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菜中性價比高接地氣的土菜

2021-02-27 廚師群廚師求職招聘群

發掘人 陳奕鎮

發掘地 潮州

土特色 此菜是潮州菜「素菜葷作」的代表,將芥菜用上湯煲熟,清淡爽口,看不見肉,卻能吃出肉味來,是潮州土菜製作的「至高境界」。

原料 大芥菜芯1千克,火腿10克,泡好的香菇75克,五花肉500克。

調料 鹽10克,味精5克,胡椒粉1克,芝麻油、食用鹼各5克,紹酒、生粉各10克,上湯、熟雞油各50克,二湯1千克。

製作 1.將芥菜芯洗淨,一切兩半。2.起鍋燒水,將2500克水燒開,放入食用鹼,下入芥菜芯,焯半分鐘左右,撈出用水衝淨鹼味,剝去芥菜外皮。3.起鍋燒熱底油,放入熟雞油燒熱,放入香菇略炒,加上湯、味精1克,煮半分鐘,撈起;另起淨鍋,將油燒至五成熱,下入芥菜芯過油半分鐘,倒入笊籬中控油,然後放入墊有竹篦子的高壓鍋中,下入五花肉,烹紹酒,下二湯,先用中火煮40分鐘,去掉五花肉,下入香菇,再煮10分鐘,取出後倒入盤中,香菇擺在盤四周,火腿片擺在芥菜芯上面。4.另起鍋,下入原汁,加味精4克、胡椒粉、芝麻油,用生粉勾芡,淋在菜心上面即成。

發掘人 中山小欖人家粵菜酒樓出品總監 黃海

發掘地 中山小欖

土特色 鯪魚球是中山市小欖鎮傳統的特色美食,因小欖地處水道,是珠江三角洲的魚米之鄉,河流交錯很適合養魚,當地的鯪魚口感最好。

原料 鮮活鯪魚1200克(約3條),泡好的蝦米、香菜各50克。

調料 鹽、白糖、胡椒粉5克,蛋黃1個,花生油、汾酒、生粉、蜆蚧汁各10克,色拉油500克(約耗30克)。

製作 1.將鯪魚宰殺制淨,取肉;魚肉洗淨後把水分徹底抹乾,切片,把魚刺切斷。2.將魚肉、蝦米、香菜剁碎,加鹽、蛋黃液,把魚肉搗爛成漿, 至黏膠狀,加入白糖、汾酒、胡椒粉、花生油、生粉, 順一方向攪拌,再把魚膠往菜板上摔十來下,直至上勁,將魚膠用手捏成球狀。3.另起淨鍋,將油燒至三成熱,下入鯪魚球浸炸,炸至金黃色時,立即撈出,將油溫升至六成熱復炸,待表皮起殼時,撈出控油,上桌時可搭配澳門烤肉塊拼盤上桌,跟蜆蚧汁蘸碟即可。

蜆蚧汁 是用蜆肉、汾酒、薑絲、陳皮絲、食鹽等醃製而成的一種汁水,略帶腐香與酒香味,市場有成品出售。

關鍵 1.魚肉切片時,要把魚刺切斷,這步驟非常重要,而且是直切,不是斜切。因為魚刺是斜生而出,如果斜切的話,魚刺不會斷。2.選鯪魚要選八兩重的,這個重量的魚肉口感最肥美。


發掘人 劉柱志

發掘地 汕頭

土特色 我用三種不同的粉做蠔烙仔,其中以地瓜粉為主,再加入一點大米粉和生粉,大米粉可以起到酥脆的效果,生粉則是用來增加粘度的,這樣處理的蠔烙仔口感最好,煎完脆爽不回軟。

