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劇作家過士行攜《鳥人》來渝:我做的不是京味戲劇,期待更多...

2020-12-25 上遊新聞

人物名片

過士行:1952年生於北京,中國國家話劇院編劇,國家一級編劇,被視為中國當代最重要的劇作家之一。

因疫情關門大半年的重慶大劇院,將在9月3日晚迎來重啟。著名劇作家過士行的經典作品《鳥人》,成為重啟的第一部大戲。《鳥人》寫於1991年,曾在1993年被林兆華搬上北京人藝舞臺,此次來渝巡演的仙童戲劇版編劇與導演則都由過士行本人擔綱。新版有何新意?如何看待京味戲劇?9月2日,過士行接受了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獨家採訪。

永恆悖論讓老戲綠樹常青

《鳥人》劇照

要說話劇《鳥人》,就不得不提到過士行的經典之作「閒人三部曲」:1989年的《魚人》、1991年的《鳥人》和1994年的《棋人》。其中,《鳥人》描寫了一群養鳥成癖的京城市民,主角是既為「鳥痴」更心憂京劇衰落的「戲痴」三爺。1993年,著名導演林兆華將其搬上北京人藝舞臺,林連昆、梁冠華、濮存昕、胡軍、韓善續、徐帆、何冰等人出演,連演130場轟動京城。

此次來渝的版本復排於2019年,近30年的時代跨度不可謂不小,那麼作為一部老戲,對於今天的觀眾而言還有怎樣的時代意義?對此過士行直言,最大的意義在於,當年他在《鳥人》中提到的困惑仍然存在,這是一個悖論問題,悖論永恆存在,悖論也是世界的本質,它決定了這個戲在今天依然擁有生命力。

「沒錯,劇中反映的一些社會現象可能有時代感,但人所面臨的社會問題沒有太大變化,變與不變的悖論是沒辦法疏解的,而這些悖論的存在正是藝術大有可為之處。」過士行說,「我並沒有試圖展現悖論,只是把生活的矛盾現象傳遞出來,讓觀眾去感受生活的多樣性、豐富性、喜劇性,以及荒誕感,相信不同時代的觀眾自能體會。」

新版大膽運用「空的空間」

三輪車是最重要的道具

與引發轟動的人藝版相比,過士行認為自己親自導演這一版也別有新意,「人藝版非常寫實,表演和服裝化妝道具都沒得挑,比如舞臺上的樹,都是將當年春天剪下來的樹幹直接搬上舞臺,演一段時間就會發芽,所以還總得換樹,再比如當年的鳥也是真的。而我們這一版的舞臺就非常簡單,主要就是一臺舊三輪車,近乎是一個空臺,沒有任何支點。」

「該有的林兆華導演都弄過了,重複起來沒啥意思,而且我們要做的是巡演版,巡演決定了舞臺要做減法。」過士行說,「空臺」是自己操刀時首先確定的出發點,「戲劇大師彼得·布魯克的『空的空間』理論給了我不少靈感,越簡單的景越有表演空間,我想到了三輪車。新版演員大多年輕,非專業出身的多,在整合他們方面用了很多心思,比如邀請京劇演員跨界出演三爺,都是新嘗試。」

在過士行看來,極簡的舞美設計也為新版《鳥人》的表演帶來不小的困難,「舞臺太空了,跟人藝版的純寫實大不同,但我們的表達其實都是生活元素,這就需要演員從現實生活中抽離出來,更多運用一些戲劇化的手法,帶來一些空靈的效果。如果說人藝版展現的是現實的時空,那我們展現的則是心理的時空。」

京味戲劇提法存在片面性

《鳥人》人藝版導演林兆華與過士行

眾所周知,養鳥文化曾是盛極一時的京城符號,而《鳥人》首版經由林兆華搬上北京人藝舞臺,劇中比比皆是地道純正的北京話對白,諸多因素疊加自然也讓《鳥人》在觀眾眼中成為典型的「京味戲劇」,而北京出生長大的過士行也被視為「京味戲劇」代表作家。但對於這個標籤,過士行本人卻明確表示並不贊成。

「我反對『京味戲劇』提法,我不是『京味戲劇』作家。」過士行搖著頭,認真地說,「我只是在戲劇創作中不經意流露出一些北京方言,因為寫作時需要尋找生動語言,而我的儲備裡只有北京話,因為我在這裡出生長大,我只熟悉北京話。但我不是站在京味文化立場專寫北京,我願意寫一種屬於全人類的、大家都明白的、最好是沒有地方限制的作品。真的,我並不標榜所謂的京味。」

