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戲劇日,盤點那些影響時代的世界著名劇作家!

2020-12-21 藝考幫幫忙

3月27日是世界戲劇日,從1962年開始慶祝。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地的劇院都會舉行各種活動以示紀念。話劇是一門綜合性藝術,劇本創作、導演、表演、舞美、燈光、評論缺一不可。話劇藝術具有舞臺性、直觀性、綜合性、對話性的特點。

中國的話劇發展歷程開始於1907年2月,中國留日學生李叔同發起組織的學生藝術團體「春柳社」在東京演出了《茶花女》片段。同年夏天,另一個演出團體「春陽社」在上海成立,在國內舞臺演出《黑奴籲天錄》。這一年,在國內觀眾驚覺「戲劇原來還有這樣一種演法」時,中國話劇史翻開了第一頁。

在世界戲劇日當天,向大家介紹一些世界著名的劇作家,一起來體驗戲劇的魅力。

· 易卜生(挪威)

1828年3月20日——1906年5月23日,影響深遠的挪威劇作家,被認為是現代現實主義戲劇的創始人。他留下的《玩偶之家》、《人民公敵》等劇本成為世界各國戲劇舞臺上的經典作品,他的創作對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的歐美戲劇產生深遠影響,因而被稱為「現代戲劇之父」。據說,易卜生是繼莎士比亞之後在世界上被上演最多的劇作家。

代表作品:

易卜生共出版過26部戲劇和一部詩集,其作品常被劃分為四個部分。

民族浪漫歷史劇:《凱蒂琳》、《覬覦王位的人》

思想劇:《愛情喜劇》、《布朗德》、《培爾·金特》、《皇帝與加利利人》

當代現實劇:《社會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敵》

心理與象徵劇:《野鴨》、《羅斯莫莊》、《海上夫人》、《海達·高布樂》、《建築師》、《小艾友夫》、《約翰·蓋勃呂爾·博克曼》和《當咱們死人醒來的時候》

《玩偶之家》舞臺劇照

· 貝爾託·布萊希特(德國)

1898年2月10日——1956年8月14日,德國著名戲劇家與詩人,年輕時曾任劇院編劇和導演,曾投身工人運動。布萊希特是現代戲劇史上極具影響力的劇場改革者、劇作家及導演,被視為當代「教育劇場」的啟蒙人物。他的劇作及戲劇理論對當代戲劇界產生過巨大的震動,並由此成為各國戲劇家的主要研究對象。

布萊希特演劇方法推崇「間離方法」,又稱「陌生化方法」,是他提出的一個新的美學概念,又是一種新的演劇理論和方法。它的基本含義是利用藝術方法把平常的事物變得不平常,揭示事物的因果關係,暴露事物的矛盾性質,使人們認識改變現實的可能性。但就表演方法而言,「間離方法」要求演員與角色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要把二者融合為一,演員要高於角色、駕馭角色、表演角色。

代表作品:

《四川好人》、《高加索灰闌記》、《大膽媽媽和她的孩子們》

· 塞繆爾·貝克特(愛爾蘭)

1906年4月13日-1989年11月10日,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荒誕派戲劇的創始人之一。他創作的領域包括戲劇、小說和詩歌,尤以戲劇成就最高,1953年憑藉《等待戈多》聲震文壇,成為法國文壇上的風雲人物。

貝克特在他的劇作裡塑造的人物都是些病態、醜惡的流浪漢、癟三、殘廢者、老人。一方面呼號「自我」的不存在,一方面又在探索尋找「自我」。他在劇作中一再表現的另一個基本命題,即人在死亡面前束手無策,人生荒誕絕望,只能無可奈何地走向死亡。他筆下的人物全是正常社會之外的人,並表明人世間現存的一切都是夢幻和騙局。

代表作品:

《等待戈多》、《劇終》、《啊,美好的日子!》

· 尤金·奧尼爾(美國)

1888年10月16日——1953年11月27日,表現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美國民族戲劇的奠基人。評論界曾指出:「在奧尼爾之前,美國只有劇場;在奧尼爾之後,美國才有戲劇。」一生共4次獲普立茲獎,並於193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奧尼爾的戲劇師承斯特林堡和易卜生的藝術風格,把傳統的現實主義手法和現代的表現主義技巧結合起來,開掘人類心靈的底層。作者一生最關注的主題,是人在外在壓力下性格的扭曲,乃至人格的分裂過程。作為現代悲劇作家,他的大量心理悲劇既烙下了現代各種心理分析學的印記,又沉重地滲透著古希臘的悲劇意識。

代表作品:

《天邊外》、《瓊斯皇》、《毛猿》、《悲悼》

《天邊外》海報

· 契訶夫(俄羅斯)

