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IP王炸到自殺式植入:《深夜食堂》背後的資本局中局

2021-01-12 i黑馬

來源 | 稜鏡(ID:lengjing_qqfinance)

作者 | 邵立凡

編輯 | 張伯玲

對《深夜食堂》的投資方,華錄百納來說,影視業務或已成雞肋。當一樣東西價值漸微時,殺雞取卵一樣的價值最大化,就成為合理選擇。《深夜食堂》作為其影視業務的一部分,由此也就步入自殺式植入,儘管讓觀眾失望,但卻給華錄百納帶來了巨大收益。

播出三天後,《深夜食堂》終於在豆瓣跌破2.5分。「東施效顰」、「拉到1分人人有責」、「原版饞到崩潰,國版尬到反胃」,是網友在豆瓣上傾倒的口水。當然,還有霸屏的廣告植入,以至於有人提出這樣的困惑:為什麼要在廣告片裡植入劇情?

這部被製作方華錄百納(300291.SZ)譽為「改編自日漫超級IP,受到市場廣泛關注」的重量級產品,被觀眾無情比作「深夜靈堂」。

早在2013年,華錄百納便開始籌備《深夜食堂》的製作,相較華誼兄弟(300027.SZ)和光線傳媒(300251.SZ),這家在資本市場上根正苗紅的影視公司,希望通過一個爆款作品,完成從傳統劇到IP劇的蛻變,趕上行業風口。

口碑成墓碑,華錄百納恐始料未及。

然而,受眾端的崩潰,並不妨礙其在商業上獲得成功,2016年,華錄百納影視業務收入5.5億元,《深夜食堂》為主要來源之一。

巧合的是,幾乎在《深夜食堂》被口水淹沒的同時,華錄百納開始了新一輪運作,其擬通過發行股和和現金結合方式,收購上海嘉娛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後者為《歡樂喜劇人》和《笑傲江湖》製作方,主打喜劇綜藝類節目。

觀眾們橫躺沙發,嬉笑怒罵,隔壁房間,影視玩家們,正圍坐圓桌,打著一場資本牌局。

資本布局,尋找IP爆款

過去幾年,比影視劇情更提神的,是影視資本的轟轟烈烈。

2013年8月,長城影視(002071.SZ)宣布23億借殼江蘇宏寶,一場影視併購狂潮高調開啟,不光華誼兄弟、光線傳媒、華策影視(300133.SZ)這樣的老牌勁旅紛紛加碼。

無論是出於政策兜底,市值管理,還是業績剛需,牌桌前喧囂塵上。

粗略統計,2014年和2015年,僅A股市場,涉及影視併購的總金額就超過千億,其中,還不包括遊戲和體育等周邊行業。

在這場賭注不斷抬升的牌局中,華錄百納出手也並不算晚。

2014年,市值不到百億的華錄百納,以25億的價格收購廣東百合藍色火焰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進軍綜藝製作和廣告營銷領域,這是其2012年上市兩年多來的首次併購,但一發不可收拾。

2015年底,華錄百納再發定增公告,募資22億,用於影視劇內容製作、綜藝節目製作、體育賽事運營和媒體資源採購。

兩年時間,華錄百納融資47億。

如果資本是籌碼,爆款IP和泛娛樂化,則是這場牌局的王炸。

儘管早在2013年,華錄百納已經計劃使用IPO超募資金1.35億元,用於《秦時明月》、《犧牲》和《深夜食堂》的拍攝;2014年,更是提出「產品經營和資本經營雙管齊下,不斷創新網際網路+的新興商業模式」這樣的字眼,但在能夠看到的大IP項目中,主導方中罕見華錄百納的身影。

