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你知道嗎?

2020-11-17 騰訊網

歷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你知道嗎?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於1914年7月28日,對應我國歷史時間就是民國三年,當時袁世凱是民國總統。

一戰結束於1918年11月11日,結束的原因有兩種,一是挑起戰爭的德國、奧匈帝國支撐不住了,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西班牙病毒在世界上大流行,各交戰國因瘟疫流行死亡人數太多,兵源供應不足,不得不終止戰爭。

值得一提的是,西班牙流感並不是發源於西班牙,而是從美軍兵營裡爆發出來的,美軍是在一戰中後期才加入了協約國對德國宣戰的,義大利剛開始和德國、奧匈帝國同屬同盟國,一年後,也就是1915年倒戈加入了協約國。

中後期美軍加入協約國對德宣戰,士兵和盟軍士兵接觸造成了病毒大面積的擴散,一戰因此結束。

總結一下就是,一戰是在20世紀初,以德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以及保加利亞四國為同盟國,和以英、法、俄、美、意等國為協約國之間進行了長達4年的戰爭。

回顧一戰爆發的原因其實很複雜,同盟國和協約國兩大集團之間早就有摩擦,最終由塞拉耶佛事件而爆發。

塞拉耶佛事件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會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戰?親們耐心往下看。

塞拉耶佛事件是一戰爆發的導火索,之前歐洲列強一直進行軍備競賽,德國和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以及保加利亞結成了同盟,而英、法,俄也結成了同盟,各國聯盟之間互籤了協議,不管是哪個國家被別國侵略,其他同盟國家就要出兵幫助,說白了就是出手幫忙打群架。

敵對雙方雖然有局部的摩擦,但還沒有上升到大的戰爭。

到了1914年6月28日,歷史在此出現了轉折。原來這一天奧匈帝國的皇太子菲迪南夫婦到塞拉耶佛檢閱部隊,講真皇太子夫婦選的這個日子有點特殊。

塞拉耶佛本來是塞爾維亞的國土,在1908年被奧匈帝國霸佔,成了奧匈帝國附屬國波士尼亞的首府。

這一天波士尼亞進行軍事演習,菲迪南夫婦到此旅遊,被邀請以皇太子的身份檢閱波士尼亞部隊。

當時塞拉耶佛居住的大多是塞爾維亞人, 本來這裡的塞爾維亞人對奧匈帝國充滿了仇恨,塞爾維亞把6月28日定為國恥日。

也就是說在1908年的這一天,塞拉耶佛熱被奧匈帝國佔領了,斐迪南非夫婦選擇這一天檢閱部隊,無疑激起了塞爾維亞人民的憤怒。

當時塞爾維亞愛國青年普林西普就在這天布置了暗殺行動,斐迪南夫婦乘汽車趕往演習地點途中遭到了襲擊,所幸沒傷到斐迪南夫婦。

如果此時菲迪南夫婦的行進路線改變,塞拉耶佛事件也不會發生,但是菲迪男大公很強硬,讓汽車繼續前行,就要快到達檢閱地點時,塞爾維亞愛國青年普林西普親自出馬,一槍命中斐迪南的脖子,第2槍打在其夫人的腹部,奧匈帝國皇太子夫婦當場斃命。

暗殺無疑惹怒了奧匈帝國,經過一系列的交涉無果,兩國隨即斷交。

一個月後,也就是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為報仇向塞爾維亞宣戰,前面咱也說了,同盟國和協約國都互有協議,只要有一個國家遭到襲擊,其他盟友就會加入戰爭,就這樣一戰正式爆發了。

(作者:西方遊龍,本文由「遊龍歷史」創作)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關注、點讚和評論,謝謝!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諒解!

