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行業西部大淘金時代來臨,美菜開放供應鏈捕捉新機遇

2020-12-22 紅商網

  很多時候,我們看似對一些事情非常熟悉,但是並不意味著特別了解。比如,剛剛在河南養雞場產出的雞蛋,經過清洗消毒和運輸,9小時後便出現在上海的餐廳裡。帶著露珠的菠菜葉從田間摘下,生命便進入倒計時,它必須在新鮮度不打折之前放入大廚的炒菜鍋。從農場田間到餐廳飯桌的距離絕非簡單的兩點一線,但這段空間卻在公眾視野中被長久忽略,如同科幻小說裡被摺疊起來的世界。作為最熟悉全國生鮮版圖的人,近日,美菜創始人兼CEO劉傳軍為我們抽絲剝繭,講述一蔬一果背後的商業邏輯和基礎設施。

  再也不讓蔬菜爛在地裡

  從前,常年依靠種植為生的農民會遇到蔬菜爛在地裡賣不出去的困境。劉傳軍在兩年前看到了這樣一個新聞。一個農民租地、貸款,辛辛苦苦種了70畝地圓白菜,本指望著掙錢給兒子蓋房結婚。但是那年圓白菜滯銷,菜都爛在地。最後,他喝農藥自殺。聽到這個故事後,作為農家子弟,他能深切感受到那種無力,在這樣的情況下,美菜緊急調動當地資源,從農民手上收購圓白菜並幫忙賣掉。

  河南的毛桃就比圓白菜幸運多了。今年6月,受疫情影響,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埠江鎮高寨村的硃砂紅毛桃滯銷。許多熟透了的桃子沒法賣出去只能餵雞。美菜便聯合代理商,僅用一天時間,幫助當地共計6噸滯銷的毛桃進入了信陽美菜倉儲,開始線上售賣。

  但是,僅僅收購治標不治本。一直以來,農民種植和城市需求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很多農民對市場的判斷能力只能依靠過往的種植經驗,很有可能導致其所供非市場所需。此外,很多農民的文化水平有限,不懂銷售。不像專門從事農產品銷售的菜販子跑遍全國,能較為準確地獲取市場需求。菜販子們便是千百年來傳統的生鮮「供應鏈」。

  而在如今的大數據時代,從根源上高效地解決農產品供需矛盾當然不能再簡單依賴菜販子的經驗。由此,出現了一批批的生鮮電商、社區團購創業者,它們的邏輯基本是與大中型超市或便利店合作,提供平臺流量入口和「最後一公裡」線下配送服務,企圖利用流量思維撬動這一傳統行業。

  但是這遠遠不夠。要為居民提供更具高性價比的農產品、為農民提供更高收入的關鍵不在於流量,而在於供應鏈,更準確來說,在於生鮮供應鏈的開放。很多生鮮電商也有物流供應鏈,但是他們的目標客戶是一二線城市高端客戶。但眼下,中國廣闊下沉市場的改善型需求激增需要有足夠大體量的供應鏈作支撐。

  劉傳軍認為,改變中國農業單靠美菜自己的力量是不夠的,還需要行業內所有的從業者一起。美菜願意開放自身擅長的供應鏈,讓其他從業者把資源和精力從競爭激烈的前端釋放出來,用在別的方面。經過持續的建設與完善,可以讓未來食材供應鏈網絡如同水電煤網一樣,成為服務所有類型用戶的第五根管道。從而從根源上高效地解決供需矛盾。

  劉傳軍說,開放供應鏈的意義有三個維度:第一,整個生鮮市場的從業者需要這樣的服務;第二,消費者需要高標準、高性價比的商品。最後,要變革農業,解決賣不出圓白菜的問題,就必須有平臺,有足夠大規模和體量的平臺,才有機會改變農業、農村的現狀,讓農民收入更高。

  風來了,但還差點火候

  疫情帶火了生鮮行業,但要真正步入正軌,還差點火候。

  目前的現實是,生鮮電商前置倉模式屬於資金密度型投入,重資產、重運營。由於前置倉模式一般無線下門店,缺乏線下流量入口,需要較高的營銷成本和高額補貼來引流獲客。所以需要高昂的成本投入和較長的回報周期。

