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在凌晨5點半醒過來。跨越半個地球旅行的好處之一就是保持健康作息——倒時差對於別人來說是晨昏顛倒,對於我這個夜貓子卻是早睡早起。
我昨天特意將窗簾留了一個縫,就是為了能觀察窗外的天色。窗外還是全黑,看來要6點多才會日出,我本來打算再眯半小時,但一閉眼,想起昨天噩夢般的摔車,我還是決定早定出發,為可能的意外留出時間。
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換紗布。由於傷在膝蓋,沒法站著換藥,我就坐在床邊清洗傷口,同時將垃圾桶放在膝蓋下,去接住流下來的碘酒和生理鹽水,以免將房間弄髒。清洗完傷口、放上紗布以後忽然意識到自己沒有擦藥膏——業務不熟練啊!我只好拆了紗布重新開始。
換好紗布去洗漱時才發現眉心上也有一個小傷口,這讓我困惑不已——明明有頭盔保護,額頭鼻子都沒事,眉心是怎麼受傷的???
洗漱完收拾好東西已經快6點半了,當我上路的時候天還只是蒙蒙亮,街道上也沒有什麼人。
從依儒家去臺61線的路上,我順道拐去看五穀先帝宮和後厝龍鳳宮上頭一公一母兩尊大神像——這兩個廟算是竹南鎮最知名的景點了。它們都是建於清朝年間的歷史古蹟,無奈臺灣清朝廟宇遍地,所以很長時間都沒有人關注竹南鎮的這兩個小廟。直到上世紀80年代,龍鳳宮斥資打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媽祖神像,一時間香火鼎盛。受此啟發,五穀宮在九十年代初也打造了一個巨大的神農大帝神像,剛好比媽祖像高了那麼一丟丟,成為新的宗教觀光勝地。兩個廟互別苗頭,兩座神像也一公一母遙遙對峙著——以當地的建築物之矮,我懷疑兩座神像的視線是不被阻隔、可以看到對方的。
可惜我在兩個廟都只是稍作停留,僅僅在外面看了一眼就急急的上路了, 並沒有時間登上廟頂去驗證一番。
隔了一晚,再次上到臺61上時,我已經從昨天摔車的陰影中走了出來,再次變得生龍活虎。今天是個陰天,特別適合騎車——既沒有日曬,也沒有雨淋。加上今天是禮拜天的清晨,高速上完全沒有車輛,感覺整個天地都是我的。
我在輔路上騎的悠然自得,遇到好風景還時不時停下來拍照——當然,停車前有回頭確定後面有沒有車——儘管我一早上沒有看到一輛車。
臺61並不是我想像中的一路海景,而是被農田村莊環繞著。偶爾經過幾條大河時,還可以看見不遠處的入海口。我就在這重複的農田——上橋——大河——下橋——農田景色中騎了一個多小時。
到了早上8點多,雲層開始稍稍散開,陽光終於迫不及待的從空隙中鑽了出來,灑向大地。與此同時,雲層也不甘落後,硬是擠出了一場小雨,滴滴答答開始落下。我頓時懵了:我得倒黴到什麼程度,才能遇到這騎行的兩個大殺器合體啊!