1860年1月17日-1904年7月15日,俄羅斯世界級短篇小說巨匠,俄羅斯19世紀末期最後一位批判現實主義藝術大師,與法國作家莫泊桑和美國作家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堅持現實主義傳統,作品真實反映出當時俄羅斯社會的狀況。其作品的兩大特徵是對醜惡現象的嘲笑與對貧苦人民的深切的同情,無情地揭露了沙皇統治下的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和社會的醜惡現象。

契訶夫戲劇創作的題材、傾向和風格與他的抒情心理小說基本相似。他不追求離奇曲折的情節,他描寫平凡的日常生活和人物,從中揭示社會生活的重要方面。在契訶夫的劇作中有豐富的潛臺詞和濃鬱的抒情味;他的現實主義富有鼓舞力量和深刻的象徵意義,「海鷗」和「櫻桃園」就都是他獨創的藝術象徵。

代表作品:

《海鷗》、《萬尼亞舅舅》、《三姊妹》、《櫻桃園》

《櫻桃園》舞臺劇照

· 蕭伯納(愛爾蘭)

1856年7月26日—1950年11月2日,1925年因作品具有理想主義和人道主義而獲諾貝爾文學獎,他是英國現代傑出的現實主義戲劇作家,是世界著名的擅長幽默與諷刺的語言大師,同時他還是積極的社會活動家和費邊社會主義的宣傳者。他支持婦女的權利,呼籲選舉制度的根本變革,倡導收入平等,主張廢除私有財產。

在藝術手法上,他善於通過人物對話和思想感情交鋒來表現性格衝突和主思想。蕭伯納的戲劇性語言尖銳潑辣,充滿機智,妙語警名脫口而出。

代表作品:

《聖女貞德》、《傷心之家》、《華倫夫人的職業》

· 老舍(中國)

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字舍予。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於市民生活。他善於描繪城市貧民的生活和命運,尤其擅長刻畫浸透了封建宗法觀念的保守落後的中下層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階級搏鬥中,在新的歷史潮流衝擊下。惶惑、猶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進退維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徑。他喜歡通過日常平凡的場景反映普遍的社會衝突,筆觸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運的思考,讓人從輕快詼諧之中品味出生活的嚴峻和沉重。關於自然風光的色彩鮮豔的渲染和關於習俗人情的細緻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氣息和情趣。

代表作品:

《面子問題》、《龍鬚溝》、《茶館》

《茶館》舞臺劇照

· 曹禺(中國)

1910年9月24日—1996年12月13日,原名萬家寶,字小石,中國傑出的現代話劇劇作家。作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開拓者之一,與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齊名。1934年曹禺的話劇處女作《雷雨》問世,在中國現代話劇史上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它被公認為是中國現代話劇成熟的標誌,曹禺先生也因此被譽為「東方的莎士比亞」。

矛盾衝突是曹禺戲劇結構的核心,曹禺早期戲劇的結構設置緊緊圍繞矛盾衝突展開,衝突多變且因劇而宜。在多變戲劇衝突下,曹禺早期劇作有共同的精神內質的,即對原始野性的謳歌讚美。在中國傳統文化浸染與西方戲劇的借鑑下,曹禺注重詩意與劇作結合,劇作結構的詩化主要體現於語言和戲劇性情境。

代表作品:

《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日出》舞臺劇照

相關焦點

  • 尤金·奧尼爾:現代著名劇作家,美國現代戲劇的奠基人
    大家好,今天來給大家講下美國現代著名的劇作家尤金·奧尼爾,他是美國現代著名劇作家,美國現代戲劇的奠基人。尤金·奧尼爾(1888-1953)是美國現代著名劇作家,美國現代戲劇的奠基人,表現主義戲劇的代表作家。父親詹姆斯·奧尼爾是頗負盛名的演員,以扮演基度山伯爵而聞名。
  • 百老匯世界著名劇作家特倫斯·麥克納利死於冠狀病毒
    託尼獎獲獎劇作家特倫斯·麥克納利,以《愛情!勇氣!同情!」 他的代表說,音樂版的《蜘蛛女之吻》於周二因與冠狀病毒有關的併發症而去世。馬特·波克(Matt Polk)說,現年81歲的麥克納利(McNally)在佛羅裡達州的一家醫院死亡。
  • 著名劇作家過士行攜《鳥人》來渝:我做的不是京味戲劇,期待更多...
    人物名片過士行:1952年生於北京,中國國家話劇院編劇,國家一級編劇,被視為中國當代最重要的劇作家之一。因疫情關門大半年的重慶大劇院,將在9月3日晚迎來重啟。著名劇作家過士行的經典作品《鳥人》,成為重啟的第一部大戲。《鳥人》寫於1991年,曾在1993年被林兆華搬上北京人藝舞臺,此次來渝巡演的仙童戲劇版編劇與導演則都由過士行本人擔綱。新版有何新意?如何看待京味戲劇?9月2日,過士行接受了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獨家採訪。永恆悖論讓老戲綠樹常青
  • 與著名劇作家面對面!駐馬店這裡舉辦名家專場活動!時間就在...
    與著名劇作家面對面!駐馬店這裡舉辦名家專場活動!時間就在...活動持續時間為兩天分別有兩位著名劇作家來到現場哦~具體都有誰?一起往下看吧!12月22日上午9點↓↓↓【齊飛專場】齊飛,著名劇作家,省管優秀專家、省文史館館員。
  • 與著名劇作家面對面!駐馬店這裡舉辦名家專場活動!時間就在……
    活動持續時間為兩天,分別有兩位著名劇作家來到現場哦~具體都有誰?一起往下看吧!12月22日上午9點↓↓↓【齊飛專場】齊飛,著名劇作家,省管優秀專家、省文史館館員。12月23日上午九點↓↓↓陳湧泉專場陳湧泉,一級編劇,當代著名劇作家,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 劇作家敘事與導演敘事
    象徵主義劇作家認為在可感知的客觀世界裡面隱藏著一個更加真實的、永恆的世界,因此象徵主義戲劇就是要通過劇作家的內心感應或「通感」,運用象徵、暗示、隱喻等表現手法將這種隱秘的東西表現出來。表現主義劇作家認為真實存在於人的內心世界,託勒(1893—1939)說: 在表現主義戲劇中,人物不是無關大局的個人,而是去掉個人的表面特徵,經過綜合,適用於許多人的一個類型人物。
  • 英國現代傑出的現實主義戲劇作家,世界著名的語言大師
    20世紀最有影響的劇作家喬治伯納蕭,無可爭議地可以享有莎土比亞以來英國最偉大的劇作家的殊榮。奧斯卡王爾德堅稱:「他在世界上沒有一個敵人,他的朋友也沒有人像他。」甚至佩服蕭伯納的葉芝也稱他是一部始終帶著微笑的縫紉機。蕭伯納的多樣性和古怪多變,他對矛盾修辭法和對立事物的熱愛以及他多年出色的反抗,保證了他的思想和作品獲得一種態度複雜的歡迎。但是,為數很少不接受其理論的人可以避開他的衝擊。
  • 京劇對世界的影響極其深遠
    京劇劇作家、表演藝術家梅蘭芳推陳出新,創作一批新劇目,善於運用唱腔、念白、身段、指法、眼神、舞蹈、武打等藝術手段,把戲劇人物刻畫得細緻人微,光彩照人。鮮明的特色、迷人的風韻形成獨樹一幟的梅派藝術,引起國際人士的注意。1915年,美國公使芮恩施看了梅蘭芳演出的《嫦娥奔月》,對浪漫的劇情和婀娜的舞姿著了迷。此後,梅蘭芳演出新劇,必欲一觀。
  • 世界戲劇日,51位戲劇人的初心
    採訪整理:新京報田超 田偲妮本文特別感謝小茶、餘天健、湯豔、青陽協助聯絡3月27日,世界戲劇日,這是所有戲劇人的嘉年華
  • 瑞士最著名劇作家的畫作,價值多少?
    他是20世紀最著名的瑞士劇作家、小說家,曾獲德國曼海姆城頒發的席勒獎、瑞士伯爾尼市頒發的文學獎、義大利廣播劇大獎等。 自1947年發表第一部戲劇劇本《立此存照》並在蘇黎世劇場首演成功,迪倫馬特嶄露頭角。之後的二十年裡,他相繼創作了《羅慕洛大帝》、《老婦還鄉》、《物理學家》等名作,奠定了其在世界戲劇界的聲譽。
  • 送別著名戲曲劇作家王仁傑:巨匠雖逝 戲留梨園
    中新網泉州6月1日電 (記者 孫虹)6月1日,著名戲曲劇作家王仁傑的追悼會在福建省泉州市舉行。追悼會現場,各界敬獻的花圈、花籃排成了一堵堵寄託哀思的花牆,述說著無盡的懷念和敬意。著名戲曲劇作家王仁傑逝世。 林良標 攝  得知王仁傑老先生逝世的消息,不少文藝界人士、戲迷從全國各地趕來,向王老遺體依依告別。
  • 南京:「世界文學之都」打造時代戲劇名片