原料 本地蠔肉250克。

調料 地瓜粉150克,大米粉15克,生粉7克,蔥花70克,鴨蛋1個,色拉油50克,汕頭辣醬、香菜段各10克,鹽、胡椒粉各5克。

製作 1.蠔肉用水輕輕衝乾淨;鴨蛋打勻,加辣醬拌勻。2.將地瓜粉、大米粉、生粉用冷水調成粉漿,然後把蠔肉、蔥花、鴨蛋液倒入粉漿中,加入鹽、胡椒粉攪拌均勻,靜置一下。3.另起鍋,燒熱底油,把蠔漿用勺子倒入鍋內,慢火煎至定殼,不停晃鍋,使其受熱均勻,然後改中火煎制,再晃鍋,翻三次勺,再改煎炸(此處多加油),待蠔烙仔外皮酥脆時,開大火晃鍋幾下,但要注意不要將其煎煳,上桌撒上香菜段,配本地辣醬。

關鍵 煎蠔烙時要講究猛火厚油,才可以確保煎好的蠔烙外酥內嫩。將蠔烙翻面也是技術活,將整個鍋翻面倒下,煎好的蠔烙在底面,重新將盤子反面平倒入鍋中。

發掘人 陳奕鎮

發掘地 潮州

土特色 此菜的原料選用當地溪水蝦,食材鮮活,搭配潮州本地特產橄欖爽炒制,口味非常接地氣。

原料 溪蝦仔300克,橄欖爽40克。

調料 芹菜末10克,味精、鹽各5克,色拉油1千克(約耗20克)。

製作 1.溪蝦仔洗淨,下入燒至六成熱的油鍋中炸至酥脆,倒入笊籬中瀝油。2.起鍋燒熱底油,下入橄欖爽末爆香,最後加入芹菜末、鹽、味精炒勻,然後起鍋裝盤即可。

小貼士 橄欖爽是將青橄欖輕拍後,用鹽、白糖、南薑末醃製而成,用時去核切末。市場有成品出售。

發掘人 方樹光

發掘地 潮州

土特色 潮菜善烹海鮮,這道菜充分利用當地特產魷魚烹製,白色的魷魚和綠色的髮菜形成強烈的色彩對比,這道菜把魷魚切成麥穗狀,非常考驗廚師的刀功基礎。

原料 發好的魷魚400克,豬肉末100克,泡好的髮菜50克。

調料 芹菜丁50克,紅椒段30克,白胡椒粒、紹酒1各10克,本地醬油8克,蒜蓉油(將蒜蓉炸至金黃色,留油備用)12克,色拉油30克。魚露、胡椒粉各2克,溼澱粉5克。

製作 1.將魷魚洗淨,用豎刀從頭部右上方起斜著向下至尾部刻斜紋(刀距2-3毫米);把魷魚調轉,再由尾部右上方起斜著刀向下切斜紋,每距3釐米切一塊,用溼澱粉、魚露、胡椒粉上漿;髮菜泡好焯水,放在盤周圍裝飾。2.起鍋燒熱底油,下入肉末、醬油、蒜蓉油煸香,炒成肉醬。3.另起鍋,燒熱底油,燒至五成熱即可,下入魷魚花煸炒,放入肉醬、紅椒段、白胡椒粒,烹紹酒,繼續翻炒至熟,用溼澱粉勾芡,裝盤即可。

發掘人 陳奕鎮

發掘地 潮州

土特色 潮州人擅烹海鮮,這道菜將鮮活的蝦與韭黃段、馬蹄肉做成蝦球,下入油鍋炸制,食用時搭配本地特色調料桔油,酸甜解膩。

原料 鮮蝦肉400克,熟火腿、香菜葉各10克,豬肥肉50克,韭黃15克,雞蛋1個,馬蹄肉75克。

調料 桔油(市場有售成品)10克,乾麵粉50克,精鹽、味精各5克,川椒、胡椒粉、芝麻油各0.5克,色拉油1千克(約耗30克)。

製作 1.將蝦肉洗淨,吸乾水分,剁成蝦泥;將火腿、肥肉、韭黃、馬蹄肉切成小粒。2.將蝦泥、肥肉粒、韭黃粒、馬蹄肉粒、香菜葉放入盆中,加入鹽、味精、川椒末、蛋液、火腿丁拌勻,下乾麵粉拌勻,製成餡料。3.用中火將鍋燒熱,下油燒至四成熱,端離火口,把餡料擠成棗形,放入油鍋中,回爐浸炸,炸約10分鐘後,至蝦棗呈金黃色成熟,瀝油,撈出裝盤,上桌搭配桔油即可。