我心裡犯嘀咕,腳下卻不敢鬆懈,可是卻越來越費勁,這才發現,自己在一個長長的上坡上。由於坡度不大,我都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上坡,也沒有換檔。換了上坡檔之後的那幾分鐘頓時覺得好騎多了,可十分鐘之後又開始覺得費勁了,越騎越慢,最後乾脆去路肩上停了下來,開始推著車走。
現在看來光靠健身房的訓練是不夠的,我在健身房可以用很大阻力騎一個小時,可一實戰就不行了。
等到呼吸調整過來,覺得沒有那麼累了,我再度上車,從路肩騎進輔路之前還特意回頭望了一眼,確認後方車輛情況。結果看見了今天路上的第一輛車——一輛小綿羊在我後方50米處慢悠悠的騎了過來。於是我又在路肩上停了一會,直到小綿羊超過我,再次確認後方沒有車時才騎上輔路。小綿羊上面還綁了一個半米高的Hello Kitty,一直微笑的注視著我騎行。
在我奮力爬坡爬到快虛脫的時候,終於看到前方有一標識「上坡路結束」。看來這個坡還是挺有難度的,要不然政府也不用特意掛塊牌子。我在心裡這麼安慰著自己。
終於爬到了「上坡路結束」的標識處,眼前的視線也豁然開朗了起來。我剛鬆了一口氣,還沒來得及高興,心又懸起來,因為發現道路在前方10米處一分為二——主路部分開始下坡,而輔路則是由一個陡坡去連接另一條和臺91線成90度的另一條路,這條路從臺61上方穿過,用於供車輛橫穿臺61線,它的高度可想而知。
不管多陡,這都是上坡路的最後一段了,我在心裡為自己打氣,鼓足勁衝了過去。在我費勁攀爬時,身後傳來一陣機車轟鳴聲,由遠及近,很快一輛輛機車超越了我。由於機車群特別龐大,而我們都擠在一條給機車、自行車專用的小道上,很多機車在離我左臂不到20公分的距離處和我擦肩而過。在十多輛機車超越我之後,身後的轟鳴聲卻絲毫未減,我不由得有些緊張。之前就看到那輛帶著巨大Hello Kitty的車停在路肩上,而騎手站在路邊打電話,於是我騎過去,停在Hello Kitty的後面,等機車群經過。
停穩了回頭看,不由得咂舌——後面還有二、三十倆機車跟著。還好我讓開了,要不然跟著機車群爭路壓力可夠大的。尤其這一段太陡,萬一我騎不動了停半道上,那就更危險了。
等到機車群完全走了,我也有了充足的休息,輕鬆爬完了剩下的坡。到了最高點,看著下面望不到盡頭的下坡路,我都心都興奮的飛了起來。
一開始我只是小小的壓著剎車,盡情享受速度。加速一段時間後,我很快發現速度太快,車有些不受控制,車頭開始劇烈搖擺起來。我也不敢急剎車,害怕因為急停而翻車,所以不停的緩剎車,終於慢慢的控制住了速度,自己也出了一身冷汗。之後這段長長的下坡,我都有意識的帶住剎車,再也不敢放肆了。
我心裡隱隱有另一個擔心——這車的前輪磨損已經非常嚴重了,輪胎上的花紋已經完全被磨平了,我很擔心它會在我高速下滑的這段路上爆胎,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可惜昨天和今天早上到的地方都太偏闢了,大部分是農村地區或是某個鎮的郊區部分,唯一一個市中心就是竹南鎮,而我卻是天黑而至、天亮而出,根本沒有自行車店開門。
在快到9點的時候,我終於到了一個看起來較為繁華的地方,路邊開始出現一些商店、餐館,還有個加油站。我推著車走近一個正在修車的工作人員,詢問附近有沒有可以修自行車的地方。
加油站的工作人員還以為我的車已經爆胎了,一臉擔心的告訴我:「最近的自行車店在通霄鎮火車站旁邊,離這裡有10個多個公裡,你可能沒辦法過去誒。」
我鬆了一口氣,急忙澄清:」我的輪胎還好,可以騎過去啦,只是我前輪磨損太嚴重了,打算換個輪胎。」
