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臺灣·第二天,竹南→鹿港小鎮(90.5 km)

2021-02-07 若思的旅遊攻略

再次在凌晨5點半醒過來。跨越半個地球旅行的好處之一就是保持健康作息——倒時差對於別人來說是晨昏顛倒,對於我這個夜貓子卻是早睡早起。

我昨天特意將窗簾留了一個縫,就是為了能觀察窗外的天色。窗外還是全黑,看來要6點多才會日出,我本來打算再眯半小時,但一閉眼,想起昨天噩夢般的摔車,我還是決定早定出發,為可能的意外留出時間。

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換紗布。由於傷在膝蓋,沒法站著換藥,我就坐在床邊清洗傷口,同時將垃圾桶放在膝蓋下,去接住流下來的碘酒和生理鹽水,以免將房間弄髒。清洗完傷口、放上紗布以後忽然意識到自己沒有擦藥膏——業務不熟練啊!我只好拆了紗布重新開始。

換好紗布去洗漱時才發現眉心上也有一個小傷口,這讓我困惑不已——明明有頭盔保護,額頭鼻子都沒事,眉心是怎麼受傷的???

洗漱完收拾好東西已經快6點半了,當我上路的時候天還只是蒙蒙亮,街道上也沒有什麼人。

從依儒家去臺61線的路上,我順道拐去看五穀先帝宮和後厝龍鳳宮上頭一公一母兩尊大神像——這兩個廟算是竹南鎮最知名的景點了。它們都是建於清朝年間的歷史古蹟,無奈臺灣清朝廟宇遍地,所以很長時間都沒有人關注竹南鎮的這兩個小廟。直到上世紀80年代,龍鳳宮斥資打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媽祖神像,一時間香火鼎盛。受此啟發,五穀宮在九十年代初也打造了一個巨大的神農大帝神像,剛好比媽祖像高了那麼一丟丟,成為新的宗教觀光勝地。兩個廟互別苗頭,兩座神像也一公一母遙遙對峙著——以當地的建築物之矮,我懷疑兩座神像的視線是不被阻隔、可以看到對方的。

可惜我在兩個廟都只是稍作停留,僅僅在外面看了一眼就急急的上路了, 並沒有時間登上廟頂去驗證一番。

隔了一晚,再次上到臺61上時,我已經從昨天摔車的陰影中走了出來,再次變得生龍活虎。今天是個陰天,特別適合騎車——既沒有日曬,也沒有雨淋。加上今天是禮拜天的清晨,高速上完全沒有車輛,感覺整個天地都是我的。

我在輔路上騎的悠然自得,遇到好風景還時不時停下來拍照——當然,停車前有回頭確定後面有沒有車——儘管我一早上沒有看到一輛車。

臺61並不是我想像中的一路海景,而是被農田村莊環繞著。偶爾經過幾條大河時,還可以看見不遠處的入海口。我就在這重複的農田——上橋——大河——下橋——農田景色中騎了一個多小時。

到了早上8點多,雲層開始稍稍散開,陽光終於迫不及待的從空隙中鑽了出來,灑向大地。與此同時,雲層也不甘落後,硬是擠出了一場小雨,滴滴答答開始落下。我頓時懵了:我得倒黴到什麼程度,才能遇到這騎行的兩個大殺器合體啊!

我心裡犯嘀咕,腳下卻不敢鬆懈,可是卻越來越費勁,這才發現,自己在一個長長的上坡上。由於坡度不大,我都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上坡,也沒有換檔。換了上坡檔之後的那幾分鐘頓時覺得好騎多了,可十分鐘之後又開始覺得費勁了,越騎越慢,最後乾脆去路肩上停了下來,開始推著車走。