2012年到2015年,華錄百納能為人記住的代表作,都是《金太郎的幸福生活》、《咱們結婚吧》和《嘿,老頭》這種都市類作品。

而此時,2015年,《羋月傳》、《花千骨》和《琅琊榜》幾大IP劇和新題材,不僅在電視臺收視率上遙遙領先,還有超過百億次的網絡點擊量。

2016年,華錄百納出品了《亂世麗人行》、《獵人》、《臥虎》、《愛情萬萬歲》、《老公們的私房錢》、《長江往事》等劇集,也沒有成為爆款的現象劇。

在綜藝領域,藍色火焰亦未給華錄百納帶來大驚喜——製作的《最美和聲》《跨界歌王》《旋風孝子》等,雖然算精品綜藝節目,但離爆款尚有一定距離。

《深夜食堂》這部在豆瓣評分超過9分的日本影視IP,華錄百納籌劃三年,投資6000萬,被市場廣泛認作是其開發爆款IP劇的代表。

《深夜食堂》

真的那麼重要嗎?

資本布局,讓華錄百納2015年業績突飛猛進,19億收入,同比增長148%,2.4億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88%。

隨著藍色火焰的注入,2015年,華錄百納19億收入中,影視貢獻不到4億,佔比僅為20%,而新增的綜藝和營銷業務,收入均超過7億。

王牌隱約鬆動,新業喧賓奪主。從華錄百納的布局來看,被大眾視為的那張王牌——《深夜食堂》並未向外界所認為的那樣,是其的轉型之作。

根據華錄百納2014年年報,其文化內容製作運業務營收5.5億元,該業務涵蓋影視和綜藝,由於藍色火焰未完全並表,綜藝收入主要來自於《女神新衣第一季》和《笑傲江湖》,分別為9000萬和5000萬,按此估算,其影視收入估計在4億左右。

換句話說,2015年,華錄百納影視收入零增長。

儘管在2016年,憑藉《深夜食堂》在內的幾部劇集,影視重新貢獻5.5億收入,但同時,綜藝和營銷總收入已經來到了18億。

城頭變幻大王旗,影視收入,在華錄百納的版圖中退居二線。

王牌變雞肋,

究竟發生了什麼?

「一劇兩星」政策,平臺收入多樣化,加速了華錄百納在影視上的體力透支,傳統劇集江河日下,爆款IP稀缺,原創IP折金錢和時間上的成本,這或許能夠解釋,為何其在綜藝節目上如此饑渴。

在華錄百納22億募投項目中,影視劇擬使用募投資金6億,預計總投資8.5億,綜藝節目製作擬使用募投資金8億,預計總投資11.2億,在最新的變更募投資金用途公告中,華錄百納表示將把影視劇投入資金提高到9.4億。

但無法改變的事實是,這場資本盛宴帶來的47億子彈,有36億打在了綜藝節目和營銷業務上,其中又以綜藝節目為主,而隨著對上海嘉娛的收購提上日程,這一比例還將繼續提升。

「自殺式」的拯救業績

影視已成雞肋。當一樣東西價值漸微時,殺雞取卵一樣的價值最大化,變為合理選擇,貪婪和恐懼,增加了孕育「怪胎」概率。

《深夜食堂》由此步入自殺式植入,儘管讓觀眾失望,但在某種程度上拯救了華錄百納。

導演蔡嶽勳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之前只是一些小的廣告植入,後來越加越多,自己曾經抗議過,但被告知籤了合約就要照做,最終一些壓力讓他屈服。連廣告商接受媒體採訪時都感慨,「沒想到劇組竟然會答應那麼多要求,毫無阻力」。

根據華錄百納2016年三季報,在2016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8.68億元,同比增長27.4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79億元,同比下降6.50%。報告期內,公司收入主要來源於電視劇《角力之城》、《愛情萬萬歲》等。

華錄百納也成為了當時前十大最掙錢的影視公司(按照當時淨利潤排名)中淨利潤唯一是負增長的公司。

但過了三個月後,華錄百納公布的2016年全年的業績卻出現了超過40%的增長,其中《深夜食堂》的收入功不可沒。

年報顯示, 2016年公司實現營收25.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6.61%;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為3.7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1.80%。而主營業務收入前五名的影視作品,分別為綜藝節目《我的新衣》、《旋風孝子》、《跨界歌王》,以及電視劇《深夜食堂》和《職場是個技術活》,合計收入佔同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38.46%。

坦率講,輿論如此一致地猛烈轟炸,對華錄百納和他的《深夜食堂》並不完全公平,例如先期上演的《歡樂頌2》,當女主角猛然間高喊出某電商,亦或在失戀後狂啃某零食時,同樣不禁要問:他們究竟收了多少錢?

