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何妨彎腰撿六便士,再抬頭描摹月亮

2020-12-27 立秋閱事

不瘋魔不成活,不瘋魔不創作。

《霸王別姬》程蝶衣摒棄真實的自我,以劇中人自居,成就了「虞姬」這個角色;東方不敗自宮後才練成了絕世神功——葵花寶典;《月亮與六便士》主人公斯特裡克蘭如斷臂般與世俗的一切做了決裂,後半生以心血作畫,終成一名偉大的畫家。

英國作家威廉· 薩默賽特·毛姆以法國著名後印象派畫家高更為原型創作了《月亮與六便士》,以主人公斯特裡克蘭的一生深刻探討了「月亮」與「六便士」如何取捨的問題。主人公斯特裡克蘭在40歲時拋家棄子,遠走他鄉,摒除一切世俗的幹擾,在窮困潦倒甚至回歸野蠻人的原始狀態專心作畫,直至患麻風病死亡。

月亮代表著我們的信仰與追求,六便士則是世俗的生活,為了天上的月亮,我們就必須像他們一樣捨棄地上的六便士嗎?

帶著這樣的疑問,下面將從斷臂式取捨是否可取,月亮與六便士是否可以共存及如何共存這三個方面對這本書進行剖析,以便我們能更深入了解月亮與六便士的取捨問題

一 「斷臂式」取捨,月亮有了,六便士便不值一錢嗎?

在瞄準遙遠目標的同時,不要輕視近處的東西。——歐裡庇德斯

1.斷臂式取捨,傷人傷己,此月是殘月。

世人都推崇「月亮」,鄙夷「六便士」。高高懸掛於天空的月亮皎潔高尚,六便士仿佛是面目可憎的糞土。然而,斯特裡克蘭的斷臂式取捨你敢嗎?

完全與過去決裂,拋下證券公司合伙人、收入頗豐的工作、幸福的家庭——美麗、知性的妻子和兩個懂事的小孩、成熟有地位的交際圈和優渥的生活,毅然決然過起了物質上窮困潦倒甚至疾病纏身,精神上卻豐富飽滿的藝術家生活。

與過去一刀切,就像一個人把用慣了40年的右手手起刀落直接切斷,改用並不靈活的左手。這種取捨聳人驚聞,雖然他最終的成就被世人稱頌,但這個斷臂式的「舍」和瘋魔般的「取」不僅傷己,還傷人。拋家棄子,沒有了支柱的家庭無以為繼;毫無準備的事業夥伴手忙腳亂,工作一團亂;斷情絕愛,卻又無法控制情慾,導致朋友妻亡家散……代價如此之大,即便最後得到了自己的「月亮」也僅是一個「殘月」吧。這種取捨,普通人是連想都不敢想的!

2.借著「月光」撿「六便士」是另一種智慧。

反觀斯特裡克蘭的妻子,她就像我們一樣,是一個最普通平凡不過的人,頭上頂著月亮,也會彎腰撿地上的六便士。

丈夫突然離家出走,沒有經濟來源,還有兩個小孩要養活,生活卻無以為繼,怎麼辦?被逼上「烤火架」的斯特裡克蘭夫人告訴我們,借著「月光」撿「六便士」是另一種人生智慧:從小喜歡閱讀的她,婚後依然保持閱讀習慣,並以此衍生了相關的社交,結交文人作家。在變故發生後,她迅速學會了速記和打字,從文人作家朋友中得到了列印文稿的工作,以此謀生,完美渡過了「取月亮舍六便士」的丈夫帶來的無妄之災。

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的月亮,真正能摸到的人萬中無一,六便士雖然俗不可耐,但生存尚保證不了的時候,何談描摹月亮?當生活黯淡無光,月亮還遠在天邊時,為什麼不能借著這微末的「月光」彎腰撿六便士呢?

3.擁有地上的六便士和天上的月亮才是完整的人生

正如列寧所說,在任何的童話中都有現實性的成份。《白雪公主》中,既有可愛正義的小矮人,也有冷酷惡毒的皇后;《美人魚》的雙腳是從巫婆手裡換來的藥變成的;《睡美人》裡的公主是被女巫卡拉波斯詛咒而沉睡……童話尚且在現實的基礎上編織,無法避免醜陋的共存,生活又怎麼可能只有高尚的月亮,沒有俗氣的六便士呢?

無論月亮有多美好,無法生存的人連談論它都是奢侈,六便士卻保證了生命的存在和延續,何以一文不值?