相關焦點

  • 揭秘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真正真相
    讀歷史時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歷史書上給出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原因完全就是離奇——太兒戲了——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被暗殺導致的報仇血拼——這是相當於川普說的
  •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二戰爆發你所不知道的原因
    一戰和二戰爆發的根本原因都是是西方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一戰爆發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可以說是一個必然的結果。爆發的根本原因就是帝國列強之間分贓不均造成的結果。
  • 第一次世界大戰:20世紀歷史的開端(上)
    如果要在我們通常所說的近代和現代之間劃出一條時間標誌的話,理應是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當然現在的歷史學家更喜歡使用20世紀這樣的時間坐標。國外歷史學家也說,事實上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啟了20世紀的大門,使世界歷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 第一次世界大戰:20世紀歷史的開端
    費迪南大公的遇刺是一戰的導火線,而在此背後的民族意識的形成、民族觀念的勃發可以視為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要原因。 不論是奧匈帝國境內的這些國家的民族意識,還是英、法這些國家,當一戰爆發時,原先還在高唱著「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各國工人階級的領袖也將口號改成「為保衛國家而戰鬥」,法國的反戰領袖饒勒斯被刺殺,可見民族主義的觀念是多麼強烈。
  • 如果再次爆發世界大戰,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霍金的答案令人驚訝
    霍金作為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他曾預言如果人工智慧失控的話,第三次世界大戰將爆發,地球和人類將毀滅,預言真的會實現嗎?倘若第三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會發生什麼?縱觀人類發展歷史和戰爭是脫不了關係的,每一次的進步都伴隨著一場規模浩大的戰爭,同時也在傷害著人類,兩次的世界大戰,都給世界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但幸運的是,前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國的科技水平主要還是局限於傳統熱武器,飛機主要是螺旋槳飛機。當時對外太空武器還沒有概念,核武器,這是在戰爭快結束了才開發出來,可以說當時還不具備毀滅地球,毀滅人類的能力。
  • 為什麼會發生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個原因比較複雜
    我們先談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原因,首先是1870年後的法德矛盾,1871年普法戰爭結束,德國完成了統一,新興的德國取代了法國的歐陸仲裁地位,由於德國在條約中對法國的苛刻要求,使法國與德國開始了長期的仇視關係,德國為了孤立法國在歐陸尋找夥伴,而法國一方自然不會眼睜睜的看著德國把自己孤立起來無動於衷,只是早期德國有俾斯麥這樣的外交高手在
  • 乘坐長春306公交車 讓你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1914年6月:斐迪南王子被殺。1914年7月: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發起戰爭。1914年8月:德國向俄、法宣戰併入侵比利時。英國向奧匈帝國和德國宣戰。1914年9月:馬恩河戰役。1914年11月:土耳其加入同盟國。1915年5月:義大利加入協約國。
  • 第一次世界大戰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更是人間煉獄
    說實在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性質上多少還有點不同,這也就決定了戰爭的慘烈程度不一樣。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之間的帶有侵略性質的非正義的戰爭,不同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法西斯勢力與反法西斯勢力之間的戰爭。
  •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間諜小說的興起
    電影 《鍋匠,裁縫,士兵,間諜 》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 今天,我們一起來追溯「間諜小說」的歷史:英國最好的間諜小說作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確立了自己的地位;但是,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英國的偵探小說中就加入了戰爭焦慮的元素,由此催生了間諜小說這一文學類型。
  • 各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失策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這篇雖然是要講一戰的軍事問題,但小巖也不打算對那些耳熟能詳的戰役多做解釋,這些早就被解釋爛了,所以要講點別的。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關鍵在西線,所以這次把焦點放在西線上,其他地方交錯帶過。
  • 第一次世界大戰~
    人到閒處,你我他。賞曇花能讓人變得清明與寧靜。如果地球與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曇花雖然弾指芳華,轟轟烈烈,但也是剎那美麗,瞬間永恆!人呢,以百年記,也不過是三萬六千五百多天,在歷史長河中,能有雪爪鴻妮,實是不易。有一付對聯說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終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橫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幾何?我欣賞曇花。
