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電商美菜遭遇糾紛 下沉市場加盟是個無解之謎

2021-01-11 GPLP

作者:楊遠

審校:一條輝

近日,有媒體報導,因經營虧損、總部回復拖延等問題,加盟商到美菜網(簡稱「菜團」)總部辦公室拉橫幅維權。

近年來,NOME、懶貓社長、安能快遞…….已數不清幾家品牌的加盟商「揭竿而起」。各個行業都有類似狀況發生,奶茶、服裝,也不乏生鮮領域。

比如這一次的美菜,就是一家成立於2014年,以生鮮供應鏈能力為核心的餐飲服務商。截至目前,累積融資額超60億元,估值達70億美金,一度還被業內視為是美團的「快驢」、餓了麼的「有菜」的對手。

在下沉市場,這些加盟商如果加盟美菜網,則需要與美菜網籤訂時繳納10萬元的「保證金」。

因此,這成為加盟商維權的導火索。

根據加盟商的表示,他們在加盟美菜以後,虧損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退出項目以後保證金也應該退還。

同時,令加盟商們更不滿的還有美菜給出的解決方案:那就是以人員工資對半平攤,以及設備費用的名義,根據個人情況給予不同程度的補償,金額在3萬到7、8萬不等。

另外,據部分加盟商稱,美菜並沒有履行事先約定好的承諾,前期除了派一個銷售主管,其他包括資金、人員、供應鏈的支持都沒有到位。

其他各種問題也在加盟以後浮現出來。比如美菜平臺規定25%的毛利率、定量日活等等,若完不成,加盟商也會相應被扣除分成。

這就是說,當一些經銷商按照要求搭建好商品後,他們發現要完成一定的毛利率只能自己進行貼錢。如果後期DAU(日活)起來還好,而一旦有了虧損,甚至長期不見回本,最後去向總部維權,也很難得到實質性的回應。

如此看來,美菜想走美團的低價補貼模式,但是在某種程度上,卻將資金的壓力與補貼的風險轉移給了加盟商。

加盟商的資本之困

加盟是一個不錯的模式。

很多品牌為了快速佔領市場,往往通過加盟的形式進行實現,既能夠降低成本,又能夠快速的利用加盟商的資源拓展資源。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了加盟商加盟的模式發展。

不過,如今,隨著越來越多加盟商維權事件出現,這也讓加盟模式蒙上了一層陰影,很多人甚至一聽「加盟」就色變。

一位曾經做過加盟商的人告訴GPLP犀牛財經,在合同籤訂之前,總部都會給出保底承諾,什麼客流穩定、長期盈利,「總之說得特別好」。

然而一旦合同籤訂以後,加盟商針對一些細節上的問題如選址、員工僱傭等向總部質詢,最初得到的回應還比較熱情,但時間久了,總部應答頻率也越來越少,甚至也將很多問題推到加盟商的身上。

不僅難盈利,甚至加盟商還面臨血虧的境地。

比如此次美菜的加盟商,多次維權之後得到的回覆千篇一律,但到最後也難以得到滿意的結果。

實際上,由於地域差異、信息不對稱等因素,加盟商相對處於弱勢地位。

而且據GPLP犀牛財經了解,如果一旦發生衝突事件,法律上也有針對加盟商的「冷靜期」一說。

在《商業特許經營管理條例》第十二條規定中,特許人和被特許人應當在特許經營合同中約定,被特許人在特許經營合同訂立後一定期限內,可以單方解除合同。

其中,被特許人指的就是加盟商,一定期限指的是冷靜期,這裡也是針對一些加盟商在籤訂合同時會有不理智的情況,法律給予的一種保護。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任何商業活動均存在風險,很多時候,如果加盟商已經利用盟主的資源營業,僅因為盈利狀況不好而要求單方退還加盟費的,法院一般也不予支持。

困局難解?

