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簡說英語。I am Jane.
作為減肥界的網紅、代餐界的頂流,魔芋的風越來越大了。
對於愛美和關注健康的減肥人士來說,具有肉的口感但熱量又極低的魔芋,無疑是極佳的代餐選擇。
魔芋粉絲也經常出現在各式美食中——火鍋、麻辣燙、冒菜.(號稱0脂低卡無「腹」擔)
於是,這個問題真是縈繞在我心間很久了,經常令我夜不能寐——
到底都是誰在給魔芋粉絲打結?
在這裡,我決定先賣個關子。畢竟,該學的英語是不是得先學完?
就像小時候,打開電視劇看動畫片以前,可不得先把該寫的作業寫完嗎?
猜一猜,「魔芋」緣何叫這個名字?難道真跟什麼妖魔鬼怪有關嗎?實不相瞞,還真是!
魔芋是天南星科魔芋屬多年生宿根草本芋薯類植物,可食用的部位是其塊狀莖。魔芋還有一些別稱,什麼鬼芋、妖芋、鬼肉.聽起來真的是很魔幻了。
看外表形狀也還挺.不可描述的
它的中文名的緣起,還真是跟神話傳說有關。
相傳上古時期,炎帝夫妻乘仙鶴遊歷人間時,在某處遇到很多人躺在地上,表情痛苦不堪。
打聽之後才知道,原來此處已遭遇三年饑荒,然而突然來了一個魔煞,在地裡撒下種子,結出了黑色的果實。早已飢餓難耐的百姓吃了這些果子才會中毒倒地。於是炎帝夫妻施法治好了人們。
炎帝夫人聽訞之後又用鹼水熬煮這些黑果子,致使它們毒性盡除,變成了美味的果實。
人們就依靠這些果子度過了災荒,此後便把這個由魔煞帶來的、有些像芋頭的黑色果子稱為魔芋。
最神奇的一點是,魔芋在西方世界的名字或者說叫法,也和中文異曲同工。
比如它拉丁名Amorphophallus,就是由amorphos(畸形的)和phallus(雄性不可描述的身體部位)兩個部分組成的。
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得益於它這個不可描述的形狀
英語裡也把魔芋稱為devil's tongue——魔鬼的舌頭,和魔芋花朵的形狀也還挺符合的
魔芋本芋:我特麼就叫devil's tongue,真是讓人覺得「devil's got your tongue」.
翻譯一下,居然給我起名叫「魔鬼的舌頭」,我(特麼)真是百口莫辯啊!
沒錯,devil's got your tongue直譯是魔鬼取走了你的舌頭,引申為——百口莫辯。
再引申一下,類似結構的說法還有「cat got your tongue」,但不再是「百口莫辯」的意思,而是表示「無言以對,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歐美影視劇中出現頻率還挺高的
用最近的頂流、可可愛愛爾冬陞導演的話來說就是——無語!
——我是揭曉謎底的分割線——
學完了今天的知識點,那麼,到底是誰在給魔芋粉絲打結啊?
我找到了一個日本的紀錄片,裡面詳細介紹了魔芋從生產出來再到打結的全過程
前面有很多魔芋果實變成「魔芋豆腐」的過程,最後出來的效果是這樣
加入精粉,經過攪拌、擠壓、加熱固化等等一系列專業化操作,新鮮出爐的(還未打結的)魔芋絲長這樣
最關鍵的一步——打結,來了!謎底揭曉!
視頻裡能找到兩條不同的生產流水線,一個是不打結直接出貨的
另一條生產線是有打結這個步驟的。沒錯,是純人工手動操作的,並沒有見到機器的手筆。
技藝純熟的「打結人」三下五除二就把結打好了,放入包裝盒中
誰看了不說一句牛批!!Respect!
之後就可以把一切都交給機器了,坐等裝箱
看完這個紀錄片,我第一反應是,這下再也沒有人會質疑瓜子是怎麼來的了吧?
——那當然也是流水線上的工人們一粒一粒剝出來的啊!
Anyway,可算是解決掉這個困擾我許久的問題了。
不過,我發現,好奇心過重的我,新的問題又來了——到底為什麼要給魔芋粉絲打結啊?
看樣子,今晚又是一個不眠之夜.
「簡說英文」視頻號今天更新啦!
來看看李現的新劇預告片吧~超帥超燃!
不忘歷史,吾輩自強!
關注「簡說英文」視頻號,還是那個味兒!
讓我為你打造更直觀、更有趣的感官英語世界!
一鍵三連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