過士行補充到,雖然故事講述的是發生在北京這片土地上的事,但使用什麼樣的語言並不重要,「他們怎麼生活,遇到了哪些問題才是最重要的。」他認為,實際上北京的語言已經開始帶有混搭的味道,不完全是純北京話,「純粹的京味兒要于是之老先生那一輩以前才會說,所以說我們現在做京味戲劇都是不準確的,真正的說法就是做一個有戲劇性的作品。」

重慶方言可以寫出好作品

何冰(人藝《鳥人》復排版飾演三爺)與過士行

聊了北京話,自然也得聊一聊重慶話。事實上,從早年的《山城棒棒軍》到《瘋狂的石頭》,再到近幾年的《火鍋英雄》等影視劇,重慶方言讓越來越多外地觀眾深感興趣。過士行也不例外,說起重慶方言他連連點讚,「我感覺重慶話很好聽,很乾脆,很俏皮,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重慶人的耿直個性跟重慶話的氣質很配。」

但是說起重慶方言戲劇,過士行有些抱歉地說,可能重慶話劇進京不多,他沒太看過。即使如此,他也對重慶話劇寄予期待,「雖然沒看過,但我知道重慶話劇有優秀的傳統,我從吳祖光先生的回憶錄讀到過,抗戰時期重慶話劇界人文薈萃,人才濟濟,精英聚集於此,造就了戲劇極大繁榮,其實這些東西可以好好挖掘、繼承,再現重慶戲劇的輝煌。」