現在看來光靠健身房的訓練是不夠的,我在健身房可以用很大阻力騎一個小時,可一實戰就不行了。

等到呼吸調整過來,覺得沒有那麼累了,我再度上車,從路肩騎進輔路之前還特意回頭望了一眼,確認後方車輛情況。結果看見了今天路上的第一輛車——一輛小綿羊在我後方50米處慢悠悠的騎了過來。於是我又在路肩上停了一會,直到小綿羊超過我,再次確認後方沒有車時才騎上輔路。小綿羊上面還綁了一個半米高的Hello Kitty,一直微笑的注視著我騎行。

在我奮力爬坡爬到快虛脫的時候,終於看到前方有一標識「上坡路結束」。看來這個坡還是挺有難度的,要不然政府也不用特意掛塊牌子。我在心裡這麼安慰著自己。

終於爬到了「上坡路結束」的標識處,眼前的視線也豁然開朗了起來。我剛鬆了一口氣,還沒來得及高興,心又懸起來,因為發現道路在前方10米處一分為二——主路部分開始下坡,而輔路則是由一個陡坡去連接另一條和臺91線成90度的另一條路,這條路從臺61上方穿過,用於供車輛橫穿臺61線,它的高度可想而知。

不管多陡,這都是上坡路的最後一段了,我在心裡為自己打氣,鼓足勁衝了過去。在我費勁攀爬時,身後傳來一陣機車轟鳴聲,由遠及近,很快一輛輛機車超越了我。由於機車群特別龐大,而我們都擠在一條給機車、自行車專用的小道上,很多機車在離我左臂不到20公分的距離處和我擦肩而過。在十多輛機車超越我之後,身後的轟鳴聲卻絲毫未減,我不由得有些緊張。之前就看到那輛帶著巨大Hello Kitty的車停在路肩上,而騎手站在路邊打電話,於是我騎過去,停在Hello Kitty的後面,等機車群經過。

停穩了回頭看,不由得咂舌——後面還有二、三十倆機車跟著。還好我讓開了,要不然跟著機車群爭路壓力可夠大的。尤其這一段太陡,萬一我騎不動了停半道上,那就更危險了。

等到機車群完全走了,我也有了充足的休息,輕鬆爬完了剩下的坡。到了最高點,看著下面望不到盡頭的下坡路,我都心都興奮的飛了起來。

一開始我只是小小的壓著剎車,盡情享受速度。加速一段時間後,我很快發現速度太快,車有些不受控制,車頭開始劇烈搖擺起來。我也不敢急剎車,害怕因為急停而翻車,所以不停的緩剎車,終於慢慢的控制住了速度,自己也出了一身冷汗。之後這段長長的下坡,我都有意識的帶住剎車,再也不敢放肆了。

我心裡隱隱有另一個擔心——這車的前輪磨損已經非常嚴重了,輪胎上的花紋已經完全被磨平了,我很擔心它會在我高速下滑的這段路上爆胎,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可惜昨天和今天早上到的地方都太偏闢了,大部分是農村地區或是某個鎮的郊區部分,唯一一個市中心就是竹南鎮,而我卻是天黑而至、天亮而出,根本沒有自行車店開門。

在快到9點的時候,我終於到了一個看起來較為繁華的地方,路邊開始出現一些商店、餐館,還有個加油站。我推著車走近一個正在修車的工作人員,詢問附近有沒有可以修自行車的地方。

加油站的工作人員還以為我的車已經爆胎了,一臉擔心的告訴我:「最近的自行車店在通霄鎮火車站旁邊,離這裡有10個多個公裡,你可能沒辦法過去誒。」

我鬆了一口氣,急忙澄清:」我的輪胎還好,可以騎過去啦,只是我前輪磨損太嚴重了,打算換個輪胎。」

工作人員立刻鬆了一口氣,熱情的開始指點路線,同時用手裡的工具沾上水,在地上畫地圖:」你就這樣沿著61一直往前走,然後看到中山路右轉,一直騎就可以看見通宵火車站。通宵火車站前面的路口是中正路和中山路,我也不記得自行車店在哪條路上了,但你過去就可以看到了,很好找的。」

