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大家好,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詩: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詩人顧城也寫到:你一會兒看雲,一會兒看我,你看我時很遠,你看雲時很近。我覺得這些話都精闢地詮釋了一種愛而不得的悲傷。古代還有一個詞叫「咫尺天涯」,大概說的也是這個意思,那麼我今天要給諸君分享的這首詞說的也是這種愛而不得的悲傷。
01.張先,字子野,宋仁宗天聖八年進士,別稱「張三影」。這幾天熱播的電視劇《清平樂》表現的正是這一時期的歷史故事。
提起張先,可能沒有柳永那麼被我們熟知,可是如果一提「一樹梨花壓海棠」,你肯定知道這個故事,這就是咱們這位張老先生幹的事,八十歲時還娶個十八歲的小妾,被蘇軾狠狠地嘲諷了一番。他的風流韻事很多,這裡不做討論,我們只探討他在詩詞上的成就。
其實,張先在當時是與柳永齊名的詩人,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最擅長的是小令,也作一些慢詞。而且他還很長壽,八十八歲辭世,一生存詞一百八十多首。張先留下很多膾炙人口的好詞,比如「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尤其那句「雲破月來花弄影」更是被王國維大加讚賞。
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這首詞,叫《惜雙雙》,張先的詞,大多是反應士大夫階層生活和男女之情,而這一首《惜雙雙》比較特別,反應的是市井平民的愛情,所以特意選出來與諸君分享。
02.惜雙雙·溪橋寄意
城上層樓天邊路,殘照裡,平蕪綠樹。
傷遠更惜春暮,有人還在高高處。
斷夢歸雲經日去,無計使,哀弦寄語。相望恨不相遇,倚橋鄰水誰家住?
這首詞,上闋登高遠眺,夕陽斜照原野的綠樹,春天將要逝去,有人還在高處,這個人是誰,是登高的人,一直在那望,望什麼呢?望他喜歡的的那個人。
下闋夢已斷,雲歸去,自己想見的那個她離自己已很遙遠,這個遙遠是心理上的距離,是因為見不到所以遙遠,為什麼這麼說呢,看最後一句,相望恨不相遇,兩個人離得很近,互相能看到卻遇不到,她就住在那溪橋的旁邊。有沒有一種「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感覺?離得這麼近卻不能相見,更不能相遇,只能遠遠地望著,把相思寄托在琴弦上,彈奏哀傷的曲子。
我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這場愛情的失敗,兩個人住得這麼近卻只能遠望,這其中一定有什麼巨大的障礙阻止他們相愛,或者只是單方面的一廂情願,對方在故意躲避也未可知。總之正應了那句話: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我站在你面前,卻不能相愛。這種咫尺天涯的感覺讓人「無計使」,一個「恨」字表現了那種極度的
無奈和怨恨。愛而不得的哀傷令人心碎。
結語:這首詞表現的是普通市井平民的愛情,不像那種「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貴族高雅,反而更具生活氣息,貼近生活。這是有別於其它豔詞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