過士行建議,有那麼好的方言資源完全可以嘗試做一批好作品,「我覺得人是生活在方言裡,方言的多樣性使人的表達更豐富,重慶話就很不錯,我一直有個願望,包括重慶在內,各地戲劇界可以先好好打磨自己的方言戲劇,再排普通話版本。正如八大菜系可以發揚光大,戲劇也是一個道理。我們看一些方言舞臺作品其實很親切很過癮,方言戲劇應該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希望重慶的同行用重慶方言寫有意思的戲,保護並發展方言戲劇。」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文字/視頻 趙欣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有好戲】 中華世紀壇首演劇場《帝國專列》等你來!
    這樣一位京味劇作家將把《帝國專列》駛向一個看荒唐胡鬧,卻發人深省的盛京。11月6日-7日中華世紀壇首演劇場《帝國專列》戲劇大盜變身售票員買票還送過士行籤名版劇作集導演易立明:2008年創立故事新編劇團,以當代戲劇手法導演了包括老舍劇作《茶館》、曹禺劇作《雷雨》、莎士比亞劇作《哈姆雷特》、奧尼爾劇作《悲悼三部曲》及中國當代劇作家徐瑛作品《說客》、《門客》,與林兆華合作導演的《故事新編
  • 尤金·奧尼爾:現代著名劇作家,美國現代戲劇的奠基人
    大家好,今天來給大家講下美國現代著名的劇作家尤金·奧尼爾,他是美國現代著名劇作家,美國現代戲劇的奠基人。尤金·奧尼爾(1888-1953)是美國現代著名劇作家,美國現代戲劇的奠基人,表現主義戲劇的代表作家。父親詹姆斯·奧尼爾是頗負盛名的演員,以扮演基度山伯爵而聞名。
  • 上遊觀劇 | 仙童版話劇《鳥人》:實驗色彩濃鬱的先行之作,有誠意...
    疫情期間宅家防疫,正好把年前淘回家的一批書翻了個遍,其中就有著名編劇過士行過爺的《壞話一條街》,問世於1999年的劇作集,已經絕版。集子裡收了過爺的「閒人三部曲」——《魚人》《鳥人》和《棋人》,讀的津津有味,連連感慨記者轉行編劇的過爺果真是奇才。所以當重慶大劇院官宣將以《鳥人》作為疫情後重啟的第一部大戲時,我著實充滿期待。一是因為可以重回話劇現場,二是出於對過爺本人的仰望。我在演出前一天約到了過爺的獨家採訪,相聊甚歡。然而3日晚演出之後,《鳥人》的重慶巡演口碑兩極分化,多少有些尷尬。問題出在哪?
  • 上遊觀劇 | 仙童版話劇《鳥人》:實驗色彩極濃的先行之作,有誠意就該有掌聲
    疫情期間宅家防疫,正好把年前淘回家的一批書翻了個遍,其中就有著名編劇過士行過爺的《壞話一條街》,問世於1999年的劇作集,已經絕版。集子裡收了過爺的「閒人三部曲」——《魚人》《鳥人》和《棋人》,讀的津津有味,連連感慨記者轉行編劇的過爺果真是奇才。所以當重慶大劇院官宣將以《鳥人》作為疫情後重啟的第一部大戲時,我著實充滿期待。一是因為可以重回話劇現場,二是出於對過爺本人的仰望。我在演出前一天約到了過爺的獨家採訪,相聊甚歡。然而3日晚演出之後,《鳥人》的重慶巡演口碑兩極分化,多少有些尷尬。問題出在哪?
  • 世界戲劇日,盤點那些影響時代的世界著名劇作家!
    這一年,在國內觀眾驚覺「戲劇原來還有這樣一種演法」時,中國話劇史翻開了第一頁。在世界戲劇日當天,向大家介紹一些世界著名的劇作家,一起來體驗戲劇的魅力。· 易卜生(挪威)1828年3月20日——1906年5月23日,影響深遠的挪威劇作家,被認為是現代現實主義戲劇的創始人。他留下的《玩偶之家》、《人民公敵》等劇本成為世界各國戲劇舞臺上的經典作品,他的創作對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的歐美戲劇產生深遠影響,因而被稱為「現代戲劇之父」。
  • ...活動「我與名家零距離」 一 著名劇作家齊飛:我與《倒黴大叔...
    剛剛過了一年中晝短夜長的冬至,被譽為駐馬店戲劇文化小鎮的關王廟沐浴在一派祥和的氛圍裡。別具傳統特色的傳統一條街鬥簷垂栱氣派非凡。不時從窗明几淨的廳堂內處處陣陣絲弦樂聲。作為2020黃河戲劇節系列活動「我與名家零距離」的重量級嘉賓,著作等身的著名劇作家齊飛22日上午9時來到位於關王廟戲劇小鎮的駐馬店樊粹庭紀念館,與戲迷說戲,談創作。
  • 著名劇作家孟華戲曲作品演唱會即將唱響河南藝術中心
    著名劇作家孟華       孟華是鄭州市藝術創作研究院名譽院長,國家一級編劇,是河南省最早獲得「全國優秀劇作獎」(即「曹禺戲劇文學獎」)的劇作者之一。他在近五十年的戲劇創作中,撰寫話劇、豫劇、曲劇、越調、甬劇、越劇、揚劇及影視劇作等40餘部,是一位有深厚傳統文化造詣,學貫中西,在國內戲劇界享有盛譽的劇作家。他的劇作情節曲折、靈動,文辭優美、大俗大雅,既有對社會人生的深切觀照,又有濃鬱的家國情懷。其作品集思想性、藝術性和趣味性於一體,具有很強的觀賞性,深受觀眾喜愛。《新版白蛇傳》《情斷狀元樓》等劇作已成為豫劇舞臺上常演不衰的新經典。
  • 屏風表演班代表作,仙童戲劇致敬華語經典《三人行不行》正在上演
    仙童戲劇在2019年成績不俗,先後出品了三部經典作品,過士行編劇/導演作品話劇《鳥人》,李國修原創編導先鋒喜劇《三人行不行》以及何冀平編劇/司徒慧焯導演話劇《德齡與慈禧》,三部作品均獲得了專業媒體、戲劇評論家,以及觀眾的好評。
