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的孩子教育:你總是知道做不到,因為沒有在心上用力

2020-12-20 壹心大哥

絕大多數家長都是為了叛逆期的孩子教育問題,每天在學習家庭教育課程或者看文章、看書籍,希望能通過自身改變成長帶來孩子叛逆厭學等問題地徹底解決。

但通常孩子問題並沒有實質性的轉變,究其原因,除了理論導向是否正確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道理學了很多,但『知道做不到』。

但是『知道做不到』恰恰是壹心大哥認為最容易解決的問題,為啥大人們願意改變去學習卻『知道做不到』?

我們今天就來聊聊《叛逆期的孩子教育:你總是知道做不到,因為總是忘記心上用力》這個主題,你閱讀此文後如果有感想,歡迎你在評論處無私分享自己教養叛逆期孩子的經驗與感悟。

01知道與做到

這段時間來每天都有些媽媽線上聯繫我,說她的孩子輟學了,不愛學習,天天在家裡就是打遊戲、看電視,而且還不能說孩子,否則孩子就會罵人或者閉門玩手機。

媽媽慢慢越來越焦慮,焦慮的是這個年紀的孩子不讀書,功課落下來這麼久,哪怕以後復學,怎麼能夠跟上正常的學習進度啊?

媽媽同時也開始擔憂,如果孩子的問題不能早一天解決,孩子未來就會變成一個」無用之人「,長大了怎麼走向社會,如何能成為」自食其力「、」身心健康「的人啊?

媽媽為了擺脫以上痛苦,開始求助心理諮詢師,結果孩子頂多去一兩次,就再也不配合了,因為孩子認為:他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自己的父母!

媽媽不甘於失敗,她為了改變孩子的現狀,買了叛逆期教育相關書籍,網上訂購了各類青春期孩子叛逆破解課程或者各類訓練營,自己認真學了很多東西,可為什麼都不管用呢?她說她的孩子,現在還是那樣。

我就問媽媽,你跟孩子過往的溝通是否順暢啊?她說孩子進入叛逆期後溝通就從未順暢過,現在跟孩子基本上不怎麼說話,因為一說話就會爭吵。

我說怎麼會這樣子呢?媽媽說我一看到孩子玩手機、打遊戲,我的氣就不打一出來。我就會不由自主、不受控制的想去對他負責任,於是我就去提醒他或者好聲好氣地表達自己的看法,結果遭來的都是孩子的白眼、怒吼、轉身回房……

媽媽說她以前也跟孩子好好說話,孩子就是不聽,然後我就發火了,現在一見到孩子就想發火。說到這裡,媽媽說我也知道要想孩子好,需要好好跟孩子說話,這些我都知道,但是我做不到。

這個家長的困境,我相信很多人可能都會有類似的感受,可能很多人也會有相同的疑惑,就是為什麼我學了這麼多,知道了很多家庭教育的道理,可為什麼還是不管用、做不到呢?

其實我們經常會被自己的左大腦中顯性意識欺騙,比如:我們沒這麼好相處,卻經常自我感覺良好,告訴別人自己是個脾氣好、很容易相處的人;

又比如:可能我們外在的工作、社會地位、家庭收入、同事關係看起來還不錯,沒這麼糟糕、失敗,卻被孩子叛逆厭學的事拉進自卑的泥潭,於是,自己把自己批的一文不值,我真是個失敗的爸爸媽媽!

很多時候我們學習模式都是沿襲了過往我們應試教育的」學以致考「而不是」學以致用「,所以我們無論怎麼學,僅僅能改變的是我們現有頭腦的認知,但並不表示你已經可以做到了。

做到是要經過敢於邊學邊做,哪怕開始的時候不斷有錯,錯了不氣餒,不斷修正,不斷實踐,經歷過自我反思,刻意地再練習,再反思的過程,才能習得的。

在我的教練指導中經常會講到:這一代的00後孩子,一不怕死,二不怕苦,就怕愚蠢的父母做死看不到孩子的內心深處需求『被尊重、被信任、被接納』,於是孩子內心總是沒有安全感與歸屬感,你跟他講的任何道理都是你自己的期待與觀點,那麼最終的結果自然就是『雞同鴨講』。

