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靈魂的說法:一個人失去了原先的靈魂,剩下的軀體被新來的一個靈魂所佔據,人的靈魂很玄妙,它的軀體裡面會發生我們所不知道的變化。
這是英國作家毛姆在他的作品《月亮與六便士》中提到的。書中是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的生平為素材,描述了一個原本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思特裡克蘭德,突然著了藝術的魔,拋妻棄子,絕棄了旁人看來優裕美滿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島,用畫筆譜寫出自己光輝燦爛的生命,把生命的價值全部注入絢爛的畫布的故事。
毛姆的作品總給人一種在臆想世界與現實中穿梭的感覺。既能有響應當下顱內高潮的現實畫作又有讓那個世界亦幻亦真的能力。你總會為了「他」那種罔顧一切的熱忱而感動,思緒也會被不那麼真切的追逐而衝撞的四處遊蕩,但也逃不過那聽起來微弱卻又執著的追問:窮其一生熱情,真正驅動你的究竟是天上的月亮,還是腳邊區區的六便士?」
思特裡克蘭德在大溪地的小木屋裡雖然充滿著腥臭但那裡是人類精神的天堂,而他太太在倫敦的豪宅富麗堂皇但裡面卻充斥著虛偽。我最後才明白思特裡克蘭德當年放棄所有的決定是那麼的偉大,令人欽佩。
總有人說思特裡克蘭德自私自利,但我們可能並不理解這樣一個人對藝術有著的狂熱的追求「魔人」。是不用世俗的道德倫理去審判一個去林子裡度過餘生的人,正如不能用學堂學裡的畫技去體現出混沌宇宙初開的樣子。無論思特裡克蘭德做了什麼,歸結來只有自私,自私的讓人敬佩。古今的六便士很多,但古今的月亮卻獨一個!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到了月亮 。」尋找一個懂你,與你靈魂真正做到交流的人,何其困難。剛開始看的時候,十分不能理解,甚至討厭思特裡克蘭德,認為他是一個拋妻棄子的不負責任的人,看到最後幾章,在想,一個人如果一直只屈服於物質生活而去過活一生,又有什麼意思?人難道不能自由瀟灑的去追求一個豐滿的精神世界。我是敬畏思特裡克蘭德的,至少我沒那種勇氣。
與月亮相比,還有什麼物質生活(便士)值得我們去留戀的呢,但恰恰我們又都平凡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