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那個被掃地出門的全職媽媽,如今怎麼樣了?

2020-12-28 傻丫教子

閨蜜和我同年同月生,學生時代我們有著一樣的壯志凌雲,相約要闖出個名堂做個女強人。

我們同一年結婚,同一年當媽媽。不同的是我選擇了做職場媽媽,閨蜜選擇了做全職媽媽。

三年前的一個深夜,閨蜜抱著我哭了一夜,也喝了一夜。就在那天,她籤了離婚協議書,因為沒有經濟來源,閨蜜選擇了淨身出戶。

閨蜜從來就是一個要強的人,她把孩子教育的非常好,小家收拾的緊緊有條。因為她奉行的是要麼不做,要麼做的最好。九年全職媽媽的生涯中,她也沒有放低過對自己的要求,自考了本科,還獲得了育嬰師的資格證書。

就是這麼一個積極向上的女人,因為老公變心,離婚了。一夜之間,閨蜜即失去了丈夫又失去了兒子,我以為她會消沉一段時間。誰知道,第二天醒來,她就報了個健身班開始鍛鍊身體並且很快就在一家婦嬰用品店上班了。一年後,閨蜜自己開了家婦嬰用品店。

如今,三年過去了,閨蜜已經開始籌備開分店了。因為收入遠遠超過前夫,兒子也滿了10歲可以自己選擇監護人,閨蜜要回了兒子的撫養權。40歲的女人了,居然讓她練出了馬甲線,這麼個尤物追求者當然不會少了。衷心的祝福我的閨蜜,由衷的說句佩服啊。

也是在三年前,閨蜜的頑強刺激了我。我在發了翻感言後成功說服家人,辭掉了月入僅僅3000元的工作。當時我是這麼說的,我一個當了9年職場媽媽的人,還有什麼是值得我去害怕的。職場上我兢兢業業,從無疏漏,我可以勝任更高難度的工作。作為媽媽,九年的時間已經將我練成了鋼鐵俠。試問大家還有什麼是比帶娃更難,更辛苦的事,九年,足以將一個媽媽鍛鍊成美食家,心理學家,教育家………如此優秀的我,還有什麼值得我害怕。如今的我,早已月入過萬了。

