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美國影史第一爛片,恐怕連我國畢導都自嘆不如

2020-08-27 熙悅小剪

十多年前,美國影史中誕生了一部史詩級爛片:《房間》

這部片講述了一個愛情倫理故事:男主角強尼有個女朋友叫麗莎,還有個好朋友叫馬克。當他發現自己被好朋友與女友聯合綠了後,心碎不已含槍自殺。

別看故事惡俗,只要用心感受一次這部電影,每個觀眾都會體驗到靈魂深處の顫慄。

比如智障的學雞叫橋段(不止一次)。

沒有意義的勺子照片背景、迷之中二的各種橄欖球戲、不該笑的時候大笑、所有演員都靈魂出竅般地念臺詞......

片中所有情節,全都出自於導演+編劇+男主託米·韋素之手。他那19世紀的吸血鬼造型、小鹿般迷離的眼神以及常年含痰的口音,都令人神魂顛倒。

更別說宛如黑洞般的演技:時而是瘋癲的體驗派演繹法。

感受到溢出屏幕的悲傷了嗎

時而像精神分裂,一秒鐘在憤怒與寧靜之間無縫切換。

時而面癱得像忘記了拍戲。

你看,女友暗示他上樓ooxx,他的反應是這樣的......

最令人WTF的是,這部投入超過600萬美元的電影,天台戲不在天台拍,而用摳圖......

大概也只有號稱「八年劇本製作、三年後期製作、五千萬元投入」的《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的QQ空間海報,可以與之抗衡。

簡單來說,這是一部「沒有一個細節不爛」的裡程碑式爛片。

但神奇的地方來了:即便莫名其妙的劇情、臺詞與糟糕的表演,讓觀眾從一開始看到滿頭霧水,最後卻都被逗到渾身抽搐

當年的電影院裡,全場爆笑如雷。

一部爛片能爛出風格、爛出境界、爛到令人慾罷不能,也算是一種成功吧?

當《純潔心靈》需要讓「專家」來證明它的「好」時,這部電影,已經憑它的「爛」成為邪典影迷的心頭好,令無數人邊吐槽邊大笑的現象級娛樂片

直到現在,《房間》依舊在午夜場持續放映,至今吸引滿座人潮。影迷們還發明了一邊看一邊扔勺子大叫的觀影藝術。

這才叫真正洗滌了影迷的心靈......

而導演託米·韋素,也以這種非常詭異的走紅路線,吸引了一大批粉絲。

其中,就有好萊塢明星腐蘭蘭(詹姆斯·弗蘭科)。他喜歡到什麼程度呢?專門以「《房間》是如何誕生的」為主題,拍了一部電影。

並且,親自飾演託米一角——

災難藝術家

The Disaster Artist

先來看看爛番茄的評分。

《房間》新鮮度26%,相當於國外版《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災難藝術家》新鮮度92%,是好評爆棚的年度佳片。

更別提腐蘭蘭憑藉這個託米這個角色,在許多電影節大放異彩,現已奪得哥譚獨立電影獎最佳男主。明年奧斯卡影帝提名指日可待。


那麼問題來了——

腐蘭蘭是怎麼把一部災難般的爛片,提煉成一部優秀的電影?

靠調侃原作的爛,託米的怪?

確實有......

官方吐槽一:超出人類理解範圍的魔性笑聲

官方吐槽二:誰會認不出託米啊

不過,這也許可以刺激觀眾的笑點,卻不能成為優秀電影的基因。

我想,《災難藝術家》成功的原因是在於,它擁有太豐富的情緒。時而正經時而荒誕、時而殘忍時而溫柔。明明在搞笑,你卻很悲傷。當你悲傷時,又突如其來被逗笑。

這種豐富,來自託米,更來自電影夢——

託米·韋素的來歷,也許可以列入好萊塢十大未解之謎之一。沒人知道他從哪裡來,年齡多大,又是哪來的巨額拍電影。

當年自掏腰包拍《房間》,耗資超過600萬。這是一個什麼概念?《鯊捲風》成本100萬,《迷失東京》成本400萬。更別提,他連續5年租下好萊塢大道上的廣告牌,懸掛巨幅的電影看板用以宣傳。

連他獨特的口音,都僅有一例,無從追溯。真·謎一般の男子

然而,他那夾雜著怪異、神秘與癲狂的特質,卻每每能戳中觀眾的笑點。

腐蘭蘭用開頭的一場戲,揭開了託米的個性面紗——

2002年,舊金山的一節表演課上。

託米正盡情地投入正處失戀的角色中,激(過)情(火)地表演。

通過這個畫面,你看到了什麼?

