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你知道嗎?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於1914年7月28日,對應我國歷史時間就是民國三年,當時袁世凱是民國總統。
一戰結束於1918年11月11日,結束的原因有兩種,一是挑起戰爭的德國、奧匈帝國支撐不住了,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西班牙病毒在世界上大流行,各交戰國因瘟疫流行死亡人數太多,兵源供應不足,不得不終止戰爭。
值得一提的是,西班牙流感並不是發源於西班牙,而是從美軍兵營裡爆發出來的,美軍是在一戰中後期才加入了協約國對德國宣戰的,義大利剛開始和德國、奧匈帝國同屬同盟國,一年後,也就是1915年倒戈加入了協約國。
中後期美軍加入協約國對德宣戰,士兵和盟軍士兵接觸造成了病毒大面積的擴散,一戰因此結束。
總結一下就是,一戰是在20世紀初,以德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以及保加利亞四國為同盟國,和以英、法、俄、美、意等國為協約國之間進行了長達4年的戰爭。
回顧一戰爆發的原因其實很複雜,同盟國和協約國兩大集團之間早就有摩擦,最終由塞拉耶佛事件而爆發。
塞拉耶佛事件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會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戰?親們耐心往下看。
塞拉耶佛事件是一戰爆發的導火索,之前歐洲列強一直進行軍備競賽,德國和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以及保加利亞結成了同盟,而英、法,俄也結成了同盟,各國聯盟之間互籤了協議,不管是哪個國家被別國侵略,其他同盟國家就要出兵幫助,說白了就是出手幫忙打群架。
敵對雙方雖然有局部的摩擦,但還沒有上升到大的戰爭。
到了1914年6月28日,歷史在此出現了轉折。原來這一天奧匈帝國的皇太子菲迪南夫婦到塞拉耶佛檢閱部隊,講真皇太子夫婦選的這個日子有點特殊。
塞拉耶佛本來是塞爾維亞的國土,在1908年被奧匈帝國霸佔,成了奧匈帝國附屬國波士尼亞的首府。
這一天波士尼亞進行軍事演習,菲迪南夫婦到此旅遊,被邀請以皇太子的身份檢閱波士尼亞部隊。
當時塞拉耶佛居住的大多是塞爾維亞人, 本來這裡的塞爾維亞人對奧匈帝國充滿了仇恨,塞爾維亞把6月28日定為國恥日。
也就是說在1908年的這一天,塞拉耶佛熱被奧匈帝國佔領了,斐迪南非夫婦選擇這一天檢閱部隊,無疑激起了塞爾維亞人民的憤怒。
當時塞爾維亞愛國青年普林西普就在這天布置了暗殺行動,斐迪南夫婦乘汽車趕往演習地點途中遭到了襲擊,所幸沒傷到斐迪南夫婦。
如果此時菲迪南夫婦的行進路線改變,塞拉耶佛事件也不會發生,但是菲迪男大公很強硬,讓汽車繼續前行,就要快到達檢閱地點時,塞爾維亞愛國青年普林西普親自出馬,一槍命中斐迪南的脖子,第2槍打在其夫人的腹部,奧匈帝國皇太子夫婦當場斃命。
暗殺無疑惹怒了奧匈帝國,經過一系列的交涉無果,兩國隨即斷交。
一個月後,也就是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為報仇向塞爾維亞宣戰,前面咱也說了,同盟國和協約國都互有協議,只要有一個國家遭到襲擊,其他盟友就會加入戰爭,就這樣一戰正式爆發了。
(作者:西方遊龍,本文由「遊龍歷史」創作)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關注、點讚和評論,謝謝!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