某位資深編劇曾在公開場合評論:資本進來就是一條狗,專找屎吃。既是憤怒,也是無奈。

資本的強勢介入,讓中國影視娛樂行業煥發青春,但在青春期的活力背後,總會夾雜著躁動與不安:躁動的是市場如此之大,「爛片圈錢」也能成為遊戲規則;不安的是市場如此嬗變,原創、IP、「網際網路+」、泛娛樂化,好像隨時都要三振出局。

從某種意義上說,《深夜食堂》正好撞在了槍口,戲劇化的試探出了底線,市場終究會用自己的方式尋找內容與資本間的平衡,為這個行業制定標準,儘管步履蹣跚。

相關焦點

  • 華語版《深夜食堂》成了笑話,然而廣告植入卻越來越火
    華語版《深夜食堂》差在哪了?在日本,《深夜食堂》作為一個超級IP,是以口碑取勝的,電視劇和原版漫畫有著一大波死忠粉。一集一個故事的模式,讓觀眾感受人生百味,看完會有一種「這就是生活」的感嘆。到了華語版,直接照搬日版《深夜食堂》,無論是場景設置還是人物性格,完全不考慮中國和日本的文化差異,沒有一個人物是真實的。
  • 深夜食堂:每道菜背後的故事之炸肉餅
    深夜食堂第三季已經開播一段時間了,應該還有許多小夥伴還沒觀看。小編我今天心血來潮上網找了一下,目前優酷有全劇,但是除了第一二集以外,都是需要會員才能觀看,但是小編自己收集全劇,想看的朋友要留意文章最後啦。
  • 《深夜食堂》導演蔡嶽勳回應了:吳昕背黑鍋了,被植入氣到一天到晚摔本子!
    這是什麼概念——豆瓣一星等於兩分(最低分),相當於《深夜食堂》只是拿了個臉面分,不至於零分這麼尬——很多人抱怨為什麼沒有零星可以打!以黃磊這個大廚為主打,匯集了大半個演藝圈,卻為何挽救不了口碑?實是因為劇情充滿著copy、不接地氣、演技辣眼睛的因素。此外,通篇的廣告植入讓人不禁心生疑惑,敢情這是深夜購物平臺而不是深夜食堂?
  • 《深夜食堂》導演蔡嶽勳:「關於方便麵植入,我也非常生氣」
    蔡嶽勳:中國版的《深夜食堂》並不是硬套的東西。當我決定要拍攝《深夜食堂》,從場景到服裝,我們花了非常多的心力做了各式各樣的研究。包括我們不是簡易地翻拍,藍色衣服是有學問的,原本漫畫的顏色,我試過很多衣服的顏色,包括最常廚師服,你想那個廚師服的白色站在那兒——其實那種感覺會很奇妙(不好看)。而且我們想到的廚師服,都是西式的,難道很中國化嗎?
  • 《深夜食堂》遭宣洩式吐槽,日劇翻拍為何頻頻失敗?
    深夜食堂》一經上線便遭遇口碑「滑鐵盧」,受到了宣洩式的全民吐槽,此前業內寄予厚望的日劇翻拍究竟中了何種魔咒?第一集播出後,大眾自發加入到了對《深夜食堂》的口誅筆伐中,矛頭也基本一致:不合國情的故事設定、不接地氣的食物、浮誇到尷尬的演技以及見縫插針的廣告植入,最終給出的豆瓣2.4分,無疑將這部劇釘在了爛劇的恥辱柱上。
  • 專訪《深夜食堂》導演蔡嶽勳|「關於方便麵植入,我也非常生氣」