二 只顧抬頭的人終究會摔跟頭,低頭走路抬頭賞月需智慧。

人生路上,一味抬頭盯著月亮的人可能踩到狗屎,跌落陷阱,粉身碎骨;一味低頭的人也可能迷失方向,置身於黑暗之中,只有懂得低頭走路抬頭賞月才能走到彼岸。

1. 越早描摹自己的月亮,越容易取捨。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月亮,卻不是每個人都能發現它。

斯特裡克蘭的「月亮」早已藏於心中,只是到40歲都不能得償心願,這才導致了他對畫畫的瘋狂追逐。早在幼年時,他就表現了對美術的喜愛,升學時明確表示想要學美術,但是父親覺得學金融更好,他順從了父親學金融。於是畫畫成了他心中無法釋懷的執念,即便學了金融,進入了證券公司,步步高升走到了合伙人的高位,那個執念也讓他夜不能寐。

書中有句話是這樣的:

有些人,並未生在他們的理想之所,機緣將他們偶然拋入某種環境,他們卻始終對心中的故土滿懷鄉愁……

創作藝術美是斯特裡克蘭的「故土」,他在求學時已經發現了它,但是因為父親的幹擾,他被拋進了「異鄉」。在父親的喜好和他自己的喜好之間,做出了錯誤的取捨,這個小小的取捨讓他在二十多年後面臨了無異於重生的斷臂式取捨。

魯迅25歲時,在日本學醫期間因觀看「日俄戰爭教育片」深受刺激,決定棄醫從文,從此開始了以文喚醒國人的文學之路。同樣是決定了人生走向的取捨,魯迅卻沒有傷筋動骨,跟取捨的時間不無關係。

越早發現自己的月亮,越早去描摹,就越容易取捨;相反,越晚發現越遲描摹的人面臨的取捨就有可能越大,代價也相應越大。

2. 只顧抬頭的人終究要摔個跟頭,不當取捨引發蝴蝶效應

一心追逐月亮的人,要付出的代價不僅僅是個人的,還波及旁人。

《儒林外傳》中的範進把一生的時間都投入了科舉考試中,終於在54歲的時候中舉,這個巨大的好消息瞬間把他砸瘋了!為了追逐科舉考試這個「月亮」,範進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呢?寒冬臘月還穿著單衣,食不果腹,被所有人嘲笑謾罵,連累家中妻兒和老母親跟著遭罪。

斯特裡克蘭決定遵從自己的內心一頭扎入創造美的世界中,除了給自己帶來心靈的祥和,帶給周圍人的儘是冷酷的災難。妻兒生活發生巨變,不得不面對失去丈夫和父親的慌亂和悲痛;合伙人面臨工作的混亂甚至是巨大的損失;朋友斯特洛夫因為他遭受了深愛的妻子背叛,最後妻亡家散,不得不孤身返回故鄉療傷;大溪地島的阿塔因為他患麻風病,期間被世人視同瘟疫,被迫與世隔絕……

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的蝴蝶效應在這裡依然適用,月亮與六便士之間的取捨,不僅僅關乎個人,這隻小蝴蝶扇動翅膀引起的風把無數人卷進了生活風暴中。

3. 低頭彎腰撿六便士,抬頭賞月需智慧。

抬頭描摹月亮需要堅持和毅力,低頭彎腰撿六便士則需要靈活變通。斯特裡克蘭夫人在變故發生之後,也曾憤怒、悲傷、絕望過,但是她迅速收拾起無用的情緒,正視命運中的災難,明確目前自己最重要的是趕緊找到活下去的謀生之路,分析自己的優劣勢之後找到出路並迅速行動起來。

這種面對意外時的鎮定及目標集中而準確的行動力是需要智慧的,這種智慧讓她在保證生活之後,得以繼續抬頭賞月,甚至是描摹自己的月亮。

三 避免斷臂式取捨,何妨彎腰撿著六便士,再抬頭描摹月亮

理想都是豐滿的、高尚的,現實卻永遠骨感而庸俗。生活於塵世中的我們既要月亮,也捨棄不了六便士,只能在這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既要避免斷臂式的取捨帶來的傷害,又要儘可能近,儘可能完美地描摹我們的月亮,以下三點能讓我們把月亮和六便士都收入囊中:

