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大玩家①IFG: 10年前靠補貼起家,如今如何布局應對巨頭入場?

2021-03-02 娛樂資本論

娛樂玩家是「娛樂資本論」的兄弟公號,關注娛樂行業的創業公司和投融資動態

剛剛過去的一年,網絡大電影成為北京影視圈內討論的高頻詞。

 

在瘋狂尋找網大劇本、導演和演員的背後,也有一些「網大」的製作公司值得關注。這其中,成立於2006年的網際網路電影集團(IFG)算得上是伴隨網生影視內容歷經多重蛻變的一家。

 

作為一家UGC內容製作商中第一批接受視頻網站平臺補貼的公司,IFG從一開始的短視頻製作到網絡大電影拍攝,目前已經逐步擴展到下遊的發行,及泛娛樂的VR遊戲、手機APP等多重業務。

IFG算是趕上了網生內容補貼的黃金時段,這些來自視頻平臺的補貼也為它賺取了第一桶金。但遺憾的是,由於網大行業利潤模式單一,目前,IFG仍然處於投入階段。

不過,慈文傳媒等超級玩家進場,網大行業的玩法也在變化。幾年前,IFG就開始在網絡大電影方面進行全產業鏈布局,以應對行業的新變化。

娛樂玩家近日專訪了IFG的COO範江浩,了解IFG在過去的發展中形成的產業閉環以及未來的公司規劃。

COO 範江浩

娛樂家:網際網路電影集團

成立時間:2006年

業務內容:影視出品、製作、發行;產業鏈投資

目標:網際網路的華誼兄弟

項目:《包笑公堂》《來自星星的繼承者》《極品校花》《玩的就是豔遇》等。

資本估值:一億美金

資本階段:Pre B輪結束 (娛樂工場投資)

公司股東:樂博資本、洪泰基金(天使輪);娛樂工場(Pre-B)

公司規模:60人左右

市場優勢:全產業鏈閉環布局

可以說,在過去的10年中,網際網路電影集團在網生內容的發展中,抓準了兩次時機。

十年前,誰也不會想到網際網路上能湧現出這麼多影視內容。彼時距離現在「網大大佬」愛奇藝的出生還有四年,人們在土豆、酷6、六間房上對著渣畫質如獲至寶。《一個饅頭的血案》讓大家第一次意識到自製短片的魅力。在這樣的背景下,一群熱愛拍片的大學畢業生成立了網際網路電影集團。


範江浩笑著說「我們相當於中國網際網路最早的UGC」。當時範江浩團隊一天能拍六七個自製的短視頻,又正好趕上了酷6網的點播補貼,他們一個月賺了二十萬。雖然這樣的平臺貼補只持續了六個月,但IFG就在這半年內掘到了第一桶金。

之後,IFG又嘗試了網絡劇等網生內容形式,直至2010年,IFG拍攝了網絡大電影——儘管當時還沒有這個概念——《青春期》,有了一定的反響,並捧紅了自家藝人趙奕歡。之後,IFG開始專心於網大的拍攝。

五年之後,網絡大電影終於迎來了它的爆發期。這幾年中,網際網路的極速發展,觀眾的付費看內容的觀念逐漸形成,愛奇藝、騰訊等渠道方建立了完全偏向於製作方的分帳模式,為的是「(通過渠道方的力量)更好的培育整個(網大)市場」。愛奇藝的片庫在2015年增長了四百多部,單片分成從13年的幾萬增至15年的幾百萬。對於IFG來說,現在比當年酷6網平臺補貼更有利、也是更考驗人的時候。

根據愛奇藝的數據顯示,目前網絡大電影收回成本的片方大概佔50%-60%。然而令人吃驚的是,範江浩在採訪時坦言,目前IFG一年的流水大概在三千萬左右,但是基本沒什麼利潤,尚在投入階段。