我道謝以後就跟著指示沿著61繼續向前騎,心裡暗暗惋惜,看來要繞路去通霄鎮了。

等到了中正路才發現,臺61和1號線在我沒有注意的時候已經交匯在了一起,而他們在此處再度分開,沿著高速繼續向前是臺1線,自行車禁止進入。所有自行車都需要右拐上中正路,繼續去61號線。地上也開始出現「環臺一號線」的標識。這些標識讓我安全感倍增。

等我到了中正路和中山路的路口,卻找不到自行車店,只好詢問路邊的一位老爺爺。老爺爺熱心的指點方向,讓我朝東邊騎4個路口。我剛騎兩個路口,就發現這位爺爺騎著機車超過了我。超過我時還大喊:「記住還有兩個路口哦。」

等我到達第四個路口時,發現爺爺特意停在路口等我,以免我錯過這個路口。老爺爺直到確認我看到了修車店才繼續騎車上路。

修車店就在馬路對面。我將車交給師傅以後就跑出去找早餐了。鎮中心就是不一樣,光是這個十字路口附近就有好幾種早餐選擇。我跑到馬路斜對面點了份大腸蛤仔煎麵線。雖然有4、5個人在排隊,但老闆娘動作特別快,不到一分鐘就整好一份面線。

吃了早餐回去,師傅早已幫忙換好輪胎,我付了450新臺幣之後就高高興興的再次上路了。

從通霄鎮出來是一小片農田。GPS在這裡不太好使,有一次把我直接指去別人家中。看家的小黃衝著我一頓亂吠。好在它的主人就在不遠處和別人嘮嗑,及時制止了小黃,並笑呵呵的指引我上臺61的路。

在我穿梭於農田之間時,天空開始下起了小雨,比早上的雨勢要大很多。平常我是不怵的,可是現在我卻擔心我的傷口被雨水打溼而感染。我的擔憂等我到了臺61後便停止了——61甲的輔路有很長一段是在61甲高架橋的下面,雨水都被高架橋擋住了。而當高架橋不再遮蓋輔路時,雨已經停了。

之後斷斷續續有好幾段路碰見61線修路,我不得不繞道而行,期間不免穿過一些農田和農家小院。說起來這段旅行治好了我一個小清新的毛病——以前我一直覺得農田和鄉間小路很有feel,有次在峇里島旅遊的時候還會特意繞去看梯田,而和我一起旅遊的人常常用一種看智障的神情蔑視我:「農田有什麼好看的?!」經過這次臺灣之行,我對鄉間景觀徹底無感,不小心上了鄉間小路也會加快速度,以免再遇惡犬。

真是怕什麼就來什麼,在我戰戰兢兢防備惡犬的時候,居然又遇見了一條。吸取昨天的教訓,我立馬停車,和它對視。它在我的目光下雖仍然虛張聲勢的狂吠,但還是夾著尾巴退後了幾步,但我一轉身上車他立馬又跟上了——這可麻煩了。

正當我一籌莫展之際,一個路人幫我拎住這隻狗的脖子,讓我先走,我道謝後立馬轉身上車,飛快的離去。

後來在一個小鎮上再次遭遇惡犬,我忍無可忍,立即停車,狠狠的蹬視著它,這隻小黑狗一愣,立馬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在我面前伸了個懶腰,然後慢悠悠的朝另一個方向走了。

我就這樣在臺61上騎了將近3個小時,期間全部的心神都用來關注周圍是否有野狗,完全沒有心情留意周圍的景色。當然,景色也很普普通通就是了。

期間路過的大部分鄉鎮或是村莊都沒什麼特色。如果不是路邊隨處可見的繁體字標識,我有時會恍惚覺得我騎在湖南的鄉下。我在心裡連連感慨,祖國的發展實在是太快了,不出來走走,都不知道我們已經趕上了這些我們過去抬頭仰望的發達地區。

偶爾有幾個村莊會給我驚喜——比如安田莊農房牆上的小塗鴉,為這裡的鄉土景色添加了幾分活潑。甚至連路邊的防護欄都塗得五顏六色,如同彩虹一般。在這裡我還遇上了好幾個騎友——都是被修路工程給逼過來的。