1. 正視「六便士」,儘早明確自己的「月亮」,作好人生規劃。

一個心中只裝得下佛祖的人,又怎麼能裝得下塵世間的人和事,他要麼餓死要麼依賴別人而活。東晉時期的得道高僧鳩摩羅什,出生於王室,王室的支持讓他不被塵世羈絆,一心向佛,終得大道。作為平凡人的我們,只有心懷六便士才能真正融入俗世生活,不被月亮的光芒迷了心眼,不至於做出丟棄六便士以致活活餓死自己的行徑。

正視六便士之後,就要儘早明確自己的月亮,做好人生規劃,最終一舉摘取月亮。假如斯特裡克蘭在發現自己的月亮時,即便與父親意見向左也堅持不改變會怎樣呢?答案毫無疑問,他將從求學時就開始描摹自己的月亮,直至成功,不會再有40歲那年的覺醒和斷臂式取捨。

人生存在無數的取捨:讀書時,課餘時間是學習呢還是玩遊戲呢?工作時,是克服重重困難往上爬呢還是舒舒服服維持溫飽就好?生活中是早睡早起保持健康的好習慣呢還是多刷一會兒手機再晚睡一個小時?

只有儘早明確自己的「月亮」的人才能在這些日常的小取捨中做出正確的選擇,一步步接近月亮。

2. 明確「六便士」責任,取捨需「有道」

成功的光環往往讓世人忽視了那些成功的人的缺點和所應背負的責任。斯特裡克蘭是一個偉大的畫家,卻也是一個男人,他有妻子,有孩子,有工作,這些都是他背負著的責任,不商量、不留隻字片言就遠走他鄉追逐自己的夢想就是任性的不負責任。

生而為人,必然有羈絆和責任,取捨間便不能任性妄為,不能失了作為人的道義!

3.彎腰撿六便士,不妨礙抬頭描摹月亮。

以喚醒國人為己任的魯迅曾經以校對書稿貼補生活,還發表過一篇催稿費的文章;經商欠下一屁股債的巴爾扎克為了還債,發瘋似的寫作,一年寫下了3部長篇小說,之後的20年基本上寫作都是為了還債,最終寫出了《人間戲劇》《高老頭》等世界名著;塞繆爾·詹森為了謀生,寫了無數的開場白、序言、布道詞……喜愛文學的他們如果視六便士為糞土,便只有餓死自己。相反,他們彎腰撿著六便士,心中懷著月亮,在世俗生活中筆耕不輟,最後以六便士為墊腳石摘取了心中的月亮。

月亮不是熊掌,六便士也不是魚,二者不是只能取其一的。

結語:

讀完《月亮和六便士》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既為斯特裡克蘭創作美的決心和激情而心緒激蕩澎湃,又為他斷臂式的重生而悚然驚聞。或許因為孤陋寡聞、學識淺薄,他這樣決然無情,斷情絕愛的瘋魔藝術家狀態是我這個平凡人可以理解,卻不能接受的。於是有了這篇關於取捨主題的文章。

