校確實也做到了,但是到了家長這裡就不一樣了。

所以我在這裡也想對各位家長說,對於孩子的學習不要太過於約束,要讓孩子適當的放鬆。體驗到童年的樂趣,如果孩子童年整天被學業所包圍,註定是不會快樂的。

你對於鷹式教育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3歲雪地「裸跑」,那個被「鷹式教育」的男孩怎樣了?令人感慨
    何宜德就是這樣的一個孩子,當初他之所以被大家所關注,就是因為在他三歲的時候,父母讓他脫去上衣,在雪地裡裸跑。 這種教育被稱為鷹式教育,當然也引起了很多爭議。
  • 11歲大學畢業,少年3歲時曾雪地裸跑,父親:「鷹式教育」不可複製
    還記得2012年除夕,那個雪地中裸奔的小男孩嗎?近日,裸跑弟何宜德再次進入了我們的視線。因為,這個年僅11歲的小男孩,居然拿到了南京大學《銷售管理》專業自考成績單和預審通過單,通過江蘇省教育考試院的當面審核,這意味著他的大學專科已經順利畢業。創造了全國自考史上最小年齡畢業生的記錄。
  • 還記得那個被「鷹式教育」的孩子嗎?3歲雪地裸跑,現狀卻很唏噓
    這句話也被用到了教育上,被稱作「挫折教育」,曾有一位「鷹爸」就是如此。這位「鷹爸」的教育就是典型的挫折教育,但很多人將這位爸爸的教育方式稱作「鷹式教育」。何宜德從出生開始就被判為腦癱,何爸爸為了讓孩子健康起來,讓年僅3歲的兒子在雪地上裸跑,這個消息一出就引爆網絡。孩子從小患病父親想要救孩子的心可以理解,但有人質疑:這麼小的孩子用這麼嚴格的方式教育是否不妥?但何爸爸還是堅持自己,在他的教育下,兒子一次次突破極限。
  • 3歲雪地裸跑,5歲開飛機,11歲拿大專文憑!這樣的教育方法成功嗎?
    前些年,一名來自南京的父親要求3歲兒子在暴雪中裸跑的視頻被放到網上,立即引發了熱烈的跟帖和轉發。3歲"裸跑弟"爆紅網絡,這名父親隨即獲封"鷹爸"之稱。「鷹爸」過於嚴苛的極限教育方式也一度引發爭議。今年,「裸跑弟」11歲了,令人意外的是,在這個普通孩子還在上小學的年紀,他已經大學專科畢業了。
  • 12歲天才少年「裸跑弟」準備攻讀碩士?
    7 月 22 日,何烈勝在電話中告訴記者,他明白備受各方關注與質疑的原因,"其實深層次來看,就是廣大家長的教育焦慮。""不管是教育兒子,還是創辦『鷹爸公學』,都是我在教育事業上的嘗試。"在何烈勝看來,他接受包括媒體在內的多方質疑,"非常歡迎大家來溝通,其實就是交個朋友。" 22 日晚,其向記者表示。
  • 「神童」何宜德:4歲雪地裸跑,5歲開飛機,11歲大學畢業
    這個2008年2月出生的孩子,因一段2012年除夕清晨在美國紐約零下13度的雪地中裸跑的視頻而走紅。零下13度,雪地裸跑,這樣的事情不消說對一個4歲的孩子是難以想像的事情,即使是身體狀況正常的成年人,又能有幾個人可以承受?但是,何宜德的驚人之處決不止於此。
  • 3歲被迫雪地「裸跑」,父母狠心的背後,不止是對孩子的愛
    「何宜德」這個名字,很多人根本沒聽說過,但說起1歲暴走,4歲裸身雪地跑等這些事情,不少朋友可能就熟悉一些了。如果大家覺得何宜德的父親是一位喜歡拿孩子身體挑戰極限的虎爸狼爸那就錯了,何宜德的學習也由父親全權負責, 17年,12歲的何宜德更是成功考上了南京大學的自考專業。
  • 3歲雪地裸跑、8歲考入南京大學的他,只是「鷹爸」炫耀的工具
    12歲的何宜德,最近登上了江蘇衛視《一站到底》的舞臺,其簡歷引發全網熱議。我就要讓他:1歲徒步暴走、2歲攀登紫金山,會不會損傷肌肉和骨骼我不在乎!(大概率是假的,小孩兒真沒這能耐……)(請勿模仿!!!從兒童發展的規律來看,嬰幼兒的骨骼和肌肉尚未發育完全,力量不足,是不鼓勵3歲以下孩子做強度太大的運動的,因為會損傷肌肉和骨骼,嚴重的可能會造成永久傷害。)3歲雪地裸跑,會不會凍傷,形成心理陰影我不在乎!說你腦癱,我還有陰影呢!
  • 3歲裸跑、11歲南大畢業……「鷹爸」把兒子帶偏了嗎?裸跑弟這樣說→
    他口中的簡歷指的是最近在網絡爆紅的一份▽「1歲徒步暴走,2歲攀登南京紫金山,3歲在雪地裡裸跑,4歲參加國際帆船比賽……10歲一年內通過了20門自學考試課程,11歲南京大學畢業,12歲準備同時讀碩士和博士。」
  • 12歲「裸跑弟」大專畢業遇難題:沒初中畢業證要去讀初中嗎?
