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也無法證實羅馬大火到底是因何而起

2021-01-18 蕭銘聊娛樂

導語:

在羅馬時期的古代有一場大火,這場大火直接將無數的財報和美麗的宮殿化為塵土,世間的珍寶和歷史文獻全部在這場大火中化為了灰燼。相傳這場大火持續了整整六天七夜,大火將天空映成紅色不分晝夜。

大火的背後有人認為是自然起火,而更多的人則認為是尼祿想要建設宮殿進行的人為放火。雖然歷史的事實已經無從考證,但是尼祿的做法卻讓更多的人認同於火是他所放的。

火勢無法得到控制羅馬城嚴重受損

公元64年7月17肉,羅馬發生了一場大火,大火的起點是從羅馬西南邊的圓形競技場開始的。這裡是擁擠的居民區,裡面包含有很多餐館和倉庫,同時可燃性物品也很多,如木頭和橄欖油等,火勢因助燃物很多,飛快地向尼祿宮殿進行逼近,並將宮殿團團包圍。禍不單行,由於夜晚颳起了西南風,且羅馬的巷道狹窄而悠長,這使得火焰更難以撲滅,在短短的頃刻間便失去控制。

圖一:熊熊烈火下的羅馬城池

大火整整燃燒了六天後才稍許得到控制,但是在提蓋利努斯的住宅火勢又重新燃燒起來,這場大火繼而又持續了三日,最終等到大火被撲滅的時候整個羅馬城的十四個城區僅剩下四個城區不受影響,三個城區被燒成灰燼,其餘的七個城區也因大火的原因受到了毀滅性的破壞,整片羅馬城的上空都被濃煙所覆蓋。

圖二:灰燼的羅馬城與噩夢中的人們

這場大火的慘烈使得羅馬城接近三分之二被燒毀,成千上萬的人們失去居住地,數以萬計的人葬身火海,直接給羅馬的民生與經濟帶來了嚴重的破壞。在發生大火之時,起初還在滅火救城,在失控之後,整片城區只剩下哀嚎與呻吟聲,建築倒塌,人被大火掩埋,這樣一個如地獄一般的羅馬城在倖存下來的人眼中是揮之不去的噩夢。

尼祿成為人們口中的"縱火犯"

在大火過後,尼祿首先就被人們扣上了縱火犯的罪名。原因有四點,第一尼祿在有人說"願我死後,世間降下一片火海"的時候,尼祿卻說:"不,在我還活著的時候"。第二點則是有人看見了疑似於政府官員的可疑人員正在可以將快熄滅的火焰點燃。

第三點尼祿當時想要修建屬於自己的希臘式宮殿,一場大火完全有縱火動機,並且提蓋裡努斯是尼祿的心腹,由於尼祿的不滿意,他將房屋點燃製造出第二場大火也五不可能。最後一點,當大火在燃燒的時候還在山米西奈斯塔,他身著演奏者的外衣,彈奏著"特洛伊的陷落",仿佛在欣賞這一片火焰的美景。

圖三:大火當中尼祿彈奏歌唱

在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尼祿是清白的之前,謠言早早的就被人們所接受,因為平時的尼祿有著弒母和壓迫等非常殘暴的行為,以至於人們認為即便不是尼祿放的火也是上天對尼祿的怪罪,但這一切都被無辜的子民所承擔。後來尼祿將放火的罪責嫁禍給社會底層的基督徒人,這使得基督徒人在這一時期被嚴重迫害,於此同時也更加的讓人們相信,尼祿防火的真實性。

尼祿將火災時的各項事務安排極為非常妥善

尼祿在回到城門的那刻起,就開始了及時的救火安排。他首先開放了馬爾斯廣場和神廟給予難民安置以便難民有安全的地方,並在難民人數持續增多的時候開放了自己的皇家花園。與此同時,他積極安排帳篷和食物,安撫群眾內心的惶恐。、

將全部的醫療隊派遣出給傷者進行包紮。緊接著帶領軍隊進行滅火救援,並清空了場地防止火勢進行蔓延。待火勢得到有效的控制後,他將附近城池的糧食調集過來,並將穀物的價格降低到了極致以此來保證流離失所的人不會因食物問題而困擾,降低了火災過後的犯罪問題。

