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鹿港天后宮:臺灣500座媽祖廟中最著名的一座

2021-01-13 甜甜旅遊百科

臺灣鹿港天后宮是全臺境內500座媽祖廟中最著名的一座,每位最高行政長官任職之後必來此地朝拜,與臺南市的大天后宮、北港的朝天宮、新港的奉天宮並稱為「四大媽祖」。天后宮堪稱是當地的信仰中心,也是臺灣地區唯一奉祀湄洲祖廟開基聖母神像的廟宇。

媽祖姓林,據記載誕生於北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卒於北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九月九日,享年二十八歲。她一身法術,靈通萬變,經常熱心助人,為鄉裡驅邪救危,深受人人愛戴。相傳九九重陽之日,媽祖在湄峰登上彩雲,在金童玉女的簇擁下升天。「開臺湄州媽祖」匾額為監察員院黃院長尊秋先生所題。

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為媽祖誕辰,這一天無論是天后宮還是其他地方的媽祖廟,都會舉行極為隆重的慶典活動,朝拜香客更是紛至杳來。

太歲星君俗稱太歲或歲君,為人類之本命歲神,主掌人間的吉兇禍福。古代陰陽學家以天幹地支配合六十年為一甲子,每年各有歲神輪值,當值之歲神,即稱「值年太歲」。當本命生肖與值年太歲相衝,或相隔六年(叫對衝或偏衝)時,為了要趨吉避兇必須「安太歲」,以祈求來年平安,諸事順遂。

由於廟宇年代久遠,名聞遐邇,信徒眾多,前往朝拜的香客絡繹不絕。特別是每年媽祖誕辰時,不僅人滿為患,更有此廟分出香火的70多座媽祖廟神像鑾駕前來。現已被內政部評定為臺灣三級古蹟。

「薄海蒙庥」匾為道光十年(1830年)由鹿港理番同知王蘭佩所書,「薄海」即指臺灣海峽,早年先民從大陸渡海來臺,需經過兇險的黑水溝(臺灣海峽),先民皆蒙媽祖的庇佑平安抵臺,對媽祖的信仰益加虔誠。另外,位於三川殿內另有數塊清朝官方所獻給鹿港天后宮的匾額,為天后宮珍貴的文獻資產。

