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誤以為恐怖或者驚悚片一定要有怪物、兇殘的殺手、鮮血淋漓的屍體什麼的才能達到效果,自從看了幾部30-50年代的黑白經典恐怖片之後,徹底否定了我以前的看法。
比如這部《壞種》,竟然就是PG級別的!片中沒有任何暴力鏡頭,也沒有任何特級(除了最後的閃電),但影片營造出的那種氣氛,從一個天真小女孩身上散發出的那種邪惡,和她對犯罪行為的毫不為意,卻像一股寒氣籠罩著你,久久不散。堪稱同類片的經典之作。
兒童可以這麼邪惡麼?那個作家的話很值得玩味:很多事情都是天生的,莫扎特6歲就會作曲,愛迪生12歲就懂得發明,有很多變態的殺手也許剛脫掉開襠褲就已經懂得謀殺的藝術了,就像有的人生下來就是瞎子一樣,一切都是無法改變的,天生的--BAD SEED!
很早的VCD時代,我看過國語配音的《孽迷宮》,是莎朗·史東和伊莎貝拉·阿加尼主演的,裡面還有凱西·貝茨演那個偵探。當時就覺得很好看,但是恐怖效果差了點,情色多了點,尤其一開始就有阿加尼的全裸畫面,實在有點掛羊頭賣狗肉的嫌疑。還有最後的結局也不夠令人滿意,另外其中對兩個女人(大婆和小三)搞同性戀的暗示有點不可信。
後來的DVD時代,我看了CC版的《浴室情殺案》,才知道這部原版比好萊塢的版本要好的多。黑白片竟然能更好的加強恐怖的效果,而且冷冰冰的劇情,讓人感到一絲寒意。記得有一段,給夫人看過病的醫生坐車走了,在車裡她的同事詢問她的病情,他說:『我可以帶她到我的診所,但我討厭靈車停在我的門口,我不喜歡」頓了頓,笑了一下,他才補充說:「病人也不喜歡。」另外影片的結局也是回味悠長,讓人遐想。有人說有希區柯克的味道,只能說見仁見智了。這個電影在IMDB上也長期位居恐怖片BEST前十,不容錯過。
最近也開始找來一些經典的默片恐怖片欣賞,發現這種古老的電影形式有著現代電影無法複製與比擬的特性,讓人有著別樣的觀影感覺。
今天看了這部茂瑙的名作《諾司法拉圖》,發現了後世很多吸血鬼電影的影子,此片堪稱它們的祖師, 其獨創性與想像力無可比擬。讓人在沉默中恐懼,在光與影中感受到陰森的感覺,同時又不乏詩意。欣賞這部電影,就像欣賞無數張油畫,越品越有滋味。
順便說一句,看默片最好在晚上,心比較靜的時候,不然很可能不耐煩,堅持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