一般來說,影視內容的營收來源於版權付費和廣告。根據娛樂玩家的了解,目前在網絡大電影領域,版權付費僅靠各大視頻平臺的分帳,而不像院線電影有售賣海外版權、影音版權、周邊產品等那樣成熟的模式。因此,各大網大的製作公司都會保證在前期籌拍階段,廣告植入在影片投資的30%-50%。


這樣來看,雖然網絡大電影市場非常火熱,但是並不都是一本萬利的好買賣。範江浩說,現在各大平臺的付費分帳模式還會涉及到一個點擊量和付費人群的轉換率問題。

打個比方,一部電影在網絡平臺上播放,點擊量在付費期達到一千萬,但這其中其實只有5%-10%的人願意付費觀看六分鐘之後的內容,也就是50萬到100萬。一部片子受眾支付5元,平臺方分給片方1.5元,最後片方能收回的成本在65萬到100萬之間。這只是指其中較為成功的影片,畢竟很多影片的轉換率並不一定能達到5%。

2016年,愛奇藝等渠道平臺開始從下遊向上遊布局,並利用自身雄厚的財富實力聯合了諸如慈文傳媒、王晶等影視界大佬。網生內容製作公司相比之下顯得有些弱小。

所幸,在過去的十年中,IFG除了專注於網大這塊源頭內容,也沒有忽略了整個產業鏈的布局。目前旗下主要有光影華視、星圖傳媒、互聯星夢和壁咚科技四家子公司,分別負責網絡電影的製作和明星培養,影片宣發,遊戲,用戶APP。目前,IFG已經完成了VIE構建和拆分,範江浩坦言,日後若有機會,不排除上市可能 。

除此之外,為了分散風險,IFG集團也在做一些產業鏈方面的投資,比如,影視內容、影視教育、影視用戶轉化和影遊聯動的產業。其中的項目包括頑皮猴子,互聯星夢、壁咚科技、九道妖動漫、天書奇談傳媒等。


提及公司未來的發展規劃,範江浩表示,IFG仍將以頭部內容為重,並計劃逐步從網際網路向傳統媒體靠攏。「2016年IFG計劃投資拍攝36部網絡大電影,並藉此孵化自己的IP,完成四部院線電影的拍攝。」