  平臺到家模式輕,平臺入駐門檻相對較低,更容易快速實現商家接入規模化,並覆蓋到更多用戶,但在拓寬版圖和輻射面積,以及入駐商家質量把控和履約效率方面還有待提高。

  社區拼團平臺門檻低,同質化競爭愈發激烈。對於社區團購平臺來說,短期內考驗的是對團長的掌控、跨地域擴張能力,長期來看比拼的是能夠持續穩定提供高性價比產品的供應鏈與精細化運營的能力。

  可以看出,無論哪一種模式,想要快速跟上消費者需求,持續健康發展,供應鏈無法逾越。

  所以搭建基礎設施平臺是一件極其正確的事情,但做起來是一件極其複雜又困難的事情。劉傳軍分析,做基礎設施,做供應鏈和物流是要和規模、地理覆蓋共同成長的,沒有長時間的積累無法完成——短期投入多大資金和流量也沒用。基礎設施要從零建起來,需要長期有耐心、真的願意投資源,能耐得住寂寞,而且還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以倉儲為例,國內的倉儲空間不少,但是硬體設施並不完善。對於生鮮行業而言,倉庫的溫度至關重要。美菜用了6年時間,對上百個主城中央倉庫進行了改造,包括常溫倉、低溫倉(保鮮+冷凍+冷藏)等多種溫區,以適應不同的生鮮食材。這種改造,除了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還需要耗費時間和管理成本,絕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

  它甚至有悖於人們口中的網際網路邏輯。劉傳軍曾和高瓴資本的張磊聊起過美菜的供應鏈基礎設施。他們認為,網際網路的邏輯是輕邏輯,但是產業網際網路的邏輯是需要做重的。美菜作為產業網際網路領軍企業,有責任引領和重新定義行業。他們還想了一個新詞——GaaS(Grocery-as-a-Service)。這個詞語從SaaS(Software-as-a-Service)類比而來。SaaS是軟體即服務,GaaS則是食品生鮮供應鏈即服務。

  SaaS模式的優勢在於,顯著降低成本、快速部署、遠高於自建的專業性、極低的維護成本。對應到GaaS也是同樣的。美菜的供應鏈平臺模式能夠快速解決生鮮電商平臺的規模爬坡、倉配成本爬坡、區域擴張等問題,成本遠低於自建,同時不需要配置大量採購、倉儲人員進行維護和管理,可以迅速賦能平臺客戶,幫助他們抓住生鮮產業下沉的機會。

  美菜要做的事是提供從原料、採購、生產加工、物流配送、數據、金融等全供應鏈的一整套解決方案,並全面開放給從業者。

  美菜新戰略的底氣:基因、能力和效率

  幾乎所有當下的C端生鮮電商平臺,在下沉市場的供應鏈能力上的積累都十分薄弱。但是劉傳軍認為美菜的基因決定了它更熟悉和理解廣大的下沉市場。先來看一組數據,美菜餐飲單包裹倉配成本為3塊錢左右,每個包裹在6公斤左右,即單公斤履約成本不到5毛錢。社區團購用戶的單包裹重量很多不到一公斤,只要單位面積內的包裹數足夠,配送成本還可能更低。而從系統接到訂單到城市交付,美菜的平均履約時間為9小時,快的時候6-7小時直達。

  如此效率聽上去很驚人。

  其背後的核心是美菜從原料到加工、成品存儲、物流配送,都經過了一體化長期精細運營的考量。

  從最上遊的採購端來看,美菜的商品採購能力實現了全品類覆蓋,包括米麵糧油、蔬菜水果、鮮肉蛋禽、海鮮水產、調料乾貨、方便菜、廚房用品等,擁有分布在全國幾百個城市裡的5000多家供應商合作夥伴。

  在加工方面,美菜經過多年摸索建立了「美菜工廠」,一個把非標準的生鮮做到標準化的生鮮食材深加工中心。傳統意義上的倉儲就是四面牆,但「美菜工廠」的核心是兼具倉儲、標準化加工功能。目前,美菜工廠面積超過60萬平方米,可支持日均600萬包裹的作業。

