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樂溪 編輯:李忻融
今天上午,紅遍朋友圈、人人爆肝刷ssr的網易遊戲《陰陽師》,在種種猜測中終於宣布了其影視化的消息:工夫影業、華誼兄弟電影和網易影業將聯手改編《陰陽師》的同名電影和劇集,將瑰麗奇異的東方奇幻世界搬上大銀幕。
一下子輿論炸了鍋,有網友表示喜聞樂見,「求問買十張電影票可以解鎖一張SS嗎」;也有人表示並不看好,覺得此前日本的《陰陽師》電影版很經典,「千萬不要毀青春」;更有網友腦洞大開,為改編紛紛出策:
「不如拍個非洲晴明的一生」
「求拍ssr抽卡指南」
「第一集食雀奇譚,第二集座敷童子,第三集鳳凰林的佔卜師.」
「誰演小鹿男,鹿晗嗎?」
三家影視公司也分別回應了網友們的熱議。關於電影和電視劇的拍攝節奏,工夫影業創意總監張家魯向娛樂資本論透露,電影和劇集會進行同步開發,電影已開始撰寫劇本,「兩者的節奏肯定是會互相配合、發揮相加相乘的效果」。
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董事,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總經理葉寧則稱「會選擇最匹配這個項目氣質和體量的幕後團隊以及演員組合」。至於投資數額並未透露,但葉寧表示,《陰陽師》的投資肯定在同類影片中最高配置的投資規模。
一款上線僅僅三個月的遊戲就要走向影視化,《陰陽師》電影版會變成非酋抽卡指南嗎?電影出品方華誼和網易給了小娛獨家回應。
為何要將一款上線三個月的遊戲影視化?
《陰陽師》今年9月上線後就迅速竄紅,一時間也引發了不少改編影視或動漫化的傳言。
網易影業總裁劉國男告訴小娛,網易確實收穫了不少影視公司遞來的橄欖枝,「工夫影業與華誼其實是比較靠後找到我們的合作方」。
最終選擇牽手以上兩家,除了基於《陰陽師》這款遊戲的現象級熱度,劉國男認為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三方對《陰陽師》這個擁有二次元屬性,又淵源於中國陰陽道文化的東方奇幻題材的興趣共鳴,以及,「從同樣作為內容製作者的角度,我們首先在改編的種種難點,而不是前景上,達成了深度的共識。」
「陰陽師在日本是一個知名的公共版權,地位類似中國的山海經、聊齋這樣的高度;不同領域的作者從中摘取創作靈感,小說、漫畫、動畫、影視……包括網易近期紅火的手遊,其實也是此公共版權的嶄新創作。」
在張家魯看來,《陰陽師》IP與中國淵源頗深:「陰陽師安倍晴明的年代,等同於晚唐之後、五代十國的年代,當時的日本不論文化、政治、民生風俗,都是根源於母國中國所發展出的一套文化。包括宮廷陰陽師的制度『陰陽寮』等同於我國秦漢以降的『太史監』,至於所用的符咒法術體系,更是我國道家加上陰陽五行學說的雜揉。」
相比之下,葉寧則更為看重《陰陽師》輻射到的廣大受眾,讓一款遊戲變成了全民熱議的文化現象:「將已擁有廣大玩家基礎的遊戲進行影視開發,華語電影市場還無成功先例,所以在選擇遊戲影視化時,我們非常謹慎的。」
「但自從《陰陽師》上線後,公司不少員工都不斷向我『安利』這款遊戲方方面面的趣事。」葉寧認為,《陰陽師》超越遊戲領域打通更廣泛受眾的原因,在於日系風格的強烈辨識度和更突出的風格,內容體系滿足當下年輕人的情感和娛樂訴求,以及對二次元人群的精準定位,「這部分群體也是電影市場非常有潛力的觀影人群」。
把《陰陽師》搬上大熒幕還要闖過哪些關?