相關焦點

  • 臺灣環島·鹿港攻略
    日治末期,鹿港近郊已經完全陸化,而當時鹿港又被摒除在鐵道系統以外,鹿港的發展就此停滯。另一方面,由於其發展停滯,眾多文化習俗得以保留。時至今日,鹿港仍是廟會活動頻率及規模之最。鹿港天后宮鹿港天后宮建於明末清初,號稱是臺灣500多座媽祖廟之冠,據說特別靈。和其它大部分媽祖廟不一樣的是,它供奉的是黑面媽祖——由於媽祖神像久受香菸薰染,面貌由原來的粉面變成了黑面。
  • 【遊學記】臺灣行:鹿港 中 鹿港小鎮
    陳先生告訴我們:臺灣一共有五座龍山寺,鹿港龍山寺建得最早、保存最完整,至今已有185年歷史,臺灣最古老的建築就在此寺。龍山寺外的小巷看罷龍山寺,陳先生繼續帶我們遊走蜿蜒曲折的鹿港九曲巷,看三不見老街、逛媽祖廟、賞鹿港古厝。
  • 如何讓文化體驗走向深度——臺灣鹿港小鎮
    鹿港的街道,鹿港的漁村,媽祖廟裡燒香的人們。」還記得當年羅大佑唱的那首《鹿港小鎮》嗎?鹿港小鎮不僅是國內那家知名的餐廳,而是真實的在臺灣存在著的一個城鎮。臺灣早期發展所謂的「一府二鹿三艋舺」中「鹿」指的就是彰化縣的鹿港小鎮。鹿港曾經是臺灣的第二大城,並在清朝乾隆五十年至道光末年是最繁榮昌盛的時期。在人文歷史的淬鍊下,鹿港小鎮成為了現在古色古香的傳統小鎮。
  • 嘉佳帶你玩轉臺灣風情萬種 摸乳巷真的可以摸到乳!天后宮到底有多少後宮!
    嘉佳騎行的途中不僅有臺灣的美景相伴,美食相隨,更有臺灣人文的充實,很多人在臺灣行後都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印象最深的是臺灣的人文啊。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悠久而錯中複雜的歷史,也使得臺灣人文既有內涵又不失風情。
  • 新舊交織下的臺灣鹿港小鎮:有近60座廟宇香火不斷
    新舊交織下的鹿港小鎮(行走臺灣)必須承認,被一場突如其來的雨困在鹿港藝術村時,心情是鬱悶的。這個位於彰化的小鎮,是臺灣最早的開埠港之一,30多年前又因羅大佑的歌曲《鹿港小鎮》而揚名,不但是臺灣尋古懷舊的勝地,也成為不少大陸歌迷心中嚮往的地方。
  • 鹿港小鎮那個算命的說:你面相很好,必有大災
    來鹿港是因為在某本旅行雜誌上看到過一段描寫鹿港的句子:「港口帆檣林立,白帆輕驅海風,人皆輕衣瘦馬.」讀起來很帶感。也因為對這兩個字實在太熟悉。聽了那麼多年羅大佑的歌,在公司附近那家叫鹿港小鎮的臺灣茶餐廳吃了那麼多頓飯,所以,我真的很想看看,鹿港小鎮,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 旅想集 臺灣【伍】:鹿港一頁
    想當年我離家時她已十八,有一顆善良的心和一卷長發……」鹿港小鎮,是羅大佑第一張個人專輯中的第一首歌。但人們對於這個名詞的熟知也許更多來自於遍布在中國各個大城市裡的那個著名的臺灣菜館。走出火車站,穿過街市,路兩邊的門面房都素淡恬靜,潔白的牆面、暗紅的磚瓦和深棕的廊柱相映成趣,人們時不時互相點頭問安,嫋嫋炊煙和媽祖廟的香火互相纏繞嬉鬧著飄散進湛藍湛藍的天空裡…… 好吧我想多了。其實鹿港並沒有火車站。連鐵道都沒有。我從彰化搭乘一輛公共汽車,大概半小時就到路港汽車站了。不太明白9月份的臺灣中部地區為何太陽落山得這麼早,下午六點多天就已經黑了。
  • 【關學子】15天台灣環島畢業自由行·對媽祖的信仰
    臺灣的最早發展的地區不是臺北也不是高雄,而是臺南的安平城。500年前,荷蘭殖民者在這裡建立了臺灣第一座城堡——熱蘭遮城。而「臺灣」的得名也源於這裡——在臺南原住民的語言中,海邊一座沙洲名叫「大員」,這座沙洲後來不斷淤積與陸地相連,便形成了現在的安平區。由於「大員」閩南語與「臺灣」相近,後來便用「臺灣」代稱「大員」,繼而成為了整座島的名稱。
  • 騎行臺灣·第二天,竹南→鹿港小鎮(90.5 km)
    從依儒家去臺61線的路上,我順道拐去看五穀先帝宮和後厝龍鳳宮上頭一公一母兩尊大神像——這兩個廟算是竹南鎮最知名的景點了。它們都是建於清朝年間的歷史古蹟,無奈臺灣清朝廟宇遍地,所以很長時間都沒有人關注竹南鎮的這兩個小廟。直到上世紀80年代,龍鳳宮斥資打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媽祖神像,一時間香火鼎盛。