加盟商們虧損甚至血虧的另一面,這是很多品牌企業經營過程當中轉移風險的一種方式。

藉助加盟商的資本快速發展,如果成功了皆大歡喜,失敗了則風險完全由加盟商來承擔。

如今,伴隨線上GMV或線下客流量放緩見頂以後,下沉市場也成為品牌們進擊的目標。但同樣,下沉市場極度分散、單個市場容量小、甚至市場穩定,「新」品牌並不容易佔領。

於是,加盟模式開始成為這些品牌商的首先。

這讓品牌商減少了大量的品牌投入——一般而言,品牌商為了佔領市場,早期基本都會走燒錢補貼的路子,其眾包括美菜,早期的美菜就開展過一次全網促銷活動,然而由於沒有經驗,在訂單量陡增以後,配貨司機、倉庫管理人員等也全部亂套。

當然,品牌投入的成本巨大。

如果以加盟方式為主實現下沉,加盟商的身上也始終背負著巨大的經營風險,這就相當於風險轉移。

此前倒閉的安能快遞也是典型,一些加盟商到了正式經營以後,才發現總部還沒有獲得快遞經營許可證,也就是所謂的「黑快遞」,到了2019年5月,安能快遞宣布停止快遞業務,這給加盟商造成了巨大傷害。

總是發生類似的事件之後,雙方或許都該吸取教訓——對於盟主來說,提高對加盟商的審核門檻,做好合約內的應盡之責;對加盟商而言,也更要擦亮眼睛辨別盟主,從盟主的收入真實性、經營資質,到自我能力是否匹配等方面,做好足夠的判斷與風險策略應對。

