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集電視連續劇《張果老傳奇》作品劇情簡介:
編劇:餘榮輝 都現民
「八仙過海」的故事,不但在國內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而且在日本、新家坡、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英國、美國、俄羅斯等許多國家也都頗具影響力。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又是「和而不同」典型人物。他「倒騎毛驢,遊戲人間」,給人以啟迪;給人以猛醒。因此,劇本的定位可以說是:「上至九十九;下至剛會走」,老少鹹宜,皆大歡喜。正所謂「少兒看奇妙,成人看熱鬧,老年看消遙」。在吉祥和諧而富有哲理的玄妙鏡頭中,讓走進仙人的世界。
主題曲歌詞:
《萬事成敗回頭看》
神仙有萬千,
逍遙數八仙,
八仙有個張果老;
金骨煉歸真,
蹤跡掩紅塵,
事非經過不知難.
神仙是人做,
修煉不辭苦,
吃得苦中苦,
正果才修到,
喚醒世人多行善,
道是聖傳修在己,
德要人積不在仙。
得意不忘形,
失意不失堅,
萬事成敗回頭看
倒騎毛驢,
笑看人間,
是非一線牽,
大道都通天!
《張果老傳奇》劇情大綱:
傳說中的八仙之一張果老,姓張名果。世居甘肅省兩當縣三渡口。張果老,唐玄宗說他世上無二,道教精修,清虛玄志。煉九轉神丹,得長生不死;服之一粒,較量無比。元始太一神符,即能運動天地;要五曹喚來共語。呼五嶽隨手驅使,造化須移,乾坤要止則止。」
張果老在兩當鸑鷟山學道,因得神人送符本一卷,故學得「符籙最絕」,「天下鬼神盡被果老招將,神祗無有不伏驅使」。遇玄宗「皇帝聖明」,「稱崇道教」,「果老自兩當鸑鷟山適長安」,20集電視劇接連寫他十多個驅使神鬼、斬妖除怪的故事。
劇中主要人物:
1、張果老,姓張名果,傳說中的八仙之一,大唐國師。從出生到老年。
2、金豆豆,王母娘娘的外孫女。精靈古怪。
3、唐玄宗,唐朝皇帝。開闢了開元盛世。
4、葉法善,中年道士,受唐玄宗信任,但貪財好弄權術,多次受到張果老教訓,為張果老的道術和人格折服,改惡從善,後拜張果老為師。
5、文美真人,上古得道真仙,度化張果老的仙翁。
6、李甲,鸑鷟山青年書生,後考中進士官居太守,為官以愛民清廉出名。
7、巧娘,鸑鷟山青年書生李甲的妻子,貌美,賢淑。
8、高力士,唐玄宗身邊的弄臣。
9、鹿角大仙,千年鹿精,後來被張果老收服,放生後成了安祿山,禍亂了大唐盛世。
10、康媚娘,長安城富商巨賈康明鑫的獨生女,年剛二八,貌美如花,為千年鹿精侵擾,得張果老救護。
11、麗妃,九尾靈狐,唐玄宗的愛妃,她和師兄鹿角大仙密圖大唐江山,但他們只有吃了張果老的七竅玲瓏心後才能修煉成無敵魔法天纏功。
12,、陳玄禮、唐玄宗手下禁軍大將軍,康媚娘的丈夫。
13、永寧公主、唐玄宗的小公主,被賜予張果老為妻,果老拒絕,並促成她和林小魚的婚事。
14、林小魚、又名小魚兒,為救治體弱多病的父親,甘願淨身入宮做太監。幸好被張果老救助,成了一個假太監,並和永寧公主產生了真誠的愛情。後來得到張果老幫助,和永寧公主永結百年之好。