    對我來說,紅香腸、阿龍、小壽叔是《深夜食堂》的代表,就像熊貓之於四川。紅香腸對我來講就是深夜食堂,所以第一集完完全全的保留,後面我幾乎會改掉所有的菜。我們的菜很多元的,炒飯後面會出現。我要講的是,我們所有的食物跟人物的設定、故事的脈絡是一定有關係的,而且要一定符合那個感受。為什麼會有魚鬆飯,設定中徐嬌是一個來自邊陲地帶,家鄉有港口的小女孩,所以用了魚鬆飯。
  • 專訪|《深夜食堂》導演回應演技與泡麵:吳昕背黑鍋,被植入氣到一天到晚摔本子!
    採寫|邱慧君 黃嬌嬌 錄音整理|陸茜中國版《深夜食堂》自上線以來遭到了「大規模群嘲」,豆瓣評分跌至2.3分,其中「吳昕演技尷尬」「徐嬌演戲一言難盡?」等演員演技問題,「廣告植入令人髮指」等商業營銷問題,「深夜食堂太日系不接地氣」等漫改劇本土化問題悉數成為討論焦點。
  • 從9.2到5.3分 梁家輝也救不活中國版《深夜食堂》
    1905電影網專稿2年前,黃磊主演的劇版《深夜食堂》一開播就引發全網群嘲,豆瓣超10萬人評分僅有2.8分。強行植入的「老壇酸菜」,演技尷尬的「泡麵三姐妹」,畫風違和的「魚鬆拌飯」都成為吐槽的焦點。2年後,梁家輝自導自演的這部電影版《深夜食堂》同樣沒能逃脫「本土化」失敗的魔咒。
  • 人氣電視劇《深夜食堂》為何會在中國水土不服
    筆者曾經聽到過原作者這樣談自己的創作意圖就是讓「小肚子與內心都滿足」。   繁華的街道背後,有靜悄悄地佇立著「飯屋」,   經營時間是凌晨12點到早晨7點,這就是大家都在談論的「深夜食堂」。   這裡沒有性別,年齡,地位,境遇都完全不同的客人,在長臺前,這裡也上演者各種人生戲劇的上演。忘不了的「味道」,全部在這裡。
  • 心疼《深夜食堂》的廣告商
    好像錯都在植入。我們不禁心疼起廣告商。 背鍋的又是廣告嗎?抱著行業研究的心態,我們開始找中國版《深夜食堂》中的植入。在黃磊念出介紹背景的經典臺詞之前,鏡頭就已經先後呈現了江小白、永久自行車、百事可樂。
  • 華語版《深夜食堂》背後的「拿來主義」
    從最近的華語版《深夜食堂》《太陽的後裔》回溯至再早些翻拍《天國的階梯》的《像風一樣離去》以及《一起來看流星雨》等劇,中國電視劇翻拍國外經典已有段歷史。而比起以往至少會對人物設定、情節、背景做些本土化修改,最近華語版《深夜食堂》甚至直接把人家的服裝、場景布置就連片名字體都照搬過來。
  • 黃磊版《深夜食堂》讓你失望了,但咱大長沙可不會!
    豆瓣評分說明了一切:目前4萬多人評分,中國版《深夜食堂》的分數已經降到了2.4,其中打一星的有89.0%...中國吃貨心中,「深夜食堂」的靈魂,應該深藏在旮旯角落的大排版、小食鋪中,它應該由一勺煙火氣,一勺地氣,加上一勺油煙味,佐以鮮活平凡之人的小故事調製而成。
  • 【深夜食堂】一瓶打翻的調味料,味道並不好
    翻拍《深夜食堂》這樣的日式美食劇,面臨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進行劇情的本土化改編。此前,黃磊主演的劇版《深夜食堂》撲街的原因就在於此。將日版中的劇情生硬地搬到了國內,而不考慮與本土的內容進行融合,整個情節就顯得很生硬,沒有中國人自己的精髓。但從本土化這個角度來看,電影版的《深夜食堂》做的還是挺不錯的。