找項目| 聊影視| 娛樂網際網路| 招夥伴| VIP資源

回復關鍵詞「八卦」、「資本」、「電視」、」綜藝「、「政治」、「數據」、「電影」、「二次元」

相關焦點

  • 海口社區團購烽煙再起 家樂福、盒馬鮮生等「大玩家」入場廝殺
    如今,各類微信團購群成為越來越多人購買生鮮產品乃至生活日用品的新興渠道。僅在海口,就已有多家區域級平臺不斷開拓線下市場,擴張壯大平臺線上流量。  今年3月,海口盒馬鮮生開始試水社區團購業務,招募首批盒馬「盒隊長」;自4月初起,海口所有家樂福超市也陸續下沉小區開設服務群,培育社區客戶,躋身成為社群電商的「大玩家」。  「大玩家」入場,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行業的局勢。
  • 社區團購搶蛋糕,股價跌跌不休,700億生鮮巨頭如何應對?
    文章來源:財經銳眼最近,生鮮巨頭永輝超市日子頗不好過。永輝超市投資入股的上蔬永輝因還不起債務破產清算,公司拉上騰訊一起投資彩食鮮也是「叫好不叫座」,而布局多年的永輝雲創也不盡如人意,一系列打擊接踵而至。在此背景下,永輝超市拋出大手筆回購,卻依然無法將公司股價從地板上拉起來。
  • 網際網路巨頭社區團購大戰「殺」到長春 瘋狂補貼能否「燒」出未來?
    就連《人民日報》都有些看不下去了,此前發布評論文章《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強調網際網路巨頭「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更令人心潮澎湃」。凡事皆有因。其中的背景是,今年以來,社區團購如同一股洪流,以阿里、拼多多、美團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電商紛紛入場社區團購。
  • 賽博朋克的反思:巨頭布局的營銷裡,沒有烏託邦
    而這一切,早已被網際網路巨頭們看在了眼中。於是6月,滴滴下場,成立生鮮電商部門後,「橙心優選」上線。7月,美團入場,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拼多多入場,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9月,阿里巴巴入場。11月份,連字節跳動都計劃下場。
  • 俠客島:網際網路巨頭入場「賣菜」 你會買嗎?
    這種社區團購的模式,已經形成了幾家頭部創業公司;最近這一現象闖入眼帘、登上報端,是因為僅在2020年,就有多家網際網路巨頭加入這場最新「激戰」。有人說,巨頭入場、高額補貼,搶佔和擠壓了小商小販的生存空間;也有人說,這是新的商業形態,甚至可能改變未來企業競爭版圖。
  • 巨頭入局社區團購攻勢報告:「陣地戰」如何取代「閃電戰」
    時代周報記者從接近興盛優選人士獲悉 縣城以及以下區域貢獻了興盛優選一半以上的營收數據 而在滴滴 美團先後入局後 某種程度上已經開始動搖拼多多的基本盤 四五線城市及以下人群  基於此 拼多多開始更大規模的介入社區團購 6月開始摸底市場 英俊 心決等幾個一級高管同時行動 8月12日進駐江西和湖北等各城市 8月18日正式上線 一位多多買菜的離職員工感嘆 多多買菜的前期籌備速度非常快  時至今日 入場的各大網際網路巨頭均已建立
  • 店寶寶:搶人利器,阿里與拼多多的百億補貼大戰!
    數據不會說謊,對比拼多多自身,其當季新增用戶數量從未推補貼的單季新增2500萬,到推出補貼之後的當季新增3990萬、5310萬,前後對比有明顯的提速,說明百億補貼可謂是搶人利器。這僅僅只是對比拼多多自身,如果拿這些數據與其他電商平臺對比,我們可以發現百億補貼的威力絕不僅於此。
  • 網際網路巨頭巨頭攻鄭60天,本地玩家業績普降三成,誰最有冠軍相
    本地社區電商平臺一負責人告訴河南商報記者,興盛優選進入鄭州時,動用160個BD(商務拓展),一路浩浩蕩蕩,所向披靡;美團闖入鄭州10天,單日訂單量就破5萬件,在鄭單日虧損100萬元以上,依然堅持激進的補貼策略,向對手施壓;10月25日,滴滴入鄭,當日訂單量破20萬。
  • 最後一個巨頭入場流媒體,「孔雀」來了
    巨頭康卡斯特的旗下,還有夢工廠、照明娛樂等多家內容公司。在它入局之後,標誌著北美最後一家娛樂巨頭終於入場,場內競爭高度白熱化。 而且Peacock的原創內容也只有付費會員才能觀看——目前,它已經有包括烏託邦題材的《美麗新世界》、《老友記》的Ross扮演者大衛·修蒙的新劇《不靠譜情報局》、原創電影《靈異妙探2:萊斯歸來 》等10部左右的原創作品。