圖四:尼祿將眾難民放置在自己的花園中

實際上在火災發生的時候,信件就被羅馬信使以八百裡加急的速度送往尼祿的面前,這時候的尼祿展現出了除暴政以外的賢明君王的一面,他收到信件之後立馬趕赴火災最嚴重的都城,並及時現場指揮。在指揮滅火的時候,他不顧安危的穿梭於火海之中,不分晝夜地進行工作,同時他將身邊所有的護衛隊全都派遣去救火,這樣才使得最終才使得火勢被撲滅。

從實際出發尼祿並不具備放火的動機

尼祿是一個安於享樂的國王,對一個目的在於及時行樂的國王來說蓄謀已久的大火對其來說毫無意義,更何況大火發生在七月的月圓之夜,月光的照耀下,放火者非常容易被發現這對放火的成功性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阻礙,另外作為一個國王面對大火的發生和處理問題上很容易失去權力,這樣的風險不應該只是為了建立一座宮殿所應該承擔的。

圖五:一場大火讓神殿和宮殿損失慘重

與此同時起火的區域發生於競技場地區,該地區有著非常多的咖啡廳和餐館,在炎熱的夏日整個羅馬城都被烘烤的非常乾燥,一個火星都會成為燃起火災的罪魁禍首,何況在著餐廳密集,到處堆放著橄欖油和木材的密集地區,發生自然火災的機率是非常大的。

尼祿雖然最後建造了宮殿但是並未將宮殿放置在灰燼中的羅馬城中,相反他將其建在了離羅馬城非常遙遠的地方,以此應該是表明大火與自己建造宮殿並無瓜葛。在這次大火當中,尼祿的宮殿也被波及一些,精美的回來和奇珍異寶都在大火中消失殆盡,想必這也是尼祿所不希望看到的一幕。

結語:

在歷史記載當中,官員放火併且阻止救火併未在正史也野史中出現,在火災混亂的場面之下,任何不法之徒都可能藉機進行冒充官員進行搶劫。所在在沒有徹實的歷史證據之前,無法知道大火究竟是人為而生還是因自然而起。不過大火的蔓延確確實實的給羅馬,乃至世界的建築師們敲響了警鐘。

這場大火的起因即便在羅馬最偉大的歷史學家塔西佗面前,他也不能確定究竟過錯方是不是尼祿,就如他在《編年史》中寫道的一樣,無法確定災難是出自於偶然還是蓄謀已久,對於事件的發生每種說法都有人去認同。

