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陳金火回鄉參加金火中學擴建工程落成典禮 劉伯怡/攝
祖籍安溪的馬來西亞丹斯裡拿督陳金火,生在海外,長在異鄉,但情系桑梓,熱愛家鄉事業,慷慨解囊,捐贈巨資建設金火中學,全身心支持家鄉發展教育事業,在進入九旬高齡之後,又捐資建設金火高級中學。他的無私奉獻,關愛故園的赤子情懷,深受故鄉親人的讚譽。
劉伯怡/攝
陳金火祖籍安溪縣尚卿鄉中山村。1922年出生於馬來亞,是吉隆坡安溪巨商陳唱的長子,長大從商,與胞弟陳月火繼承父業並發揚光大,經營的項目涉及汽車裝配及銷售、電子電氣製造、房地產、旅遊等領域,被譽為馬來西亞的「汽車大王」,成為一位有名的實業家。
熱心社會事業的陳金火,歷任馬華甲洞支會主席、甲洞區會主席,甲洞福建會館名譽顧問,雪蘭莪福建會館董事、雪蘭莪安溪會館董事、名譽會長;甲洞陳氏真山家族會主席等職務。先後獲得馬來西亞政府封賜太平局紳、拿督榮銜,2013年又榮獲馬來西亞最高元首封賜丹斯裡榮銜。
生在海外的陳金火,卻對祖籍地有著深厚的感情。改革開放以後,他多次回到家鄉探親,並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先後捐資支持中山小學及幼兒園的建設,捐贈安溪六中購置校車,捐贈尚卿鄉僑聯助建會所,捐資助建「龍門隧道」工程等,支持發展家鄉的事業。
1998年,家鄉正在安溪縣城籌辦一所中學,陳金火就一人承擔捐資建設校舍的全部資金,共捐建了兩幢教學樓及一幢綜合樓。校舍建成後,於1999年9月開始招生上課,學生1600多人。為表彰他熱心家鄉教育事業,縣政府將該校命名為「金火中學」。他為此榮獲省政府頒發捐資辦學金質獎章和「樂育英才」獎匾。
劉伯怡/攝
年逾古稀的陳金火,在捐建校舍之後,仍在關注著學校的發展,繼續為學校捐資,不斷完善學校的建設。進入耄耋之年後,他仍不顧年事已高和旅途疲累,多次回鄉看望學校師生。2008年,陳金火伉儷回鄉,再次捐贈一筆資金,供學校建設基礎設施和增添教學設備,並從海外帶回學習用品,獎勵品學兼優的學生。
2010年,陳金火再一次回鄉,來到學校看望師生,看到部分校舍窗戶玻璃破損,隨即捐贈一筆資金,讓學校完善校舍建設。翌年6月,陳金火伉儷又一次回鄉,向學校捐獻位於學校南面的8.76畝地塊及其附屬建築物,用於建設金火中學的大門、運動場、圍牆、環境綠化等配套設施,以及解決學校進一步擴建的需要。
熱心家鄉教育事業的陳金火,贏得家鄉親人的讚譽,也榮獲政府的表彰。2012年9月,他獲福建省人民政府立碑表彰,碑文寫道:「陳金火先生,祖籍安溪,旅居馬來西亞,慷慨捐資興辦公益事業,為頌揚功德,特立此碑」。縣委、縣政府還向陳金火頒發「興教善舉,福澤綿長」匾額。
2014年5月,金火中學舉行擴建工程落成典禮,陳金火伉儷懷著喜悅的心情,攜帶一家三代16人回鄉參加慶典活動。他的侄兒陳友金代表他在會上講話,表示將繼續關心金火中學的發展,省政府再次授予他捐辦公益事業金質獎章。
擴建工程落成後,陳金火又為金火中學捐建一幢4450平方米的陳唱教學樓。2015年4月29日舉行落成典禮。陳金火伉儷再次率領家人回鄉出席落成剪彩儀式。他和縣長高向榮共同為教學樓剪彩揭牌,高向榮縣長對陳金火伉儷熱心家鄉教育事業表示敬意。
為適應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縣政府決定在城北德苑工業區籌建一所高級中學。高中的規模比金火中學更大,造價也更高。年已九旬的陳金火,又承諾捐贈更多的資金建設這所中學。2015年12月15日,縣政府舉行金火高級中學命名奠基及捐資儀式。陳金火伉儷又一次率親友團回鄉參加。
縣長高向榮致辭指出,陳金火先生情系故裡,以興教為己任,16年前捐巨資建設金火中學,今天再捐巨資建設金火高級中學,為我縣教育事業再立新功,嘉行善舉,讓家鄉人民感動、銘記、敬仰。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為家鄉教育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陳金火,於今年3月21日在吉隆坡病逝。家鄉各界驚悉之後,紛紛向這位慈善老人表示沉痛的哀悼。緬懷他熱愛家鄉的功績。他給家鄉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不朽的業績,他的愛鄉情懷,將讓家鄉親人銘記和敬仰。
本文來源《安溪報》。如有其他問題,歡迎聯繫小編微信號:1099153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