在快接近鹿港小鎮的時候,GPS指示我從臺61路轉上了臺17路。17路上的狗明顯見過世面,該幹嘛幹嘛,連眼神都不給我一個。

很快的我就騎到了鹿港小鎮,一看時間,還不到2點——我提前2個小時完成了今天的任務!我有些不敢相信,又細細的看了一下GPS,生怕自己走錯了地方。這裡離鹿港天后宮5分鐘,離鹿港老街10分鐘,離我今晚的民宿15分鐘。是這裡沒錯。

這一刻,我因為第一天出師不利而喪失的信心統統回來了。

我可以的。

由於Google地圖的騎行模式在臺灣不能用,為了避免GPS把我引到機動車專用的高架橋上,我這兩天一直是用步行模式。GPS因此把我引進了一條小巷子。

進去以後才發現巷子裡面人潮洶湧,兩邊都是攤販,我根本沒法騎行,連掉頭都困難,只能下來推著車走,即使推車也覺得步履維艱。心裡不由得驚嘆——鹿港好繁華啊。後來才知道原來我走的這條小巷子就是傳說中的鹿港老街。而且鹿港周末人特別多,有很多人特意從其他城市趕來天后宮拜拜。

我在鹿港住的民宿離鹿港老街只有5分鐘的路程。民宿的老闆娘是個很有情趣的人,在臺北長大,後來去鹿港開了一件名為「在路上」的西點屋,聽名字就知道是旅遊愛好者。她同時將西點屋樓上的房間收拾出來作為民宿,這樣從早上7點到下午3、4點經營西點屋,營業結束小孩放學就開始經營民宿,而且她們家是由孩子們清潔房間,以賺取下次旅行的路費。

我到達的時候她的幾個孩子都靠在沙發上看NBA,老闆娘很驕傲的告訴我:「今天生意很好,孩子們都很懂事,一直在西點屋幫忙,直到半小時前才剛剛結束,然後立馬去收拾民宿,所以現在都累癱了。」

老闆娘轉頭對她兒子說:「帶這個姐姐去樓上的房間哦。」小孩子從沙發上站起來,卻戀戀不捨地站在電視機前不肯挪動,直到老闆娘警告說「我要生氣了哦」,他才悻悻的離開,並且有了些小情緒,我試圖和他說話,討論今天是哪兩隻球隊比賽時,他也低頭一言不發——估計是不高興我打擾了他的球賽吧。

我去房間放下行李,換了衣服就準備去鹿港天后宮。剛好老闆娘帶著孩子們也在收拾東西打算出發。老闆娘笑著告訴我她們馬上要去鹿港溪撿垃圾,以教育孩子們保護環境,同時讓孩子們熟悉自己家鄉的山山水水。聽起來倒是蠻有意思的,可惜孩子們不這麼想就是了,我回想著她兒子那恨不得黏在電視機上的目光,覺得十分有趣。

從民宿出來以後我直奔天后宮門口的小吃一條街。騎了一上午的車,現在已經餓的前胸貼後背了,也顧不上去逛鹿港老街或是天后宮,而是直奔午餐而去。

天后宮裡面香火鼎盛,廟門口一條街幾乎全是賣蝦猴酥的,而且每個小攤都打出廣告說感謝某某採訪並配上滿版的照片。我差點就被這廣告騙了,去了天后宮門口最近的那一家。走到門口發現他們一幅旅遊景點拉客的架勢,大聲吆喝著「還有位置,裡面請、裡面請」。在旅遊景點多次的遭遇讓我對這種拉客行為及其反感,就轉身去了別家。

之前在網上看到了一家叫松榮蛤仔煎,據說口碑還不錯。我在小吃街上走了兩遍才找到這家店——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時間的原因,這裡的生意冷清的可怕,我是唯一的客人。如果不是網上好評如潮,我估計是不會進這家店的。我點了他們家最受好評的蛤仔煎,和鹿港特產蝦猴酥,不知道是不是餓狠了,覺得他們家的食物超級美味,但我每次咀嚼時後腮都會隱隱作痛——不知道是不是昨天摔車的後遺症。