  • 【漲姿勢】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鹿港小鎮
    日前,在熱門綜藝節目「我是歌手」第二季的最後一場上,臺灣歌手彭佳慧翻唱了羅大佑創作的老歌《鹿港小鎮》,引發大陸網民的強烈關注,也再度掀起了兩岸對鹿港的共同追憶。在臺灣人的記憶裡,隸屬於臺灣彰化縣的這個小鎮有著特殊的地位。清代的鹿港千帆盡渡、商賈雲集、人文薈萃,是僅次於政治中心府城臺南的全臺第二大城市,有所謂「一府二鹿三艋舺」之謂,「繁華猶似小泉州」。
  • 《臺灣遊記》鹿港小鎮懷舊打卡
    在夢裡我再度回到鹿港小鎮,廟裡膜拜的人們依然虔誠,歲月掩不住爹娘淳樸的笑容,夢中的姑娘依然長發迎空。再度我唱起這首歌,我的歌中和有風雨聲……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繁華的都市,過渡的小鎮,徘徊在文明裡的人們」。文化氣息濃厚的鹿港小鎮,曾有聲名顯赫的文化歷史,「一府二鹿三艋胛」是早期臺灣文化鼎盛發展的標杆,分別指的是:臺南、鹿港和臺北的萬華。
  • 臺灣行-從臺中到彰化鹿港小鎮
    騎樓是嶺南和東南亞最常見的街道樣式,因為雨太多的緣故。鹿港小鎮中山路的街景鹿港有十幾座廟宇,兩座天后宮,南靖宮、城隍廟、文武廟、地藏王廟等,其中乾隆敕建天后宮最有名,規模也最大,陳設豪華,香火隆盛。天后即媽祖,是我國東南沿海普遍信仰的海神。
  • 【媽祖】媽祖·臺灣·鄭成功
    從此,臺灣重歸祖國,結束了荷蘭38年的殖民統治。鄭成功設置東都,治理臺灣。鄭成功信仰玄天上帝,將臺灣收歸中國;是頂天立地的民族英雄。他在臺灣雖不到14個月,卻奠定了祖國的臺灣版圖。漢族民眾對臺灣的開發史,與臺灣民眾對媽祖的信仰史是同步發展的;因此,臺胞譽稱:鄭成功為「開臺聖王」、林默為「開臺媽祖」。
  • 【臺灣紀行】鹿港小鎮尋覓美麗舊年華
    我聽著羅大佑的《鹿港小鎮》,坐上阿默的計程車,從臺中來到了彰化。羅大佑寫鹿港小鎮那一年,他從紐約回到了臺北。而我這一天,離開了陰雨的臺北,來到了陽光燦爛的小鎮。阿默是臺灣原住民,太魯閣族的姑娘熱情又活潑。
  • 臺灣美食好吃景點好玩的地方 你知道哪個?
    臺灣美食好吃景點好玩的地方 你知道哪個?寶島臺灣是很多人心目中所嚮往的旅遊勝地,高山、大海、峽谷、湖泊、少數名族風情等等,匯聚成了臺灣無與倫比的迷人魅力。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臺灣有哪些美食好吃景點好玩的景點。
  • 臺灣鹿港老街入口處,熾熱的思鄉懷祖情,被這樣表達著
    接著分享我的臺灣自由行,今天說說鹿港小鎮的老街,這是此行最令我感動的地方,兩岸同源、兩岸一家的情懷,在鹿港老街裡被真摯地表達著。鹿港老街入口,這裡又稱古市街,是鹿港小鎮裡最具魅力的古街。「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鹿港的街道,鹿港的漁村,媽祖廟裡燒香的人們。」上世紀80年代,羅大佑一首《鹿港小鎮》唱紅了鹿港。
  • 福爾摩沙的小眾之美:臺灣8個鮮為人知的角落
    除了花海農場,麵包君也推薦你去大溪老街逛逛,那裡的商鋪大多保留著原來的風貌,一座座老舊的巴洛克式的牌樓、老屋,以及拱門梁柱上的精緻石雕,都仿佛在默默地訴說著昔日的繁華景象。想發現臺南的與眾不同,一定要往西走,一直到達城市的邊緣——安平,臺灣最古老的地區。古堡,頹牆,老街,這裡是臺灣的起源,那些巷弄舊宅中,藏著臺灣對大陸最深沉的思念。
  • 臺灣百人進香團同赴「媽祖故裡」共謁媽祖
    臺灣百人進香團同赴「媽祖故裡」共謁媽祖 2016-03-03 18:48:4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人文臺灣】之 鹿港小鎮
  • 【視野】鹿港小鎮,不只是餐廳名字哦!
    就如羅大佑嘶吼著「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時透露出的情感,或許只有當你真正來過鹿港,並且離開之後才會真正體會吧。 路線設計:摸乳巷—鹿港老街—古早糖果店—吳敦厚燈籠點—大天后宮 交通資訊:可在臺鐵彰化站旁換乘客運巴士前往鹿港。鹿港小鎮內可步行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