    2019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方宣布南京入選「世界文學之都」。2020南京文化藝術節期間,13部新編創排本地劇目登上舞臺,涵蓋京劇、越劇、話劇、錫劇等多個劇種,讓觀眾在「世界文學之都」過足戲癮,盡顯南京城市文藝氣質。7月27日,由南京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遊局、市文聯主辦的南京文化藝術節「世界文學之都與戲劇創作」高層論壇活動舉行。
  • 16世紀戲劇復興的先鋒詩人和劇作家:克里斯多福·馬洛
    劇作家詩人,克里斯多福·馬洛是16世紀戲劇復興的先鋒詩人和劇作家。他的作品影響了威廉·莎士比亞和他的幾代作家。誰是克里斯多福·馬洛?馬洛的第二部戲劇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坦布萊恩大帝》。這是馬洛第一次在倫敦的正規舞臺上演出,也是最早以無韻詩出現的英國戲劇之一。這被認為是伊莉莎白時代戲劇成熟階段的開始,也是馬洛在他英年早逝前出版的最後一部戲劇。有些人認為,浮士德博士很快就追隨泰姆伯雷恩,而馬洛則轉而寫《第二部》、《巴黎大屠殺》,最後寫《馬爾他的猶太人》。
  • 王宏:用戲劇凝視時代
    滑稽戲《陳奐生的吃飯問題》是根據常州籍著名作家高曉聲小說《陳奐生上城》中的人物原型「陳奐生」新編創作,王宏擔任編劇,常州滑稽劇團排演。曾經紅極一時的江蘇常州滑稽劇團近年來面臨巨大經營壓力,排演《陳奐生的吃飯問題》,因為演員不夠,劇團的會計都不得不客串扮演劇中的村民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這部新劇一上演就獲得很好的口碑讚譽,演出邀約不斷。
  • 美國著名劇作家阿瑟·米勒的一生,都在這部紀錄片裡
    由阿瑟·米勒的女兒麗貝卡·米勒導演的傳記片《阿瑟·米勒:作家(Arthur Miller: Writer)》於 3 月 19 日在 HBO 上映。這部紀錄片拍攝時間長達 25 年,透過父女間的親密對話,記錄了劇作家阿瑟·米勒的傳奇一生。
  • 盤點世界著名的喜劇大師(列舉)
    開篇導言:總有一段文字,影響生命的成長;總有一個人,在生命中留下抹不去的痕跡。縱觀世界歷史,不乏人或事。而在這其中最令人茣過於給人帶來歡樂的人。所以今天來盤點一下世界著名的喜劇大師NO1.2003年當選《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並獲選成為「亞洲英雄」的封面人物。2004年《功夫》創下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華語電影票房紀錄,並被《時代周刊》評為「2005年十大佳片之一」。2013年執導的《西遊降魔篇》創華語片新記錄,成為全球最賣座的華語電影;同年當選廣東省政協委員。
  • 俄著名導演、劇作家梁贊諾夫去世 系「喜劇教父」
    俄著名導演、劇作家梁贊諾夫去世 系「喜劇教父」 2015-12-01 10:42:18來源:文匯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唐云云   正當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馮憲珍緊張地投入將在下周正式獻演的話劇版《辦公室的故事》排練中時,昨日凌晨,卻突然傳來了這部話劇的「父親」——俄羅斯著名導演、劇作家兼詩人埃利達爾·梁贊諾夫逝世的消息。  「這如何令人接受得了?不久前,我們剛為梁贊諾夫慶賀了88歲的生日。
  • 戲劇的魅力,就在親身體驗之中
    因此,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體系對20世紀的世界戲劇文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也因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非常強調演員對生活的觀察和體驗,所以後人將其表演流派稱為「體驗派」。安託萬是影響過戲劇歷史進程的傑出人物,他在1889年訪問倫敦時,曾明確宣布:自由劇院的目的,是鼓勵每一個作者為舞臺寫作,並且首要的是寫他感到需要寫的東西,絕非寫那些他臆測一位劇院經理會樂意上演的劇本。我讓任何一部作品上演,哪怕它的優點寥寥無幾,我根本不考慮我從輿論中聽到的對劇本的任何意見。
  • 上影演員劇團致敬世界戲劇日 奚美娟佟瑞欣助陣
    演出現場   搜狐娛樂訊(上海站 馬蓉玲/文)3月27日為世界戲劇日,是國際戲劇協會於1961創立的一個紀念日,其宗旨是引起全世界人民對戲劇藝術的重視,以便廣泛宣傳和普及戲劇藝術,共享戲劇帶給我們的精神財富。
  • 世界戲劇日,學習臺灣戲劇大師的工作方式
    今天,2019年3月27日,世界戲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