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下「金葉子」 打開致富門_農視網_三農領域第一視聽互動平臺

2021-01-12 農視網

本報記者 李冀安 通訊員 許名山 文/圖

鄉鄰說,他是榜樣。貧困戶說,他是恩人。他身殘志堅,通過種植烤菸走上致富路,還吸納周邊10餘戶貧困戶常年在煙田務工。他就是旬陽縣趙灣鎮帽頂村37歲的張家寶,2019年被安康市授予脫貧攻堅「自強標兵」,2020年榮獲陝西省脫貧攻堅奮進獎。

2020年12月25日,在位於半山腰的帽頂村三組張家寶家門口,舉目望去,百十畝煙田正在進行冬季深翻。提起現在的日子,張家寶說:「是黨和政府給了我這份榮譽,是種烤菸讓我走上了致富路。」

張家寶幼年一次意外事故,導致失去右臂,落下殘疾。他種過地、開過店、搞過建築、當過小販,但仍然在貧困線上掙扎,一家人每月靠低保維持生計。

2018年,幾度失意的張家寶在鎮村幹部和煙站的幫扶下,種植烤菸70餘畝。沒有資金,政府貼息貸款5萬元,包村幹部主動借款7萬元。沒有烤房,縣菸草公司配套5座密集烤房。煙田不通路,趙灣鎮鎮政府幫忙修路2公裡。找不到勞力,村委會出面協調。菸葉生產技術跟不上,趙灣煙站專門安排一名技術員給予指導。當年除去人工、肥料、租地,張家寶攬得第一桶金。

2019年,張家寶烤菸種植面積擴大到100畝,菸葉產量、產值邁上新臺階。2020年,張家寶仍然穩定種植面積100畝,雖遭受持續10餘天的降雨危害,但在菸葉技術員精心指導下,也獲得了一筆可觀收入。

「是政府和菸草公司幫我一步步走向小康,我始終心懷感激,我也應該儘自己綿薄之力去幫助更多的人。」張家寶說。

三組貧困戶王興順說:「人老了,出門打工沒人要。家寶這小夥子不錯,去年看我沒事幹,就讓我在他那幹活,半年掙了2萬多元。」

新一年菸葉生產又要開始了,趙灣煙站站長劉世儒趕到張家寶家,望著一片片深翻煙田,劉世儒伸出了大拇指:「家寶,你煙田冬季深翻這個頭帶得好。另外,你這條件符合領辦家庭農場資格,明年申報後可享受土地流轉、設施配套等補貼。」

張家寶指著遠處說:「劉站長,你看那幾片撂荒地,我已經流轉過來了,馬上深翻一下,為煙田倒一下茬口。」

談起未來打算,張家寶說:「我把烤菸產業抓好,再辦一個養豬場,然後蓋新房,讓父母安度晚年。」劉世儒附和著說:「還要趕緊找個媳婦。」張家寶的臉瞬間紅到了耳根,可他心裡卻是美滋滋的。

(作者:李冀安)

