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很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人生無奈,催人淚下

2021-01-18 騰訊網

眾所周知,古典詩詞裡包含了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但真要說起來,其中絕大多數表現的都是一種人生艱難之嘆、無可奈何之情。正所謂「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相信這點大家都深有感觸,畢竟人生很難一帆風順,總會遇到挫折和坎坷。

當然,每個人的境遇不同,不如意的事也就不同。但有一種不如意,卻是古今共通,且極易引發共鳴,甚至回想起來,催人淚下,它就是「物是人非」。多少人曾在事過境遷後,深深懷念起故人。「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諸如此類的名篇佳句可謂不勝枚舉。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詞《生查子·元夕》,它的核心內涵便是抒寫了「物是人非」之感。對於北宋文學家歐陽修的這首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畢竟說起元宵節的詩詞,它可算得上是一首千古名作。而歐陽修的物是人非,則是有她的元宵節,是「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沒有她的元宵節,是「淚溼春衫袖」,巨大的情感反差顯而易見。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首先,詞的開篇兩句「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即去年元宵節的晚上,街上燈火通明,彷佛白晝般明亮。「元夜」,元宵之夜,即農曆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據史書記載,歐陽修所在的北宋時期,從正月十四到十六三天,開宵禁,遊燈街花市,通宵歌舞。另外,當時的元宵節還是年輕人蜜約幽會,談情說愛的日子。

所以歐陽修詞的開篇,主要便是回憶了去年元宵節時的盛況。緊接著的「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則說明了歐陽修去年元宵節不是一人獨自遊逛,而是與佳人相約同逛燈市。即我們相約在黃昏以後,月兒升起在柳樹梢頭的時候,一起同逛「如晝」的燈市。雖然歐陽修這裡沒有過多情感的直接表露,但是字裡行間的歡樂和甜蜜卻不言而喻。

然後,詞的下片從「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開始,便從昔日的歡樂和甜蜜,逐漸變成了今日的悵惘和悲傷。也就是說,今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這裡的月光和燈光都如同去年一樣,圓月仍然高掛夜空,花燈仍然明亮如晝。但是「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即一切如舊,唯獨身邊少了一個人。所以在如此強烈的對比下,詞人不禁淚水溼透了衣裳。

相信這種感情上由歡愉轉入悲傷的大起大落,對於天下有情人來說是極易引發共鳴,催人淚下的。「去年元夜時,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淚溼春衫袖」,可見歐陽修通過對去年今日的往事回憶,抒寫了自己的物是人非之感,同時也表達了對昔日戀人的一往情深。雖然這首詞語言通俗,但是它構思巧妙,讀來迴旋詠嘆,頗有民歌風味。

