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伊默
前幾天,熱播劇《清平樂》中的福康公主的扮演者任敏和梁懷吉的扮演者邊程在抖音進行了一場直播,這對在劇中令人嘆愕的虐戀CP走進直播間,粉絲們盼望著能有糖吃。
然而,卻因邊程的一頓騷操作致使這場直播意外翻車,自己也被一眾網友討伐指責:情商不高,不會說話,簡直就跟個二傻子一樣。
在直播的時候,任敏說因為自己的腳特別涼,所以堅持每晚會泡腳。邊程立馬接話:因為你腳特別臭。
問到邊程對任敏的初印象,他回答是這樣的:就是一個不怎麼好看,不怎麼高,平平無奇的一個姐姐……
被問及以後會不會有機會合作的時候,他說:應該大概率沒有什麼機會合作。如果你扮演阿姨,你覺得你年輕嗎?
直播進行了約一個小時,邊程數十次打斷任敏,還口無遮攔,即便有工作人員不斷在提醒他注意,他依然毫無改觀,而一旁的任敏不得不尷尬救場。
在《清平樂》中,邊程扮演的宮廷內侍梁懷吉溫潤如玉,美好善良,盡心盡力不惜違反宮規也要保護公主周全,讓公主快樂,也讓這位初露頭角的年輕演員獲得了一批追隨的粉絲。但是回歸到現實,他卻因為不會說話親手毀掉了自己用演技積攢起來的好形象。
事後,邊程在網上對於自己在直播中的不當言論進行了道歉,然而廣大網友並不買帳。
不會說話的人搶著說,會說話的人想著說。一旦表達欲戰勝了大腦,嘴巴遲早會讓你吃虧。
著名作家和媒體人李筱懿在她的新書《生活課》中,通過真實故事為讀者分享生活和職場中的智慧,並且結合自己掉過的「坑」進行解析,為讀者提供具體的解答和思路,其中有一個章節就是關於「說話」。
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關於「說話」你都掉過那些坑?從李筱懿老師這本《生活課》中,我總結了如下幾點:
早年間,一位教師朋友邀請李筱懿旁聽她的公開課,並且請她提意見。於是,出於好心的李筱懿,為了更好地幫助這朋友提升講課技能,她很認真地帶上筆記本去聽課,並且很用心地做筆記。
從這位老師的講課發音,到儀表儀態,從講話語速到語言是否有條理和邏輯,從課前準備到課上提問,甚至於上課期間的板書,李筱懿都一一找出問題記錄,並且事後將建議滔滔不絕地講給這位朋友。
聽著聽著,這位教師朋友的臉色開始變得尷尬又難堪,還沒有等李筱懿把所有意見說完,朋友打斷她:「筱懿,你這樣子讓我覺得自己像個傻子。」
想像一下,如果你的朋友讓你提意見,你會怎麼做呢?
相信有不少人會像李筱懿這樣,掏心掏肺地以為是對朋友好,實際上在對方看來像是在攻擊,甚至是一種貶損。對一個人好,需要真誠,但是太過於實誠,有時候會變成一種傷害。
用李筱懿老師的話說,你掏心掏肺說出來的那些話,每一句都像是一把小刀,傷人太頻繁,別人根本受不了。
人貴在自知,一個人身上有多少缺點和不足,自己大抵是清楚一些的。有時候別人一句自謙的話,是在給你面子,而你卻誤以為他真的需要你的「幫助」和「提點」,這是人際交往的一大坑。
有個老太太在社區辦工作,經常會幫助鄰裡調節一些家庭矛盾,做了不少的好事,但是她有一個不好的習慣,管不住自己的嘴。幾乎所有經她調節過的家庭矛盾,很快就會在小區裡傳開。
有一次,一戶居民鬧離婚,原因是妻子懷疑老公出軌,家裡吵鬧得雞飛狗跳,這位社區老太於是上門去進行調解,最終問題順利解決。可是第二天,這戶男主人出軌的消息卻在整個小區傳開了,甚至被傳得有模有樣,越來越離譜。而事實上,那位妻子後來發現丈夫其實並沒有出軌。
因為類似的事情發生的太多了,最後這位社區老太受到了處分,並且因此丟了工作。
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每個人的隱私都不輕易讓別人知道,尤其是在你得知了朋友或者客戶的一些隱私之後,無論是從個人修養層面,還是職業素養層面來說,都不應該隨便散播他人的隱私。但對於自己的隱私,可以酌情跟親近的人分享。
然而,如何辨別對方是否會守口如瓶,這也是一門學問了。在《生活課》一書中,李筱懿就因此吃了大虧。
當時李筱懿是老闆秘書,因為經常加班,於是老闆給了她小特權,每個月額外給她幾百塊錢的交通補助。
有一天下班,有一位同事跟她聊天,顯得特別真誠,她覺得同事對她掏心掏肺,自己也應該真誠相待。於是她將自己每月多拿交通補助這件事告訴了這位同事,誰知道,沒過幾天,幾乎整個辦公室都知道她的這項特權,而且在工作上對她表現出了不配合和孤立。