工作人員立刻鬆了一口氣,熱情的開始指點路線,同時用手裡的工具沾上水,在地上畫地圖:」你就這樣沿著61一直往前走,然後看到中山路右轉,一直騎就可以看見通宵火車站。通宵火車站前面的路口是中正路和中山路,我也不記得自行車店在哪條路上了,但你過去就可以看到了,很好找的。」
我道謝以後就跟著指示沿著61繼續向前騎,心裡暗暗惋惜,看來要繞路去通霄鎮了。
等到了中正路才發現,臺61和1號線在我沒有注意的時候已經交匯在了一起,而他們在此處再度分開,沿著高速繼續向前是臺1線,自行車禁止進入。所有自行車都需要右拐上中正路,繼續去61號線。地上也開始出現「環臺一號線」的標識。這些標識讓我安全感倍增。
等我到了中正路和中山路的路口,卻找不到自行車店,只好詢問路邊的一位老爺爺。老爺爺熱心的指點方向,讓我朝東邊騎4個路口。我剛騎兩個路口,就發現這位爺爺騎著機車超過了我。超過我時還大喊:「記住還有兩個路口哦。」
等我到達第四個路口時,發現爺爺特意停在路口等我,以免我錯過這個路口。老爺爺直到確認我看到了修車店才繼續騎車上路。
修車店就在馬路對面。我將車交給師傅以後就跑出去找早餐了。鎮中心就是不一樣,光是這個十字路口附近就有好幾種早餐選擇。我跑到馬路斜對面點了份大腸蛤仔煎麵線。雖然有4、5個人在排隊,但老闆娘動作特別快,不到一分鐘就整好一份面線。
吃了早餐回去,師傅早已幫忙換好輪胎,我付了450新臺幣之後就高高興興的再次上路了。
從通霄鎮出來是一小片農田。GPS在這裡不太好使,有一次把我直接指去別人家中。看家的小黃衝著我一頓亂吠。好在它的主人就在不遠處和別人嘮嗑,及時制止了小黃,並笑呵呵的指引我上臺61的路。
在我穿梭於農田之間時,天空開始下起了小雨,比早上的雨勢要大很多。平常我是不怵的,可是現在我卻擔心我的傷口被雨水打溼而感染。我的擔憂等我到了臺61後便停止了——61甲的輔路有很長一段是在61甲高架橋的下面,雨水都被高架橋擋住了。而當高架橋不再遮蓋輔路時,雨已經停了。
之後斷斷續續有好幾段路碰見61線修路,我不得不繞道而行,期間不免穿過一些農田和農家小院。說起來這段旅行治好了我一個小清新的毛病——以前我一直覺得農田和鄉間小路很有feel,有次在峇里島旅遊的時候還會特意繞去看梯田,而和我一起旅遊的人常常用一種看智障的神情蔑視我:「農田有什麼好看的?!」經過這次臺灣之行,我對鄉間景觀徹底無感,不小心上了鄉間小路也會加快速度,以免再遇惡犬。
真是怕什麼就來什麼,在我戰戰兢兢防備惡犬的時候,居然又遇見了一條。吸取昨天的教訓,我立馬停車,和它對視。它在我的目光下雖仍然虛張聲勢的狂吠,但還是夾著尾巴退後了幾步,但我一轉身上車他立馬又跟上了——這可麻煩了。
正當我一籌莫展之際,一個路人幫我拎住這隻狗的脖子,讓我先走,我道謝後立馬轉身上車,飛快的離去。
後來在一個小鎮上再次遭遇惡犬,我忍無可忍,立即停車,狠狠的蹬視著它,這隻小黑狗一愣,立馬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在我面前伸了個懶腰,然後慢悠悠的朝另一個方向走了。
我就這樣在臺61上騎了將近3個小時,期間全部的心神都用來關注周圍是否有野狗,完全沒有心情留意周圍的景色。當然,景色也很普普通通就是了。
期間路過的大部分鄉鎮或是村莊都沒什麼特色。如果不是路邊隨處可見的繁體字標識,我有時會恍惚覺得我騎在湖南的鄉下。我在心裡連連感慨,祖國的發展實在是太快了,不出來走走,都不知道我們已經趕上了這些我們過去抬頭仰望的發達地區。
偶爾有幾個村莊會給我驚喜——比如安田莊農房牆上的小塗鴉,為這裡的鄉土景色添加了幾分活潑。甚至連路邊的防護欄都塗得五顏六色,如同彩虹一般。在這裡我還遇上了好幾個騎友——都是被修路工程給逼過來的。