我看到了一個沉浸於角色悲傷情緒的人,但卻讓人發自內心地感覺:他真特麼搞笑啊!

但託米最特別的地方,卻不僅於此:這是一個視社會規則如無物的男人。他可以無視外界的異樣眼光,孤注一擲地投入一件不被理解的事中——

這是我們第一次接觸到的託米,也是格雷格與託米初遇的地方。

喜歡表演的格雷格,在觀眾面前總是放不開。當看到託米癲狂的演技,他驚呆了,兩人立馬勾搭在一起。

可以說,他們的生活,不是表演,就是在去表演的路上。

餐廳裡,不顧所有人的嫌棄,大聲而澎湃地對臺詞。

一起看最喜歡的男演員詹姆斯·迪恩的電影。(《房間》經典臺詞「You&34;你瘋了嗎?你怎麼可能做演員、做電影"的時候,他不在意任何人的否定與嘲諷,全身心地投入夢想。

他是每一個我們內心的投影。

或者說,他為了夢想,做了那些我們想做卻不敢做的事。

然而,他的結局也是每一個追夢人最無法面對的恐懼:我們再努力也註定平庸,理想永遠無法成真

那麼,為什麼還要堅持呢?

片中,有一句臺詞令我印象深刻——

一群演員在午飯時閒聊,懷疑自己為什麼要參加這部電影。

格雷格問飾演女主媽媽的演員:「為什麼你要做這個?你有丈夫、孫子,你住在離這50英裡遠的地方。你每天五點起床,大老遠開車過來。為了什麼?」

她回答:「我們是演員。哪怕是在片場最糟糕的一天,也好過在其他地方最好的一天。」

我想,這也許也是以託米為代表的,電影行業工作者的辛酸歷程:對電影無法割切的熱愛,讓我們寧願倒在追逐的路上。

再大點說,這就是一個關於美國夢的勵志故事。只是,它不那麼典型。

讓我們回到《房間》最原始的誕生。

它誕生於一個標準而俗套的勵志劇情:一個生意人在瀕死後突然發現,自己要掌握人生、追求夢想。就算千萬人阻攔,都要不屈不饒地堅持、像火柴般燃燒自己。

「這一直是我的夢想,很久了。但我一度忘記了它。直到有一天,我出了一場車禍,我差點死了。但之後,我活下來了。這之後,我放下了所有其他的事,然後回到了我的夢想上。所有人都說,你真是個瘋子、是個傻子,我說我不在乎,我就要這麼做。」

但這個夢想在某種程度上破滅了——

《房間》以「史上最爛的電影」之名流傳,上映首個周末票房僅一千八百美元。(你沒看錯,中間沒有萬)

最破滅的,是這一幕:

全場觀眾看得哈哈大笑的電影,是託米「敞開心扉,把靈魂擺給他們看」的心血。

可是,片中人物越傷心、越悲劇,觀眾就越開心。

一個認真努力、熱愛電影的人,用心但拙劣地製作出人生第一部作品,卻因為爛到極致反倒成為巔峰之作。諷刺嗎?

然而,它又屢屢迸發出不可思議的溫柔。

託米失落地站在天台懷疑自己時,格雷格擺出當初拉勾的手勢鼓勵他:

「他們說詹姆斯·迪恩不夠好的時候,他信了嗎?

