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發布國家賠償典型案例:呼格案、聶樹斌案等入選

2021-01-18 光明網

  光明網北京12月29日電(記者 孫滿桃)最高人民法院今日對外發布最高法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頒布實施二十五周年典型案例,「浙江張氏叔侄」、呼格吉勒圖案親屬、聶樹斌案親屬、佘祥林等一批刑事賠償案件入選。

  據最高法副院長、賠償委員會主任委員陶凱元介紹,1995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施行。黨的十八大特別是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各級法院進一步加大人權保障和涉產權保護的力度,妥善審結了「張氏叔侄」、呼格吉勒圖親屬、聶樹斌親屬等一批刑事賠償案件,一些冤錯案件受害人依法獲得賠償。

  另外,人民法院精心審理了瀋陽北鵬公司、丹東益陽公司等一批涉財產賠償案件,依法保護企業產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有力維護了社會公平正義、提高了司法公信力。

  記者注意到,此次評選出的25件典型案例,以時間節點和規則意義為主線,主要選取了在保障人權、規範公權方面在全國範圍內有重大影響和標誌意義,或者對於完善國家賠償制度具有法律適用規則意義的案例。

  例如:在案件類型上,包括了刑事賠償中的無罪羈押賠償、違法追繳賠償、怠於履職賠償等,和非刑事司法賠償中的違法保全賠償、錯誤執行賠償等。

  在權利保護上,除選取對賠償請求人人身權和財產權予以保護的案例外,同時由於國家賠償審判還承擔著保障公權機關依法履職的職責,也選取了正當履職不予賠償的案例。

  另外,在賠償義務機關方面,涵蓋公安、檢察、法院及監獄管理等國家機關。在地域的廣泛性方面,涵蓋了十六個省市區的轄區。

  最高法賠償辦副主任祝二軍表示,黨的十九大召開後,人民法院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新要求新期待,提出「當賠則賠」「把好事辦好」的新理念新目標,進一步發揮國家賠償審判作為人權司法重要保障的作用。

[ 責編:曾震宇 ]