在我看來,六便士不臭,月亮也不瘋魔,低頭撿六便士不妨礙抬頭描摹月亮,有羈絆的人生也是一首美妙交響曲,有高潮有低谷,有雅有俗才有人氣。

相關焦點

  • 人生如夢,我們枕著月亮 |《月亮與六便士》
    ——言之有詩·紙短情長                                                         人生如夢,我們枕著月亮什麼是生活?生活的意義是什麼?——《月亮與六便士》火車靠站的時候,我剛好看完了《月亮與六便士》,啞然半天,感慨系之。作品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的生平為素材,描述了一個原本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思特裡克蘭德,突然著了藝術的魔,拋妻棄子,絕棄了旁人看來優裕美滿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島,用圓筆譜寫出自己光輝燦爛的生命,把生命的價值全部注入絢爛的畫布的故事。
  • 《月亮與六便士》:你願意為了月亮放棄六便士嗎?
    花了八天時間,終於看完《月亮與六便士》。掩卷而思,問了自己一個問題:你願意為了月亮放棄六便士嗎?月亮,指的是遙不可及的理想。
  • 《月亮與六便士》月亮並非未竟的鄉愁
    有人只低頭看到了六便士,而有人終其一生都在追求月亮,追求未竟的鄉愁。相濡以沫十七年的溫柔太太和一雙可愛的兒女,以及作為證券事務所經紀人所享有的優厚待遇,有人一生都在追求此般歲月靜好的生活。選擇留在滿地是六便士的家鄉,還是在巴黎追求遙不可及的月亮,斯特裡克蘭決然的選擇了後者。在我看來,斯特裡克蘭是幸運的。以生命為代價,他動蕩了靈感的浪潮,以向死而生的無畏擁抱了遙遠的月亮。在斯特裡克蘭死後,他放任自己的曠世遺作在大火中毀滅。
  •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月亮與六便士下奔跑的吳鎮宇
    拋去熒幕上的光環,每個演員都是在月亮與六便士之間掙扎的斯特裡克蘭德:一方面為了生存低頭尋找六便士,一方面為了理想抬頭尋找月亮。80年代的香港影視業發展很快,吳鎮宇經過多次努力後終於考上了第11屆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那一屆裡他的同學有梁朝偉、周星馳和李子雄,但他們從未想過自己日後會成為香港電影裡的傳奇人物,當時他們都在低頭尋找的賴以生存的六便士。只不過相對於別人而言,吳鎮宇的六便士撿得更加辛苦。
  •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西西弗斯與巨石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西西弗斯與巨石 2016年06月08日 08:02 來源:文藝報 作者:文澤爾 字號 內容摘要:當時的毛姆45歲,正值創作巔峰期,《月亮與六便士》是他在全盛期寫下的傑作,亦是其作家生涯的最重要代表作
  • 舞臺劇《月亮和六便士》即將上演
    今年9月,根據毛姆小說改編的舞臺劇《月亮和六便士》將重返美琪大戲院與上海的觀眾見面。觀眾將在劇場中,跟隨著主人公的歷程,完成一次與理想的對話。 故事以著名畫家高更的經歷為素材,描述了20世紀初,原本在倫敦從事股票經紀的「金領」思特裡克蘭德,突然在年屆不惑時拋妻棄子,放棄了優裕美滿的生活,流浪他鄉,開始從事繪畫創作;從倫敦,到巴黎,再到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島,主人公背棄了所有世俗的倫理和觀念
  •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在《月亮與六便士》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這樣的故事:一個原本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突然著了藝術的魔,拋妻棄子,絕棄了旁人看來優裕美滿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島,用圓筆譜寫出自己光輝燦爛的生命,把生命的價值全部注入絢爛的畫布。 「追逐夢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運,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 《月亮與六便士》:婚姻裡最可怕的敵人不是小三,是男人的夢想
    02以上是《月亮與六便士》裡的一個故事,講述了一個已婚男人,為了畫畫的夢想而拋棄一切的傳奇人生。丈夫離家出走以後,沒有工作的阿美要養活自己,還要養活兩個十幾歲的孩子,家裡只剩下幾百塊錢。很多人都說:沒有丈夫她根本活不下去。然而,事實卻超乎了人們的意料,阿美開始自己做一些小生意,最後變成了一個十足的女強人。那斯特裡呢?斯特裡的故事就一言難盡了。
  • 《月亮和六便士》: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到了月光
    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這本書——《月亮和六便士》,講的就是一個關於夢想和生活之間,如何抉擇的故事。書名中的月亮和六便士,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其實他們是另有所指。月亮象徵著崇高的理想追求和美妙的精神境界,而六便士作為小面額的貨幣,則代表著世俗的得失成敗。