相關焦點

  • 7道樸實粵菜製作,接地氣,毛利高,很暢銷
    點上方廚師創新菜關注看更多沒有鮑參翅肚燕,粵廚們一樣能製作出讓人點頭稱讚的菜品,皆因粵菜的根,本就深植於民間。
  • 【粵菜師傅 嶺南新味】外來菜式在揭陽變潮
    秉承潮汕文化極具兼容性這一特點,潮菜在其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其他菜系的精華。不過,與直接「拿來」不同,潮菜師傅在選料、工藝、風格上還是儘可能多地遵古法制,巧妙地將外來菜式「潮化」。揭陽的美食文化在這方面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特別是近年來「粵菜師傅」工程的持續深入推進,揭陽的潮菜文化探索出一條博採眾長、兼容並蓄的發展之路。
  • 藏匿於溫州市中CBD的五星茶餐廳,頂級粵菜大廚打造超高性價比體驗!
    重點是性價比超高!人均60+就能品嘗米其林之星頂級粵菜大廚的手藝享受五星服務!粵廚許師傅有著20多年的從業經驗,2011年獲中國粵菜時代標誌人物,全國首屆影響中國粵菜100人,同時還擁有法國藍帶勳章!簡直厲害,忍不住的想要一嘗許師傅的手藝了!
  • 【粵菜】粵菜各派 絕味過招
    在廣州這個美食之都,粵菜擁有無可爭議的首席地位。作為全國八大菜系之一,粵菜以清中求鮮、淡中求美的烹飪理念和豐富的文化底蘊深入民心,成為健康美食的代名詞。本期走訪科學城高德匯,發現這裡不僅聚集著粵菜的三大代表菜系:廣府菜、潮州菜、客家菜等,且各個菜系又分出了很多小菜系,如客家菜就分出了河源菜、梅州菜、惠東菜等。潮州菜也分出了揭陽菜、潮州菜、汕頭菜等。
  • 珠海有個高逼格地兒~吃泰國菜和粵菜都能滿足!
    雞肉絲絲嫩滑有嚼勁 會是大眾皆愛的菜既纏繞著葷香又有咖喱的酸辣襲來 大菜糕透過高大的玻璃窗拱北口岸和澳門的美景一覽無遺 港珠澳大橋近在咫尺又一個粵菜聖地就在這裡 最適合一起裝X一起飛 清新的稻香慢慢褪去後舌尖遺留臘肉滿滿的甜蜜還有那麼多高顏值的美味肉肉精工出細活~對得起吃貨傲嬌的胃!
  • 「粵菜師傅」工程為東莞傳統美食注入新活力 多位粵菜名廚聯手創新...
    而隨著近年「粵菜師傅」工程的推進,越來越多年輕人加入餐飲行業,也給東莞美食的創新注入了強大的活力。傳統莞菜展現新面貌「很難說哪一道菜能代表東莞菜,可以說是『一鎮街一特色,一片區多滋味』。」林中文,專注粵菜23年,是廣東省首屆十大南粵廚王之一、東莞酒店餐飲技師協會副會長,也曾擔任東莞一家知名本地菜酒家的店長、菜式研究所所長。
  • 【搜店】灣仔餐廳界首屈一指的老字號,性價比之高令你意想不到!
    (性價比一定要高!高!高!)今天,小明就告訴大家答案!——灣仔餐廳界首屈一指的老字號:凱苑餐廳!其實在灣仔當地人口中提起去餐廳吃飯,很多本地人的首選肯定就是大少.凱苑餐廳。這個歷史可追溯至上世紀90年代的餐廳,一直以「傳統正宗粵菜,特色銅盤菜,古法吊燒雞」而久負盛名,是名符其實的灣仔當地老粵菜餐廳,但是幸運的是,它並沒有像其他粵菜餐廳一樣無聲無息沒落或止步不前,而是以精緻的出品、正宗的粵菜風味以及不斷的創新,迎接四面八方的食客,用它們的實際舉動詮釋著「灣仔美食老字號」的招牌和精髓,也成為近
  • 粵菜圖書館197:《粵菜》