在快接近鹿港小鎮的時候,GPS指示我從臺61路轉上了臺17路。17路上的狗明顯見過世面,該幹嘛幹嘛,連眼神都不給我一個。
很快的我就騎到了鹿港小鎮,一看時間,還不到2點——我提前2個小時完成了今天的任務!我有些不敢相信,又細細的看了一下GPS,生怕自己走錯了地方。這裡離鹿港天后宮5分鐘,離鹿港老街10分鐘,離我今晚的民宿15分鐘。是這裡沒錯。
這一刻,我因為第一天出師不利而喪失的信心統統回來了。
我可以的。
由於Google地圖的騎行模式在臺灣不能用,為了避免GPS把我引到機動車專用的高架橋上,我這兩天一直是用步行模式。GPS因此把我引進了一條小巷子。
進去以後才發現巷子裡面人潮洶湧,兩邊都是攤販,我根本沒法騎行,連掉頭都困難,只能下來推著車走,即使推車也覺得步履維艱。心裡不由得驚嘆——鹿港好繁華啊。後來才知道原來我走的這條小巷子就是傳說中的鹿港老街。而且鹿港周末人特別多,有很多人特意從其他城市趕來天后宮拜拜。
我在鹿港住的民宿離鹿港老街只有5分鐘的路程。民宿的老闆娘是個很有情趣的人,在臺北長大,後來去鹿港開了一件名為「在路上」的西點屋,聽名字就知道是旅遊愛好者。她同時將西點屋樓上的房間收拾出來作為民宿,這樣從早上7點到下午3、4點經營西點屋,營業結束小孩放學就開始經營民宿,而且她們家是由孩子們清潔房間,以賺取下次旅行的路費。
我到達的時候她的幾個孩子都靠在沙發上看NBA,老闆娘很驕傲的告訴我:「今天生意很好,孩子們都很懂事,一直在西點屋幫忙,直到半小時前才剛剛結束,然後立馬去收拾民宿,所以現在都累癱了。」
老闆娘轉頭對她兒子說:「帶這個姐姐去樓上的房間哦。」小孩子從沙發上站起來,卻戀戀不捨地站在電視機前不肯挪動,直到老闆娘警告說「我要生氣了哦」,他才悻悻的離開,並且有了些小情緒,我試圖和他說話,討論今天是哪兩隻球隊比賽時,他也低頭一言不發——估計是不高興我打擾了他的球賽吧。
我去房間放下行李,換了衣服就準備去鹿港天后宮。剛好老闆娘帶著孩子們也在收拾東西打算出發。老闆娘笑著告訴我她們馬上要去鹿港溪撿垃圾,以教育孩子們保護環境,同時讓孩子們熟悉自己家鄉的山山水水。聽起來倒是蠻有意思的,可惜孩子們不這麼想就是了,我回想著她兒子那恨不得黏在電視機上的目光,覺得十分有趣。
從民宿出來以後我直奔天后宮門口的小吃一條街。騎了一上午的車,現在已經餓的前胸貼後背了,也顧不上去逛鹿港老街或是天后宮,而是直奔午餐而去。
天后宮裡面香火鼎盛,廟門口一條街幾乎全是賣蝦猴酥的,而且每個小攤都打出廣告說感謝某某採訪並配上滿版的照片。我差點就被這廣告騙了,去了天后宮門口最近的那一家。走到門口發現他們一幅旅遊景點拉客的架勢,大聲吆喝著「還有位置,裡面請、裡面請」。在旅遊景點多次的遭遇讓我對這種拉客行為及其反感,就轉身去了別家。
之前在網上看到了一家叫松榮蛤仔煎,據說口碑還不錯。我在小吃街上走了兩遍才找到這家店——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時間的原因,這裡的生意冷清的可怕,我是唯一的客人。如果不是網上好評如潮,我估計是不會進這家店的。我點了他們家最受好評的蛤仔煎,和鹿港特產蝦猴酥,不知道是不是餓狠了,覺得他們家的食物超級美味,但我每次咀嚼時後腮都會隱隱作痛——不知道是不是昨天摔車的後遺症。
吃飽喝足以後終於有精神來逛鹿港了。
我又繞回香火鼎盛的天后宮。鹿港天后宮號稱是臺灣500多座媽祖廟之冠,據說特別靈。它不僅僅歷史悠久,裡面供奉的媽祖像也來歷不凡——乃是唯一奉祀湄洲祖廟開基媽祖神尊的廟宇。
PS:更多信息請戳 👉 臺灣環島·鹿港攻略