相關焦點

  • 戚薇的知名度是因何而起呢
    戚薇的知名度是因何而起呢戚薇的知名度是因何而起呢戚薇的知名度是因何而起呢戚薇的知名度是因何而起呢戚薇的知名度是因何而起呢戚薇的知名度是因何而起呢戚薇的知名度是因何而起呢
  • 羅馬城中的一場大火
    公元64年7月18日夜晚,羅馬城發生了大火,這場火燒了39天。城中14個區中有三個區被全部燒光,七個區被嚴重毀壞。這場空前的災難過後,許多羅馬人流離失所,無處安生。這場飛來橫禍是怎麼發生的?人們都在說是他們的國王尼祿想建造新的羅馬城而下令放火的,而且他還想看看大火沖天的奇觀。
  • 羅馬城大火,尼祿背了黑鍋?
    尼祿塑像可是話又說回來了,羅馬大火究竟是不是尼祿放的呢?其實,按照歷史的記載,咱們也只能循著蛛絲馬跡,一點點去揭開歷史的真相。人們對尼祿的懷疑是不是有道理?其實,在古羅馬的歷史上,尼祿或許殘暴、荒淫,有種種惡劣品性,但是誰也不可否認,這是古羅馬的統治者對尼祿的醜化,忽視了尼祿的優點,而過分放大了尼祿的缺點。尼祿畢竟是羅馬皇帝,而且少年得志,難道他就不想在皇位上有所作為嗎?難道尼祿就不想受到羅馬民眾的讚揚嗎?難道尼祿就不想讓後世之人記住他的"英明"嗎?事實上,尼祿的野心很大,甚至有可能超過他的先祖愷撒、屋大維和提庇留。
  • 兩千年後再觀尼祿:新研究揭示羅馬大火的另一種版本
    ,現在是否應當重新審視這段歷史,以正視長期以來流傳的有關羅馬皇帝尼祿的觀點?其中最臭名昭著的事件,就是在尼祿統治時期(公元54年至68年),發生在公元64年夏天的那場羅馬大火。許多歷史記載認為,這位殘酷的羅馬皇帝想要觀看大火燃燒的場景,而且或許他本人就是縱火者。出生於公元69年的古羅馬時期歷史學家蘇東尼(Suetonius)聲稱,尼祿在看著這座都城燒毀時,甚至還彈奏著七弦琴並唱著歌。
  • 羅馬火災之謎:是誰燒了羅馬?是人為?是自然災害?
    羅馬火災之謎:是誰燒了羅馬?是人為?是自然災害?公元64年7月18日是羅馬市的一場災難。今天晚上,羅馬市的圓形劇場附近發生火災。當時,羅馬城市正在吹大風,大火迅速蔓延到風中,最終導致了可怕的火災。無情的火焰燃燒了9天,該市14個地區中只有4個被保留了下來。
  • 《羅馬 第二季》如何把歷史拍成電視劇
                  歷史,我們永遠也回不去;歷史劇卻要通過戲劇的方式進行虛構,嘗試回到某一個節點。這是歷史劇無可替代的魅力,也是最大的難題——我們怎麼回去,我們的回去如何不是妄想,如何有真實的質感?
  • 奧黛麗赫本與羅馬城的情緣!歷史上的誰被稱「羅馬之父」
    憑藉此部經典影片,奧黛麗赫本奪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所以有人問道赫本的時候,她回答到:我很喜歡羅馬的浪漫,以及它對我事業上不同一般的意義。電影中有一段經典的劇情:在發布會上,面對著布萊德利的時候,當有記者問道」殿下最喜歡哪座城市的時候「安妮公主看了看喬,回答道:「每個城市都有令人難忘之處,很難說哪個!羅馬,我最愛羅馬!
  • 奧斯卡獲獎影片《羅馬》:無法定義的墨西哥城
    ■《羅馬》電影海報影片發生在墨西哥城的一個名叫「羅馬」的中產階級社區,女主人索菲亞和女傭克裡奧因為同樣被拋棄而走到了一起,攜手對抗命運。女人們的際遇又被嵌入到墨西哥的社會歷史背景中,民族、階層以及社會變革等問題在電影中也有一定關照。男人/女人,白人精英/印第安土著,學生革命者/鎮壓者,中產社區/貧民窟,階級衝突以及超越其上的愛……所有這些對立的力量集中在故事發生地墨西哥城,讓這座城市的面貌格外的豐富、複雜和無法定義。
  • 羅馬城是尼祿的,為什麼他卻偷偷派人把它燒了,他有何用意
    公元64年7月18日,古羅馬城中發生了史上罕見的一場大火。這場大火幾乎將整個羅馬城毀之一炬,導致數千人葬身火海,還有20多萬人無家可歸。然而誰是導致這場大火的罪犯,卻一直沒有定論。有不少人認為,最大的嫌疑人就是羅馬皇帝尼祿,那麼他真的和此事脫不了干係嗎?為什麼大家會懷疑尼祿皇帝呢?
  • 趣歷史|秦漢和羅馬:為何得出不同的果?
    直到20世紀,美國右翼學界還在爭論,其建國原則到底遵循羅馬式古典共和,還是啟蒙運動的民主自然權利。在西方政治文明中,羅馬的魅影從未消失過。第二章 羅馬共和(一)土地與內戰大致與楚漢相爭同時,羅馬用了50餘年滅亡了迦太基,肢解了馬其頓,成為了地中海霸主。在稱霸過程中,羅馬始終維繫著共和制。
  • 10個被誤傳事件的歷史真相:愛因斯坦數學很爛?班傑明·富蘭克林發現了電?
    有一些故事是偽造的,其目的不過是為了給歷史人物增添一些傳奇色彩。然而,另一些故事由於與歷史人物的聯繫太過緊密,有時候讓人說不清真假。接下來讓我們來看一看歷史上被人誤傳的許多傳奇故事……據《每日郵報》報導,義大利的考古專家團稱,馬可波羅根本沒有到過亞洲,他到中國的旅行故事都是編造的,來源於他在黑海附近遇到的商人。