  • 深夜食堂中絕對不會出現的丼飯,比泡麵強100倍
    劇中極端的廣告植入(真的堪稱廣告時間插播電視劇),演員慘不忍睹的演技,不接地氣的日式風格場景、料理,觀眾統統拒絕!拒絕!拒絕!這部劇就是《深夜食堂》  該劇授權改編於日本的原版同名漫畫,以都市小巷裡深夜才營業的食堂為舞臺,從老闆料理的每道食物中拉出一段段關於市井溫情的人生故事。
  • 黃版《深夜食堂》就敗在四個字——
    黃磊老師的深夜食堂撲街了,簡直成了影視圈的一大盛事。想來真是感慨,二十年前,黃老師長發飄飄,清秀俊逸,迷倒無數少男少女。
  • 黃磊的「深夜食堂」為何收視慘澹?豆瓣評分2.8分是否屬實?
    《深夜食堂》是華錄百納、風火石聯合出品的都市情感劇,由蔡嶽勳、胡涵清執導,黃磊領銜主演。該劇以都市小巷裡深夜才營業的食堂為舞臺,從老闆料理的每道食物中拉出一段段關於市井溫情的人生故事,但是沒有想到的是該劇開播後被網友口誅筆伐,黃磊更是直言「血雨腥風似的批判」,究竟是這部電視劇有什麼特點,才能造就豆瓣評分2.8的低分呢?
  • 《深夜食堂2》,跨文化傳播中的文化誤讀
    那麼,國產翻拍的《深夜食堂》為何會陷入到如此尷尬的處境,而這又與我國電視劇行業的原創困境有著怎樣的結構性關聯,則是在這場喧囂背後值得我們深入討論的真正問題。  日本原版的《深夜食堂》能夠大獲成功的一個基本原因就在於,以深植於日本國情的方式呈現著日本普通青年群體的「煙火氣」。
  • 日版《深夜食堂》為何會受到觀眾喜愛
    電影《深夜食堂2》劇照對於《深夜食堂》為何會在全亞洲,甚至全世界都能取得如此成功這一問題,從美食、治癒、審美等立場出發的回答似乎在前段時間官媒和公共號都參與的國產版大批判中得到了窮盡。在此,我想進一步討論的是在《深夜食堂》系列成功背後另外兩個重要的因素。第一是《深夜食堂》中所蘊含的對於昭和時代「原風景」的喚起。
  • 這才是深夜食堂的正確打開方式!
    (資料及信息來源時光網)  1、廣告植入過多回應:無權拒絕廣告植入   蔡嶽勳稱在拍攝過程中,有很多廣告植入自己都未知情,甚至開拍後加入很多他不知情的東西主演黃磊自己執導翻拍的《麻煩家族》就是一個失敗典型,日影中的情感像「潤物細無聲」般一點點傳達給觀眾,而近期國內的劇集是恨不得五分鐘一個高潮三分鐘一個撕逼傳達給觀眾,比如《歡樂頌》,此處沒對後者持反對態度,僅是覺得《深夜食堂》既無法完全忠於原版,又要傳遞原版中食物治癒人心,兩者之間的矛盾。
  • 梁家輝好吃不好看的《深夜食堂》
    2009年,日本出了一系列廣受好評的劇——《深夜食堂》。目前豆瓣9.2分,它色香味俱全,節奏舒緩隨意,讓觀眾一顆顆浮躁的心漸漸平靜下來,注意到生活中那些細微美好的事情。此劇目前出了四季,在中國有廣泛的粉絲基礎,目前第五季正在播出中。2017年,黃磊主演了中國版《深夜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