致那些做了媽媽或即將做媽媽的人,我是媽媽我怕誰。為了我們的孩子,為了我們自己,想做就去做,不要猶豫,因為媽媽,無敵。

相關焦點

  • 放棄事業的全職媽媽,都怎麼樣了?
    然而,這只是對全職媽媽的刻板印象。 全職媽媽,指原來有工作,為了照顧孩子、經營家庭而放棄工作的女性。 全職媽媽在中國是一個龐大而重要的群體,卻一直處於社會的邊緣地帶,她們的聲音很少被聽到,她們的需求很少被重視。
  • 「成都全職媽媽微信群」幫助更多的全職媽媽實現自己的夢想!
    當媽媽的帶孩子已經不容易了,還要賺錢養家,所以十分辛苦, 又得不到大家對微商媽媽的認可, 所以這個平臺就是讓媽媽們來發布。成都全職媽媽微信群,是可以給媽媽們介紹好的嬰兒產品,工作,育兒交流等平臺,凡是好東西都可以來這裡分享哈。不是微商媽媽, 只要是媽媽們, 都可以加入哈! 請大家相互宣傳,加入此群哈。
  • 當初的「女學霸」成了如今的「跑單王」,全職媽媽毀了多少女人夢
    然而,現如今阻礙女人發展的最大障礙不是傳統觀念,而是現實因素:生娃。數據顯示,至少有40%的女性,在生娃之後選擇辭職在家,做起了全職媽媽。其中有自願的,但也有很多是「被迫」的,種種原因讓她們不得不如此。更讓人糟心的是,「全職媽媽」這個職業,還不是「鐵飯碗」。
  • 《三十而已》「童瑤式」全職媽媽引熱議!全職媽媽的英文你會嗎?
    在別人眼中,她是讓人羨慕的,跟老公一起創業,如今一家三口其樂融融,換了大房子,孩子上了貴族幼兒園,老公事業也還不錯,家庭美滿幸福。做媽媽真是太難了,更不要說像「顧佳式」的全職媽媽了。這個一度被女性列為「全職媽媽是全天下最難的工作」,用英文又該如何表達呢?
  • 全職媽媽的價值有多大?
    她們的丈夫覺得她們沒用、無能、是寄生蟲,如果用金錢來衡量,就是一個月四千塊錢保姆的價值;她們的同類,同為女人的職場女性,覺得她們失敗、無趣、是需要拯救的對象。最近剛火過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女朋友指著全職太太閨蜜的鼻子罵:你被圈養了這些年,你需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 「對不起,我不想再做全職媽媽了…」
    一時間,無數人感嘆,當個全職媽媽真好呀。在許多人眼裡,當上了全職媽媽似乎就意味著過上了安穩的日子,每天躺在家裡吃吃睡睡,也不用再為賺錢而憂慮。真實的全職媽媽真的如此光鮮亮麗嗎?但現實世界裡的全職媽媽,境遇卻不似我們想的簡單……「我賺錢養家,你貌美如花」  那些一直被誤解的全職媽媽們…全職媽媽們,也是一群被嚴重誤解的女性。對於很大一部分全職媽媽,他們常常被迫面臨來自家人與外界的雙重否定。
  • 全職媽媽都慘澹收場?《三十而已》顧佳,高段位全職媽媽無所畏懼
    看完之後不斷地感慨,其實全職媽媽也是分段位的,顧佳這種黑帶選手就算被出軌了,怎麼可能會慘澹收場?一個星期過後我問她怎麼樣?她說帶著火火兔去聽英語,和小時候聽英語課一樣,困到睜不開眼。我回復她:「你知道孩子平時啥心情了吧?」父母保持終身學習的能力才更容易養出一個學霸,看上去都是全職媽媽,可有的人在孩子睡著之後拼命學習,有的人卻舒服的和孩子一起睡美容覺了。
  • 被離婚的全職媽媽的前半生,和她的反轉結局
    短片的開端,描述了一個被離婚的全職媽媽的前半生。 從小她被說的最多的兩個字是「懂事」——她本是一個喜歡瘋跑,喜歡爬樹,想學地質的女孩子,但在父親嚴厲、母親溫柔,目的一致的教育下,她慢慢長成了一個乖乖女。放棄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在父親指定的學校讀書,畢業後成為了一名會計。
  • 全職媽媽怎麼會與社會脫軌?
    為什麼媽媽要當全職媽媽很簡單,我們都是尋常百姓,結婚生子是必走之路,有了孩子,誰來照顧?競爭這玩意兒,已經從寶寶們開始下手了,胎教,早教,為的是孩子能在未來有更多的選擇,當然我並沒有過度教育的意思,只是孩子精神教育需求他是有的,年代不同,需要的東西不同,不要跟我說改革開放那個年代怎麼帶孩子,那個年代溫飽就是最大的問題,而我們現在用心教育孩子只能說明時代進步了,不僅僅是生存。
  • 《我的前半生》:全職媽媽VS職場媽媽,哪種人生更輕鬆?
    由於劇集熱播,關於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再度引發了廣泛討論。那麼,全職媽媽VS職場媽媽,哪種人生更輕鬆?全職媽媽:愛,真的需要勇氣!全職媽媽:愛,真的需要勇氣!電視劇中的全職媽媽人設,是有保姆的,是衣食無憂的。
