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傳說當年唐明皇為搏楊貴妃一笑,千裡送的荔枝就是妃子笑。荔枝種類也有很多比如元紅、掛綠、水晶球、妃子笑。
現在又到了吃荔枝的時節,很多人喜歡一顆接一顆地吃,而且吃法也越來越多。蘇軾也作詩讚美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可見荔枝是非常美味的,即使美味也不可能貪多,小心「荔枝病」。
國內報導過很多空腹吃荔枝而引起中毒死亡的案例,比如:
2017 年,廣州一個 7 歲的兒童一口氣吃了 20 顆荔枝後,出現出汗、抽搐的症狀,昏迷 3 小時,送進 ICU 急救。
今年 6 月 17 日,印度 103 名兒童疑似空腹吃荔枝引發腦炎,當地盛產荔枝,每年夏天都會有爆發腦炎疫情,菸酒表明。荔枝含有毒素,空腹食用加上高溫容易引發腦炎。
什麼是「荔枝病」?「日啖荔枝三百顆」真的可以嗎?
荔枝病是指有些人吃過大量荔枝後,出現頭暈、出汗、面色蒼白、乏力、心慌、口渴、飢餓感等症狀,情況嚴重的可能會四肢厥冷、脈搏細數、血壓下降,甚至抽搐和突然昏迷等症狀。
荔枝含有大量果糖,果糖經胃腸道黏膜的毛細血管很快吸收入血後,必須由肝臟內的轉氨酶將果糖轉化為葡萄糖,才能被人體所吸收。
正常人體的轉氨酶和果糖比例是 1:1,而過量食用荔枝,會打破這種平衡,就會有過多的果糖進入人體的血液,轉化酶數量相對減少,會導致大量的果糖留在血管內,不能轉化成被人體利用的葡萄糖,這些果糖會刺激胰島細胞迅速釋放大量胰島素,從而引發低血糖反應。所以「日啖荔枝三百顆」只能說一說,不適合真吃三百顆。
荔枝裡含有次甘氨酸 A 和亞甲基環丙基甘氨酸,這兩種物質也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而人體在空腹的情況下,血糖本來就低,吃大量的荔枝更容易引起低血糖。
這時你可能會疑惑,既然荔枝可以降血糖,那高血糖患者可不可以多吃?
當然不行,目前並沒有科學研究表明荔枝可以用來幫助高血糖患者降血糖,所以千萬不要輕易嘗試。
吃荔枝時應該注意什麼?
1.不要空腹吃,民間有「一顆荔枝三把火」的說法,吃荔枝前後適當喝點鹽水、涼茶或綠豆湯,也可以把沒有剝皮的荔枝泡鹽水,放進冰箱內,過段時間再吃就不容易上火。可以在飯後半小時吃,成人每天吃 10~20 顆,老人和兒童不超過 5 顆。
2.荔枝含糖量高,糖尿病人、孕婦慎用。
3.買荔枝的時候要買熟的,綠的或者半綠半紅的都是未成熟的,未成熟的荔枝中含有的降血糖成分是熟荔枝的 2~4 倍。
4.有扁桃體炎、咽喉炎、牙齦腫痛、潰瘍性結腸炎、便秘的病人不要食用鮮荔枝,會加重病情。
荔枝雖然很美味,但也不要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