很快,連老闆都知道了此事,不但對她進行了批評,還將這項特權取消了。這就掏心掏肺的後果。
人與人之間哪有那麼容易就能推心置腹?人和人之間還沒有建立起真正的信任的時候,輕易將自己和盤託出是非常危險的。
注重隱私和秘密,是對自己和他人的一種保護。這個世界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善良,誰都有可能心懷叵測,一旦你的秘密和隱私被公開,你很有可能成為群體排斥或者攻擊的對象。
這個世界很大,大到兩個曾經認識的人,相隔很多年都沒有再遇見。這個世界又很小,媽媽的叔叔的侄子的女兒,很有可能就是你姑媽的嬸嬸的孫子的老婆。所以,在你不知道他們之間的關係的時候,就不要輕易去評價他或者她。
李筱懿初入職場的時候跟隨老闆去見客戶,而這個客戶恰好也是她的校友。餐桌之上,這位校友問她母校某位老師講課如何。她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還加上了自己的評論,說這位老師講課還可以,就是課上很無趣,很多人在睡覺。還說這老師有個癖好,每一屆總是喜歡叫班上長相最漂亮的女同學回答問題。
李筱懿自以為自己講得很有趣,但是,隨後這位校友慢吞吞吐出了幾個字:「他是我爸爸。」
尷尬了吧,合作最終沒有談成。相信類似的經歷很多人都有過。
初次見面,不要為了給對方留下好印象而故意抖機靈。因為,真正的智慧,不需要抖機靈來表現。在正式的社交場合,謹言慎行 群處守住嘴,是一個人成熟的表現之一。
以前公司有位同事,大家都不太喜歡跟他聊天,原因是他總是咄咄逼人,無論跟他談論什麼事情,他都要先將你否定,然後將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久而久之,大家都對他避而遠之。
而且,他不但對同事這樣,對客戶有時候也是這樣,以至於有客戶偷偷向部門負責人反映。之後,公司派給他跟單的客戶越來越少了。
李筱懿在《生活課》這本書中曾經講過,她自己採訪客戶的時候,破冰時候總是那麼幾句話,乾巴巴的毫無深入互動可言。而且在跟同事平常交流的時候,也總是喜歡爭論,獨自陶醉於站在上風的那種快感。別人給她推薦一家茶餐廳,她偏偏就要先進行一番指摘,讓對方覺得自己的觀點毫無價值。
然而她的師傅總是跟採訪的客戶有有趣的話題。
有一次她跟隨師傅出去採訪,便偷偷觀察細節,她發現,師傅總是能聊到一些細節問題,比如從客戶牆上的字畫,她就能夠找到話題跟客戶聊下去。而且每一個話題最後,老師都會問採訪客戶:「你覺得呢?
」她懂得把話語權交到對方手上,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
李筱懿終於從師傅那裡明白了聊天的價值所在。她總結說,會聊天的人並不是為了表達自我,顯示出自己的聰明,睿智,而是和對方形成語言的心裡和良性的互動,先讓對方說爽了, 給他人留餘地,你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信息。
這個世界從來就不缺話癆,缺的是真正能說好話的智慧之人。而如何能把話說好,前提是你要懂得換位思考。如果能夠再知曉一些言談大坑,做到儘量避免,你的說話水平定會上一個大臺階。李筱懿的《生活課》這本書中這四點就是很好的參考:
1.性格再率直,交情再深,說話也要考慮他人感受;
2.不要輕易將自己、親人或者客戶的隱私或者秘密暴露出來;
3.初次見面聊天,在不知對方人際關係的時候,不要輕易做評價,謹言慎行方可安全;
4.有些事爭論起來毫無意義,只是浪費時間,與其費盡心思抬高自己,不如踏實做事沉澱實力。
一位母親生下來一個智障小孩,面對周圍人的怪異目光,她備受煎熬,於是找到禪師給自己開示。禪師告訴這位新生媽媽:你的孩子是菩薩,是來替眾生承擔苦難的。這位媽媽聽完禪師的話,果然變得釋然了許多。
這,便是會說話的力量。
本文由【伊默觀生活】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歡迎在文末留言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