  不僅是食材成本低,美菜的物流成本同樣足夠低。

  物流成本低源於客戶密度足夠高。在上海,從市中心到東西南北四個角,距離不到100公裡,美菜的配送車每天覆蓋幾萬個點位整車配送,配送員對區域也足夠熟悉。

  再比如,把土豆從內蒙古運到廣東,物流費比土豆本身更貴。土豆只要6毛錢1斤,但運輸30噸貨到廣東去,光油費、過路費就不止如此。而美菜有遍布全國的1000多人採購團隊,滿足幾百萬客戶需求。僅就土豆而言,在哪裡採購、怎麼運送、怎麼加工,都要經過最優路線設計。

  很多生鮮因為不能在產地加工,還會加重幹線物流成本,運輸時每個包裹之間的空隙,都可能是需要被優化的運營成本。

  在配送人員方面,美菜在全國共有3.5萬名員工,司機多達1.5萬人。以北京為例,從早上5-6點開始,不僅在北京方圓百公裡的範圍內,甚至在廊坊和香河這樣的地級市裡,你都能看到十幾條主幹線線路上美菜司機在為餐飲商戶做配送。

  在整個過程中,美菜錘鍊出了8大能力:SKU豐富度、品控、定製加工能力、性價比、運營效率、時效管理、城市覆蓋度,以及系統和數據能力。從而能夠更好地服務從火鍋店到連鎖餐廳等200萬家對菜品新鮮度要求最高、最挑剔、而且還對價格異常敏感的客戶。反過來,整個產業鏈上沉澱下的數據又能反哺美菜的8大能力。

  今年的疫情讓生鮮電商成為人們的生活剛需。在一二線城市,生鮮電商和零售的商業模式快速得到驗證,也完成了教育用戶的過程,獲得爆發性增長的機會。與此同時,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和社區團購的興起,下沉市場也有了爆發的機會。眼下正是生鮮行業最好的時代。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相關焦點

