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佳兒說
現在社會已經得到了很大的進步,最開始的「棍棒教育」已經被漸漸取締,現在已經開始對孩子實行「感化教育」。
但在一些家長的眼中,「嚴師出高徒」才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對於孩子完全實行嚴格教育。
這些家長也總是會相信,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道理,而有這些讓孩子從小就要吃苦的教育模式也被稱之為「鷹式教育」。可能很多家長都會有疑問,具體的鷹式教育是什麼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優勝劣汰」這個詞語,鷹式教育主要就是奉行的這個道理,從小就教育孩子要競爭。
而把這一教育奉行到底的是一位來自江蘇省南京市的父母,而他們的孩子也因為這種教育取得了超乎常人的成績。
那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這位從小就被灌輸鷹式教育的孩子,如今變成了什麼樣吧!相信大家看看完之後都會覺得自愧不如,這樣的人生經歷也是很多人都沒有達到的標準。
南京市的這位男孩,3歲就在雪地「裸跑」
在你的印象中,一個3歲的小男孩會做些什麼?是在父母的懷裡撒嬌,還是伴著雪花在外面奔跑?
其實在題目中就能夠看出來,今天我要說的這位主人公小男孩,在3歲的時候就開始在雪地裡面光著身子跑了,他的父母稱之為鍛鍊。
也許大家只看到了小男孩3歲就在雪地裡光著身子跑,並不知道他在1歲的時候就開始暴走、2歲的時候開始攀登高山。
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這位男孩的爸爸還計劃出男孩要在4歲的時候參加國際帆船比賽,5歲的時候能開著飛機。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你可能還不知道的男孩可能會在6歲的時候寫出自傳,七歲的時候和爸爸一起穿越羅布泊……
這個男孩的名字叫做何宜德,有一段時間何宜德小朋友的事情被報導之後受到了很多的關注。
而這些關注也大多是在指責他的爸爸,為什麼在孩子應該玩樂的年級裡要對孩子制定出如此嚴格的要求呢?
對於質疑,何宜德的爸爸還解釋說:這孩子在出生的時候,就被醫生診斷為是腦癱兒。所以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爸爸始終沒有放棄兒子,對於孩子的訓練也變得日益嚴格。
而且自己也並沒有感覺這種教育方式,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雖然看到了這樣一個答案,還是有很多人並不能理解。
鍛鍊孩子自然是好事,但給孩子制定出如此嚴格的要求實在是不符合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規律。鍛鍊體能是好事,但也不應該每次都要突破極限去做事情。
鷹式教育承載了無數家長對於孩子的期待
何宜德小朋友在經過父親的鷹式訓練之後,把很多不可能都變成了可能。面對何宜德小朋友取得的優異成績,很多人還是對於這種教育方式提出了質疑。
何爸爸也是因為為了考慮孩子自身身體情況,決定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是這樣的訓練似乎也隨著何宜德的年紀,而增加難度。
現在何宜德已經12歲了,本應該是上初中小學的年紀,生活也是無憂無慮的。但現在何宜德卻過著成年人的生活模式,每天處在一種很強的競爭壓力之下。
在很多人都覺得這種教育模式不可取的時候,何爸爸卻覺得這樣做會讓兒子變得更加強大。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在今年,何宜德小同學也參加了今年的高考,但是高考成績似乎並不是很理想。
高考得分只達到了專科院校的標準,這樣巨大的反差也讓很多人都對這位不平凡的孩子感到失落,與之前的計劃幾乎不一樣。
孩子的教育固然重要,但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同樣很重要
很多家長都覺得不能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小就給孩子報考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補課班。
但是卻不知孩子在小時候正是愛玩的時候,如果直接剝奪了孩子對於玩的興趣,那未來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影響。
教育固然重要,但是也要對於孩子的生活也要給予一定的休息時間。現在如果你去看小學生放學,你就會發現孩子們的個頭不高,背的書倒是很多。
現在我們國家都在提倡減負,學校確實也做到了,但是到了家長這裡就不一樣了。
所以我在這裡也想對各位家長說,對於孩子的學習不要太過於約束,要讓孩子適當的放鬆。體驗到童年的樂趣,如果孩子童年整天被學業所包圍,註定是不會快樂的。
你對於鷹式教育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