  • 《月亮與六便士》:一本值得你用心去閱讀的好書,強烈推薦
    《月亮與六便士》書中的主人公思特裡克蘭德,真的是一個很脫俗的人,他是作者筆下的偉人。人到中年,放棄了安穩舒適的生活,拋棄了處事八面玲瓏的妻子、一雙可愛的兒女,遠離故土,悽苦漂泊在異鄉。但《月亮和六便士》所討論的問題更為深刻與極端。六便士象徵著世俗,包括事業、愛情、家庭、婚姻、道德約束等。對於思特裡克蘭德來說還包括那些所謂的普世價值,甚至人性;而月亮則代表了「詩和遠方」,也就是理想,是人生存在的價值或本來面目。除此以外的一切,說白了就是「眼前的苟且」,就是「人生的枷鎖」。我們的生命,如盧梭說過的那樣:「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 《月亮與六便士》:一個中年男性的人性救贖
    最求月亮的人最求月亮的人如果荒誕不經的故事出自英國小說家威廉· 薩默賽特·毛姆的創作的長篇小說《月亮與六便士》。月亮與六便士月亮與六便士《月亮與六便士》的主人公思特裡克蘭德是個在倫敦做事的證券經紀人,他有一個富裕和美滿的家庭:妻子漂亮,愛慕虛榮,兩個孩子健康快樂
  • 《月亮和六便士》:在迷惘中試圖理解
    《月亮和六便士》雖然是一百年前的作品,但卻一直有著經久不衰的現實價值,這也是它暢銷至今的原因。書名中的月亮和六便士,它的寓意是:月亮高高在上,是我們的理想。六便士是當時英國金額最少的錢,象徵著我們的生活。
  • 悅讀|「月亮」的選擇與「六便士」的選擇|餘啟紅專欄
    讀完《月亮與六便士》,我陷入了沉思。為什麼一個描述在40歲時放棄「六便士」、選擇仰望「月亮」追求夢想的藝術家生活的小說,會成為當時的暢銷書,並歷經100多年依然不衰?我想這大抵是因為在浮躁的社會裡,一代又一代的人們看到了抬頭仰望月亮、追逐理想的珍貴。得到眾多人的關注,書就會暢銷,得到不同時期的人的關注,書就會長銷。
  • 《月亮與六便士》:原諒我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人生從來沒有對錯
    《月亮與六便士》中描述到「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月亮與六便士》出版於1919年,至今恰好100年的時間了。歷經百年時間考驗,依然受到許許多多讀者的喜愛,我想這就是經典之作的力量,好書常讀常新,每次總能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感受和啟發。是英國作家毛姆的代表作,這本書至今在經典裡歷久不衰。如果你也時常在尋思人生的終極意義,那麼閱讀本書將會找到答案。
  • 《月亮與六便士》:我們用盡全力,做好自己,是最了不起的才華
    題記:不是他抬頭看到了月亮,而是他高懸在空,是那明月。1.《月亮與六便士》之斯朱蘭職場之路:從安穩無趣的證券經紀人,到救贖路上的魔鬼畫家先介紹一下主人公:在一個世俗、一心想在文藝圈立足的妻子眼裡,丈夫斯朱蘭確實有點拿不出手,忠厚、老實、樸實、無趣。
  • 滿地都是六便士,你卻抬頭看到了月光
    這是英國作家毛姆在他的作品《月亮與六便士》中提到的。書中是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的生平為素材,描述了一個原本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思特裡克蘭德,突然著了藝術的魔,拋妻棄子,絕棄了旁人看來優裕美滿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島,用畫筆譜寫出自己光輝燦爛的生命,把生命的價值全部注入絢爛的畫布的故事。
  • 看完第一期《月亮與六便士》對節目的整體感受
    沒看過《月亮與六便士》只看過木魚水心介紹這本書的視頻,看紙質書對我來說就像寫作業一樣容易睡著,這不是個好習慣需要慢慢改進,但喜歡看電影,電影可以讓我直接地看到人物不用去想像,當然人物都是演員扮演的,一個演員不可能扮演出眾多讀者心中不同的哈姆雷特,所以看過原著的人再看改編電影大都不太滿意。
  • 劉雨昕:六便士很多,月亮只有一個
    而有些在一次看後,還想再看。仿佛在讀長篇小說,一章接一章,不忍斷也不能斷。劉雨昕屬於後者,令人期待。我在等那個想像裡的故事,她用我做起來不協調的動作,這些動作看著對肢體要求多麼高,她卻能做得讓人不自覺地鼓掌。她用肢體傳遞訊息,既是在表達自信,亦是在傳遞給觀眾信心。《蒙面舞王》這節目對劉雨昕而言,再適合不過。通常那類認為,看她只是為了看臉的說法,可以煙消雲散了。
  • 六便士代表物質需要,月亮代表精神追求,如果可以誰不想只看月亮
    書名叫《月亮與六便士》,書中對月亮這樣的字眼隻字未提,讀著讀著就明白了,六便士便是物質生活,月亮是一種擺脫了六便士的精神世界。查爾斯·思特裡克蘭德有著穩定的工作,幸福的家庭,按照平常既定的軌跡,他會這樣一直安靜地活到老,可是他突然拋妻棄子。他離家的時候,我覺著他是個自私的,沒有責任感的人。
  • 《月亮和六便士》卡司公布 | 第二輪卡司大曝光
    戳上方藍字「關注」一起做個熱愛音樂劇的人❤️成為別人眼中不可理喻的瘋子執迷不悟的傻子冷酷無情的負心漢為的只是不負心中的熱情與理想——《月亮和六便士那就是《月亮和六便士》第二輪卡司正式公布這次加入了不少的新血新血到底會帶來什麼新景象呢?卡司之間又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一起密切期待吧!!我們也會緊密報導的!!現在!這一瞬間!right now!卡司要公布啦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