  • 開放生鮮供應鏈,美菜如何打造行業基礎設施?
    文| 李成東、韓驍來源|東哥解讀電商(ID: dgjdds)9月25日,美菜主辦的中國餐飲供應鏈新生態大會上,美菜CEO劉傳軍提出了「開放供應鏈」計劃,藉助市場化的業務運營,提升供應鏈組織的履約能力和服務水平,優化供應鏈成本,構建行業壁壘,提供美菜的第二增長引擎給生鮮零售企業,賦能行業發展。簡而言之,就是向合作夥伴開放自己的優勢和專長,實現互利共贏。
  • 美家買菜業務升級 開放供應鏈服務生鮮行業
    繼外賣、打車、共享單車後,社區團購被認為是消費網際網路行業的最後一座「金礦」。疫情影響下,培養起了用戶線上買菜的習慣,社區團購得以大放異彩,吸引了網際網路平臺企業的關注,行業格局從下半年開始加速變化。美家買菜業務升級  服務社區團購成立於2018年的美家買菜,是第一輪社區團購裡的重要玩家,其母公司是美菜。
  • 【行業報告】生鮮電商行業深度報告:生鮮到家,流量、數據、供應鏈...
    中期行業發展將進入地網爭奪戰,部分企業受制於供應鏈水平或資本 開支的壓力調整或退出,而擁有規模優勢的企業基於積累的流量、數據或者供 應鏈能力易於在行業洗牌中站穩腳跟。規模優勢的建立是企業拓張的基礎,而 模式最輕的前置倉模式、次輕的社區門店到家模式為此階段擴張的最佳選項。長期行業整合者必然是全渠道多業態發力、覆蓋不同的消費客群與消費場景的 模式幾家綜合體企業,以及聚焦細分市場的幾十家特色企業。
  • 美菜網憑藉強大供應鏈體系,積極應對行業帶來的挑戰
    在2019年供應鏈高峰論壇會上,中國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原司長向欣同志就曾表示,不管是我國經濟發展需要還是各個產業轉型與升級,供應鏈建設與完善都將是必然途徑。面對行業未來挑戰,美菜網沒有退縮,而是基於自身強大的供應鏈體系積極應戰。  論壇上向欣還表示,以目前我國供應鏈發展來看,擁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
  • 美菜節完滿收官!看餐飲行業煙火升騰,活力再現!
    為期17天的美菜節於11月26日落下帷幕,在這場餐飲人自己的節日裡,美菜感受到了煙火人間的蓬勃活力。此次美菜節以「盡情狂歡,盡情購」為主題,美菜節的數據顯示,遭受了疫情影響的餐飲行業,在冬季迎來了復甦的春天!
  • 生鮮行業深度報告:萬億市場百家爭鳴,供應鏈能力是致勝關鍵
    目前, 永輝超市的商品直採比例高達 70%,在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3、 生鮮行業新業態迭出,對農貿市場替代是行業長期主旋律生鮮行業內玩家豐富,多種渠道共存。在傳統農貿市場和現代超市渠道之外,消費者 多元化的需求以及行業內資本助力催生了生鮮電商以及社區生鮮等業態湧現、發展。
  • 京東生鮮:除了外賣,餐飲行業還有一個價值500億的「新故事」
    當下,餐飲行業的消費場景基本被門店堂食和外賣佔領,餐飲消費還能有什麼「新故事」?11月4日,京東生鮮發起首次餐飲零售發展聯盟峰會,包括眉州東坡、船歌魚水餃、渝是乎在內的超150家業內知名餐飲品牌受邀出席,共同就餐飲零售化未來趨勢、消費市場的進一步探索等話題展開了熱烈探討。
  • 全民購物狂歡之際,餐飲行業喜迎美菜節
    值得一提的是,在遭遇疫情困擾面臨優化變革的餐飲商家也迎來了自己的優質源頭菜品貨源平臺美菜所打造的食材狂歡節——美菜節。疫情對大眾的出行方式造成了極大的改變,而餐飲行業受客源量驟降的影響,不得不面臨菜品原材料積壓,房租等一系列成本的問題。這樣的情況加速了餐飲行業大洗牌的進度,有眼光和有準備的企業不會坐以待斃,不斷的在尋找突破的方法。
  • 美菜網持續賦能供應鏈 強化兩端服務能力
    由此不難看出,供應鏈服務,將成為改變農戶側和商戶側發展方向的重要環節。作為國內餐飲供應鏈頭部企業,美菜網在供應鏈重要性突出的當下,將繼續深入數位化賦能於供應鏈的業務工作,憑藉供應鏈優勢,不斷強化用戶的盈利能力。供應鏈之於商戶來說,是採購方向上的主要改變,每一個商戶都需要尋找一條穩固的供應鏈渠道,來進行日常的採購。
  • 2020客如雲開放平臺大會召開,行業大咖共話數位化升級機遇與實踐...
    12月10日,2020客如雲新品發布會暨開放平臺大會在杭州召開。活動吸引到數十家來自平臺、金融、供應鏈以及商家的本地生活上下遊企業參與,阿里本地生活總裁王磊、網商銀行副行長馮亮、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葉軍、曼玲粥董事長鄧公斷等各自分享了行業數位化變局下,本地生活商家實現健康成長的應對之道。
  • 捷寶智能終端,引領生鮮農產品供應鏈新思路