比如,在講到何謂安全感的時候,我通常會問家長:有誰知道心理上的安全感指的是什麼?怎麼做、怎麼說才能給予孩子心理上的安全感?安全感是解決什麼問題?我們自己身上有什麼資源與能力讓孩子的安全感不斷提升?然後就沒有幾個家長能出聲了。

通過這個現象我們可以發現什麼?很多時候我們只是知道了安全感這個詞而已,我們只是知道有安全感這個詞,而這個詞背後真正的含義是什麼,我們並不知道,也許並沒有感興趣去了解!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大人只是喜歡學習一些空洞概念,比如現在非常流行的:要無條件接納孩子,只是學了類似安全感、無條件接納類似此類詞的概念,至於這個詞是幹什麼的?它背後的真正含義是什麼?我們並不知道。

我們所看到的很多家長所謂努力學習,很多時候只是把一些知識從未知轉化成了知道,僅此而已,可是知道跟做到,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比如很多媽媽來問我怎麼與孩子溝通,才能夠走入到孩子內心,用怎麼樣的技巧說話才能幫助孩子打開心結,好讓他最終願意跟父母說話,甚至學習自律、主動復學。我經常都會與媽媽們有類似以下這段很值得思考的對話。

我:[聽起來你現在很想改變與孩子溝通不順暢的情況,是嗎?]

媽媽:[是啊,孩子厭學後在家就是不理我,總是關著門玩遊戲,吃飯的時候才出來,我根本就無法跟他正常溝通,我這些天都擔心、焦慮的快崩潰了!]

我:[哦,那麼如果孩子情緒稍微好一點,你想跟孩子說什麼呢?怎麼去說呢?]

媽媽:[我打算輕言細語地跟孩子說,我就是想說玩遊戲可以,但是別黑白顛倒,傷害了自己的身體,或者問問孩子內心有什麼事情,可以說出來,咱們一起想辦法啊!]

我:[聽起來你這個想法,你是想做個接納孩子、尊重孩子的媽媽,是嗎?]

媽媽:[是啊,書籍上面、課程裡面都是這麼教的,我也很認同啊!]

我:[聽起來,你現在認為的溝通就是好好說話、語氣溫柔、換位思考,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是嗎?]

媽媽:[是的!]

我:[那你是否知道用心溝通這個詞語,或者聽過:溝通從心開始,這句話啊?]

媽媽:[聽過啊,就是不知道怎麼用啊?]

我:[既然你知道啊,但是你有好奇過為什麼溝通都與心有關,探索過為什麼溝通會與用心相關聯啊?]

媽媽:[這個我真的沒想過……]

其實我們身處信息加速的年代,各類知識泛濫成災。在網際網路上幾乎所有的知識點都可以搜到。如果你真的想去了解『用心溝通』、『溝通從心開始』這些知識點你完全可以上網去搜,但是搜了這些知識以後,你真的就把生活中的困惑給解決了嗎?

對於我們70後的家長,大家都熟知一句話: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影響了很多人,很多人對這句話也是深信不疑。

今天在這裡我要說:知識並不能改變命運,真正改變命運的是一個人內在的能力,我們只有把知識內化成自己的能力,才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所以說:知道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敢於先去做、才有可能做到!

你要在做與做到的過程中去不斷體會、不斷感悟這個過程,這是個屬於你自己的體驗,然後你不斷反思調整,沒有人能夠替代!

叛逆期的孩子教養是否『適宜、中正』,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真正的落地執行是否深刻、到位!甚至有時候你會覺得過程中非常難受,簡直都有"痛不欲生"感覺!

所以為什麼你知道了卻做不到,這裡我個人觀點是因為這兩個原因:

第一個:就是你根本就不知道,你僅僅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所謂知道的只是這個名詞或是概念而已,至於這個名詞或是概念背後的含義,你還是根本不知道,所以你就根本無法落地,也就做不到。

第二種:可能性就是你知道了,也只是頭腦中的知道了!你沒有從內心層面真正的發了大願,沒有經歷過自我改變後的不斷去做、不斷感悟、不斷調整的痛苦過程,也許因為你不喜歡這種害怕、擔憂的感覺,所以最終逃避了!