吃飽喝足以後終於有精神來逛鹿港了。

我又繞回香火鼎盛的天后宮。鹿港天后宮號稱是臺灣500多座媽祖廟之冠,據說特別靈。它不僅僅歷史悠久,裡面供奉的媽祖像也來歷不凡——乃是唯一奉祀湄洲祖廟開基媽祖神尊的廟宇。

PS:更多信息請戳 👉 臺灣環島·鹿港攻略

可惜我是個俗人,不懂得看古蹟,一提起媽祖想起的就是劉濤飾演的、說一口流利英文的媽祖。我在天后宮轉了一圈就出去了,而且還興致勃勃的繞到天后宮的後面,去找羅大佑唱的、賣著香火的那間小雜貨店,結果自然是找不到的。

從媽祖廟出來,我再度進了鹿港老街。進去不到5分鐘後又發現一個媽祖廟,而且香火也很盛,大家排著隊進香。我頓時糾結了——哪個才是我想去的媽祖廟?我立刻Google之,發現這原來又是乾隆幹的好事。在鎮壓了臺灣一次由天地會領導的民變後,乾隆讓福康安在鹿港又建了一個媽祖廟,並得意洋洋的將此次平臺灣作為其十全武功之一。由於這個媽祖廟是官費建的,不僅門口立有「文武官員至此下馬」的石碑,就連廟裡供奉的千裡眼、順風耳都頭戴官帽,腳穿官靴。

鹿港老街街邊是傳統的閩南式建築,地上鋪設著紅色面磚。這裡就像縮小版的麗江古街,古色古香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琳琅滿目的小攤。不過這裡同質化遠沒有麗江嚴重,也沒有隨處可聞的小清新音樂——我去麗江的那一年,大街小巷都放著滴答滴答,伴隨著麗江手鼓。

這裡幾家賣小吃的生意都十分火爆,可惜我的後腮還是隱隱作痛,對食物沒有任何興趣。我圍觀了一下大腸包小腸的做法,買了一杯老街紅茶,就離開了,順著老街街區裡的一條小巷子走去了桂花巷藝術村。

桂花巷藝術村的前身是日治時期修建的日式宿舍,因此整個村子帶有明顯的日式風情,白色的牆面配上木造的屋頂和窗框,牆壁上還有很多可愛的彩繪圖畫。和充滿生活氣息的老街比起來,這裡要陽春白雪的多,頗有冷清的感覺。

我看時間還早,就又去了摸乳巷。由於巷道極為狹小,雙方必須側身才能通過。而男女交錯而過時,男生很容易會碰到女生的胸部,因此被戲稱為摸乳巷。1985年的一部色情電影《鹿港摸乳巷》使它名聲大噪,成為了一個旅遊景點。由於電影大賣,公司因此趁熱推出了系列片《彰化脫褲莊》,卻沒有激起太多水花。好在續集沒有火,要不然我還要多跑一個景點。

尷尬的是,我在穿越摸乳巷穿到一半時對面來了兩男一女。正常情況下這沒什麼,但我們此刻正處於一個讓人想入非非的巷子中。我只好側過身,胸部緊貼著牆壁,讓他們從我身後過了。

摸乳巷旁邊還有一個龍山寺,但我有些累了,不想再逛了,就回民宿休息了。在房間裡上了半個多小時的網,我緩過勁之後又再次跑出去看鹿港的黃昏。

再次到天后宮時還真遇見一個大驚喜——天后宮門前有個儀式,十來個人穿著戲服,頂著神像在前面開路,後面有人抬著兩個轎子,將天后娘娘請出門。兩旁擠滿了圍觀的信徒,都在拜拜。我算是知道為什麼今天這麼多人了。

天黑之後我又在四處轉了轉,找了一件類似蘇寧的電器超市,想配一個將gopro固定在自行車上的配件,店員聽了以後一直搖頭,告訴我在臺灣很難配到,除非預訂,然後他們回去找gopro下單。聽到以後我真是無比懷念淘寶——在大陸的話,我只需要上網輕點滑鼠,再輸入後天的民宿地址,這個gopro就會在我到達之前運送到了。

既然找不到想要的,我只好回民宿。此刻天已經全黑,四處都是霓虹燈。不知道唱著「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的羅大佑先生看到這番場景,又會做何感想?