    「1歲徒步暴走,3歲雪地裸跑鍛鍊身體,11歲南京大學畢業,12歲讀碩博」……近日,這份簡歷的主人公「裸跑弟」引發網友關注。8月16日,「裸跑弟」的父親「鷹爸」告訴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孩子目前正在學習MBA研究生課程,但由於他沒有初中畢業證,正糾結是否上初中的問題。
  • 「裸跑弟」逆天經歷:出生被判腦癱,駕船、開飛機11歲大學畢業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手心寶,對孩子給予很大的希望,長大能夠出人頭地。但是不同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同。造就了孩子在以後的道路上有不同的發展。父母對他的教育方式在網絡上引起了很大爭議。01何宜德的父親是一家禮品公司的董事長。40歲的時候才生下了何宜德,所以十分寶貴。因為何宜德是早產兒,出生的時候還不到4斤,伴隨著腦水腫等多種併發症。
  • 5歲開飛機8歲讀大學:重新翻紅的「裸跑弟」,背後的隱情值得深思
    這還不是最令人佩服的,看完這孩子的簡歷,你真的有種「過了一個假童年的衝動」:1歲,徒步暴走;2歲,攀登南京紫金山;3歲,在雪地裡裸跑;4歲,參加國際帆船比賽;5歲,開飛機圍繞北京野生動物園飛一圈;努力活了30多年,可能才達到他2歲時的「水平」,也就僅僅能登上南京紫金山。讓我去雪地裸跑,可能都會被凍暈在雪地裡。更別說,開飛機、參加帆船比賽、穿越無人區了。如果把學習成績好、在某方面有超能力的孩子稱為「神童」的話,那這個孩子絕對是「神一般的存在」,任何稱讚的詞語用在他身上都會黯然失色。
  • 日本11歲男孩的一天,戳中萬千中國父母心:教育是最好的國防
    而孩子與孩子之間的差別,根源還是父母的教育,從以下這兩個方面對比,可以說明一切:一位日本11歲男孩的日常清晨:在一個短片裡面,詳細的記錄了一個小男孩的一天早晨。太陽升起,這位11歲的小男孩不需要任何人喊他起床,自己自覺的早起,輕車熟路的進入廚房,開始自己為自己準備一天豐盛的早餐。用餐完畢之後,自覺的把碗筷刷洗乾淨,然後又直接出門溜了一圈狗,最後收拾自己的書包,細心的帶了雨衣,步行去了學校。
  • 女孩 「 早戀 」 被父母罰跪雪地3小時:粗暴教育,如何毀掉一個孩子
    警察到場之後,把孩子解救起來,並提醒她的父母不要如此對待孩子。女孩父母這種毫無人性、粗暴無情的懲罰,引得網上一片譴責。孩子三觀尚未健全,確實需要家長的教導,父母對早戀的擔憂,也可以理解。但是,教育孩子,應該用愛與智慧傳遞價值,而不是用暴力情緒發洩非理性。高壓與嚴懲,只會把孩子推得更遠,導致孩子更加叛逆,甚至做出不可收拾的事情。
  • 2歲準備碩博連讀,日寫詩兩千首…… 警惕「神童」出沒背後的生意經
    「1歲徒步暴走,2歲攀登南京紫金山,3歲在雪地裡裸跑,4歲參加國際帆船比賽,5歲開飛機圍繞北京野生動物園飛一圈,6歲寫自傳,7歲三次穿越新疆羅布泊,8歲考入南京大學,10歲一年內通過了20門自學考試課程,11歲南京大學畢業,12歲準備同時讀碩士和博士。」這份看起來很「唬人」的簡歷,讓少年何宜德再次受到輿論關注。
  • 孩子都是需要被愛的精靈,先滿足關愛才施以教育,壓迫只會出叛逆
    2012農曆新年美國紐約-13℃的滿地白雪的街道上,一名來自南京市、跟隨父母到美國旅行的4歲幼童,被父親訓練其在冰天雪地中裸跑,以鍛鍊體魄與意志力。而該男孩哆嗦著身體帶著哭腔跟爸爸要「抱抱」。這是一個很極端的「鷹」爸的例子。
  • 尹建莉《最美的教育最簡單》:教育孩子,父母不妨多做些減法
    尹建莉老師在《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一書中,提到了一個5歲大的男孩,從小媽媽一直高標準、嚴要求他。2歲以後,媽媽為了避免慣壞孩子,任憑孩子如何哭鬧,媽媽都堅決不抱孩子。4歲以後必須天天手洗內褲,晚一天都不行。吃飯時,不能說話、不能撒飯粒、不能發出咀嚼聲,幾乎每件事情上父母都自行制定了標準,讓孩子嚴格遵守。
  • 大連13歲行兇男孩父母公開道歉!
    大連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案判了不露面!不道歉!不賠償!大連13歲行兇男孩父母被拘留「我今天早上看到這封道歉信,眼淚譁譁地流。」女兒走了一年多,賀美玲終於等到了這封道歉信,「自始至終都是我在要求他們,他們如果誠心道歉,早應該上門道歉。」
  • 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細節曝光!孩子的窮兇極惡,父母或許是幫兇!
    今天要說一個非常沉重的話題-大連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我也相信這件事從去年開始就一直牽動著各位父母的心,所以在開篇,想和各位家長說:教孩子辨別善惡,比只會善良重要給孩子底線教育,比事後懲罰重要去年的10月20 日,僅10歲的小女孩淇淇在上輔導班回來的路上,被13歲的男孩誘騙到了他的家中,並且意圖對淇淇不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