    5月19日,第六屆生鮮農產品供應鏈發展峰會在北京豐大國際酒店隆重召開,捷寶科技作為快遞物流行業頗具影響力的的企業,受邀參與了本次會議。  峰會匯聚了來自生鮮電商平臺、生鮮新零售、農業集團、農產品基地、政府機構、冷鏈物流、冷鏈技術等領域的各大標杆企業高層200餘位,如京東7FRESH 、盒馬鮮生、中糧我買網、每日優鮮、果樂樂、首農集團、北大荒集團、中央黨校...,同時也得到了包括CCTV經濟頻道在內的多家主流媒體、政府部門、以及其他行業各相關單位的高度關注。
  • 招聘車貸、風控等20多個崗位,美菜網大舉進軍金融
    儘管上述崗位的描述都很隱晦,但也不難看出,美菜網已經在開展車貸、個人或企業的貸款業務。企業貸款業務不難理解。作為一家以生鮮供應鏈起家的to B生鮮企業,美菜網的關注點和傳統優勢都在供應鏈上。並在2016年啟動了供應鏈金融布局。企查查信息顯示,北京雲杉世界由香港雲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港雲杉」)100%控股。
  • 聚焦「小而美」 社區生鮮誘惑不減
    後疫情時代,消費者對社區商業的接受度明顯增加,特別是社區生鮮等業態逆勢增長。隨著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眾多傳統生鮮企業也藉助技術平臺加快轉型,社區生鮮店迎來了新的發展與機遇。今年年初,受到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社區生鮮需求出現井噴,社區模式成為生鮮新零售的突破點。
  • 社區團購踩到疫情坑:進口肉亂象,只是生鮮供應鏈的冰山一角
    涉及到新冠防控,一切微小的紕漏都應引起警覺,這起事件的責任還需逐步釐定。但即便跳開事件的特殊性,對於此前未深入做過生鮮的社區團購平臺而言,擺在眼前的事實更加殘酷——社區團購是不是能比菜市場更安全?這決定於平臺對生鮮供應鏈管理的能力。
  • 斷供焦慮搶購潮後,是新加坡生鮮雜貨配送的機遇
    但這並不能代表生鮮雜貨電商不適合在新加坡乃至東南亞市場發展,也不能說明盒馬鮮生店倉一體化的模式在東南亞就是失敗的,只是現在確實還不是發展店倉一體化的時機。生鮮作為復購率高,市場空間大的品類,其龐大的市場規模吸引了眾多玩家投身其中,整體來看,行業處於春秋時期。
  • 生鮮電商美菜遭遇糾紛 下沉市場加盟是個無解之謎
    作者:楊遠審校:一條輝近日,有媒體報導,因經營虧損、總部回復拖延等問題,加盟商到美菜網(簡稱「菜團」)總部辦公室拉橫幅維權。近年來,NOME、懶貓社長、安能快遞…….已數不清幾家品牌的加盟商「揭竿而起」。各個行業都有類似狀況發生,奶茶、服裝,也不乏生鮮領域。
  • 2020中國生鮮電商日活用戶節後突破1200萬 盒馬鮮生訂單數量比去年...
    然而,知情人士告訴,雖然生鮮電商公司的交易情況達到了全方位的提升,但行情下真正賺到錢的公司並不多,「這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有關方面的嚴格管控,當然,這本是企業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 真正的利好,在於關注度的提升和信心的提振。大量用戶的湧入,勢必帶來下一步資本和資源的湧入,而原本昂貴的拉新成本,突然歸零,為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 生鮮零售又一新模式來了:「小而美」菜攤定期進小區,內在有顆互聯...
    群友們則紛紛留言:「給我帶兩個豬爪」「特價粽子別忘了留一份」…… 這又是一種社區生鮮銷售新模式:名叫「好菜攤」的社區生鮮連鎖加盟平臺,每周在各個小區裡巡迴設攤,通過「線上預定+現場銷售」的方式,把新鮮蔬菜、時令水果、肉蛋禽類和海鮮水產等送到居民家門口。
  • 保障舌尖上安全 美菜再次成為進博會食材供應商
    美菜作為國內傑出的餐飲供應鏈服務商,第二年承擔進博會食材供應任務,用強大的供應鏈能力和專業的服務,保障進博會食材安全。《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侯雋|攝本屆進博會企業商業展規劃總面積36萬平方米,吸引40萬專業觀眾報名參與,後勤食材保障重要性不言而喻。去年,美菜憑藉其安全、高效、優質,成為上海進博會唯一抽檢零失誤供應商。
  • 國泰君安:社區團購大概率不是生鮮供應鏈最終模式,更不可能成唯一...
    4.社區團購觸碰中國生鮮供應鏈核心痛點,是農產品流通革命的重要探索之一。傳統電商嘗試用改造工業品供應鏈的方式改造農產品流通,其模式能夠顯著降低信息成本,但僅適用於易長距離運輸的部分農產品。O2O新零售嘗試提升前置庫存周轉率,但未能顯著降低流通體系的信息成本,因此可能會走向高價高時效的增值服務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