第一集:天庭,各路神仙齊聚凌霄殿,正在為五百年一度的百花會進行最後的篩選。最後,牡丹仙子種植的黑牡丹勝過蓮花仙子種植的白蓮花,奪得花魁的美號,並得到了魔力無窮的寶鏡===如意閃。蓮花仙子以為自己會穩操勝券奪得向望已久的如意閃,又以為玉皇大帝嫌棄她平庸的相貌而偏袒於美麗的牡丹仙子,心生恨意。
蓮花仙子潛到牡丹府偷盜如意閃,被牡丹仙子發現,二位仙子好一場打鬥。混戰中,蓮花仙子被如意閃灼傷了眼睛,如意閃也從天庭落到了人間。如意閃魔力無窮,若是落到歹人手裡,後患無窮。玉皇大帝命蓮花仙子:立即下界尋找如意閃。否則,永遠不準返回天庭。
觀世音菩薩告訴蓮花仙子如意閃在鸑鷟山一帶。於是,蓮花仙子化名金豆豆下界來到鸑鷟山隱住,尋找如意閃。
第二集:唐朝開元年間,五月初五端午,兩當鸑鷟山百姓正在舉行一年一度的旱龍舟活動,以祈盼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有個好年景。文美真人來到鸑鷟山,尋訪修道多年的張果老 ,打算親授張果老鍊氣燒丹大道,並授天書兩卷,內載五行遁法及一切變化運用、召將遣神、收妖伏怪的法術。鸑鷟山得名,因為有一種水鳥,叫鸑鷟。它們總是雌雄雙飛,比鴛鴦更恩愛。當它們中有一隻死去時,另一隻就會悲鳴三個日夜。最後熱血冷了,血液幹了,它也就相從於九泉了。千年蛇妖變化成一富商模樣,也來到鸑鷟山遊玩。
青年書生李甲帶著妻子巧娘遊玩時,蛇妖看到李甲妻子巧娘長得漂亮動人,美麗、豐滿、的巧娘激起了千年蛇妖的心中獸慾,便上前調戲,遭到書生李甲家丁和圍觀鄉親的圍攻。看到李甲不畏強權,惱羞成怒。顯出原形,張開血盆大嘴撲向了書生李甲。
潛在人群中的金豆豆覺得巧娘長得美,而且善良,有心幫助李甲這對無辜的夫婦,便和千年蛇妖好一場打鬥。
鸑鷟山果老洞裡,被鸑鷟山百姓稱為仙人的張果老正在做法事,張果一抬頭,看到了文美真人。張果老喜極而泣。
妖道葉法善窺破天機,得知鸑鷟山有千年人參王,吃了千年人參王就可以得道成仙,企圖挖掘千年人參的葉法善和野驢精呂小飛化妝成一對做生意的商人也來到了鸑鷟山,尋訪千年人參王下落。
第三集:張果老和文美真人登上了鸑鷟山頂部的清風亭。倆人近賞山景,遠眺群山,吟詩作對,談道論術,抒發胸臆。在此,張果老寫就了傳世律詩《題登真洞》:》:「修成金骨煉歸真,洞瑣遣蹤不計春,以草漫隨青嶺秀,閒花長對白雲新。風搖翠條敲寒玉,水激丹砂走素鱗。自是神仙多變異,肯教蹤跡掩紅塵。」
李甲七旬的老父親李壽知道張果老能降伏千年蛇妖,提著自釀的高粱酒,來到果老洞裡看望張果老,希望張果老除妖。人參娃娃告訴他,張果老、文美真人二人上了清風亭,李壽二話沒說,提著酒,追到了山頂。張果老和文美真人十分的投緣,喝了很多酒。
鸑鷟山百姓親切的稱呼張果老為張神仙。文美真人一打聽,原來鸑鷟山百姓並不知曉文美真人的真實身份。文美真人要求張果老替他保守這個秘密。張果老答應了。
巧娘和李甲回到家中,受了異常的驚嚇,神情變得恍惚。看到山中遇到的千年蛇妖坐在屋裡對著他們獰笑。巧娘大吃一驚,昏倒在地上。
第四集:千年蛇妖獰笑著坐在巧娘面前,拿出了一幅人物畫像。巧娘認出紙上的畫像正是自己。千年蛇妖想在今晚就玉成了好事,便撲向了巧娘。不想巧娘身上發出了萬道光刺,原來在千年蛇妖抓來巧娘後,文美真人便辭別張果老,來到蛇妖洞中給巧娘著了一件七彩霞衣。千年蛇妖靠近巧娘便痛苦萬分,如萬針穿心。
