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幼兒園最應該關注什麼?北大哈佛雙碩士寶爸分享經驗

2020-12-27 騰訊網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金丹丹

「這個幼兒園是雙語教學的嗎?我的孩子會不會聽不懂?」

「學校的外教是什麼背景?口音純正嗎?」

「食堂提供幾餐?孩子都吃什麼?」

「一個班配幾個老師?」

「學校有哪些特色課程?」

每年,都有很多爸媽為孩子選擇幼兒園、小學糾結。

今天(11月29日)下午,由「滿分媽媽」平臺主辦的2021年國際幼兒園小學教育展(杭州站),邀請了杭城多所雙語、國際幼兒園和小學負責人,一站式零距離為家長們提供諮詢。

在教育展的圓桌論壇環節,主辦方邀請了「哈佛爸爸」魏沛然分享他的育兒經。

魏沛然是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公共管理碩士、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國際傳播碩士,曾擔任過媒體財經記者,他也是一位寶爸。

魏沛然說,自家孩子現在兩歲多,因為明年就要讀幼兒園,為了找一個最適合孩子的學習環境,幾乎跑遍了杭州所有的國際化幼兒園。他表示,在教育上自己算是「佛系」的爸爸,崇尚的是在孩子在幼兒階段開發創造力,不強制死記硬背。

「這大半年,我一邊考察幼兒園,一邊也在不停思考。在孩子幼兒少兒時期,什麼是我真正需要重點關注的?」

他表示,培養孩子的「逆商」很重要。

「當人們遇到挫折困難的時候,比如考試失利、升職受阻、被惡意中傷、被否定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超越困難的能力,這就是逆商。如果一個孩子有了積極向上的心態,未來遇到問題、面對困難,都會想方設法、千方百計地解決。」在他看來,面對困難的心態和做法,將直接影響到孩子未來的表現和發展。

「沒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一帆風順,但我希望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夠擁有堅韌的性格、穩定的心態、成熟的心智,去解決困難,而不是情緒失控、自暴自棄、畏難放棄。我認為這種性格的培養,在幼兒園階段,甚至是在幼兒園之前的家庭教育階段,至關重要。」