他努力拼搏證明了自己,我們也要這麼做。」


在夢想破碎,卻贏來觀眾另一種詭異的喜愛時,他嘗試用另一種角度,去接受觀眾的歡呼。

在我看來,這正是電影最令人動容之處——

在那麼多好萊塢的逐夢故事中,《災難藝術家》是一部不典型的、歌頌失敗者的夢想故事。很殘忍,又很溫暖。

就像一根深夜裡的劣質火柴,燃燒自己卻只能發出微弱的光。所以,才會讓曾經被夢想凌遲尊嚴的我們,笑中帶淚。

相關焦點

  • 勇奪韓國影史票房第一,這部新片打臉了一部國產爛片!
    今年春節檔,誕生了一部票房爆款《流浪地球》,而在韓國,也有一部新片票房大爆,持續刷新各項紀錄,終成韓國影史票房第一。
  • 《逐夢演藝圈》是指鹿為馬,畢導親自告訴你
    大家好,我是職業大噴子,沒有最爛,只有更爛,這裡是行業標誌杆,帶各位見世面又實戰的AKA《爛片指南》。世界電影史也許不會記住漫威,但一定會記住畢志飛,那個復興了存在主義電影美學的男人!欣賞完這部影片,深感畢導所言非虛,《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的藝術成就超越了時代太多,普通觀眾恐怕要再過五十年才能接受這種超前的藝術理念。突然覺得《富春山居圖》挺好看的,至少有志玲姐姐換裝秀,超養眼!
  • 盤點我國影史的幾個「第一」
    電影也見證了我國近代化的歷程。下面擷取我國影史的幾個冷門「第一」,來從電影發展的角度一撇晚清北洋時代的社會風貌。我國第一家影院我國第一家影院,出現在晚清光緒年間。1903年,有一位叫雷蒙斯的西班牙人,從歐洲旅行到上海,帶來幾十卷殘缺不全的膠捲。國人當時稱其為「活動畫片」。
  • 同樣是《龍蝦刑警》,一部超1300億問鼎影史,國版6800萬成爛片?
    同樣是《龍蝦刑警》,一部超1300億問鼎影史,國版6800萬成爛片?這些年,電影產業不斷發展之下,題材越來越豐富,而對於劇本來講也是如此。而在2010年之後,喜劇題材電影就開始泛濫,這一類電影成本低,效益高,容易出爆款,但是並不是每一部喜劇電影都能像《我不是藥神》《唐人街探案2》一樣。《龍蝦刑警》這部警匪題材喜劇電影在去年6月22日的時候上映,王千源、袁姍姍、沈騰等人主演。而這部劇講述了4位不同性格特點的主角組成了一個不靠譜的緝毒小隊,為了監視毒販,而經營一家龍蝦店。國版6800萬成爛片?
  • 中國電影票房超北美成全球第一?帶你看看我國影史還創造過哪些第一
    電影也見證了我國近代化的歷程。下面擷取我國影史的幾個冷門「第一」,來從電影發展的角度一撇晚清北洋時代的社會風貌。我國第一家影院商務印書館活動影戲部工作場景我國第一家電影公司大家可能想像不到,我國第一家電影公司,竟然是出版社裡的一個部門!
  • 我國臺灣影史單日票房排行榜
    漫威布局10年大作《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Avengers: Infinity War),集結史上最多超級英雄演出,全臺上映首周5天票房大賣2.8億臺幣,打破臺灣漫威電影宇宙開片紀錄,並且坐上臺灣影史非假日開片票房冠軍,各地影城出現電影放完「所有人坐到最後一秒」罕見現象,就是為了片尾彩蛋公布第
  • 我們的「圈錢爛片」,在韓國竟成「影史票房第一」
    再看隔壁泡菜國——原本的影史冠軍《鳴梁海戰》,也是一部十分「主旋律」的戰爭片。愛國將領李舜臣帶領朝鮮海軍以少勝多,力挫日本艦隊。此後,就是無比誇張的連續22天高居票房榜首,到目前為止,這部電影憑藉著95億的投資,已經斬獲了1370億票房(韓幣),總觀影人次還突破了1600萬(韓國人口5100萬)。一舉超越《鳴梁海戰》,成為韓國影史票房冠軍。
  • 2017年度國產十大爛片
    儘管全國人民都對王寶強的離婚大戰抱有同情之心,但有一句說一句,《大鬧天竺》依然是2017年春節檔的第一爛片。 整個故事就跟鬧著玩似的,強行套用《西遊記》的設定,吳承恩看了想打人!同樣是爛片榜常客的劉鎮偉,在今年也沒閒著。 一出手就是大手筆,貢獻了兩部爛片,其中一部《你往哪裡跑》至今連豆瓣評分都沒有。 而這部《仙球大戰》更是和《降魔傳》一樣。
  • 華語影史第一商業大導:全能天才王晶電影排行榜
    王晶從來不在意外界的眼光,三級片、黑幫片、恐怖片,再低俗再噁心的片子都玩的不亦樂乎,只要片子能賺錢。事實上,王晶也是香港影史上最賺錢的導演。事實上,我是喜歡王晶電影的,包括王晶許多惡搞無聊商業大爛片,當然囉,也包括三級片之類的好片,都很喜歡,哈哈哈,看電影嘛,無非就是圖一樂子,哪來那麼多的思想藝術。
  • 「鉛筆腿」已經過時了,看看李溪芮的「圓規腿」,連她都自嘆不如