02心上用力才是根本

很多爸媽遇到了孩子叛逆、厭學、玩手機等等問題,本能反應就是尋找各種方法,於是自然通過努力學習了,知道了很多方法。

可是當你費盡心機尋找的方法,比如很多家庭教育課程中各種教育叛逆期孩子的道理:給予孩子安全感、要尊重孩子、要無條件接納孩子、要用非暴力溝通、要學會正面管教……

但是什麼是尊重?什麼是安全感?怎麼做才是接納?怎麼做才叫尊重?怎麼做才能給孩子安全感?我想你也是理解了字面意思,但你何時自己深刻體驗過嗎?

所以我看到很多家長知道了不止一種教育叛逆期孩子的方法,就是用不出,做不到,白白浪費了時間、金錢不說,還一次次錯過了教養孩子的最佳時機……

這又是為什麼呢?難道『知道做不到』是目前普通家長沒法破解的難題?這裡我只能說:那只是你為自己開脫掩飾的藉口而已,因為很多家長知道的同時並且也做到了!

我經常與『親子溝通學習圈』的家長說:你如果沒有親身體驗過自我尊重、自我接納、自我認同,並且隨時清醒地覺察自己當下的恐懼、痛苦、焦慮情緒背後的根源,那麼教育叛逆期孩子的道理就僅僅是道理而已!

因為解決叛逆期孩子問題的成功方法是別人的經驗所得,你與別人的內在頻率、能量狀態、意識層次是不同的,所以別人能做到的,你現在就是知道了,但你未必做得到!

因此解決叛逆期孩子問題的最好方法不是尋找更多方法、最佳方法,而是先在自己的心上用力,不斷提升內在頻率,能量狀態!

首先孩子的現在問題是你們自己創造出來的!

你們始終要在內心檢視自己,你們怎麼樣一點一點允許孩子成為今天這個樣子?允許是指你心靈深處的觀念、想法,到底哪裡出問題了?

我這裡拿『親子溝通學習圈』的一位媽媽與我溝通的實際案例來說明,為什麼解決問題唯一之道是:先在自己的心上用力!

媽媽:[教練,我孩子厭學在家後,就可一個勁地追劇、玩遊戲,其他啥都不做,剛才在客廳裡聽孩子在房間裡的玩遊戲說話聲音很大,還夾雜著粗話,我實在忍不住進去好心提醒他,哎……別提了!]

我:[你怎麼好心去提醒他的啊?我能聽一下嗎?]

媽媽:[我說買電腦不是讓你玩遊戲的,實在不行我就斷網了,結果孩子跟著就罵了我:關你屁事啊,SB!滾一邊死去!這段時間我在家裡都是小心翼翼地說話,孩子現在怎麼可以殘忍啊!]

我:[聽起來你現在很難受、傷心,我想問一下,孩子在玩遊戲的時候,你怎麼會有念頭去要跟他說話的呢,你難道不會照顧好自己,做做冥想,或者看本書、喝杯茶之類的?]

媽媽:[我內心有擔憂啊,我擔心孩子這樣下去,他以後的前途就毀了啊,而且他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不跟我說話了啊!]

我:[那麼你的擔心有跟孩子說嗎?你完全可以在孩子出來吃飯的時候,平靜地告訴孩子你現在的擔憂啊!]

媽媽:[我不敢說啊,我怕孩子會聽後出狀況啊!]

我:[那麼你既然不敢真實地跟孩子說自己的擔憂,為什麼你今天又要去通過說來管教他呢?這裡明顯你是心口不一啊,你說孩子會希望自己的媽媽是個很假的人嗎?]

媽媽:[孩子肯定不希望啊,但是我還是擔心他這樣長期下去,會成為廢物的!]

我:[既然你擔心孩子未來會成為廢物,但是你又不真實告訴他,我只能說你內心深處其實是欣賞孩子這樣叛逆、不受約束行為的!]

媽媽:[這怎麼可能!我現在都焦慮難受不已啊!]

我:[小時候的你是不是在父母面前都是乖巧懂事的啊,哪怕大人之間吵架或者你無意的犯錯,你被打罵了,你只會偷偷生悶氣,而不敢跟父母真實地表達啊?]

媽媽:[是啊,小時候父母對我的確不夠好,我只能忍受著,所以當我成了母親後,我就一定要對孩子負責任!]