千年蛇妖空喜歡一場,便恐嚇巧娘:如若不從,便殺了他恩愛的丈夫李甲。張果老打算為民除妖,救出巧娘,便從果老洞到來李甲家中。留下了人參娃娃一人在洞中,走時反覆叮嚀不可貪玩。
葉法善和野驢精呂小飛扮成一對父子在果老洞附近的山神廟裡,以做山貨生意為掩護,監視張果老一舉一動,伺機對人參娃娃下手。
張果老為救被千年蛇妖打傷的李甲,耗費了許多真氣,異常勞累。晚上,喝了酒的張果老搖搖晃晃回洞而去,等到洞中,才發現不見了人參娃娃。於是,又搖搖搖晃晃一路呼喚著出洞去尋找。
葉法善和野驢精呂小飛望著熱氣騰騰的大鍋,二人相視奸笑著。
第五集:人參娃娃驚恐的看著熱氣騰騰的大鍋和不停生火添柴的葉法善和野驢精呂小飛,心裡指望張果老快一點到來。葉法善和野驢精呂小飛都盤算著獨吞千年人參王,都不願意出去撿柴火。
金豆豆背了一捆乾柴,帶著千年蛇妖來到山神廟「看禮物」,並提出用這份大禮交換巧娘。千年蛇妖看到了白白胖胖的人參娃娃,產生了獨吞千年人參王並長期霸佔巧娘的念頭。因為吃了千年人參王他就可以長生不老,功力增強千倍,再也不怕七彩霞衣了。金豆豆坐在山神廟的座臺上,笑看著千年蛇妖與葉法善和野驢精呂小飛三人打得不可開交。張果老看見了,過來給葉法善和野驢精呂小飛幫忙並將千年蛇妖斬首。
張果老為葉法善和野驢精呂小飛講經說法。葉法善和野驢精呂小飛知道張果老是得道大仙,鬥他不過,便假裝悔過。在果老洞,張果老看到金豆豆和人參娃娃快樂的玩耍,便飛身到千年蛇妖洞府,救回巧娘並解去了巧娘身上的七彩霞衣。
巧娘夫妻團聚,恩愛更勝,李甲也是倍加苦讀,打算進京趕考。
第六集:李甲進京趕考,巧娘長亭相送。李甲用鸑鷟比喻夫妻情意,說無論高中還是落榜,夫妻二人雌雄雙飛,更比鴛鴦。不想,李甲一去三年音訊全無。巧娘以為他遭遇不測,客死他鄉。打算自殺殉情。從京城回來的同鄉處打聽問詢,才知道李甲考中進士已經為官。巧娘又傷心又憤怒。
巧娘在公婆的支持下,張果老和巧娘走出世代居住的鸑鷟山,找到了李甲為官的州界,不想這裡民不聊生,已經大旱三年。破敗的村落裡,衙役逼糧要稅雞飛狗跳,百姓們用特有的木人做成太守李甲的模樣,敲打著咒罵著。巧娘為了出外方便便喬裝打扮,女扮男裝成一位俊俏的男子。為了儘快見到李甲這個負心漢,央求張果老快快趕路。
張果老卻不急不慢「若有所思」,故意放慢腳步,並不時的逗笑巧娘來開心,宛然一個老頑童。不時還扮個女人摸樣。巧娘心急如火,把張果老牽拉了就走。為情所困的巧娘卻沒有注意張果老的神情慢慢變得凝重,並悄悄地將手藏在衣袖裡的掐算起來,趁巧娘不注意時觀看著天空。
第七集:河邊,巧娘拿著李甲向她表達愛意的情詩手絹,並拿出自己扎制的李甲樣子的小布人邊走邊用針扎。張果老看到巧娘因為扎李甲樣子的小布人受傷的手指,十分感動,但他的神情更加凝重。巧娘在觀音菩薩面前發過誓:不能讓李甲浪子回頭就自殺。他們坐船經過一片大湖的時候,湖底遊出一隻江鰲。
正在湖底的江鰲大聲呼喚著「果老救我!果老救我!」,照著巧娘張了一下嘴巴,神情異常痛苦,湖面上立刻噴起一人多高的水柱。張果老讓船家用漁網將江鰲打撈到了船上。江鰲呆在湖中,為何突然說起了人言?