1月15日 陰

騎行距離:90.5km (56.26miles)

遊記全文請戳👉《千裡走單騎——2017年1月 意外不斷的臺灣騎行日記【被狗咬、摔車、上醫院、報警脫困的血淚史】》:

https://bbs.qyer.com/thread-2669216-1.html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公眾號後可以看到更多信息哦:

相關焦點

  • 【騎行召集】2017年9.30-10.11騎行臺灣--臺灣大環線(第5季)
    (圖為騎行南臺灣)▼途經:船帆石,臺灣極南點,風吹砂,港仔沙漠,旭海臺26密境, 南回公路最高點,多良車站。,北回歸線碑,掃叭石柱,瑞穗牧場,光復糖廠,南濱公園。後續, 您也可以根據自己停留時間,安排南臺灣或北臺灣的自由行程,期待我們下一次的相聚!▼
  • 屬於你的「鹿港小鎮」又在哪?
    來自阿怪的內心戲:2016年的最後一天,我和暄暄開啟了為期一周的臺灣騎行之旅踩著單車,映著藍天,吹著海風,就這樣沿著寶島的西海岸從臺北一路向南一路走來,也一路吃過來,走過大城市,也走過小村莊,而這段旅程中最讓我喜歡的還是鹿港對鹿港的憧憬,其實也是因為羅大佑的
  • 臺灣最全騎行地圖,圓你環島夢!
    建議騎行:3-4天這段路以人文歷史為亮點臺灣西部道路密集,從臺1 線穿越市區可以沿著臺61 線/ 臺17 線輔道走路線:臺北—23km—淡水—80km—新竹—50km—通霄—58km—鹿港—41km—麥寮鄉—49km—布袋鎮—40km—臺南—70km—高雄途徑景點集集火車站
  • 臺灣最全騎行地圖,圓你環島夢
    騎過重巒疊嶂高山,繞過波光粼粼的大海,在路上逗留髮現未知的風景,在路途中感受最真實的臺灣。 路線:臺北—高雄—墾丁—花蓮—蘇澳—臺北 臺北-高雄 411km 建議騎行:3-4天 這段路以人文歷史為亮點 臺灣西部道路密集,從臺1 線穿越市區 可以沿著臺61 線/ 臺17 線輔道走 路線:臺北—23km—淡水—80km—新竹—50km—通霄—58km—鹿港—41km—麥寮鄉—49km—布袋鎮—40km—臺南—70km—高雄 途徑景點
  • 臺灣環島 騎行12天組隊計劃攻略
    2.途中會抵達臺灣本島東,西,南,北四個地理極點,具有紀念意義。3.一場長途騎行必不可少的是一輛好車,我們提供最專業萬元以上價格的碳纖公路車為個人環臺搭檔,每臺重量不到8.5公斤,事半功倍。4.提供無優的後勤保障,配有奔馳商務車後勤保姆車隨行,快速維修,飲水補給以及醫療保障全方位,為騎行者保駕護航。
  • 【人文臺灣】之 鹿港小鎮
    羅大佑歌中的「鹿港小鎮」,李昂筆下的「鹿城」,清末文獻裡的「小泉州」,你可知,它是怎樣的一個所在?我們還是坐阿堅和阿卿的旅遊車去吧。這對花甲之年的賢伉儷——阿卿是本省姑娘,粗壯的胳膊,黝黑的臉盤,愛哼日語歌。阿堅卻是外省移民。1950年5月,國軍從舟山群島大撤退,9歲的小姑姑抱著剛長乳牙的他,擠在一群阿兵哥中間,迷迷糊糊就到了基隆港。
  • 【遊學記】臺灣行:鹿港 中 鹿港小鎮