  • 歷史:羅馬神話中的夢神!
    歷史:羅馬神話中的夢神!今天,Morpheus是許多人可能認出的名字,然而,這種認識更有可能來自Matrix系列電影中的角色,而不是來自古代神話中的人物。在電影系列由瓦卓斯基兄弟寫的兩千年之前,Morpheus出現在羅馬詩人奧維德的作品中。這個Morpheus是夢的神,但奇怪的是,對於一個神,Morpheus是一個只在變形記中發現的神,而不是多個來源。
  • 從長安到羅馬——邂逅東西方古城 傾聽歷史的共鳴
    央視科教1周前近日,百集4K微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第一季)在央視綜合頻道、科教頻道、愛奇藝、西安廣播電視臺播出。  紀錄片涵蓋「文明密碼」、「社會生活」、「千年藝苑」、「絲路商貿」、「軍事探尋」五個主題系列,以今日視角重讀歷史,挖掘立體而生動的歷史故事,帶觀眾體驗人類文明的歷史脈絡。
  • 在人類歷史上,7個讓科學無法解釋的神秘的古代事物
    ,讓科學無法解釋的7個神秘的古代事物!這些雕像描繪的是遠古時代的首領,他們的存在被視為天神,這些被當地人稱為「毛埃」的石像,造型上基本大同小異,比如,在下巴的輪廓,寬大的鼻梁,矩形的耳朵和深邃的眼窩,復活節島上到底經歷了什麼,以及為何要豎立這麼多雕像,直到現在一直都還是一個謎!
  • 巴西的這場大火燒掉了人類200年的無價之寶!
    「巴西只有500年歷史,國家博物館就經歷了其中的200年。這是我們所有的一切,失去了就永遠失去了。」這是無數巴西民眾悲痛的心聲。當地時間周日(9月2日)晚上7點30分開始,閉館後的巴西國家博物館陷入火海,這場大火一直持續到深夜。
  • 看電影漲"姿勢"龍貓講羅馬美劇說羅馬歷史第一期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美劇,由HBO和BBC聯合製作的史詩歷史劇《羅馬》,於2005年和2007年播出了2季共22集。本劇劇情是比較忠於歷史的,所以下文包含部分劇透也無大礙,在觀看前多了解一下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的歷史也是很有幫助的。
  • 世界歷史16 羅馬創業史,幾個村落聯盟是如何發展成大帝國的
    羅穆盧斯和列莫斯擔任首領,後羅穆盧斯殺死列莫斯成為羅馬唯一的領袖,建立了羅馬國家。羅穆盧斯成了第一代羅馬國王,跟隨他的幾個部落成了最初的貴族。開始羅馬的「王政時代」。國王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他必須聯合各大貴族的首領共同治理國家,貴族的首領由貴族中德高望重的元老擔任,這就是元老院的前身。元老院是終身制,最初選舉產生,後由國王指定。
  • 羅馬的電影與傳奇
    關於羅馬的電影與傳奇文、西嶺雪曾經有人翻看著我拍攝的旅遊照片笑著說:原來,所謂旅遊,就是從一個廢墟到另一個廢墟。女主角帶李小龍來古羅馬市苑廢墟觀光,李小龍卻不以為然地說:「只是些舊房子嘛,在我們香港九龍多的是。」但這恰恰是市苑廢墟最吸引我的地方:它乍看上去,就好像一個發展中城市隨處可見的未經改建的老城區,破敗顢頇,傷痕累累。然而,它分明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卻這樣夷然地置身在旅遊鬧市中,就好像一個行走的兵馬俑舉著紅酒杯穿梭在城市新貴中間一樣,如真如幻,與其說是歷史遺蹟,不如說是電影布景更合理。
  • 論著評介|劉津瑜:比爾德教你如何「做歷史」(《羅馬元老院與人民》序)
    她之所以這麼說,是基於以下這些考量:羅馬人自身也是直到公元前 1 世紀才開始系統研究羅馬城及羅馬帝國以前的歷程;就是在這個歷史時期,古代作家和學者們提出並探討了許多我們現在還在研究和關注的歷史問題,比如其中爭論得最激烈問題之一就是羅馬城究竟於何時建城、有多古老;也是在這個時期,古代作家們「拼出了一幅我們至今仍需仰賴的早期羅馬的畫面」。
  • 《從長安到羅馬》,一段歷史,兩座古城
    長安和羅馬一東一西,代表了東西方文化的最高成就。」  長安作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曾是「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恢弘和盛況可見一斑;而羅馬長期作為西方文明的中心,「條條大路通羅馬」折射出了羅馬的輝煌與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