原來三年前,李甲高榜得中,急奉召命到此地赴任,途中在湖中擺渡,李甲在船頭觀賞美景,一隻江鰲向他遊來,詫異之際,江鰲幻化成李甲模樣,反將李甲變成江鰲,囚於湖中。張果老施展法術,將李甲變回人形。巧娘知道實情,淚如雨下。一路上的艱辛勞苦都化作了雲彩,能為再次見到心愛的丈夫歡欣和激動。江鰲貪戀人間的富貴,變化成李甲模樣=====當上了太守,貪汙腐敗,欺男霸女。江鰲放下話:要張果老交出李甲夫婦並快快離去,不然要張果老化為灰燼。結果,張果老收服了江鰲並化去了江鰲千年的修行道行,打回了原形。
第八集:哪裡知道,李甲將事情原委報告給了皇帝,並大大誇獎了張果老的功勞。皇上卻大怒。反說張果老是妖道,施展魔法,興風作浪,不僅譴責張果老殺害了朝廷命官、瞞天過海,還派了一個欽差查清真偽,並捉拿張果老和李甲。張果老知道皇帝被妖道葉法善迷惑,被這個奸人誣陷。巧娘欲上前勸阻張果老離開,李甲攔住了她。
張果老坦言:天已大旱三年,懇求欽差如果讓張果老祈雨,拯救此地百姓。欽差不信張果老之言,但他又說下的雨來方才可信。果老聞言,不覺掩面笑出聲來。
欽差問他:「甚事好笑?」果老笑道:「貧道不笑別的,笑大人只能為官,連求雨的本領都不曾學得。豈不可笑?」欽差怒道:「你這哪裡來的野道人?竟敢當面譏誚老夫。你既口出狂言,莫非你倒能夠求雨麼?」果老昂然說道:「自己不會,怎敢笑人?」欽差便命他試法:「要是試得不驗,立刻抓去斬首!」
果老一笑,也不奏表,也不書符,只用寶劍一指,連呼幾聲:「雷電之神安在?」忽聽得半空中有人問道:「法師見召,有何旨意?」臺上臺下眾人望空看,果見雷公電母,帶領許多天神天將,站在雲端,向這果老施禮咧。眾人才都嚇得呆了,不約而同地一齊跪下,叩頭如搗蒜一般。有的又向道人叩拜,口稱大仙。把個欽差弄得面上無光,大發雷霆,指著果老罵道:「大膽的野道,命你求雨,怎敢弄術欺人,煽惑民心?」果老不慌不忙,對雲中說道:「此間亢旱,皆因江鰲作怪。如今妖怪除卻,但三年此間滴水未下,貧道不忍百姓遭殃,特去東海龍王那裡借來一勺之水,預備分與眾百姓們。望眾尊神趕緊布雲下雨。貧道即刻發水也。」宇文融聽他一味空言,又要和他為難。哪知半空中忽地打下一個大雷,接著閃電乃起,烏雲密布。一霎時天昏地暗,日色無光,但有萬道閃爍金蛇,弄得人們眼花繚亂。這一來,不但眾人大呼:「真仙賜雨,人民有幸!」連那臺上硬不服輸的欽差也是目瞪口呆了,不知要怎樣才好。
正在這個當兒,猛可地又是一陣轟天的大雷,接著眾人都見果老騰身而起,飛入半天。萬目睽睽瞧見他手持小瓶,向東南西北四面分灑。一霎時,大雨滂沱,勢不可當。眾人都匿身臺下,萬頭攢動,把個臺柱都幾乎擠斷。約有頓飯光景,道人在空中大聲問道:「爾等百姓估計得雨水已足,可對我說一聲兒,免得霪雨成災,過猶不及。」眾人大叫:「夠了,夠了,不必再下。請大仙下來,容小人們叩謝!」果老聽了,提劍一揮,雨勢立止。
眾人出至臺外,只見果老坐在臺口,向欽差施禮笑說:「幸不辱命。」眾人也不管泥濘沾衣,一齊跪在地上叩頭有聲。只見欽差始而發怔。怔了一會兒,忽又怒容滿面,向果老說出一句匪夷所思的話來道:「我還不信這雨是你求的!」果老笑道:「這是萬目共見的事情,不是貧道所求,難道倒是大人祈來的麼?貧道是世外之人,不求功名,不需富貴,並不想和大人爭功。大人何苦一定要強詞奪理,反示人心不廣呢?」欽差怒道:「有甚憑據?」果老笑道:「眾目共見,還不算是憑據麼?大人再不相信,回去看府中,天井內空缸一隻,現已盛有三尺一寸七分的雨量。」欽差命人押著果老回去一量,果然不差絲毫。
李甲掀開巧娘的衣袖,撫摸著巧娘手上的傷,眼裡流露出無限的溫情和憐愛。
第九集;官居太守的李甲告訴巧娘,百姓都說都遇上了神仙,要為張果老修建張果老廟。
在巧娘的勸說下,李甲用豪紳捐來的錢又重新修建了荒廢的學校。