總而言之,投資有風險,加盟需謹慎。

相關焦點

  • 生鮮行業西部大淘金時代來臨,美菜開放供應鏈捕捉新機遇
    要為居民提供更具高性價比的農產品、為農民提供更高收入的關鍵不在於流量,而在於供應鏈,更準確來說,在於生鮮供應鏈的開放。很多生鮮電商也有物流供應鏈,但是他們的目標客戶是一二線城市高端客戶。但眼下,中國廣闊下沉市場的改善型需求激增需要有足夠大體量的供應鏈作支撐。  劉傳軍認為,改變中國農業單靠美菜自己的力量是不夠的,還需要行業內所有的從業者一起。
  • 開放生鮮供應鏈,美菜如何打造行業基礎設施?
    導語:電商賽道有很多,最難的是生鮮賽道。在水、電、煤、網四根管道之外,美菜要做第五根公共管道,那就是生鮮食材。會後,很多做投資的朋友問我,怎麼看待美菜這個計劃,以及對美菜的影響?生鮮賽道很大,5萬億的市場,但也是難度最大的賽道。玩家眾多,尤其在to C市場,電商B2C模式、門店零售模式、前置倉和社區團購模式,百花齊放,2020年以來疫情催發了生鮮電商的第二春,下沉市場的社區團購更是一場大混戰。人人都想做to C的生意來搶佔流量高地,但是依靠深耕供應鏈建立壁壘反而做的不多。
  • 社區團購:下沉市場的零售效率革命
    社區團購顯著降低履約成本,在低客單價的下沉市場拓展盈利成為可能   生鮮品類由於易損耗、物流成本高等特點,一直存在線上滲透的難題。近年來,部分企業通過前置倉模式開展生鮮電商業務,雖確實提升了交付體驗,但受限於較高人力和配送成本,該模式難以在低客單價的下沉市場複製。
  • 生鮮電商牛肉賣25元一斤,比市場便宜很多,為何有人卻說不是好事
    不過在生鮮電商,只需要用手機下單,花個幾分鐘挑選下,明天需要購買的菜,等下班之後上門提貨就行了。統一配送的加盟生鮮店,他們也不好過,以前他們店,每天都會用便宜的雞蛋去引流,不過現在這招也不好使了。因為生鮮平臺的雞蛋更便宜,像是我前幾天在生鮮平臺購買的,20個土雞蛋價格才賣9.9元,一個價格約5毛;市場上雞蛋最低是6.5元,一個雞蛋價格接近1元;加盟生鮮店價格是一板20個賣15元,一個雞蛋價格約0.75毛,算下來,還是生鮮平臺的雞蛋最便宜。
  • 36氪獨家|復星集團原CFO王燦出任美菜CFO,但美菜IPO或將延期
    36氪獲悉,美菜在內部信中宣布,復星集團原CFO王燦已於7月1日正式加盟,出任美菜公司新業務總裁兼財務長(CFO)。通常來說,新CFO加盟,往往是一家公司加速IPO進程的重要信號。但據一位接近美菜的人士告訴36氪,美菜上市計劃可能因增長趨緩以及受疫情影響等因素而延期;疫情期間美菜業績掉了不少,現在大概恢復了70%-80%。
  • 2020中國生鮮電商日活用戶節後突破1200萬 盒馬鮮生訂單數量比去年...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事實上,業內為數不少的生鮮電商都是由第三方供應商供貨,這在以往物資供應都充足時弊端並不明顯;但在當前第三方供應商自身都遭遇供應不足問題的情況下,生鮮電商想儘可能多的拿到貨,就充滿了很大不確定性。 了解到,即便是已經發展了部分產地直採通道、並積極建設冷鏈網絡的盒馬,直到現在,仍舊有大量SKU還是需要第三方供應商供貨。
  • 17萬億下沉市場,什麼生意最賺錢?
    全國農村前7個月攬收和投遞量之和超180億件,增速比城市高20%以上。目前,下沉電商市場在整體電商市場中佔比為57%,說明下沉市場在電商中舉足輕重的地位。電商的增長和市場的下沉,表明電商市場的前景廣闊,增長空間不可小覷。2020年3月26日,淘寶特價版上線後,用戶增長迎來井噴。僅3月最後一周,淘寶特價版活躍用戶環比增長47%,是拼多多同期增幅的24倍。
  • 群雄逐鹿的生鮮電商中,叮咚買菜如何佔領市場?
    從2013年開始生鮮電商開始火爆,經歷一系列的大浪淘沙之後,整個市場為何依然持續火爆增長?接下來我們用PEST原型來進行探討生鮮的背後1.1 政策(Politics)層面自2010年《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出臺之後,我國冷鏈物流建設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時期。進入 2013年,冷鏈物流業發展更是呈井噴之勢。
  • 競爭激烈的生鮮電商市場:盒馬鮮生VS每日優鮮
    行業背景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及居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追求便捷,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網際網路生鮮電商因此大量崛起,市場規模逐漸擴大,尤其在2020年疫情的影響下,生鮮電商表現出了強大的增長勢頭。
  • 電商新零售2.0:從生鮮電商到社區團購,運營效能成取勝關鍵