    李溪芮出道至今已有不短時間,參演過多部影視劇,雖說自從和嘉行解約後,在事業發展上略顯緩慢,但就近段時間的表現來看,似乎連演技實力都呈下滑趨勢,這讓不少網友都頗為惋惜。不過若是對李溪芮有所關注的話,相信不少網友也能從她身上發現不少閃光亮點,像外形條件就還算不錯,而良好衣品更賦予她極高魅力,著實非常迷人。
  • 豆瓣2.0,爛片之王的絕殺
    或者說,為什麼有一些眾所周知的爛片,票房成績反而還不錯呢?歷史事件發生的背後總有可循之規律、可解之因果。一切都要從1916年說起。壹大白鯊到底吃不吃人1916年7月,美國新澤西海岸。陽光、沙灘、金髮女郎,這是附近有名的度假聖地。
  • 黑鷹都無法實現的技術,直20成功擁有,核心技術讓其「自嘆不如」
    美國軍方裝備的UH-60「黑鷹」直升機,是麾下的一款「王牌武器」之一,而且還在「黑鷹」的基礎上衍生出多個版本,比如說「夜鷹」、「鋪路鷹」、「戰鬥鷹」等等。要知道「黑鷹」在1979年服役美軍部隊,搭載兩臺T-700渦軸發動機,單臺發動機的功率達到1165千瓦,即便是潤滑油全部洩漏,發動機也能正常運轉30分鐘。
  • 改編自影史第一大爛片的《災難藝術家》,僅僅只是還原?
    它經過了十年時光的考驗,現在人們還在看這部電影,談論這部電影,對於十年前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電影,人們不會這樣做。你可能不會相信,上面這句是觀眾對於電影《房間》的評價,真實而又發自內心。千萬不要把這部《房間》和同名的奧斯卡電影混為一談,兩者的區別可能在加沒加「the」。這部堪稱影史最爛的影片,至今還在美國少部分電影院上映播放,每年幾乎是場場爆滿。不為別的,只為吐槽,因為爛到極致,凸顯出它是那麼的不同。
  • 這會連鳴人都要自嘆不如
    自從博人傳開播以來,很多人都覺得童年回憶被摧毀了,佐鳴在裡面又被虐了什麼之類的等等,但是,這都不重要,我們還是來看看鳴人的可愛兒子博人吧,在動漫裡頭,我們知道博人的眼睛展現出了一種新的狀態,是他的右眼,那麼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鳴人的兒子博人右眼究竟是什麼眼吧。可能連他老爸鳴人都要自嘆不如了。
  • 三國第一謀士劉巴 連諸葛亮都自嘆不如!
    說起三國故事,恐怕最讓人振奮與熱血的就是那些沙場廝殺、爾虞我詐,武將英雄與謀臣智士,從來都是人們敬佩的對象。
  • 連貝克勒也自嘆不如
    說到長跑,很多人都非常感興趣,特別是5000米,非常適合健身愛好者練習,因此很多人也喜歡拿5000米的成績來展示自己的實力。那麼問題來了,你知道目前5000米的世界紀錄是多少嗎?99%的人都會錯,這個成績連長跑之王貝克勒也自嘆不如。
  • 這部韓國影史票房第一,讓我笑到飆淚!
    這部電影是叔近近期看的最滿意的韓片,沒有之一。該片是19年1月23日剛剛在韓國上映,上映後本土票房連續22天位居榜首,觀影人次突破1600萬(韓國總人口5100萬),以近1400億韓元的總票房打敗《鳴梁海戰》,成為韓國影史票房第一
  • 豈止劉亦菲,連鞏俐李連杰都還在迷信美國人
    :恐怕不是什麼好餅。這個男人,哪兒哪兒都不如木蘭,木蘭愛他啥?難道是覺得他長得帥?但這位男主角,明顯也只是美國人眼裡符合中國審美的「美男子」。美國人多牛啊,在中國國民度最高的演員,他們可以隨便扔在爛片裡打滾。
  • 《逐夢演藝圈》是爛片,「學院派」導演畢志飛卻是個「明白人」
    全民狂歡式的踩踏《上海堡壘》,宣發階段的「作死騷操作」是誘因,片子質量不過關是本因,所以,用「爛片導演」的視角解讀「爛片」,有點「病人和病人之間探討病情」的意思,但畢導還是看到了《上海堡壘》的問題所在。畢志飛的「失望」評價,是以一名普通觀眾看完全片後的前提之下。
  • 《迷魂記》首次榮登《影與聲》影史十佳
    《影與聲》的影史十佳每十年一次;《東京物語》是導演們心中的偉大影片【編者註:下文的《影與聲》雜誌又譯《視與聽》】  在《影與聲》影史十大電影榜單上,《公民凱恩》佔據首位達半個世紀之久。伊伯特的話講,那就是「唯一一份能讓絕大多數嚴肅電影人嚴肅對待的影史最優榜單」。《影與聲》的第一屆十大榜單要追溯至1952年,當時參與評選的影評人數目與現在不可同日而語,高居榜首的影片是義大利導演德?西卡的《偷自行車的人》,而奧遜?威爾斯的《公民凱恩》只能排到第 11 名。不過,在那之後的5次評選中,這部傳世佳作始終佔據鰲頭,也因此被視為影史上最偉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