我:[於是小時候的你就有了個認知,因為我的力量很弱,面對父母的聽話模式下的打罵管教方式,只能逆來順受,不敢真實表達,所以這裡你是有個極度匱乏的需求點的,也就是你一直渴望的,未曾滿足的期待——忍受父母打罵的孩子未必能成才,面對父母也需要有自己的主見與抗爭的!]

媽媽:[你這麼一說,好像是的啊!]

這位媽媽自己的童年經歷是壓抑型的、被指責、被打罵、被媽媽約束太多、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與她互動很少,所以她內心很嚮往孩子這樣的!

當她很嚮往這樣的時候,面對兒子的自由自在、不受約束,她頭腦會知道不對,但是她心裡深處會情不自禁地欣賞。

所以她兒子從厭學情緒開始,到最後休學在家,其中是做了很多離譜的事情,但是她後來去糾正孩子行為的時候,根本就忘記有這一場場離譜的事。

可她想糾正孩子的時候,她只會講道理,可是媽媽內心的力量又出不來,而且溝通時還無意識的心口不一,因為她內心深處還是認同孩子這樣的。問題出在這裡!

所以你們哪怕知道各種解決方法,如果內心深處那個無意識的非理性點,到現在還沒有警覺到、發覺到,孩子的狀態不會有實質性的改變。

因此,解決『知道做不到』的最好方法:不是尋找更好的方法,而是先在心上用力,不斷提升內在頻率!

03教練寄語

當你以孩子為鏡子,面對叛逆期孩子的各種行為,你有了擔憂、焦慮等情緒時,建議你開始反思自己,懺悔檢討自己,勇敢地去把自己過往的各種執念一個個拎出來,一次次去正面接觸開始形成這個執念背後的具體事件、當時的自己感受、看法等。

你最終會發現,過往的幾十年我真他媽的過得太荒唐了,為了這些固有執念,我總是兜兜轉轉地尋找滿足這些執念的感覺,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當年未曾得到的期待與渴望,我們其實一直沒有接納自己!

當我們不接納自己時,我們就開始抗拒別人。當我們沒有自己時,我們就開始要求別人。當我們不認可自己時,我們就開始評判別人(丈夫、孩子等)。總之,我們內在感覺匱乏時,我們就開始折騰、折磨別人。

你渴望得到的滿足也正是你無法為別人做到的!你缺失的也正是你不能分享給予別人的。曾經原生家庭的受害者長大後就變成了自己家庭中的迫害者,自我了解、自我滿足、自我負責,這是你成長的必經之路。

內心恐懼是創造一切事物的障礙,而只有做你自己,提升自己的能量,才能化解一切恐懼。做你自己,不是做你想要的自己,是做回你本來的、本源的、清淨無染的自己。

當你一直在尋找如何做更加好的方法路上,你永遠都是知道做不到!

正如學佛三年佛在天邊,而佛其實就在你的心裡!

作者:壹心大哥,叛逆期親子溝通資深教練,兩枚青春叛逆期孩子的70後父親。專注叛逆期孩子有效溝通的技巧、方法、案例,1對1指導家長幫助孩子走出厭學、脾氣暴躁、早戀、玩手機等困境。

如果你有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或者想學習更多實用的親子溝通技巧,你可以通過關注後私信我,免費幫你分析你與孩子溝通當中遇到的問題。