  • 她們,不應被「全職媽媽」界定
    這場面對國際社區媽媽們的活動主題為「全職媽媽再出發」,重頭戲是兩場「輕戲劇」表演,都是由全職媽媽們自編自導自演的。來到這裡,我有兩個好奇。一是基於一個事實:智聯招聘發布的《2017職場媽媽生存狀況報告》顯示,21.7%的職場女性有做全職媽媽的未來規劃。第二個好奇基於我眼前的這個全職媽媽群體的特殊性。
  • 我為什麼不做全職媽媽?
    不過,不管工作有多麼繁重,帶娃有多麼辛苦,我也是堅決不願做全職媽媽,其實,全職媽媽是個有些尷尬和高風險的工作,這份工作與眾不同之處在於,不管媽媽多努力,多優秀,都可能要經歷從完全被需要到逐漸被嫌棄的過程
  • 全職媽媽是享福?不為人知的心酸誰又知道,拯救被忽略的全職媽媽
    或許你聽說過全職媽媽這個」工作「嗎?你對全職媽媽的理解是什麼,覺得全職媽媽這個」工作「輕鬆嗎?說起全職媽媽,大多數人應該是都聽說過、也大概知道是什麼意思,並且大部分人都認為做全職媽媽是一件很輕鬆、很幸福的事情。不用工作還有人養著,只需要在家帶帶孩子、做做家務就行了,多幸福的事情啊!
  • 三十而已:錢才是決定你是全職太太還是全職媽媽
    對吧,誰沒有努力奮鬥紮根一個喜歡的城市超過十多年餘載的呢;誰還沒有結婚後和老公過成了合租的生活體驗呢;誰也還不是為人母后可以從以前多風光的戰場上退居幕後成了全職媽媽的呢。看電視劇,每個角色,和年齡無關,對我這樣全部階段的角色都走過的人來說,真的特別有感觸。只不過她們在電視劇裡,而我們才是活在生活裡的,有些事只有真實的才更令人心疼。
  • 職場媽媽鄙視全職媽媽?有一類職場媽媽,連全職媽媽也看不上她!
    在網上看到一個帖子,一位職場媽媽說自己「看不起」全職媽媽,並且給出了3個理由:風險管理意識差,目光短淺,自我感動。所以,不論是職場媽媽,還是全職媽媽,都在為家庭(也是為社會)做貢獻,她們都同樣值得尊重。但是,作為一名全職媽媽,我也看不上那位博主說的那一類職場媽媽(我單指那一類人,不是所有的職場寶媽)。同時,我也給出我「看不上」她們的4條理由:第一,沒有責任感。
  • 全職媽媽的身心調適
    甚至連法律條文也沒有明確保護全職媽媽的條款,例如《婚姻法》中,雖然重視全職媽媽的價值,但在離婚的時候,家庭主婦毫無優勢。除非孩子年齡還很小必須需要母親,否則經濟更好的爸爸更容易獲得撫養權。「滾出去。我最反對當全職太太。」前段時間「女校長張桂梅反對女性做全職太太的報導,激起了數萬人的討論。
  • 看王子文《第二次也很美》,全職媽媽如何翻身?
    傻傻以為一畢業就結婚的老公一直很恩愛,但到最後,老公微信電話都拉黑,離婚都不親自談;成為全職媽媽,被社會拋棄最後還被家庭拋棄,能認可自己這麼多年付出的只有孩子,但連孩子撫養權可能都搶不到;為了撫養權,滿世界找工作都找不到合適的,學歷也許不錯,但在如今連應屆生都要有工作經驗的社會,能拿出手的只是畢業證和6年的全職太太履歷。
  • 猶豫要不要當全職媽媽?不如先聽聽幾百個全職媽媽的心裡話~
    把這些故事整理出來,算是為正在全職的媽媽們加油和打氣,同時也希望給那些即將面臨選擇的媽媽們,多一份由許多「過來人」提供的參考。說全職媽媽,是一項全年無休、沒有薪金、永遠不能辭職的工作一點都不為過。都說全職與否是個人的選擇,但並不是誰都有可以自由選擇的資本很多媽媽,並非打從一開始就想要選擇全職。只是被事態所迫,不得不放棄職場,回歸家庭。比如,有的媽媽是老人沒法幫忙的:懷孕前我就篤定生了孩子休完產假一定要回到工作崗位,不要當全職媽媽,不能跟社會脫節。
  • 全職媽媽又雙叒叕上熱搜?為家庭淡出的女明星們都怎麼樣了
    陳若儀在臺灣有著「小林志玲」的稱號,也組過女團、演過劇,但為了和林志穎組建家庭,她也洗手作羹湯,後來再出現在公眾視線時,她是那個被孩子、婆媳問題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林太太」。 有人認為「全職媽媽」在「帶娃鄙視鏈」的最底端,心甘情願成為全職家庭主婦是失去自我意志的表現,「全職太太」這一身份,在傳統男性和新興女性的眼中都像是夾心餅乾般的存在,張桂梅校長最不齒從困難家庭走出去卻選擇當
  • 全職媽媽最狼狽的地方在哪?生完年糕6年,我有了不同的答案
    現在孩子上幼兒園了,我覺得工作上就是混日子,每天早早回家也是吼孩子,一事無成的感覺真的不好,有時候經常會想,如果那時候我去拼事業了,會怎麼樣呢?」你好小小,你的來信,讓我想起了 6 年前全職帶娃的自己,我同樣經歷過對自我的懷疑,捱過缺少成就感的日子,我很懂你現在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