    12月22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會議明確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嚴格遵守「九不得」,此次新規對整個社區團購行業避免惡性競爭、引領行業良性發展具有積極意義。那麼,社區團購到底是什麼,是否能夠成為最先跑通的生鮮電商模式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生鮮電商的前世今生。
  • 疫情下,生鮮電商迎來訂單激增
    假期延遲,菜市場還沒有足夠多的商戶營業,零星的幾個攤位菜價較貴、品類不全;而超市也人多擁擠。1月31日凌晨1點15分,小林打開盒馬APP,準備使用生鮮電商,預約到家買菜服務。他手慢了5分鐘。1點20分,當天盒馬的預約配送全部約滿,系統提示歡迎到店選購。早上10點15分左右,家住石佛營附近的他,同一時間打開各家生鮮APP,準備搶點蔬菜。
  • 《下沉市場》解碼電商黑馬的崛起:拼多多是如何從夾縫中拼殺出來的?
    隨後幾年,黃崢又創辦了樂其電商和尋夢科技,而拼多多融合遊戲體驗與社交體驗的獨特模式,正是來自於黃崢早期在電商與遊戲領域的逐步摸索而打下的基礎。  在電商領域摸爬滾打多年,黃崢逐漸看到常人難以發現的商機。2015年4月,黃崢創辦的生鮮類自營平臺「拼好貨」正式上線。靠著「拼單」加上「社交」的新模式,拼好貨在短短幾個月內就突破了千萬用戶。
  • 中國新零售巨頭誕生-壹佳美生鮮連鎖超市打造千億市場
    社區生鮮解決了許多本需要見縫插針規劃買菜的市民的痛點,解決痛點的需求就是服務至上,無論是幾元的雞蛋,還是牛奶,這些密切關係到民生的品類也是社區配套服務的發展需要。壹佳美生鮮連鎖超市——為快捷而生從最近的消費數據中顯示,在追求更安全及品質的服務上,平價肉菜、蛋奶酒糖這些構建普通人群消費體系的產品,回歸了自然、有機更為綠色的需求,這些都是當下社區生鮮需要解決的痛點,而選擇一小時就能下單取到自己需要的商品是更多客戶的訴求
  • 京東進軍社區團購:2億美元求購生鮮電商平臺美家買菜
    劉強東出手,京東要收購這家公司  見習記者吳雨其近日,京東已對生鮮電商平臺美菜網旗下的美家買菜開啟了收購計劃。京東社區團購預再添一名「大將」!京東社區團購再擴容據悉,京東已經對美家買菜進行收購,業內人士預測收購金額不超過2億美元。12月2日,LatePost曾報導稱,劉強東在京東高管早會上表示,將親自帶隊社區團購。
  • 美菜網依據長期的規模沉澱 用更長的時間締造更優良的基礎設施
    隨著年初在全球範圍內造成廣泛影響的疫情落幕,生活節奏和出行習慣被嚴重打亂的人群逐漸意識到了網際網路在當前時代的重要意義,對於疫情中被困在家中的人群來說,能夠通過網絡進行高效配送的生鮮電商,對於當時環境下的人們意味著剛性的需求。
  • 生鮮電商混戰 冷鏈物流急補短板
    各路資本加速入局 冷鏈監管確保不掉鏈生鮮電商混戰 冷鏈物流急補短板生鮮電商正成為網際網路中的「擁擠」賽道。各路資本加速展開新布局滴滴推出社區團購小程序「橙心優選」;美團成立優選事業部,計劃在年底前進入20個省份;拼多多在南昌和武漢試點多多買菜,並迅速擴張至大多數省份;手機淘寶和支付寶上線「淘寶買菜」業務;蘇寧菜場社區團購平臺在京上線;京東對生鮮電商平臺美菜網旗下子品牌美家買菜開啟收購……近段時間,各路資本加速入局生鮮電商領域
  • 全民「宅」家舌尖剛需井噴,生鮮電商力解餐桌「圍城」
    這個春節,生鮮電商異常忙碌。「能搶到菜就不錯了!」一位業主感慨道。哪家電商的菜更容易買一些,成為了業主們共同的功課。事實上,2019年,生鮮市場迎來一波洗牌,已逐漸進入理性發展的時期。中商產業研究院在2月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生鮮電商行業市場交易規模約為322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9.4%,但增速明顯下滑,呈逐年下滑態勢。但經此一「疫」,2020年的數據將有更大突破。
  • 生鮮電商上演「生死時速」:巨頭掠奪,供應商喊冤,菜販退場
    截止目前,興盛優選門店已經超過50萬家,覆蓋全國15個省、6500多個地縣級城市和鄉鎮以及42000多個農村地區,月度GMV約40億元。線上買菜的習慣一旦形成,用戶就會對平臺產生粘性,生鮮電商的用戶增長和盈利問題自然也有了出路。
  • 生鮮電商洗牌,光鮮亮麗的背後,是你們不知道的秘密
    淘寶的出現,開始讓我國正式進入到網際網路的時代,繼淘寶之後,團購、外賣等等產業紛紛崛起,如今,生鮮電商再次成為大家眼中的香饃饃,許多不知情的人,都很想加盟到生鮮電商當中,認為這是一塊「藍海」,很有希望在這裡大展拳腳,可是,光鮮亮麗的背後,卻是你們不知道的秘密。
  • 美家買菜業務升級 開放供應鏈服務生鮮行業
    美家買菜業務升級  服務社區團購成立於2018年的美家買菜,是第一輪社區團購裡的重要玩家,其母公司是美菜。2020年下半年,社區團購迎來巨變,嗅覺靈敏的美家買菜主動「變身」、業務升級,向社區團購等開放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