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yestone 版權圖片庫
日啖荔枝三百克導致兒童死亡——撥開荔枝病的迷霧
知友:殺生丸(1000+ 贊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遺傳學博士)
有一種病叫荔枝病,說的是空腹吃荔枝吃多了會造成兒童昏迷不醒然後死亡。 今天偶然看到武漢晚報的新聞,講的就是這件事,決定說上幾句。
武漢晚報 - 伢和老人一次食用荔枝別超過 5 顆
武漢晚報訊(記者毛茵) 最近,一條題為《空腹吃荔枝 10 個孩子死亡!醫生的呼籲為所有人敲響警鐘!》的網文在朋友圈刷屏,並迅速獲得 10 萬 + 閱讀。
文中表示,國內有醫院介紹,曾接診 71 例荔枝病患兒,年齡 2 至 10 歲,其中 10 例患兒死亡。文中還提到,最近廣州有個病例,一個 7 歲的小朋友空腹吃了太多荔枝後出現了昏迷,診斷為荔枝病,最後搶救及時,死裡逃生,順利脫險。
又到荔枝上市季節,滿街水果店裡荔枝新鮮誘人。我們還能不能好好享受荔枝美味了?
記者昨天走訪了武漢市第一醫院、武漢市中心醫院及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醫生均稱,近年沒有收治過吃荔枝致死病例。但是「荔枝病」確實存在,「日啖荔枝三百顆」是不可以的,尤其提醒市民不要空腹吃荔枝。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消化內科晏維副教授告訴記者:荔枝病,就是空腹時大量食用荔枝,果糖轉化成大量的葡萄糖,刺激胰島 β 細胞分泌大量胰島素,從而給肝臟傳遞錯誤的信號,引發的低血糖症。
武漢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吳傑主任醫師建議:食用荔枝等高糖分水果,建議在餐後半小時左右,切忌空腹食用。孩子和老人,每次不超過 5 顆。成人每天的食用量也不要超過 300 克。
如果出現了荔枝病輕度的症狀,儘快就醫,及時補充葡萄糖溶液,是可以緩解症狀的。
裡面讓我持有異議的是同濟醫院消化內科晏維副教授的醫學解釋:「荔枝病,就是空腹時大量食用荔枝,果糖轉化成大量的葡萄糖,刺激胰島 β 細胞分泌大量胰島素,從而給肝臟傳遞錯誤的信號,引發的低血糖症。」
按照這個邏輯,凡是食用高果糖的水果都會引發相似的低血糖疾病,我查了一下高果糖的水果, 最高的是葡萄, 每 100 克葡萄裡面有 8.1 克果糖, 可是我們從來沒有聽說過葡萄病。接著是梨, 也沒有聽說誰吃梨吃進醫院的。
這樣的客觀事實,證明晏維副教授的果糖學說站不住腳。
事實上,荔枝病最顯著的例子是在印度,貧窮人家的孩子沒有東西吃,就去吃荔枝,吃多了以後引發低血糖,造成急性腦部損傷,嚴重的會死亡。2014 年大爆發死了 122 個孩子,之後花了兩年時間研究清楚,結果發表在 2017 年的柳葉刀全球健康雜誌上。
發病的時間見下圖,藍色是發病,橙色是死亡,基本集中在 6 月, 荔枝上市的季節:
分析小孩和家人的活動, 最高的風險就是吃了荔枝, 風險上升 9.6 倍, 其次是去了果園,風險為 6 倍:
驗血發現患兒血中存在兩種降低血糖的化合物 hypoglycinA 和 MCPG, 對照組完全沒有:
對成熟和未成熟的荔枝進行化驗, 發現未成熟荔枝中這兩種化合物的含量是成熟荔枝的 2-3 倍:
最後的定性是荔枝園裡面成熟的荔枝大多被摘掉,貧困的孩子空腹吃了富含降糖化合物 MCPG/HypoglycinA 的未成熟荔枝而造成低血糖,吃的越多血糖降得越低,後果越嚴重。
所以得到三個結論:
1. 低血糖的人不要吃荔枝
2. 空腹不要吃荔枝
3. 不要吃沒熟的荔枝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消除大家對荔枝的恐懼,真兇不是果糖,而是荔枝裡面含有的降血糖化合物 MCPG 和 HypoglycinA。
本文內容來自「知乎」
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世界上最厲害的望遠鏡能看到什麼?
造一架這樣的望遠鏡,要花多少錢?
天體物理學博士劉博洋,作為新知青年 016 號做客「新知青年說」
這個世界,比我們想像中更大
有好奇心的人,總是比其他人走得更遠
掃碼關注「新知青年說」
這裡,有和你一樣的「新知青年」在等你
一起發現更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