  • 巨頭入局社區團購攻勢報告:「陣地戰」如何取代「閃電戰」?
    拼多多藉助生鮮供應鏈上優勢,戰略布局「農貨上行」,通過「拼基地」「拼品牌」等計劃布局生產基地直採。美團有末端配送資源和極強的地面推廣運營能力,加之美團對買菜一直都戰略布局美團買菜、菜大全等買菜業務,和面向B端的「快驢」一站式餐飲供應鏈平臺,向商戶提供食材、餐廚用品、酒水飲料等產品和供應鏈服務,據悉,截至10月快驢業務已覆蓋全國22個省、45個城市、300多個區縣。
  • 透視中概股:京東、拼多多、美團等巨頭紛紛布局的社區團購是不是偽...
    以下為重要資訊匯總:熱門公司京東、拼多多、美團等巨頭紛紛布局的社區團購 是不是偽風口?繼電商直播後,「社區團購」可能是最近網際網路行業的一大熱詞。時下,京東、拼多多、美團、滴滴、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布局社區團購業務。
  • 美團、屈臣氏等電商巨頭紛紛布局藥店 專家:專業服務才是根本競爭力
    (健康時報記者 王永文 趙苑旨)「電商巨頭紛紛布局藥店,將會進一步擠壓零售生存的空間,尤其京東、美團配送能力很強的網際網路企業,對於零售藥店的破壞力更大,他們目前需要做的是在實體店上下一點專業的功夫就能擊垮目前的連鎖。」
  • 美國最後一個影視巨頭入場流媒體,「孔雀」來了
    美股 美國最後一個影視巨頭入場流媒體,「孔雀」來了 2020年7月15日 13:54:03
  • 不賣菜,網際網路巨頭應該賣什麼?
    深燃以已上市的大小巨頭,以及即將上市的具備千億市值潛力的超級獨角獸為例,通過對它們業務布局、背後邏輯的拆解,試圖回答幾個問題:巨頭「賣菜」有創新嗎?在科技這件事上,他們表現如何?不賣菜,網際網路巨頭該賣什麼?巨頭很忙,是忙創新嗎?
  • 滴滴哈囉等加入跑腿新戰局 從業者說靠補貼燒不出更多需求
    來源:新京報滴滴哈囉等加入「跑腿」新戰局,從業者說靠補貼燒不出更多需求設想一下這樣的場景:夜裡突然生病,急需用藥,下個單讓外賣小哥代買代送;快遞送到了,而你卻忙得走不開,跑腿小哥可以代勞幫你取回來。7月10日,餓了麼宣布全面升級,從送外賣到送萬物、送服務。餓了麼CEO王磊表示,「送萬物」的內涵正在被不斷拓展,商品和服務都可以外賣到家。除了鮮奶、母嬰玩具、美妝、書籍文具、體育裝備等零售商品外,美甲、美容、家政、保潔等項目也可以送上門。「面向消費者的C端業務現在相對比較小,但發展空間很大,生活中個性化需求會越來越多。」
  • 補貼大戰下,社區團購沒有羊毛、只有雞毛
    另一方面,美團、拼多多的一幕幕補貼用戶、掃街地推、重金挖人、搶奪團長等大戲,也在各地輪番上演。除了各個APP上面,補貼下推出的1分錢6包紙巾、1塊錢10個雞蛋等等「羊毛」,在搶奪團長上,兩家實力也好不示弱。有美團優選的BD透露,他入職的當天就被拉去「跑團」,不管是不是其他平臺的團長,都想方設法讓其也變成自己平臺的團長。這種玩法是不是很眼熟?
  • 網際網路巨頭進軍社區團購雲紙項目提前布局​
    最近網際網路巨頭進軍社區團購,雲紙項目提前布局引起關注。  目前,網際網路的買菜江湖中,眾多巨頭均有參與。  美團、拼多多、滴滴一哄而上,打起了群架,阿里、京東、快手一邊圍觀調研一邊悄悄布局;地推鐵軍也來任務了,他們被派往全國各地,掃街、掃樓、拉團長。  線上線下,多方混戰。  2020年社區團購總結成一個字:亂。
  • 大玩家「通吃」!差異化布局成中小型腰部醫美機構增長「必修課」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新癢最新資訊 > 正文 大玩家「通吃」!差異化布局成中小型腰部醫美機構增長「必修課」 近年來,「顏值經濟」盛行,眾多與「美」相關的行業賽道也隨之得到爆發式增長,醫美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 小眾領域終於迎來巨頭入場,繼網易雲之後QQ音樂也將入場播客
    與熱火朝天的視覺媒介(圖文、視頻)相比,聽覺媒介(播客)這一古老的重要的形式,伴隨著國內音樂巨頭的入局,目前已開始嶄露頭角。但很少打開,也不知道該應用具體做什麼用,但目前這一領域卻越來越被音頻領域的巨頭所重視。QQ音樂內測播客功能,小眾領域終於迎來巨頭入場根據最新消息,QQ音樂在今天正在測試一個包含播客板塊的全新版本,並且已經開始進行灰度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