相關焦點

  • 京師律師代理的聶樹斌案入選最高法25件國家賠償典型案例
    【珠海律師、珠海法律諮詢、珠海律師事務所、京師律所、京師珠海】12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自1995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施行25年來國家賠償審判工作情況,並發布了25件國家賠償典型案例。
  • 最高法:呼格吉勒圖案、聶樹斌案入選國家賠償法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網站12月29日消息,最高人民法院日前發布國家賠償法頒布實施二十五周年典型案例,其中包括呼格吉勒圖再審無罪國家賠償案、聶樹斌再審無罪國家賠償案等。以下是典型案例具體情況:國家賠償法頒布實施二十五周年典型案例目錄1.秦德義、李寧靜等人申請湖南省衡南縣人民法院錯誤執行國家賠償案2.鄭傳振申請福建省南平市中級人民法院再審無罪國家賠償案3.王建中申請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再審無罪國家賠償案4.黃彩華等人申請廣東省連平縣公安局刑訊逼供致死國家賠償案
  • 「當賠則賠」「把好事辦好」最高法發布25件國家賠償典型案例
    人民網北京12月29日電 (薄晨棣)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頒布實施二十五周年,29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25件國家賠償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賠償委員會主任委員陶凱元表示,希望各級人民法院準確把握國家賠償審判「當賠則賠」「把好事辦好」的新理念新目標,合力落實國家賠償審判的新任務新要求,全面提升國家賠償審判工作的發展質效。
  • 全國法院審結國家賠償案件約22萬件 呼格吉勒圖案、聶樹斌案等入選...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王晨婷)1995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施行。為紀念國家賠償法施行二十五周年,12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評選出的二十五年來各級人民法院審結的25件國家賠償典型案例。「國家賠償法是保障人權、規範公權力行使的憲法相關法,是體現憲法以人為本、尊重和保障人權精神的重要載體,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 川觀獨家對話聶樹斌案律師:精神賠償創紀錄 是突破
    辜光偉、王殿學:聶樹斌國家賠償268萬餘元具體構成如下:死亡賠償金及喪葬費1,264,820.00元;侵犯人身自由賠償金52,579.10元;被撫養人生活費64,000.00元;精神撫慰金1,300,000.00元國家賠償系法定賠償,聶家人獲得268萬餘元的國家賠償,從法定上獲得了比較高額的賠償,聶樹斌案的國家賠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部分的突破。
  • 電信詐騙、"毒跑道",最高法發布2017年十大案件
    電信詐騙、"毒跑道",最高法發布2017年十大案件 原標題:   本報北京2月1日電(記者靳昊、劉華東)最高人民法院1日發布「2017年推動法治進程十大案件」。
  • 「老人撞傷兒童欲離開被阻猝死索賠案」入選典型案例 最高法:保護...
    5月13日,最高法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人民法院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大典型民事案例。據悉,這些案件是2018年以來發生法律效力的、廣受社會關注和輿論讚譽的生動案例,分別從英烈保護、見義勇為、公序良俗、誠信友善、孝老愛親等不同方面體現和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標、導向和準則。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紅星新聞去年報導的發生在河南信陽的「撞傷兒童欲離開被阻猝死索賠案」入選此次發布的典型案例。
  • 最高法發布涉醫犯罪典型案例 北京民航總醫院殺醫案入選
    封面新聞記者 代睿5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8件人民法院依法懲處涉醫犯罪典型案例。封面新聞記者注意到,曾經引發輿論關注的孫文斌故意殺人案(北京民航總醫院殺醫案)入選典型案例。案例顯示,2019年11月12日,被告人孫文斌之母(95歲)因患哮喘、心臟病、腦梗死後遺症等疾病到北京市第一中西醫結合醫院住院治療,同月22日出院。其間,醫院曾下達病危病重通知書。同年12月4日,因孫母在家中不能正常進食,孫文斌聯繫999急救車將孫母送至北京市民航總醫院。孫母經急診診治未見好轉,被留院觀察。
  • 「呼格案」改判:「不予認定」是對「疑罪從無」的重申
    2019年7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核准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維持第一審對被告人趙志紅以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罰金人民幣五萬三千元的刑事裁定。值得注意的是,最高法對趙志紅強姦殺害楊某某等4起犯罪事實不予確定。
  • 「張志超案」寫入最高法報告 連續7年提及冤錯案
    5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時指出。記者注意到,這是2014年以來,最高法工作報告連續7年提及典型冤錯個案並反思,同時也強調罪刑法定、疑罪從無原則。周強在報告中指出,堅持實事求是、有錯必糾,去年各級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刑事案件1714件,山東等法院依法糾正張志超等重大冤錯案件。
  • 最高法發布耕地保護典型行政案例
    原標題:最高法發布耕地保護典型行政案例 本報北京12月14日電 (記者 孫航)為進一步加強各級行政機關和廣大人民群眾對耕地保護極端重要性的認識,堅決遏制農村亂佔耕地行為,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從全國法院範圍內收集、整理了8件近年來審結的涉耕地保護的典型行政案例,於14日正式發布。
  • 聶樹斌案:什麼力量劫持了來遲的正義?
    聶樹斌無罪!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對原審被告人聶樹斌故意殺人、強姦婦女再審案公開宣判,宣告撤銷原審判決,改判聶樹斌無罪。隨後,河北高院在微博上向聶樹斌家屬致歉,表示堅決服從並執行最高法判決,將根據聶樹斌父母的申請,及時啟動國家賠償程序。   沉冤得雪!
  • 彭真之子談呼格案、聶樹斌案:發現錯誤應糾正
    談「呼格」案:發現錯誤就應當糾正  「父親曾說,一個冤案、錯案,與全國的整體案件對比來說,甚至不到百分之五,但對一個人、一個家庭的影響卻是全部。」  傅洋提到,父親在1956年3月的第三次全國檢察工作會議上就曾指出:「錯捕、錯判要堅決糾正、平反,因為我們的國家是代表人民的,是實事求是、光明正大的,不冤枉好人。」
  • 王書金案重審背後:與聶樹斌案無關
    備受關注的王書金案進入死刑覆核程序7年後被發回重審。王書金因自稱是聶樹斌案背後兇案的真兇備受關注,而此次發回重審,並非因聶樹斌案。據央視新聞11月9日消息,日前,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受最高人民法院委託,向被告人王書金送達了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
  • 惡魔趙志紅是不是「呼格案」真兇?正義就該這麼較真!
    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據不少媒體先前的報導,趙志紅親口承認,自己才是「呼格案」的真正兇手,強姦殺害了婦女楊某某。而最高法很快澄清:法院沒有認定趙志紅就是呼格吉勒圖案的真兇。最高法刑五庭負責人表示,由於證據不足,人民法院對趙志紅強姦殺害楊某某的事實,不予確認。坦率地說,這肯定讓不少人大跌眼鏡。
  • 是否啟動張玉環案追責?縣政法委副書記:不歸我管
    張玉環在自己已經破敗的老房子裡 (圖/齊魯晚報)一、國家賠償結合2010以及2012年修改的「國家賠償法」以及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審理國家賠償案件適用精神損害賠償若干問題的意見
  • 「世界海員日」最高法發布典型案例:船員人身損害賠償「同命同價」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八件涉船員權益保護典型案例,彰顯了人民法院發揮海事司法職能,依法保護船員合法權益的鮮明立場。其中一個典型案例統一人身傷亡賠償標準,維護遇難船員家屬權益,體現出對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平等尊重、平等保護,實現「同命同價」。
  • ...離開被阻猝死索賠案入選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大典型民事案例
    信陽法院審理的撞傷兒童離開被阻猝死索賠案入選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大典型民事案例 2020-05-15 02: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呼格案追責:「處分」涉事官員不能是終點
    人們的憤怒在於明顯的刑訊逼供和瀆職無人負責2月1日凌晨,呼格冤死案的處理結果悄悄發布。簡單的一紙通告,沒有具體的負責部門,沒有詳細的依據,更沒有追責的具體過程,使其立即陷入了輿論的口誅筆伐之中。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孫謙曾表示,冤假錯案的出現,最根本的原因有兩條,一條是個別司法人員依法保障人權觀念缺失,另一條就是個別司法人員違法辦案、違法取證、暴力取證,甚至刑訊逼供。具體到呼格案,刑訊逼供和瀆職的痕跡隨處可見。
  • 最高法案例:租金損失屬直接損失範疇,法院應判令予以賠償
    最高法案例:租金損失屬直接損失範疇,法院應判令予以賠償 2020-12-16 18: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