李甲由懲治貪官,想到了樹正氣、樹清風。就拿自己的俸祿出資捐助,促人建起了雄偉壯麗的「清風樓」,鎮住了貪官汙吏,揚起清廉之風
張果老回到鸑鷟山。好久沒見的人參娃娃和金豆豆格外的高興,並說出了一件連張果老都沒有想到的事情。原來一直想吃千年人參王的野驢精呂小飛改惡從善了,還和人參娃娃、金豆豆成了好朋友。
喝酒時,張果老有意無意的吟誦了幾首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的詩。野驢精呂小飛悄悄的從躲藏得地方出來,他還顯得不好意思的樣子,卻又說不出口。人參娃娃見了,上前拉呂小飛到張果老面前,呂小飛給張果老跪下行了拜師大禮。張果老開心的喝著酒,呵呵大笑。
張果老聽說妖道葉法善在京城胡作非為,欺騙皇帝,倒弄是非。便決定馬上去京城長安教訓妖道葉法善。野驢精呂小飛想起葉法善虛偽醜惡的面目、金豆豆和人參娃娃原諒他的事,又想到張果老耐心地教導他修煉道法的情景,心裡冒出了一個主意。呂小飛就地一滾,變成了一頭可愛的毛驢。言道:「請師父上驢,徒兒原永為師傅坐騎」。 張果老飛身上驢,倒騎著,朝著京城而去。
張果到了京師,唐明皇欲見他。他卻不願朝見,因為唐皇寵信葉法善一班妖道,弄得妖氣滿宮,自己不屑與此輩為伍,也不願和邪人作對,因此頗自躊躇。
第十集:張果老看到長安城富商康明鑫家的庭院上空妖魅之氣縈繞,認為康家有妖祟作怪,打算上康家說明除妖。康明鑫家的大小姐康媚娘突然魂不附體,整天胡言亂語起來。
康明鑫家來了一位自稱世代從醫的青年男子,信誓旦旦能治好康媚娘的病。但是要求康媚娘以身相許。而且最後三副藥還需要一味特別奇怪的東西做藥引。康明鑫不顧妻子的反對,把青年男子神醫接到家中住下。張果老一看所謂的神醫青年男子,認出他是修行千年的鹿精。
康媚娘的病情時好時壞,康家花費了好多錢財。青年男子說找到那個藥引可與康小姐完婚,請求康明鑫準備結婚慶典。康夫人望著青年男子一臉輕佻,根本不相信他的妖言,決定去道觀請求神仙救助。康夫人從道觀回家時,「神仙」果然來了。他先在空中升起一團烏雲,繼而烏雲卷著狂風,在山林中躍出一隻猛虎。家丁四散,在轎子裡的的康夫人嚇得渾身發抖,生命危在旦夕。一位青年男子疾步趕了過來,拉弓射中老虎要害,大蟲一命嗚呼。嚇得奄奄一息的康夫人被青年男子喚醒。一看正是要娶自己的女兒的那個禁軍大將軍陳玄禮。
家丁歸來抬回了康夫人,那個青年醫生身後的老虎變成了一隻紙老虎。
張果老看著紙老虎,意味深長的微笑著。張果老把事情告訴了康明鑫夫婦。康明鑫夫婦並不以為然。
第十一集:此時張果老正化成一個伶官,混跡梨園之中。文美真人帶著金豆豆訪到了他,二仙相見寒暄一番,張果十分欣悅。說了皇帝身邊可能有妖魅作怪,並陳述了康明鑫家的怪事。葉法善也發現了張果老在長安城現身,擔心自己失寵而擔心受怕。他百般討好麗妃和高力士,卻不知道麗妃是九尾靈狐所變,而且還有一個巨大的陰謀即將發生。九尾靈狐所變的麗妃和鹿角大仙要圖謀害了唐玄宗,然後鹿角大仙要變成唐玄宗的模樣。
麗妃陷害了皇后和後宮的妃嬪,唐玄宗手下禁軍大將軍陳玄禮覺察到了他們的陰謀,但苦於沒有證據。
康媚娘在張果老做法後就康復了,早就傾慕於她的禁軍大將軍陳玄禮在康家門前酒鋪扮作小夥計,試圖見上康小姐一面,見了張果老的面,他拿出自己的大將軍腰牌要拜張果老為師。張果老十分喜歡這個長得魁梧的青年才俊,並爽快的收陳玄禮為徒。陳玄禮說出了自己對麗妃的懷疑,請求張果老為國除妖。
第十二集:九尾靈狐所變的麗妃和鹿角大仙是衝著唐玄宗的皇位來的。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九尾靈狐出宮到城外私會鹿角大仙,陳玄禮發現了他們的蹤跡,還尾隨到了他們相見的地方。