  • 著名劇作家王仁傑大師,一路走好!
    紀念|中國最能寫古典戲劇的劇作家王仁傑先生走了澎湃新聞記者從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獲悉,5月29日晚9點19分,中國著名的戲曲劇作家王仁傑在福建泉州去世,享年78歲。王仁傑一生創作三十餘年,涉及了梨園戲、崑曲、越劇、閩劇、蘇劇、錫劇、歌劇等各個戲曲劇種,獲獎無數,是當代中國劇壇公認的古典戲劇大家,也是當下屈指可數可以為古老劇種寫作曲牌體劇本的大家。
  • 京味話劇《銀錠橋》7月亮相常州大劇院
    倪大紅、史可領銜主演京味話劇《銀錠橋》7月亮相常州大劇院常報全媒體訊 記者獲悉,7月15日、16日晚,明星版話劇《銀錠橋》將亮相常州大劇院。明星版話劇《銀錠橋》劇照《銀錠橋》是一部有著豐厚歷史沉澱、帶著濃鬱「京味」的作品。該劇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導演、著名話劇大導林兆華執導。林兆華早期作為演員進入北京人藝,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擔任導演,至今已執導約70部舞臺作品。
  • 「渝」風而行,奔湧前進
    於是渝開發物業緊抓物業管理風口,通過服務品質提升,建立品質服務品牌,建立機制,打造智慧商城平臺,為業主提供更多優質產品,增加業主粘性的同時增多收入。 王安金期待渝開發物業能夠擴大視野,參與更廣闊的的市場競爭,提高物業服務水平,讓它能夠撕掉「啃老」標籤,成為一個筋骨強健、充滿智慧的「成年人」。
  • 送別著名戲曲劇作家王仁傑:巨匠雖逝 戲留梨園
    中新網泉州6月1日電 (記者 孫虹)6月1日,著名戲曲劇作家王仁傑的追悼會在福建省泉州市舉行。追悼會現場,各界敬獻的花圈、花籃排成了一堵堵寄託哀思的花牆,述說著無盡的懷念和敬意。著名戲曲劇作家王仁傑逝世。 林良標 攝  得知王仁傑老先生逝世的消息,不少文藝界人士、戲迷從全國各地趕來,向王老遺體依依告別。
  • 美國著名劇作家阿瑟·米勒的一生,都在這部紀錄片裡
    從他在紐約的童年生活開始,到他寫下《推銷員之死》的盛名之時,以及之後他和瑪麗蓮·夢露短暫的悲劇婚姻……麗貝卡·米勒的原始影像資料裡甚至有更多,但最後只留下了 100 分鐘左右。麗貝卡·米勒是阿瑟·米勒與第三任妻子奧地利攝影師 Inge Morath 的女兒,也是著名的導演、劇作家、製片,丈夫是丹尼爾·戴·劉易斯。
  • 『現場』先鋒喜劇《三人行不行》爆笑開演|兩岸的距離,不兩樣的歡樂
    仙童戲劇在2019年成績不俗,先後出品了三部經典作品,過士行編劇/導演作品話劇《鳥人》,李國修原創編導先鋒喜劇《三人行不行》以及何冀平編劇/司徒慧焯導演話劇《德齡與慈禧》,三部作品均獲得了專業媒體、戲劇評論家,以及觀眾的好評。
  • 與著名劇作家面對面!駐馬店這裡舉辦名家專場活動!時間就在...
    與著名劇作家面對面!駐馬店這裡舉辦名家專場活動!時間就在...2020黃河戲劇節系列活動「我與名家零距離」將在駐馬店樊粹庭紀念館舉辦啦!活動持續時間為兩天分別有兩位著名劇作家來到現場哦~具體都有誰?一起往下看吧!
  • 屏風表演班監製王月、導演樊光耀北京同臺為《三人行不行》宣傳造勢
    這就是《三人行不行》的魅力所在,通過首輪9場演出,讓我們看到了觀眾對這部劇的認可和期待,因此決定二輪演出加演到20場!曾被媒體稱為「臺灣莫裡哀」的李國修認為,人生和戲劇是不可分的,希望演員是在戲劇裡體現人生、體現生活。
  • 首演告捷|《三人行不行》三人演30角,已於隆福劇場生猛上演!
    今晚,坐落於這一新地標的隆福劇場,迎來了一部新劇:仙童戲劇致敬華語經典——《三人行不行》的首演,之所以稱之為「新劇」,是因為新導演、新編排、新演員,而這部劇的歷史卻可以追溯到30年前,由臺灣劇作家李國修原創編導,1987年首演於臺灣,歷時32年演繹,巡演超過400場,堪稱喜劇作品中的經典,表演的教科書!
  • 與著名劇作家面對面!駐馬店這裡舉辦名家專場活動!時間就在……
    2020黃河戲劇節系列活動,「我與名家零距離」,將在駐馬店樊粹庭紀念館舉辦啦!活動持續時間為兩天,分別有兩位著名劇作家來到現場哦~具體都有誰?一起往下看吧!12月22日上午9點↓↓↓【齊飛專場】齊飛,著名劇作家,省管優秀專家、省文史館館員。
  • 紀念|王仁傑先生:中國最能寫古典戲劇的劇作家王仁傑先生走了
    澎湃新聞記者從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獲悉,5月29日晚9點19分,中國著名的戲曲劇作家王仁傑在福建泉州去世,享年78歲。
  • 劇作家敘事與導演敘事
    表現主義畫家、理論家康定斯基在他的著名論著《關於藝術的精神》中提出「內在需要」的原則,認為藝術作品是一種內在需要的外部表現,是非物質(即精神)世界的自發的表現。因此在表現主義者看來劇作家應在紛繁複雜的外部世界變化中,抓住某些穩定的因素,用一種抽象的形式使其獲得永恆,從而使內心和外界保持平衡,以導致精神的解脫和心理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