相關焦點

  • 農視網上線CCTV-7農業節目全面觸網
    本報訊(記者李亞新)10月18日,CCTV-7農業節目在京發布全媒體戰略,啟動CCTV-7農業節目、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官方網站農視網,農視網移動客戶端及農視網官方微博、微信、易信平臺等系列產品也同時啟動。今後,用戶只要登陸農視網「www.ntv.cn」,海量信息一觸即得。
  • 一枚商標帶旺一方產業_農視網_三農領域第一視聽互動平臺
    沈曉鳴曾經是一名貧困戶,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她通過養豬、養雞和種植農作物發家致富,成為當地致富帶頭人。她帶領合作社養殖生豬、閹雞、肉鴨、蛋鴨等家禽,還建有300畝生態農業基地。在幫扶活動中,北海市場監管局機關四支部組織黨員幹部到海之源種養基地調研後,決定幫助沈曉鳴註冊商標,打造綠色品牌。經過溝通,最終以她的頭像為素材,設計卡通圖案,註冊了「豬八姑」「八姑果香」兩個商標。
  • 蜜蜂冬痢可用大黃治_農視網_三農領域第一視聽互動平臺
    蜜蜂下痢病常在冬季發生,會導致成年蜂下瀉而死。蜂群之中一旦出現這種疾病就會嚴重影響蜂群的安全越冬和春季繁殖,嚴重時甚至會全群覆滅。該病的發病原因是蜂體腸道內積集了大量糞便,使其排洩器官的功能失控。
  • 安奮鬥 安出彩|三把「鑰匙」打開種瓜致富門
    20多個品種遠銷21個省(區、市)農戶種瓜致富的第一把「鑰匙」是品種。「八裡營的土地種瓜就是甜。」劉樹整說,2003年,鎮裡請來專家測土壤,又跑到山東莘縣、河南扶溝學技術,最終確定甜瓜為主導產業,在劉苑村搭大棚種甜瓜,並註冊「八裡香」商標。
  • 冬季大棚提地溫 透明地膜來幫忙_農視網_三農領域第一視聽互動平臺
  • 三農三人談:長江裡的「大熊貓」現在還好嗎?
    2021-01-14 21:24:21 來源: 農視網 舉報 白鱀豚有「長江女神」的美譽,被列為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是世界上12種最瀕危的動物之一。據報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國有400多頭,1986年減至300多頭,1990年調查時有200多頭,至1993年為130多頭,到1995年不足100頭,2002年已不足50頭,被譽為「水中的大熊貓」。
  • 江西高安:建設宜居鄉村 做活「秀美」文章_農視網_三農領域第一...
    與此同時,火堎村還堅持旅遊與環境相融合,打造一批利用土地流轉發展生態觀光農業精品,引進金銀花、梔子花等千畝土地流轉中藥材種植基地和百戶盆栽基地、百畝花卉苗木基地,聘請當地貧困戶進行種植,帶動貧困戶們增收致富,加強該村脫貧攻堅的工作開展。
  • 三農三人談: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從這個藏糧於技的角度來講,就是農業現在更多地表現出一種科技的要求,那麼科技,第一首先表現為種業,沒有好的種業,很難有好的產出。還有農業機械等等技術,包括管理技術,這都是在藏糧於技的範圍之內。什麼是高標準農田?集中連片,也就是田成方、路成網,林成行。
  • 人到中年 為何毅然轉行 投身三農領域?
    人到中年為何毅然選擇轉行,投身三農領域?其實,這個話題是:人到中年的再次定位問題。我從一個金融行業,轉型進入三農產業領域,在很多人看來這一步走得略顯倉促,都覺得我不可思議,都這個歲數了,原來工作也相對穩定,在目前就業形勢不是很樂觀的情形下依然放棄那些去做三農?或者更爽快地上來就劈頭蓋臉:「都奔四的歲數了,還敢裸辭」 ?的確,在金融行業這麼多年,拿著一份穩定收入,雖說不上大富大貴,但也可以旱澇保收,衣裳尚可。
  • 明威鎮:建好農村幸福路 打開鄉村致富門
    明威鎮:建好農村幸福路 打開鄉村致富門 來源:四川新聞網 更新時間:2018-07-28 11:41 四川新聞網宜賓7月28日訊(趙晨希  李松澤)「有路就是錢。」
  • CCTV-7農業節目:緊貼「三農」實際接地氣
    開播19年來,CCTV-7農業節目高舉「服務三農、溝通城鄉」的大旗,以「公益三農」為營銷策略,以貼近性、實用性為鮮明特徵,形成了全國獨一無二的對農節目體系。  高收視率 打造「三農」宣傳國家隊  由農業部和中央電視臺合辦的CCTV-7農業節目於1996年1月1日正式開播,成為對農宣傳領域唯一一家國家級電視平臺。
  • 堅決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短板
    脫貧質量怎麼樣、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今年「三農」工作成效。特別是當前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複雜局面,穩住農業基本盤、發揮「三農」壓艙石作用至關重要。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對標對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強化舉措、狠抓落實,堅決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堅決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短板」。
  • 山東平邑:「認養一頭牛」打造健康產業綜合體_農視網_三農領域第一...
    該項目被列為產業扶貧示範項目,讓群眾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流轉土地、牧場務工,在家門口就能收租金、拿薪金,實現增收致富。
  • 豐寧葦子溝村:蹚出脫貧路 打開致富門
    原標題:豐寧葦子溝村:蹚出脫貧路 打開致富門6月的壩上綠意蔥蘢,位於接壩地區的豐寧滿族自治縣土城鎮葦子溝村更顯得生機勃勃:一排排紅牆紅瓦的小葦子溝新村鑲嵌在綠色原野中,村民徹底告別了泥土房,笑意盈盈;西瓜大棚內,瓜秧已經竄到兩尺來長,布滿花苞;非遺「北京絹人」項目工廠內,村裡的婦女用精巧的雙手創造著美好生活……短短幾年內,葦子溝村民和「無基礎無產業無信心
  • 祿豐:大山裡種出「洋果子」 敲開群眾「致富門」
    祿豐:大山裡種出「洋果子」 敲開群眾「致富門」 2020-10-23 16:5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長期從國外進口種源,會有什麼風險?
    農視網在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解決好種子問題」被列入明年重點任務中。從國外引進種源有什麼影響?一是穩定性不強,具有比較高的風險。但是,一方面,由於長期以來重視不夠,對自己的種源掌握得不太清楚;另一方面,利用自己的種源進行種子繁育做得不是很好。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是要掌握自己的種源、利用自己的種源進行自主創新,打一場種業的翻身仗,核心就是要從原種到生產用種,從頭至尾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 2020上海網絡視聽季開幕,探索線上線下互動文旅融合發展
    2020年,受疫情影響,「線上」成為重要的陣地,通過線上線下互動,加速文旅商產業的融合發展,成為新經濟發展的一大趨勢。 2020年12月31日,2020上海網絡視聽季(SNAS)在五角場開幕。
  • 地瓜三農網為三農信息、農村疫情防控、農業生產和農產品供給助力
    三農信息進村入戶服務平臺地瓜三農網通過整合上下遊一體化資源,通過農民、土地、農機等多個層次的共享,最大程度地滿足農民不同的需求,為農戶提供服務、減少風險、增加收入。地瓜三農網在疫情期間促進農副產品產銷順暢,防止出現賣難和斷供。為來年農民工就業,復工復產提供幫助。
  • 加快推進十一個 「三農」重點領域「補短板」
    經濟日報北京7月10日訊 記者喬金亮報導:經國務院同意,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等7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於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 加快補上「三農」領域突出短板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部署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實支撐。
  • 【農村致富】巧婦「九妹」的視頻電商創業路
    另外,她還在其他平臺擁有「粉絲」130萬個。甘有琴相繼被江蘇衛視《味道》欄目及中央電視臺2套《回家吃飯》欄目邀請錄製節目。目前,「巧婦九妹」是「今日頭條」和「西瓜視頻」上三農領域的標杆帳號,她拍攝的視頻主要是分享農村原生態生活以及美食。二、為了家庭回鄉務農在她成為「西瓜視頻」創作者之前,甘有琴就是一名普通的農家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