    陳仕賢,鹿港人,知名人文學者、史學家,有鹿港活字典之稱。陳先生自17歲就背著麥克風為遊客導覽,也是從這一年開始做影像記錄,用膠片與文字記錄鹿港直至今天,對鹿港、對臺灣都有很深的熱愛與研究。陳先生告訴我們:臺灣一共有五座龍山寺,鹿港龍山寺建得最早、保存最完整,至今已有185年歷史,臺灣最古老的建築就在此寺。
  • 《臺灣遊記》鹿港小鎮懷舊打卡
    鹿港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一個地方。熟悉是因為羅大佑唱的那首《鹿港小鎮》,但鹿港究竟是什麼,似乎又難以說清。羅大佑的一首懷舊經典讓人們記住了這個地方。「假如你先生回到了鹿港小鎮,請問你是否告訴我的爹娘。臺北不是我想像的黃金天堂,都市裡沒有當初我的夢想。
  • 天路騎兵2020年臺灣環島 12天騎行組隊計劃
    2.途中會抵達臺灣本島東,西,南,北四個地理極點,及具紀念意義。3.一場長途騎行必不可少的是一輛好車,我們提供最專業萬元以上的碳纖公路車為個人環臺最佳搭檔。4.提供專業無優的後勤保障服務,配有奔馳商務後勤保障車隨行,快速維修,飲水補給以及全方位醫療保障,為隊友保駕護航。5.堅持15人小團隊,騎+遊臺灣,最適宜的小組規模。
  • 【臺灣紀行】鹿港小鎮尋覓美麗舊年華
    我聽著羅大佑的《鹿港小鎮》,坐上阿默的計程車,從臺中來到了彰化。羅大佑寫鹿港小鎮那一年,他從紐約回到了臺北。而我這一天,離開了陰雨的臺北,來到了陽光燦爛的小鎮。阿默是臺灣原住民,太魯閣族的姑娘熱情又活潑。
  • 如何讓文化體驗走向深度——臺灣鹿港小鎮
    鹿港的街道,鹿港的漁村,媽祖廟裡燒香的人們。」還記得當年羅大佑唱的那首《鹿港小鎮》嗎?鹿港小鎮不僅是國內那家知名的餐廳,而是真實的在臺灣存在著的一個城鎮。臺灣早期發展所謂的「一府二鹿三艋舺」中「鹿」指的就是彰化縣的鹿港小鎮。鹿港曾經是臺灣的第二大城,並在清朝乾隆五十年至道光末年是最繁榮昌盛的時期。在人文歷史的淬鍊下,鹿港小鎮成為了現在古色古香的傳統小鎮。
  • 【12店通用|鹿港小鎮】沒去過臺灣,但不能沒吃過鹿港小鎮!僅148元搶門市價325元【鹿港小鎮·雙人餐】鹿港三杯雞...等!
    臺灣有諺語 「一府二鹿三艋舺」一說,其中的「二鹿」就是今彰化縣鹿港鎮。鹿港純樸的環境,親近的漁村風貌以及傳承下來的藝術文化,成為了人們心中永遠懷念鹿港是當時臺灣最繁華的地區,繁榮富庶帶來了美食的蓬勃發展,多種傳統小吃和糕點各具特色,較具盛名的有:蚵仔煎、肉粽、蝦丸、面線糊、鳳眼糕、龍鬚糖等等而「小鎮」,也是充滿了文藝氣息。
  • 臺灣環島·鹿港攻略
    明清時代漢人陸續移民去臺灣,有很多人在臺灣海峽遭遇船難,因此就有人帶著媽祖神像做保護神,平安抵達臺灣後就替媽祖蓋廟。經過300多年,媽祖成為了臺灣人最普遍信仰的神明之一。臺灣號稱有媽祖廟510座,其中有廟史可考者39座,內建於明代的2座,建於清代37座。鹿港天后宮不僅僅歷史悠久,它裡面供奉的媽祖像也來歷不凡。
  • 【鹿港小鎮】正宗傳統臺灣美食,在臺灣的街頭走一走
    臺灣有諺語 「一府二鹿三艋舺」一說,其中的「二鹿」就是今彰化縣鹿港鎮。鹿港純樸的環境,親近的漁村風貌以及傳承下來的藝術文化,成為了人們心中永遠懷念鹿港是當時臺灣最繁華的地區,繁榮富庶帶來了美食的蓬勃發展,多種傳統小吃和糕點各具特色,較具盛名的有:蚵仔煎、肉粽、蝦丸、面線糊、鳳眼糕、龍鬚糖等等而「小鎮」,也是充滿了文藝氣息。