麗妃和鹿角大仙發現了跟蹤他們的陳玄禮,並打傷了他。陳玄禮逃到康明鑫家躲藏,養傷期間向康小姐傾訴真情。康小姐異常感動,熱烈的抱住了陳玄禮。
是夜,葉法善也發現了麗妃和鹿角大仙的隱情。為了皇帝的安全,葉法善勸高力士儘快稟告唐玄宗請張果老出山,葉法善想告訴高力士麗妃和鹿角大仙要是吃了張果老的心,就會練成混元神功,到時候就無人能降伏他們了,葉法善取得高力士的支持和幫助,高力士知曉葉法善的為人並不很壞,便答應了了。
高力士向皇帝舉薦張果老,葉法善親自上門請張果老入朝。張果老瞪起了眼晴。
第十三集:唐明皇自請得張果大仙為國師之後,先時倒也虔心誠意的請教些玄門大道。後來惑於酒色,連國家大事都懶得顧問,哪裡還有修仙了道之心。只因張仙有許多神奇聖跡,每值高興時,就將他請來玩些把戲耍耍。
有一次,明皇見張仙騎的驢子十分神駿。張仙每次出門,總是倒騎而行,甚以為異,特請騎驢入宮,在那御花園內遊騁一番。張仙本忠孝之心,對於天子,無時不存敬畏。天子之命,自然不敢有違。當下奉詔入園,先在各處倒騎驢子,兜了一個大圈兒,他這驢子也奇,並不要他回頭指導,自能順他心之所至,忽快忽慢,按程跑去,從來不得有誤。跑了一會兒,天子宣他入宮賜宴,命將驢子系在園內,餵以食料。張仙辭道:「臣驢向不用食料,至多賜水一杯足矣。」天子準奏,命內侍牽去飲去,一面設宴與張仙對酌。
談了一會兒,天子託故辭開,命群臣陪宴。自己卻悄悄跑去看那驢子。據內侍奏稱,驢子飲了一杯清水,便不肯喝了。
天子即命賜他喝酒。內侍扛上一大壇陳酒,給驢子喝。驢子喝了一口,覺有異味,便不肯再喝。天子怒道:「它不喝酒,就將它砍了。」驢子聞諭,不等內侍強灌,竟自抬起頭,兩足捧壇,汨汨如流,把一壇好酒,一齊喝了下去,立刻跪著,舉起兩隻前腿,向天子作拜謝的形狀。天子大喜,正要獎賞它幾句,不防驢子的酒性大作,身子一軟一軟,懶洋洋地向著側邊橫倒下去。內侍連連喝它,也不起來,踢它一腳,也不動彈,卻聽得拍的一聲,好似踢在紙殼兒上。天子大異,自己走上前去,連踢兩腳,也是連著兩聲響,真像踢在紙質製成的對象上頭一般,不覺又奇又笑。再瞧那驢子時,卻已橫挺在地上,兩眼白瞪,氣息毫無,原來已是壽終歸天了。
天子此時倒也有些慌張,忙問:「你們瞧瞧,可有救沒有?要如沒救時,趕快將它埋了,等會兒老道查起來時,就說逃走了吧。不要對他說出真話來,使他瞧得我們都是好玩的孩子氣。」一語未了,一個內侍已將驢子一手拉起來,怪聲大叫:「這驢子是假的,是一頭紙驢子。」天子也吃了一驚,定睛一看,可不是,真是一頭紙糊的驢子。不覺哈哈大笑道:「這老道也忒會玩兒,拿這紙糊的驢子哄人。要不是灌它這一壇好酒,險些都上他的當。你們把這驢子帶著,隨朕同去問那老道去。」
於是天子在前,眾內侍在後,拖著那頭紙驢,一直來到張仙面前。天子笑道:「你這老道好會哄人,怎麼把一頭紙驢子,騎進朕的宮中來。」張仙慌忙俯伏奏道:「臣所乘本系紙驢,賴臣些小技能,混充真驢,經陛下用酒灌醉,則真相畢露,猶之世俗所稱,紙糊老虎,望之若真,未嘗不可欺人於一時,決不能持於久遠。所以天下事唯真為可貴。虛偽之事,不足道也。」天子聽了,笑道:「卿可謂善於諷刺。請問紙糊的老虎,也能使它行動嗎?」張仙奏道:「總是憑藉一點道法。虎之與驢,有何分別?」天子即命用紙製成一虎,令張仙試之。張仙奏道:「不必製成,即隨意取一張白紙,加以咒語,立可成虎。」天子大喜,立令試為。
張仙取紙入握,盡力揉搓了一陣,念念有詞,撇手放去,喝聲疾,只見一隻斑斕猛虎,張牙舞爪,在殿下跳著。天子恐它上來,急問:「此虎可能傷人?」張仙奏道:「紙驢既能行路,紙虎安見不能傷人?」天子心中害怕,忙道:「卿道法高明,神通廣大,真是可佩可敬!如今請將此紙虎收起,免它野性發作,誤傷人命。」張仙道:「有臣在此,何懼假虎作祟。」說罷,揮手作勢,紙虎立僕。天子和眾臣明明都見虎雖死,還是虎的形狀。張仙卻說已變回一團白紙了。此外唯葉法師也能瞧得出是個小小的紙團兒。張仙不禁一笑,親自收回,放入手中,又輕輕地攤了開來,這才完全回復了一張白紙。
