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蘇軾,北宋時期的文學家,政治家。
蘇軾號東坡,被人稱為東坡居士。
他既有放浪形骸之外的超脫,也有心繫人間煙火的執著。
正如他的詞: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水調歌頭》上闕
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滿著傳奇,沒有人能夠為這個樂觀生活的詩人做傳。
他的詩詞與文章,是他生命最恰如其分的註腳。
他就像一個仙人,但不是李白直上青雲的那種「仙」,而是屬於人間的仙人。
無怪乎,人們把他稱為「坡仙」。
②
說起來,蘇軾一家,還真和八仙之中的「張果老」,有著莫大的淵源。
蘇軾,出生在四川眉州。
他所在的家族,是當地的名門望族。
但奇怪的是,蘇軾的祖父,卻是一個大字不識的老頭。
蘇東坡一降生,祖父仍然健在,正是六十三歲。
祖父名叫蘇序,年輕時生得高大英俊,身體健壯,且酒量極大,慷慨大方。
蘇軾有一次在祖父的壽誕上,和友人講起了這個「怪老頭」的一些趣事兒。
老漢不識字,但人品不凡。
當年年輕時,在鄉間有田有地,不必為吃住發愁。
可有一年,祖父突然把自家的米全拿出來,換別人家的稻穀,而且還不是幾十石的數量,竟然達到了三四萬石之巨。
所有人都想不通,以為他瘋了。
可隨後,荒年到來,穀物欠收,所有人都得挨餓了,只有蘇序家裡堆滿了糧食。
這時別人才知道他當初為什麼廣存稻穀——因為稻穀可藏數年,而稻米天潮時則易黴壞。
老漢非常仁義,他開倉分糧,先給親族,再給妻族,而後給家中佃農,最後還接濟了同村的貧民。
老漢雖然看著粗獷,但卻是一個有大智慧之人啊!
有一年,蘇軾的叔父高中,派人給老漢傳來喜報。
當時老漢正在飲酒吃肉,看見兒子送來行李袋中官衣官帽,老漢一下子就明白,兒子高中了!
他高興的將自己手中的牛肉一起放進了行李袋,騎上自己的小毛驢,讓一個小年輕挑著擔子,開開心心,屁顛兒屁顛兒的就回家了!
路途中,大家看見酩酊大醉的老漢騎在驢背上,後面還跟著個挑著奇怪擔子、奮力追趕的小子,都不禁哈哈大笑。
祖母家也是名門望族,也有人高中,覺得老漢的行為太丟人了。
可蘇軾卻說:「唯有高雅之士族,才識老人質樸自然之美。」
可以說,蘇序逍遙自在,充滿智慧,且仁義滿懷,真有張果老的仙人之姿。
③
要說蘇軾的父親蘇洵,想必大家也不會陌生。
「三蘇」之一,大器晚成,二十七歲發奮,卻能躋身文壇大家,可見其驚才絕豔。
據說,在蘇宅的宅院一件屋子牆的正中,掛著一張仙人的畫像。
而畫像上,就是八仙之一的——張果老。
就在蘇洵二十歲那年,他在市場上相中了這副張果老的畫作,執意用一隻玉鐲子換了過來。
在隨後的七年裡,他每日早晨許願:希望能生一個兒子。
蘇洵似乎特別相信冥冥中的事情,數年前,他的妻子已經生了一個女兒,第二胎生了一個兒子,但是夭折了,或許是覺得自己孩子的福薄,於是他誠心求張果老的庇護與保佑。
七年後,蘇洵終於如願以償。
一代文曲星,就此降生。
不得不說,張果老,這個和蘇洵父親這麼像的神仙,難道真是蘇家冥冥之中的守護神嗎?
還是說,心誠則靈,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呢?
誰也說不清楚……
④
蘇軾,這傢伙也愛騎驢,和他的祖父一模一樣。
他愛喝酒,愛騎驢,愛遊世間。
他富有正義感,心懷天下人的生計。
他對生活充滿了樂觀,造福了一方百姓。
雖經歷萬千的的磨難,卻留下了豐富的精神財富,感動著世人,也激勵著千百年後的我們。
在我眼裡,古代詩人和詞人,唯有兩人可稱為「仙」。
一者太白,二者子瞻。
李白,是詩仙,青雲直上九萬裡。
雖我心嚮往,但遙不可及,如天外飛仙。
蘇軾,卻是坡仙,他就在山的那頭。
那嫋嫋的青煙,帶著最美的人間煙火氣。
那是我可以看到,也可觸及的詩意,更是我在艱難困苦中最樸實的精神嚮導。
它,在那一方軟糯的東坡肉中,在那一片美麗的西子湖畔,也在每個熱愛生活的人心中。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