  • 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些你應該知道(上)~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以度過、日本、義大利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及其僕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戰爭範圍幾乎涵蓋了整個世界,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勝利告終,戰後建立了新的國際秩序。
  • 假如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哪裡可能是主戰場?美俄都心照不宣
    上個世界人類爆發了歷史上最大規模以及最激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二戰之中許多國家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所以二戰結束之後和平的呼聲成為了世界國際的社會主要聲音,世界由此進入到了長期和狀態。現在國際形勢因為各種原因變得越來越嚴峻,大國之間也只是因為靠著核武器的制衡才沒有爆發全面戰爭,而是在中東地區進行著長期的代理人戰爭,中東地區也因此成為了世界的火藥桶。所以如果爆發第三次大戰,哪裡最有可能淪為主戰場的答案,美俄最清楚,只是都心照不宣罷了。
  • 歷史上的今天:人類有史以來最慘烈的戰爭因何爆發?
    接著德、俄、法、英等國相繼投入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一戰被許多人評為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戰爭: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過900萬軍人和700萬平民喪生,幾乎毀滅了整個歐洲。相比之下,雖然第二次世界大戰傷亡人數更多,造成的經濟損失和波及範圍也更大,但是相比工業革命後以科技為主導的二戰,正如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的那樣,一戰以被稱為人間煉獄的塹壕戰為主。電影《1917》劇照這場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首次大規模的總體戰,因何爆發?
  •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四大」歷史事件表明,你是希特勒你也會...
    墨索裡尼首先挑起二戰前的事端,隨後日本點燃了二戰前的一把火,最後希特勒把戰火燒遍全世界,其實二戰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法西斯的試探性進攻被遏制,如果法西斯的無理要求被拒絕,那麼二戰很難順利發生,就是因為這些貌似強大的「西方強國」的軟弱縱容了希特勒發動了這場世界性的災難,因此,二戰的爆發,這些西方國家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們最終也被卷進戰爭
  •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世界秩序重新建立,戰敗國受何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一場邪惡的戰爭,一場必然會爆發的戰爭。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在帝國主義過渡時因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同時新舊殖民主義的矛盾逐漸激化;在以英法為代表的老牌帝國主義與以德國為代表的帝國主義國家經濟發展與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爆發了一場以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霸權為目的的一場帝國主義戰爭。
  •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於哪一年
    可是,當洪秀全把所謂「清妖」趕走,他自己當家做了掌柜之後,又做得怎樣呢?馬克思說,他們這些造反者,帶給普通民眾的惶恐,比他們所反對的人,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太平軍的失敗,幾乎是一定的了。    李自成從小吏起家,被潮流挾裹,站在了風口浪尖上,成為當時能改變歷史走向的人。可惜,他肚裡沒貨,儲備不足。相比於關外父子兩代已經經營了數十年的愛新覺羅氏,他太沒有統治的經驗了!
  • 第一次世界大戰:海上十大最牛戰艦
    第一次世界大戰,在這場戰爭兩個集團,為了贏得最後的勝利。在戰爭期間投入發明了很多的新武器,而軍艦作為當時最重要的海上力量,更是成為了一戰的主戰場。這搜軍艦在戰場上打贏了德國軍艦,為英國海上霸權提供了貢獻,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能夠退伍的戰艦之一。這艘軍艦是在伊莉莎白女王時代建造的戰艦之一,同時共做了六艘類似的戰艦。它擁有超過24臺鍋爐,是當時英國海軍中最快,最強的艦船之一。最高時速可以去到24節,軍艦上配備多門火炮和一個特殊的雙槍炮塔,對敵人的威脅非常巨大。它可以容納1,000名船員,並且在裝載魚雷後不久,在著名的日德蘭戰役中大獲全勝。
  • 10部經典影視佳作,帶你徹底看懂第一次世界大戰
    每年的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紀念日。戰爭片迷恐怕都知道,關於一戰的電影遠不及二戰多。你覺得片中讓良駒拉炮車很糟蹋材料?可事實上,騎兵們大部分都下馬打仗去了,馬不幹這個又能幹什麼呢?上級軍官的嚴厲打壓是主要原因。電影結尾,法軍少校恐嚇下屬說:「我曾判處一隻貓叛國罪!」這句臺詞其實是有所指的。歷史上,真的有隻貓因為在兩軍之間遞送紙條,而被以「間諜罪」的罪名槍斃了。這真是個悲哀的結尾。
  • 若是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主戰場將會在哪?一大熱點地區出乎意料
    但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戰爭沒有大小,每一場戰爭給我們帶來的都是災難,不幸的是,每一場戰爭的結束並不意味著終止,而是下一場戰爭的開端。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來臨?二戰稱得上是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一場戰爭,毫不誇張的說,那場戰爭直接影響了國際局勢的走向,當時幾乎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被波及,每個國家都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時至今日,那場戰爭也依舊讓人心有餘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