#叛逆期#

相關焦點

  • 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教養不是套路,而是父母的修行
    孩子不肯寫作業,經常以身體不適的緣故不去上學,正常吃飯也不吃。我看了很多網上的親子溝通文章,也了解一些,儘量想同他有良好的溝通,想知道他內心的想法,問他為什麼不做作業,為什麼不去上學,他總是回答不知道。孩子現在好幾天不出門了,今天我回家跟他說:「孩子啊,你咋不出門呢?
  • 從學生離家出走,說說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怎麼教育
    因為這個女生是我的課代表,長得白淨,高挑,很開朗,一頭長長的黑髮,在別人眼裡就是個乖乖女,做課代表也很負責,我對她很滿意。我耐心地聽她母親說了事情的經過,原來她父母離異了,她父親又找了一個,她媽媽去外地打工,就把她寄養在外婆家。父母兩人離婚後還經常互相指責,謾罵,從來不問問她的學習和生活情況,讓她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
  • 叛逆期的孩子,該怎樣正確的教育?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過,如果孩子沒有良好的教育,那麼是父親的失職,自己孩子能否健康快樂的成長是每位家長最關心的事情,隨著時光的流逝,孩子一天天逐漸長大,孩子思維和身體各方面漸漸成熟,對每件事物都有獨自的見解和想法,那麼這個時候父母的想法和孩子的想法不統一,就會產生分歧,有分歧就會產生爭執和矛盾
  • 古代的孩子,為什麼沒有叛逆期?
    現在的老師、家長,經常提到孩子在上初中、高中的時候,屬於叛逆期,出現逆反現象,是正常的。這其實是一個似是而非的問題,我們不能因為這種現象最近比較普遍,就說它是正常的。我們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但歷史上從來沒有這樣的記載,說小孩子在青春期一定會出現逆反現象。「叛逆期」這個詞,也就是最近幾十年才出現的,以前根本就沒有這個詞,根本就沒有這種大量孩子的逆反現象,所以這不是正常現象,而是我們的教育出現了問題。為什麼古代的孩子沒有叛逆期?原因是什麼?
  • 孩子叛逆期,家長應該怎麼做?
    我們都知道正確的辦法是和孩子親密的談心,及時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走出叛逆期,但是大多數孩子都是一副拒人千裡之外的模樣,絲毫不給家長機會。我們在考慮孩子的時候,也要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沒有用對方法呢?使得孩子對自己產生隔閡,不信任自己。那麼各位家長在碰到孩子叛逆期的時候,應該如何正確地處理呢?
  • 張萌2歲女兒「叛逆期」,孩子第一個叛逆期,這樣做比打罵管用
    其實2歲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在面對孩子第一個叛逆期的時候,不少父母會選擇打罵的方式,但其實並沒有用,最有效的方法是父母既要滿足孩子的需求,但同時也要掌握好分寸。 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很重要 第一個叛逆期對孩子來說也是其成長的關鍵時期,如果父母不能正確處理好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那麼將會對孩子的人生發展產生很重要的影響。
  •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面對孩子叛逆期,父母要這麼做!
    婷婷自六歲以後,越來越喜歡說「不」,什麼都要跟大人反著來,尤其是最近,我叫她做什麼,她總是偏偏不做。深圳的 「五一」一過,天氣就開始炎熱了,我想讓她多喝一點水,她總是以不渴為由拒絕。可十分鐘不到,她就問我:「媽媽,我要喝水。」然後咕咚咕咚一仰頭,可以喝掉一大瓶水。
  • 孩子人生三次叛逆期,不打不吼,這些教育方式改變孩子一生
    一提到孩子叛逆期,很多父母都頭痛不已,又無可奈何。除了對孩子發脾氣嚴加管教,或者對孩子百依百順,拿孩子一點轍沒有。碰上孩子叛逆,很多父母都會崩潰,情緒失控。
  • 不讓看電視,9歲孩子跳樓!孩子人生3次叛逆期,你一定得這樣管!
    其實孩子人生裡一共有三次叛逆期,都是生理成長反應在了孩子的行為上,不同的叛逆期,還有有不同的叛逆表現,心理髮育特點也太有不同,所以家長面對孩子的三次叛逆期所採取的教育方法也要不同。
  • 如何關心叛逆期的孩子:你以為是愛的溝通,其實是相愛相殺的攻擊
    作者丨壹心大哥編輯丨笨拙的老狼現在很多父母為了叛逆期的孩子教育問題,每天在學習各種家庭教育課程或者看文章、看書籍,希望能通過自身的轉變帶來孩子叛逆帶來的各種問題的徹底解決。於是我們看到大人們都懂得要用『包容、接納、理解、愛』去關懷孩子,要對叛逆期的孩子的多鼓勵、多安慰、多支持,但是通常孩子的叛逆問題還是並沒有實質性的轉變。