而對於我們來說,歐陽修的這首詞,其實就是幫我們寫出了愛情遭遇上的傷感和苦痛體驗。「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可惜物是人非實在太過尋常,又太過無奈,難免會感慨,會潸然淚下。總的來說,《生查子·元夕》是歐陽修很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人生無奈,催人淚下。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恩師歐陽修逝世八年後,蘇軾寫下一首感傷之作,讀來催人淚下!
    當時的歐陽修名氣很大,蘇軾則是初出茅廬,據說歐陽修看到蘇軾的文章驚為天人,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讀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可見歐陽修對於蘇軾極為欣賞,不過當時任主考官時,歐陽修一開始還認為,蘇軾的文章是自己得意弟子曾鞏所作,為了避嫌只好把第一名改成了第二句。
  • 歐陽修最有爭議的詞,其中一句剛問世便被奉為經典,至今無人超越
    蘇軾評價的這個人就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歐陽修十分惜才,並且眼光獨到,唐宋八大家中,有五位都受過他的提拔。而歐陽修自己本身也是一位大文豪,一生創造過許多著名的詩詞,其中有一首詞,據說是歐陽修最受爭議的一部作品,剛剛被世人知曉時,轟動一時,被後人稱為經典,有人說他在寫愛情,有人說他是在寫友情,至今也沒有人能夠超越。
  • 歐陽修寫了一首詞,讓人一讀再讀
    今天我們要讀到的,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的一首離別詞。雖然很多人對這首詞不是很熟悉,但是其中一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卻是數百年來讓人耳熟能詳的經典佳句,甚至還有很多人一直將此句用來形容刻骨銘心的愛情。而事實是,這樣一首美輪美奐的詞,描寫的正是離人分別時的愁腸百結,與風花雪月並無關係。
  • 歐陽修早期最具代表性的一首詞,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歐陽修是北宋時期的一代文宗,他不僅學富五車,同時人品也是一流,後來大名鼎鼎的蘇軾、王安石、曾鞏等人,也都是受過歐陽修的提攜,也就是說如果這些人沒有歐陽修早年的提攜,他們也不可能那麼快在文壇嶄露頭角,所以說歐陽修對於北宋的文壇起到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另外他的作品同樣的也是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例如李清照
  • 蘇軾雨中寫了一首詞,短短4句話,道盡人生無常,林語堂讚不絕口
    蘇軾雨中寫了一首詞,短短4句話,道盡人生無常,林語堂讚不絕口人生無常。如果說有一種人生,鉛華洗盡,返璞歸真,歷盡世間的奢華百態仍清澈如水,有人說是李叔同,我卻想到蘇東坡。一代國學大師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中寫道:「像蘇東坡這樣的人物,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
  • 李煜最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人間悲歡,催人淚下
    曾經的南朝天子,如今成為北地之囚,他心中的愁苦,悔恨,悲傷,悽涼等複雜的情感可想而知。絕望中,真正屬於他的老朋友悄悄回來了,那就是過去被他輕薄對待的「詞」。正是她,此刻像個愛人一樣,悄悄地給他送來了溫暖,使他擺脫了身份的困境。公元978年七夕之夜,銀河生輝,牛郎織女在天堂相會。
  • 蘇軾很有佛性的一首詞:人生不過一場大夢,萬事皆空
    人生本是一場空,每個人都是赤條條地來,赤條條地去。就像蘇軾所言:「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這兩句出自他的《西江月·平山堂》,全詞如下: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欲弔文章太守,仍歌楊柳春風。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
  • 歐陽修很冷門的一首詞,最後3句卻是神來之筆,令人讚不絕口
    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北宋詞人歐陽修的《浪淘沙·把酒祝東風》,來一起感受下古代文人是如何在詩詞中表達對朋友的深情厚誼的。首先,這首詞是歐陽修與朋友梅堯臣在洛陽城東舊地重遊時有感而作,也就是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春。所以詞中傷春惜別,抒發了人生聚散無常的感嘆,表現出詞人對友情的珍惜。
  • 宋代才女給前任的一首詞,愛而不得,催人淚下!
    宋代才女給前任的一首詞,愛而不得,催人淚下!在古代,表兄妹之間很容易擦出愛情的火花,就像《紅樓夢》裡的賈寶玉和林黛玉,還有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陸遊和唐琬,都是典型的表兄妹之戀。令人惋惜的是,即使他們青梅竹馬,愛比海深,最終卻都難以圓滿。
