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代人之勞,成人之美。
靜坐常思已過,閒淡不論人非。
行住坐臥,穿衣吃飯。
從朝至暮,從暮至朝。
一句佛號,不令間斷。
或小聲念,或默念。
除念佛外,不起別念。
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他消滅。
常生慚愧心及懺悔心。
縱有修持,總覺得我工夫很淺,不自矜誇。
只管自家,不管人家。
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
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是凡夫。
果能依此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
印光大師(1861年夏曆十二月十二日辰時,農曆辛酉年)1940(庚辰年十一月初四),即釋印光,法名聖量,字印光。自稱"常慚愧僧,"又因仰慕佛教淨土宗開山祖師,當年在廬山修行的慧遠大師。故號"繼廬行者」。俗姓趙,名丹桂,字紹伊,號子任。陝西郃陽(今合陽)路井鎮,赤東村人。
印光大師與近代高僧虛雲,太虛,諦閒等大師均為好友。弘一大師更是拜其為師,後人將其與虛雲太虛弘一併列,合稱"民國四大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