    《粵菜》一書,是「八大菜系叢書」中的一本,1996年12月,中國烹飪協會常務副會長秉秘書長林則普在北京寫下「總序」:自從我們國家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人民群眾的生活日趨改善,對美食的需求也與日俱增。這些年,菜譜風行一時足可反映一班。
  • 生存不易,老牌粵菜酒樓也做起了半成品菜|疫情改變商業
    界面新聞看到,廣州酒家以粵菜為特色的半成品菜「大廚駕到」系列在4月下旬推出,包括傳統咕咾肉、糖醋生炒骨、泰式咖喱牛腩及泰式咖喱雞肉在內的4個菜色,目前在廣州酒家小程序、美團外賣APP以及廣州酒家各大門店有售,價格從22元-38元不等。
  • 「廣府菜」「潮汕菜」「客家菜」三大菜系同臺PK!粵菜廚王爭霸本周...
    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技能大賽暨粵菜文化交流活動,將於12月27—28日在順德華僑城歡樂海岸PLUS舉行,將首次以「廣府菜」「潮汕菜」「客家菜」三大菜系進行比拼。屆時,21個地級以上市和港澳地區約150名選手將進行同臺競技,還將首次採用直播帶貨與現場推介相結合的模式推動產業融合發展!
  • 看過粵菜的精緻,才知道什麼叫美食!
    因為知名度高,所以要做出好的蝦餃,就真的有難度了。上乘的蝦餃,外皮白如冰,薄如紙,半透明,肉餡隱約可見,吃起來爽滑清鮮,美味誘人。珍寶慄香鴿,是根據傳統粵菜「八寶釀全鴨」和傳統潮州菜「鴿吞燕」合併改良創新製成的,比較適合秋天進補食用。這道精細的菜色,展示了粵菜中對於如何保持食材真味與營養最大化的把控。
  • 5分鐘變「粵菜大師」,廣州酒家入半成品菜「賽道
    家庭廚房市場成為新機遇,不少餐飲企業紛紛布局半成品菜。近日,本土餐飲龍頭企業廣州酒家上市半成品菜「大廚駕到」系列,通過「社區+電商」模式,將酒樓風味迅速送達消費者家庭廚房,滿足消費者快捷而方便的優質飲食需求,從而打開餐飲新零售局面。「大廚駕到」系列由廣州酒家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出品,包括鮮炒、鮮烹、鮮燉、鮮蒸和鮮滷五大系列,目前上市的產品共有2款,據介紹,更多的半成品菜將陸續登場。
  • 懷舊粵菜此中尋,四十年經典重溫
    最讓人想當年地失落的,是向以功夫菜見稱的不少傳統粵菜漸漸失傳,有的因為注重飲食健康而讓人卻步,如金錢雞、桂花扎、冰肉等,這些美食年輕一輩可能聞所未聞;有的因為功夫繁多技巧要求高而很難在酒樓繁忙時間大量供應,如百花釀仙掌、鴿吞燕、釀螺盞等,光一個釀字就知道需要人手慢工出細活;也有的因溫哥華無此貨源而致無福消受,如雞蛋焗魚腸、魚雲羮等。
  • 省財經學校「粵菜師傅」培養(普寧班)在普寧市潮菜廚師職業培訓...
    12月11日,廣東省財經職業技術學校在普寧市潮菜廚師職業培訓學校舉行「粵菜師傅」培養(普寧班)開學典禮。普寧市副市長陳衛華出席了開學典禮並作開班動員講話。他指出,「粵菜師傅」工程是一項人才工程、民生工程,旨在促進城鄉勞動者技能就業,助推鄉村振興發展,希望相關職能部門要主動作為,協同配合,社會各界人士鼎力支持參與,努力擦亮「粵菜師傅」金字招牌。
  • 好吃又實惠的粵菜,每天座無虛席!