  • 孩子一生中必經的3個叛逆期,家長緊抓教育,輕鬆塑造「乖寶寶」
    不同時期的孩子個性發展和心理生理髮育特點均不同,父母應做到「對症下藥」。【一】寶寶叛逆期多數情況下,孩子在2歲左右進入第一個叛逆期,由於各項能力的發展,寶寶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開始萌芽,說話不由自主地變成「我想」、「我要」「我不」等,不再一味地順從家長,如果爸爸媽媽沒有依著他們,小傢伙則會以哭鬧威脅、反抗或者打人。
  • 不讓看電視,9歲孩子跳樓!孩子人生3次叛逆期,你一定得這樣管!!!
    這個時期的孩子還沒有「規矩」這個意識,砸東西、對家長拳打腳踢、總是回答不,是一種原始反應,所以這個時期,家長就要慢慢讓孩子知道「規矩」的意義。儘量不用商量的語氣。現在的家長越來越崇尚民主教育,總是給孩子自主選擇的權利,但是這個方法對於2.3歲的孩子不適應,這個年紀的孩子哪裡知道什麼叫民主,他們只知道家長和我商量,那我就要說不!也不要用命令的口氣。命令是一種下意識的粗暴,家長口氣衝,那麼孩子接受到的反饋就是粗暴,那麼孩子會比你反應更加激烈,語氣平和但要讓孩子知道你應該怎樣做,才是父母要引導的。
  • 張萌談2歲女兒叛逆期,面對孩子第一個叛逆期,這樣做比打罵管用
    其實2歲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在面對孩子第一個叛逆期的時候,不少父母會選擇打罵的方式,但其實並沒有用,最有效的方法是父母既要滿足孩子的需求,但同時也要掌握好分寸。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很重要第一個叛逆期對孩子來說也是其成長的關鍵時期,如果父母不能正確處理好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那麼將會對孩子的人生發展產生很重要的影響。
  • 10-16歲叛逆期教育方法,家長如何教好叛逆期的孩子
    10-16歲叛逆期教育方法,家長如何教好叛逆期的孩子。對孩子的逆反,首先應予以接納,把它視為孩子逐漸成熟的過程。其次,在教育中要深入了解孩子行為或想法的邏輯是怎樣的,針對孩子那些不成熟的;或有害於成長的想法,選擇給予耐心的指導。
  • 《陪孩子走過每個叛逆期》:叛逆期,是孩子成長的好機會
    文:紅紅醬首發百家號:霍霍的小世界前段時間,我有個朋友跟我抱怨,說自家孩子最近有些叛逆,總是莫名其妙地發脾氣,她特別頭疼,不知道怎麼辦才好。然後特別感嘆地說了一句:「怪不得都說可怕的2歲!真的太恐怖了!」
  • 孩子叛逆期的教育不容忽視
    對於這樣的行為,父母可不能再一味的溺愛孩子了,不然就很有可能會讓他變本加厲,直到走上違法犯罪的不歸路。每個人都要經歷青春期,叛逆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都不能超出法律與道德,家長要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和引導,讓他們有一個健康有意義的青春期。通常情況下,12~16周歲的青少年都處於叛逆期;只是有的叛逆期更晚、叛逆的變現形式有所不同;而且女孩子會比男孩子表現的更為不明顯。
  • 孩子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父母應該怎麼管?
    事實上兩歲是孩子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思想不成熟,甚至沒有自我意識,他們總是不理解父母的意思,所以他們在和父母的交流過程中十分困難。因為他們表達不出自己的想法,父母們就只能靠猜,但是如果父母沒有猜對他們的心思,那麼他們就會大發脾氣。而2歲的孩子一旦不講理起來,父母們是很難控制的。
  • 張智霖兒子步入叛逆期?孩子14歲是分水嶺,做好這些讓他停止叛逆
    很多父母可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會遇到孩子叛逆期束手無策的情況,有些父母甚至會以為是自己的教育問題讓孩子越來越疏遠自己,而有些父母感受到了孩子在叛逆期的疏遠,卻找不到合適的交流方式和孩子進行交流,感覺怎麼說都是錯。張智霖和袁詠儀是娛樂圈中一對令人羨慕的模範夫妻,他們結婚多年都恩愛如初。他們有一個兒子--張慕童。
  • 孩子到了叛逆期?這樣做,比吼100句好用
    為什麼說我們要歡迎孩子叛逆,首先我們要明白孩子為什麼會叛逆。李玫瑾教授曾經舉過一個形象的例子:孩子放學回來,你讓他站住,他站住了,這就不叫叛逆。你叫他站住,他不僅沒站住,而且還進了自己屋,把自己的房門關上,這時候孩子就是進入了叛逆期。
  • 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家長管不好,孩子一輩子就完了!
    2020-11-19 11:21:22 來源: 學霸有秘訣 舉報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