  • 歐陽修很豁達的一首詞,情真意切,開篇第一句卻被蘇軾取笑
    歐陽修之詞往往豪放之中又帶著沉著的意趣,雖多敘閒情逸緻,卻又將真情溢滿筆端。後人普遍認為歐陽修詞高於馮延巳和晏殊詞,詞論家們在評論各大詞人的作品時,既有推崇之語也會根據自己的理解指出不足之處,唯有在面對歐陽修之詞時幾乎都是一味的讚賞。
  • 歐陽修一首很傷感的七律,每一句都充滿憂愁,讀來令人感慨萬千!
    古代的文人大多都活在悲痛之中,即使是像歐陽修這種大名鼎鼎的一代文宗,那也是難逃被貶的命運;公元1037年(景佑三年),歐陽修被貶只是由於上書得罪了權貴。當時他跟著當時的範仲淹,稍稍熟悉歷史的都知道範仲淹是一位正人君子,為人正直,這樣他就得罪了很多人,上書彈劾當時的宰相呂夷簡濫用職權,還被對方誣陷,從而被貶外地;歐陽修是範仲淹的任用的官員自然也是遭受到了打擊,被貶夷陵(今天的湖北宜昌地區),這件事情對於他來說打擊太大了,讓歐陽修傷感不已,他在路上經過黃溪登高望遠,寫下了一首很傷感的詩《黃溪夜泊》,以此來抒發內心的悲痛之苦。
  • 歐陽修這元宵詞,被辛棄疾《青玉案》碾壓近千年,懂詞的表示可惜
    人生最難忘的,恰是那「燈火闌珊」,意猶未盡,夢尚未醒。於是,辛棄疾一首《青玉岸·元夕》從此人人傳頌。仔細品來,這首詞最難能可貴處,在於透過柔軟能夠見到堅強、豪邁,磊落狂放之氣,這正是宋詞特有的魅力。從這個角度而言,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歐陽修之作,從意境、文採、格調而言,其實都是不輸辛棄疾的,不少懂詞的朋友都表示它被忽視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 歐陽修一首感人的愛情詞,一直被認為是偽作,直到近年才打破質疑
    當然以上是我個人的看法,歐陽修不僅才華橫溢,另外對於後輩的提攜,那也是不遺餘力,宋朝的六位文人中,全部都是他的學生,特別是對於王安石和蘇軾,他更是稱讚不已,正是他的提攜,他使得兩人在文壇慢慢嶄露頭角,由此可見歐陽修在北宋文壇的地位。
  • 歐陽修詞:生命的悲風與達者的歌唱
    (《與梅聖俞》三)在信中,歐陽修為自己散漫放浪的幕府生活做了辯解。他解釋說,自己平時的「脫冠散發,傲臥笑談」並非是玩世不恭的輕逸之舉,希望友人不要將自己誤認為是散漫無行之人,自己其實是一位樂天知命的「達者」。當然,此時年僅二十六歲的歐陽修並不能做到真正的曠達。相反,他常常因為人生的種種無奈而心生惆悵。
  • 詩詞欣賞:宋仁宗時期張先的一首詞讓你體會咫尺天涯的無奈悲傷
    我覺得這些話都精闢地詮釋了一種愛而不得的悲傷。古代還有一個詞叫「咫尺天涯」,大概說的也是這個意思,那麼我今天要給諸君分享的這首詞說的也是這種愛而不得的悲傷。而且他還很長壽,八十八歲辭世,一生存詞一百八十多首。張先留下很多膾炙人口的好詞,比如「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尤其那句「雲破月來花弄影」更是被王國維大加讚賞。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這首詞,叫《惜雙雙》,張先的詞,大多是反應士大夫階層生活和男女之情,而這一首《惜雙雙》比較特別,反應的是市井平民的愛情,所以特意選出來與諸君分享。
  • 納蘭性德的《蝶戀花》,致敬歐陽修,一往情深
    當然,納蘭性德也是非常厲害的,是配得上"清朝第一詞手"這個稱號的。今天就一起來看一首他的作品——《蝶戀花》。先來看看原文:《蝶戀花·出塞》今古河山無定據,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從來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 蘇軾來到舊地,想起恩師歐陽修,不禁賦詩一首,感悟人生
    歐陽修曾經在平山堂之地,為自己修建了一處住所,對於自己的這次住所歐陽修自己也非常的喜歡。平山堂在揚州西北處大明寺的一旁,1048年歐陽修出任揚州時所建造,平山堂這處地方也打上了歐陽修的烙印,一直流傳於歷史長河中。
  • 歐陽修最深情的送別詞,三四句是千古寫情佳句,美得令人心醉
    歐陽修北宋的詞壇大家,他的詞,在五代詞人的基礎上,有了更多對於人生的關注,他沿著南唐後主李煜開闢的道理,更多地將人生的感受寫入詞中,擴大了詞的抒情功能。今天我推薦一首歐陽修的送別詞《玉樓春》,這首詞的三四句,是寫情的千古名句。
  • 蘇軾緬懷歐陽修的詞,富有文採,結尾人生感悟,讀完令人透徹心扉
    公元前1079年,也就是宋神宗元豐二年,是一個不平凡的年頭,詩人蘇軾為了紀念自己的恩師歐陽修,第三次來到揚州平山堂,在這一年裡,詩人面對著自己也不禁發出了對人生的感慨。今日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這首詩名為《西江月·平山堂》,到此為止,詩人蘇軾共去過揚州三次,所以傳說中的「三過平山堂」,其實也是濃縮了詩人近十年南北朝風雲變幻的人生歷程,隨之而來的便是創作這首詩。
  • 五首傷感詩詞,道盡人生無奈,只讀一句,就讓人痛徹心扉
    人生在一聲啼哭中開始,帶著一生的煩惱最後無奈地離開人間。一世人間路,有多少無奈情絲伴隨,總有一個時刻,讓自己心痛,是時光流逝卻碌碌無為,是至親逝去子欲養而親不在,是愛人遠去物是人非……五首傷感詩詞,道盡人生無奈,哪一句戳痛了你的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