    藏匿在成都小巷中的正宗廣式茶餐廳!如果你不愛吃辣或者帶著小朋友就餐,那麼粵菜一定會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很多年前去過廣東那邊,當時就喜愛上了粵菜和當地的茶餐廳,回到成都後一直也念念不忘。前些日子,有一位非常熱情的成都粉絲,給我們提供一條美食「情報」,據說他找到了一家超級正宗的廣式茶餐廳,味道特別地道,關鍵是價格十分親民!
  • 粵菜師傅工程來了,中山如何借勢擦亮「中國粵菜名城」招牌
    中山是美食之都,全國首個「中國粵菜名城」,粵菜名菜名師迭出,走出了鮑魚大王楊貫一、中山市飲食業商會永遠會長鄭志明、中國烹飪大師黃悅坤等粵菜大師,中山粵菜和粵菜師傅在行業中頗有盛名。三十多年前,在中山溫泉賓館的帶動下,中山粵菜踏上了新徵程,賓館後廚中的食材擴大和港澳廚師團隊的引入,讓這裡的粵菜帶有「中餐西做、西餐中做、南北融合」等特點,被外界稱為新派粵菜。
  • 粵菜 X 臺菜 | 君子食堂雲快閃 · 限定料理計劃第十期
    X 臺菜」。最開始在設計菜品的時候,我和Eric本打算做一期以懷舊為主題的菜單——把每道菜的粵菜版和臺菜版擺在一起呈現出來。但是,如果僅僅將這兩者的關係局限於過去,並這樣循規蹈矩地烹飪出幾道菜,總感覺不夠真誠。畢竟,粵菜和臺灣菜的互動並不沉睡在過去,它更像是我們想要探索的一個關於未來的故事。
  • 粵菜如何從源頭上尋找靈感?我們找了 5 個例子
    除了走高端路線之外,還有些餐廳將粵菜與西餐相融合,主要是用餐形式的。比如上海的唐閣就是按位就餐。而參考新北歐菜從古老傳統中尋找靈感的辦法,復刻古法粵菜,乍聽上去耗時耗力,卻不失為一個新思路。砵仔焗魚腸這是一道順德名菜。砵仔焗魚腸的材料成本並不高,但由於準備工夫繁複,加上魚腸屬不健康的高脂食材。因而,近年只有少數菜館才會提供。
  • 零距離感受粵菜魅力,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廚神」爭霸賽周日佛山順德...
    佛山市政府副秘書長吳文志表示,舉辦本次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技能大賽暨粵菜文化交流活動是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共建世界美食之都」要求,推動「粵菜師傅」工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通過技能競賽有利於統一粵菜標準,規範行業發展,全面提升從業人員綜合素質,促進「粵菜師傅」高技能人才脫穎而出,打造「粵菜師傅」工程品牌。
  • 粵菜餐廳競爭激烈,這 4 家的冬季菜如何成功殺出重圍?
    上一篇的冬季菜打造攻略中,我們推薦了 3 家法餐廳。這一期我們回到中餐,從粵菜入手。很長一段時間裡,國際上都將粵菜與法餐相提並論。《上海米其林指南》中,粵菜餐廳一度佔據榜單的半壁江山,粵菜的重要性可見一斑。隨著菜系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多,粵菜也在做著創新與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