第十四集:一天,張果老在宮中後花園轉悠,金豆豆早就尾隨。這裡寂靜無人之處,張果老看見一個小太監和唐玄宗的小女兒永寧公主談心。看到張果老發現了他們,很是慌張吃驚,兩個人都臉紅著要躲避而去,張果老示意二人不必慌張。三個人坐下來聊起了天。
永寧公主坐在池塘邊,望著水中的鴛鴦,想著自己不能和喜歡的人在一起白頭偕老,想著想著,流出了淚。張果老驚問何故,他二人說皇宮有何好的,作為皇帝女兒卻不能像民間的女孩一樣自由戀愛。
八月中秋佳節,唐玄宗突發奇想,想去月宮拜訪嫦娥,請張果老幫忙去月宮赴會,回來後寫出了《羽衣霓裳曲》。
第十五集:天子聞果老酒量極好,有心將他灌醉,便於酒中置藥,強令飲滿十壺。張仙跪奏道:「臣的酒量實小,過飲必致失儀。陛下必賜一醉,臣有一徒弟,可以代飲。如蒙恩準,即召來面試。」天子問弟子安在?張仙向天一招手,即聞轟然一聲,一個清俊的小道士自殿角飛下,宛如鳥墮。天子大喜,召問數語,對答從容,儀節嫻熟,天子甚愛之,即命賜酒。道童一氣連飲十壺,毫無醉容。再賜十觥,也一氣喝乾。天子笑道:「可將後宮大壇御酒取來,看他可飲得完否?」張仙慌忙跪奏:「不可再賜,賜則必醉,醉必失儀。此不過博龍顏一笑為歡。一致失儀,便為亂性,反非微臣為陛下解悶之本意了。」天子不允,仍命去取。道童忽仰僕於地。張仙忙道:「這孩子如此不懂規矩。唯陛下幸恕之。」一面說,一面急以巾覆之。一會兒,內侍稟稱,御酒一大壇,連壇失蹤。天子怒道:「宮闈重地,焉有失物之理?立命重究。」張仙跪奏道:「請陛下息怒,壇在小臣巾下。」天子大驚,命內侍啟巾視之,哪裡還有什麼道童,只有盛酒的壇矗立在那裡。倒出酒來一量,剛才道童所飲的二十壺,一滴不少,完全在內。天子不覺大笑。
第十六集:一天,天子對高力士說道:「朕聞飲堇而不苦者,唯神仙能之。」高力士湊趣道:「可令張果一試。」天子即命取堇和酒以賜張仙。張仙飲訖,不覺醺然道:「這是什麼酒,好像有些異味。」天子見他飲醉,即令設榻於宮,叫內侍扶他去睡。次日起來,牙齒都變成黑色。張仙笑了笑,舉手中如意,輕輕地一擦,立刻恢復潔白之狀。
隨天子出獵,得一大鹿。天子命烹來下酒。張仙道:「這是仙鹿,壽已千年。昔漢武帝元狩五年,畋上林時得之,不意至今尚在人間。」天子笑道:「有何為證。」張仙道:「武帝得而放生,以小銅牌掛在鹿的左角上。」天子命驗之,果然有一個二寸長的銅牌,不過字跡模糊,不可辨識。天子乃命在鹿的右角上,再掛一牌,仍放它去。天子因此格外讚賞他的博學。
第十七集:張果老上次挫敗了麗妃和鹿角大仙的陰謀,但二人賊心不死,麗妃裝起了病。鹿角大仙又扮起了神醫,裝模做樣的給麗妃把脈會診。
告訴唐玄宗那一味藥引就是張果老的心。張果老二話沒說,抄起尖刀玩出了自己的心,請神醫儘快給麗妃配方熬藥。一連三天,天天如此。但是,麗妃的病情並沒有好。
陳玄禮怒斥神醫是騙子。神醫卻說出讓所有人震驚的話:張國老是妖道。在陳玄禮的一再追問下,鹿角大仙圖窮匕首見,他撲向了張果老,早有呂小飛攔住,一蹄子將他現了原形。麗妃也現出了狐狸的本來面目。
唐玄宗恍然大悟,感謝張果老的救命之恩。在朝堂之上宣布,要將永寧公主下嫁於張果老。
永寧公主聽到消息,以為自己和小魚兒的婚事無望,躲在後院悄悄的哭泣。金豆豆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
第十八集:金豆豆決定幫助永寧公主和小魚兒的婚事。給張果老看在她的份上,勸張果老退婚。