  • 臺灣行-從臺中到彰化鹿港小鎮
    臺灣行從臺中到彰化鹿港小鎮一 同流浪漢和路邊創業者的交流晚上的雨瀝瀝拉拉的,時下時不下
  • 鹿港小鎮 小資最愛情調餐廳
    「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愛人,想當年我離家時她已十八,有一顆善良的心和一卷長發……」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人對於羅大佑的這一首《鹿港小鎮》都會或多或少有印象。  鹿港小鎮或許已經承載了比一個小鎮還眾多的意義,它已不僅是臺灣一個人情淳樸的小鎮;也是羅大佑心中那個想念卻又永遠回不去的家鄉;在北京,它還是一個樓盤和一個餐館的名字,「鹿港小鎮」這個名字突然成為一種印象,讓人感覺莫名親切而其實遙遠。
  • 【單車臺灣走透透】小學畢業成人禮——和兒子一起環臺灣
    4名12歲小學六年級畢業生,5位家長,5位臺灣騎友,9天870公裡行程,環繞臺灣一圈。2013年7月,4位小學同班同學共同考入了同一所中學,為了慶祝小學畢業,為了證明自己已經長大,他們決定以騎自行車環臺灣島一圈的方式挑戰自己,磨練意志,並以此作為自己的成人禮,他們的決定得到了家長的大力支持。
  • 歌神羅大佑的「鹿港小鎮」,紅磚綠瓦還剩多少?
    鹿港鎮,是臺中彰化縣西北端的著名小鎮曾與臺北艋舺、臺南府治並稱為「一府、二鹿、三艋舺」歌神羅大佑是一個時代的英雄式人物,華語流行樂壇的標杆1981年首次擔任唱片製作人並製作出了歌曲《童年》1982年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張專輯《之乎者也》首次打破當時流行民歌曲風而專輯裡的第一首歌曲《鹿港小鎮》更是直面抨擊、批判政府,這算是當時藝人中前所未有的
  • 這家鹿港小鎮差點被南京吃貨擠爆了!
    無錫……福州……泉州……澳門……菲律賓「她」——鹿港小鎮擁有超過60家門店此次開業的江寧金鷹店,為南京的第六家鹿港小鎮最重要的正事肯定是開業優惠,7月3日-9日天天有!7月3日-7月9日,在鹿港小鎮江寧金鷹店單筆消費滿200元即送100元現金抵用券一張。很給力有沒有,基本從不打折的鹿港在新店開業時居然這麼給力!A姐已經搶過先機啦,A咖們今兒個就跟緊著步伐放開來吃!
  • 臺灣的鹿港小鎮,歌詞背後深刻的意義幾人曉?
    《鹿港小鎮》是羅大佑1982年發行的首張個人專輯《之乎者也》中的第一首歌曲,又名《臺北不是我的家》不同於同一時期臺灣歌曲的吉他彈唱風格這張唱片帶著鮮明的搖滾風,由此迅速成為臺灣搖滾第一人。羅大佑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爹娘我家就住在媽祖廟的後面賣著香火的那家小雜貨店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愛人想當年我離家時她已十八有一顆善良的心和一卷長發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鹿港的街道 鹿港的漁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