可惜我是個俗人,不懂得看古蹟,一提起媽祖想起的就是劉濤飾演的、說一口流利英文的媽祖。我在天后宮轉了一圈就出去了,而且還興致勃勃的繞到天后宮的後面,去找羅大佑唱的、賣著香火的那間小雜貨店,結果自然是找不到的。
從媽祖廟出來,我再度進了鹿港老街。進去不到5分鐘後又發現一個媽祖廟,而且香火也很盛,大家排著隊進香。我頓時糾結了——哪個才是我想去的媽祖廟?我立刻Google之,發現這原來又是乾隆幹的好事。在鎮壓了臺灣一次由天地會領導的民變後,乾隆讓福康安在鹿港又建了一個媽祖廟,並得意洋洋的將此次平臺灣作為其十全武功之一。由於這個媽祖廟是官費建的,不僅門口立有「文武官員至此下馬」的石碑,就連廟裡供奉的千裡眼、順風耳都頭戴官帽,腳穿官靴。
鹿港老街街邊是傳統的閩南式建築,地上鋪設著紅色面磚。這裡就像縮小版的麗江古街,古色古香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琳琅滿目的小攤。不過這裡同質化遠沒有麗江嚴重,也沒有隨處可聞的小清新音樂——我去麗江的那一年,大街小巷都放著滴答滴答,伴隨著麗江手鼓。
這裡幾家賣小吃的生意都十分火爆,可惜我的後腮還是隱隱作痛,對食物沒有任何興趣。我圍觀了一下大腸包小腸的做法,買了一杯老街紅茶,就離開了,順著老街街區裡的一條小巷子走去了桂花巷藝術村。
桂花巷藝術村的前身是日治時期修建的日式宿舍,因此整個村子帶有明顯的日式風情,白色的牆面配上木造的屋頂和窗框,牆壁上還有很多可愛的彩繪圖畫。和充滿生活氣息的老街比起來,這裡要陽春白雪的多,頗有冷清的感覺。
我看時間還早,就又去了摸乳巷。由於巷道極為狹小,雙方必須側身才能通過。而男女交錯而過時,男生很容易會碰到女生的胸部,因此被戲稱為摸乳巷。1985年的一部色情電影《鹿港摸乳巷》使它名聲大噪,成為了一個旅遊景點。由於電影大賣,公司因此趁熱推出了系列片《彰化脫褲莊》,卻沒有激起太多水花。好在續集沒有火,要不然我還要多跑一個景點。
尷尬的是,我在穿越摸乳巷穿到一半時對面來了兩男一女。正常情況下這沒什麼,但我們此刻正處於一個讓人想入非非的巷子中。我只好側過身,胸部緊貼著牆壁,讓他們從我身後過了。
摸乳巷旁邊還有一個龍山寺,但我有些累了,不想再逛了,就回民宿休息了。在房間裡上了半個多小時的網,我緩過勁之後又再次跑出去看鹿港的黃昏。
再次到天后宮時還真遇見一個大驚喜——天后宮門前有個儀式,十來個人穿著戲服,頂著神像在前面開路,後面有人抬著兩個轎子,將天后娘娘請出門。兩旁擠滿了圍觀的信徒,都在拜拜。我算是知道為什麼今天這麼多人了。
天黑之後我又在四處轉了轉,找了一件類似蘇寧的電器超市,想配一個將gopro固定在自行車上的配件,店員聽了以後一直搖頭,告訴我在臺灣很難配到,除非預訂,然後他們回去找gopro下單。聽到以後我真是無比懷念淘寶——在大陸的話,我只需要上網輕點滑鼠,再輸入後天的民宿地址,這個gopro就會在我到達之前運送到了。
既然找不到想要的,我只好回民宿。此刻天已經全黑,四處都是霓虹燈。不知道唱著「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的羅大佑先生看到這番場景,又會做何感想?
1月15日 陰
騎行距離:90.5km (56.26miles)
遊記全文請戳👉《千裡走單騎——2017年1月 意外不斷的臺灣騎行日記【被狗咬、摔車、上醫院、報警脫困的血淚史】》:
https://bbs.qyer.com/thread-2669216-1.html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公眾號後可以看到更多信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