唐玄宗想知道張果老本來面目,請葉法善說明緣由。法善先不肯說。唐玄宗有心激他道:「你身為法師,張果又是你所引進,如何不知他的出身?可見你這法師,也是有名無實,一點道行都沒有的。」法善經這一激,禁不住滿面緋紅,發起急來,說道:「臣焉能不知張國師,但恐國師知道是臣饒舌,必置臣於死。那時陛下可肯替臣代求國師,請他不要為難我。」唐玄宗笑道:「言出你口,入朕耳。朕但自己明白,又不告訴別人,國師如何知道?」法善道:「陛下太輕視張國師。國師是有數的金仙。我等一言一動,他都曉得,何必人家傳與他聽呢?」唐玄宗道:「卿放膽說來,國師如和你作對,朕必替你挽回。」法善方說:「他是混沌時候,一個老鼠如何苦志修煉,怎樣變成蝙蝠,怎麼又修成人體,修成仙道。」原原本本,說得很是詳盡。 天子正聽得津津有味,忽聽法善大叫一聲,口吐鮮血,僕於地上,口中大叫:「國師饒命!國師恕罪!」唐玄宗也驚駭失措,慌忙代為求情,又命內侍攙扶法善,向空中叩首。方才止定吐血,踉踉蹌蹌出宮回家。血雖止定,身體兀自苦疼。倒是他的妻子能幹,勸他去見張仙,自陳罪過,並拜他為師,跟他修道,如此可得他慈悲,不但性命無憂,還有成仙之望。法善聽說,大悟。扶病求見張仙,照他妻子所說的辦法,苦求張仙。張仙知他意誠。又因他自本人就任國師以來,頗能謹飭廉潔,未有不法行為,張仙又愛他的聰明,認為可以造就,便答應他,收為徒弟。從法善說破他的出身這天為始,唐玄宗怕張仙心中不悅,有幾天不敢宣他。
永寧公主和小魚兒相約自盡殉情:在荷花池邊被金豆豆救下。
第十九集:金豆豆對張果老笑說:「小侄之言已驗。師叔要走,是個絕好的機會。為何又不說走了?」張果老笑道:「我哪一天哪一時不想走?一則等你成了永寧公主和小魚兒之事;二則如何走法,還沒想定主意。」金豆豆笑道:「告訴師叔,小侄考試官已辦完了公事,專等師叔榮行,馬上一同出京去咧。」張仙笑道:「因甚這般快捷?你卻把試題先對我說,然後再將他做的文字告訴我聽了,讓我評論評論你這考試官,可有偏心?」
眼看著皇帝下詔娶親的日子臨近。永寧公主和小魚兒裝扮成百姓模樣,逃到了兩當縣鸑鷟山。人參娃娃早就道童模樣在山下迎接他們。
第二十集:張果老又議如何走法。金豆豆附耳低言道:「如此這般,就一點不落痕跡了。」張果老聽了,拍手稱妙。過了一天,天子終念張果老三天不朝,心中懷著鬼胎,怕他不悅,又怕他回山,便派四個內侍,將著旨意,賜他許多珍奇佳果。哪知張果老病得正兇。內侍到門,下人回說,國師病重,不能接旨。
內侍丟下賜品回去,奏聞天子。天子大驚,問法師道:「神仙也會生病麼?」此時的葉法善已做了張果老的徒弟,早知乃師之意,因對道:「神仙與常人總是一般,自然也會生病的。」天子正要再派太醫前去診視,忽得奏稱國師業已逝世了。天子大為驚異,便和葉法善等,一同駕臨集賢院弔唁。當有院中諸臣奏請迴鑾,說:「國師死後,身體已腐,臭穢不堪,恐傷聖軀,乞中止弔唁。」天子益發疑惑,說:「平人死了,也不能立刻腐爛。何況國師,究是仙體,焉得如此易朽。」便吩咐法師:「代朕致祭,並要隨時留心國師是否真死;抑系假裝病亡,以便私歸道山。得了實情,奏與朕知。」說畢,回宮而去。
葉法善只得和一班集賢院同人並公卿前來弔奠。大家料理張仙身後之事,棺殮既畢,抬出門去。據抬棺人說,棺木和平人一般沉重。天子得知,信張仙真死。直到後來安史之亂,天子蒙塵入蜀,途中親自見一位神仙自天而下,向天子叩首三下,轉眼不見。來人呈上玉匣一緘,啟而視之,內述亂事因果甚詳。並言皇帝不久可回京城,伏乞珍重龍體等語。內附昔年天子所賜玉如意一柄,而不署姓氏。天子疑神仙必是張果所託致書者,則張果未死,必無可疑。迴鑾後,命人掘棺視之,乃瘞一竹杖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