和其他IP一樣,手遊影視化的優勢是已經擁有一批非常具有粘性的內容用戶,但娛樂資本論曾經撰文探討過《陰陽師》的IP開發(點擊複習),當時得出的結論是它更適合動漫化,因為《陰陽師》整個遊戲的設定是在日本的平安時代,服裝和畫風都偏向和風,同時啟用了眾多日本著名聲優,這在動漫改編時都能夠得到較大程度的還原。
劉國男告訴小娛,「不少影視圈的朋友都對《陰陽師》改編真人影視主動表示了濃厚興趣。但坦白講,在是否做真人影視這件事上,公司內部非常慎重,內部進行了很長時間的細緻論證。」
關於改編難度,他這樣認為:「這樣一個現象級熱度的高口碑產品,如何回應期待與評價,這樣獨特的畫風和二次元屬性,如何用影視語言表達(尤其視覺特效又為國產影視圈最為詬病的話題點),這樣廣泛的受眾和已經成型的認知,以及地域文化語言壁壘,如何合理地突破影視作品應該肩負的內容新意?坦白講,是跟工夫和華誼,在這些問題本身上的共識共鳴,讓我們發現了大家理念上的契合。也讓我方看到了工夫、華誼合作的眾多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在源頭和邏輯上是如何成立於製片工作之前的——唯有向死而生,才能解開難題,產出好的結果。而當有了這個思路一致的起點,合作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此外,除了真人影視劇,劉國男透露,《陰陽師》動畫、動畫電影、舞臺劇等泛娛樂布局也在同步籌備中,網易將對《陰陽師》手遊進行更廣度的品牌打造與深塑。
回溯為數不多的影遊聯動的成功案例,《魔獸》算是今年多方參與下完成度最好的一部,遊戲本身的品質,影視方的精亮製作、宣傳方對於玩家情懷的精準把控缺一不可。
「事實上對於遊戲的影視化,華誼近幾年一直在進行嘗試,尤其在參與《魔獸》電影的過程中,也獲得了豐富的經驗。」葉寧認為,在如今注重內容開發的影視市場,熱門IP同時進行影、視、遊三方開發已成為「標配」。
作為一個有著獨特世界觀和東方韻味的奇幻故事,《陰陽師》的優勢在於其本身就擁有非常完整的設定和世界觀,遊戲中呈現的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能夠從中挖掘更多可能性,這為電影劇本的創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此前,華誼曾攜手工夫影業打造了諸如《狄仁傑》系列,《畫皮2》《尋龍訣》等超級商業大片,已經在IP開發方面積累了不錯的經驗,並據葉寧透露,華誼和工夫之間,也正在聯合開發多部體現東方想像力,足以改變華語電影工業版圖的系列電影,而網易影業雖然是影視行業的「新兵」,但背靠網易遊戲的強大基因,在影遊聯動方面走得更遠,比如小娛曾寫過他們將旗下遊戲《倩女幽魂》植入《微微一笑很傾城》的案例,也開創了近年來影遊深度聯動的新玩法。
據了解,此次合作三家公司將分別從製作、受眾研究拓展、宣發資源整合方向來切入《陰陽師》的影視改編:
工夫主要負責IP改編時的「再創作」,以及未來拍攝/製作的實質操作部分;
網易作為版權來源方,提供更接近遊戲玩家和二次元觀眾體驗的專業意見,保留遊戲產品為玩家所喜愛的精髓,讓影遊兩界真正能夠聯動起來;
華誼除了提供營銷宣傳資源,保證未來的發行渠道外,也會和工夫影業一起對於影視劇內容的創作方向有所把控。
遊戲影視化之路漫漫,影視能否蹭上遊戲熱點還未可知
另一個令大家擔憂的問題在於,影視製作周期至少也要一到兩年,而手遊市場的快速更迭以及觀眾口味的變化,是否會讓《陰陽師》影視作品出爐時,已經無法「蹭」到遊戲的熱點?
對於這一點,劉國男認為爆款遊戲的生命周期與普通遊戲不可同日而語。「《陰陽師》之所以火爆,也得益於跨出界限之外,圈了很多非傳統遊戲玩家的『粉』,而造福帶動了整個市場增量的產品,首先就會造福於自己本身,所以我們對於產品端,還是比較樂觀的。另外,對於已經推出、並取得了玩家認同的產品,我們會在持續開發、運營活動以及營銷推廣上投入更大的持續投入,去保證玩家的體驗——這也是網易遊戲從端遊時代到手遊時代,核心產品陣列一直穩中有增,並且均已擁有衍生不同類型子產品以及跨界延伸可能的『IP力』,而不曾缺損的原因。」
從目前來看,上線3個月的《陰陽師》手遊熱度不減,一直盤踞App Store 暢銷榜榜首,擁有超過1000萬的日活用戶量。根據App Annie昨日公布的11月全球手遊指數,《陰陽師》在國內和全球IOS收入榜上分列2、3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網易遊戲在IOS暢銷榜長期佔據前5席的產品,有三款都是至少推出半年之久的,像《夢幻西遊》、《大話西遊》等核心產品更是開發已接近2年。這類長春型的遊戲IP,相比於其他紅極一時的IP,其實更有跨界延展的可能性與潛力。
至於網友談到日系本土化違和感較大的問題,張家魯則頗有意味地表示:「禮失而求諸野」。「我們面臨的挑戰,不是在於怎麼樣讓中國觀眾感覺不違和,而是怎樣把原本就屬於我們的東西拿回來,在保證故事原汁原味的前提下,將它更加落地化,給國內的觀眾帶來嶄新的視聽體驗。 」
三方合作是否能夠達到1+1>2的效果,我們不得而知,不過目前大家表示合作是基於在改編的種種難點上已達成了深度共識。通過華誼與工夫影業強大的劇作製作能力,以及網易影業對於遊戲玩家的深度了解,是否能夠孕育出中國第一部成功的遊戲改編電影,可能還需要時間和作品來檢驗。
「陰陽師對我們就是一個有溫度、有感覺能與主創團隊產生共鳴的題材。」張家魯在採訪中已經不由地「自來水」起來,「至於為什麼,等各位將來看了電影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