他和大家分享了自己選擇幼兒園的心得,相比教授知識、技能,更要看重幼兒園對孩子性格的培養。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選幼兒園 最應該關注什麼? 北大哈佛雙碩士寶爸: 對人格的培養最重要
    選幼兒園 最應該關注什麼?北大哈佛雙碩士寶爸: 對人格的培養最重要 2020-12-01 04:51:40 浙江在線-錢江晚報 記者 金丹丹   浙江在線12月1日訊(記者 金丹丹)「這個幼兒園是雙語教學的嗎?
  • 哈佛女孩在北大
    曾就讀於哈佛大學的中國香港女孩馮瑋欣在本學期初成為北大新生在這裡開啟了「中國學」之旅在文化中「尋根」在學科上「跨界」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位從哈佛到北大的女孩高中畢業後,她進入哈佛大學學習藝術和哲學。本科期間,她曾前往德國柏林交流學習。隨著對藝術認識的不斷深入,她愈發感覺到,相比於藝術上「末日狂歡」的西方城市,她更喜歡傳統藝術與當代藝術融合共生的北京。在哈佛讀書時,馮瑋欣一直有一個強烈的願望:回到祖國尋找自己的「根」。
  • 北大經院「經海留痕」沙龍之公務員專場暨國考、央選經驗分享會舉行
    北大經院「經海留痕」沙龍之公務員專場暨國考、央選經驗分享會舉行 2020-11-18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拒絕北大,貸款上哈佛,詹青雲結局是什麼?
    詹青雲,一個農村出生的姑娘,她當年拒絕去北大就讀,後來貸款100萬前往美國哈佛大學深造,她當年為何這樣做?後來又發生了什麼?結果是否真的那麼盡人意?眾所周知,中國有兩所最好的學府:清華和北大。那是無數莘莘學子夢寐以求的地方。從古至今,無數人財都是出自那裡,他們為我國的各個領域的發展做出極大貢獻。你聽說過有人拒絕了北大的錄取通知書嗎?真的會有這樣的人,那就是詹青雲。
  • 鄧州市張村二初中邀請哈佛大學博士丁靜怡同學到校分享求學經驗
    2020年12月10日(星期四),張村二初中有幸請到在哈佛大學攻讀博士的丁靜怡同學給全體師生分享她求學路上的成功經驗。午後,暖日融融,學校全體師生歡聚一堂,認真聆聽丁博士的演講。丁博士特別提醒同學們:不管什麼作業,一定要自己獨立完成,不能夠抄襲作業。她說:你今天抄襲他人的作業,今後能夠抄來人家的人生嗎?成績差的學生最大的失敗,就是養成了抄襲別人作業的壞習慣。丁博士告訴同學們:在學習上要敢於付出,勇於拼搏。只有付出,才有回報。她說她初中那三年,一直堅持起早貪黑,一心撲在學習上。
  • 哈佛女神學霸:17歲拒絕保送清華北大,學習力才是制勝法寶
    哈佛女神學霸:17歲拒絕保送清華北大,學習力才是制勝法寶文/華兵的歷史屋付出多少努力就會有多少回報,這是大家一直以來都相信的。但真的是這樣麼?並不是的。我們都知道很多人每天刻苦努力挑燈夜戰卻還達不到理想的成績,而有的人每天嘻嘻哈哈沒個正行卻有出乎意料的結果。
  • 被粉絲罵得狗血淋頭的傳說人物姜斌,要去北大分享青你成功經驗了
    >而讓粉絲最為生氣的,大概就是天天被粉絲提溜出來罵的姜斌,從來不受粉絲的影響,在這個時候,姜斌還有了公開行程,那就是去北大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而且成功經驗恰恰就是粉絲最不滿意的《青春有你》。沒錯,姜斌最近要以愛奇藝副總總裁的身份前往北大,給北大學子分享自己創辦青春有你系列綜藝的經驗
  • 北大案例大講堂報名|江南春:企業提升品牌力的道與術
    如何找到最適合你產品的運營戰略? 線上與線下應該如何結合? 怎樣才能做到「品效協同」? 流量只是品牌贏得人心的結果,贏得人心才是企業在商業戰爭中的「道」,而流量只是「術」。
  • 看完清華北大的宿舍,再看哈佛劍橋的宿舍,網友:難怪價格差很多
    大學生活大概是很多人一生中最難忘的階段了,在這個階段裡,學生們在學業上沒有了高中時的壓力,又能夠結交到更多朋友,同時也能增長見聞。同時,大學宿舍裡的生涯也讓人十分懷念,有些舍友之間的情誼甚至能夠一直維持到畢業之後。所以,宿舍的環境如何成了學子們關注的焦點。
  • 幼兒園約「面談」有無現實版的「虎爸虎媽」?
    而最近電視劇《虎媽貓爸》熱播,當中「虎媽」主張嚴厲教育,「貓爸」則希望孩子快樂成長,兩者的「對碰」折射出現代家庭在孩子教育上的分歧和矛盾。那不知道如果要用一個「小動物」來形容爸爸媽媽,小朋友又會選什麼動物呢?有小朋友立馬回答:老虎!
  • 放棄北大貸款百萬讀哈佛,奇葩說冠軍詹青雲得到的是怎樣的教育?
    如果說在高考結束後,有兩份通知書分別來自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通知書擺在你面前,你會怎麼選?對於大部分正常的普通人來說,大概已經幸福得暈了過去吧。而現實中確實有這麼一位奇女子,高考時北大和香港中文大學向她拋出橄欖枝,最終她放棄了北大,並在之後貸款一百萬赴美國攻讀了法學博士。
  • 幼兒園也要面試?上海15所熱門幼兒園面談經驗分享,超詳細!
    今天,我就來匯總一下上海15所幼兒園的面談分享!其中既有公辦,也有民辦,希望能給到你多維度的參考。今年由於疫情,許多面試都只要1位家長參加,不面孩子。比如,徐匯區除了全市招生的市立幼兒園,其餘示範園、民辦園都不要求帶孩子。如果家長準備了視頻,可以給面試老師看。
  • 農村女孩曾拒絕北大的橄欖枝,貸款一百萬上哈佛,如今怎樣了?
    以前國內大學做過調查,近年來北大、清華等國內知名大學,農村學生所佔比例較小,學生多來自城市,無疑印證了那句話:寒門再難出貴子。但貴州女孩並不相信,她憑藉自己的努力,在高考中取得了優異成績,甚至拒絕了來自北大的橄欖枝,她不惜貸款百萬去哈佛讀書。那個女孩現在的情況怎麼樣?
  • 8年過去,那個放棄清華北大,20歲帶娃讀哈佛的魯林希,近況如何
    女性的成長與獨立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很多時代標杆式的女性人物被樹立了起來,這其中就有魯林希,一位因為《超級演說家》而走入大眾視野的哈佛學霸女神。
  • 「經驗分享 共同成長」 ——東營區實驗幼兒園開展「我的育兒經...
    "家長學校欄目"以愛之名,在家園共育的道路上不斷延伸,不斷創新,特開展「我的育兒經」家長經驗交流分享會活動,鼓勵家長朋友們通過線上平臺分享他們的育兒心得,營造和諧、溫馨的家園共育氛圍。  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最早期的教育,也是發揮最重要作用的教育,是為孩子人生發展打底色的教育。中四班張芮齊的媽媽跟我們一起分享了「為孩子開啟充盈幸福的人生」。讓我們親身感受了孩子生命本身所具備的美好又獨特的力量。小一班賈宜粲的媽媽分享了「允許的力量」,也許是每一位父母在陪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都需要的,讓我們一起聆聽,一起行動,讓孩子順利走過人生中的每一條道路!
  • 北大13歲天才少女進修哈佛,放棄國籍,只為嫁給50多歲的美國老頭
    人們通常都會羨慕天才,或者可以說是神童,不只是在生活中這些人很少見,更因為他們有著我們很羨慕的天賦,所以一旦哪裡出現天才,都會獲得很高的關注,而我們這些普通人恰恰也願意去聽去看這些事情。
  • 哈佛研究發現: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的孩子,人生可能不同
    3歲還是4歲上幼兒園,人生可能不同①早上幼兒園支持早上幼兒園的孩子家長會覺得,孩子早上幼兒園能夠更早地獨立,因為幼兒園是一個鍛鍊孩子獨立能力很好的地方,而且有老師的照顧,也不用擔心孩子獨立的過程中會遇到什麼危險。
  • 演員娜塔莉波曼哈佛大學畢業演講:「缺乏經驗」是最珍貴的禮物,引導我們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五月底,她受邀重返母校哈佛大學擔任畢業典禮演說嘉賓。她分享從小就有好成績的她,是高中同學們眼中不折不扣的「書呆子」,當年頂著明星光環考進哈佛時,週遭人都質疑她只是靠「名氣」而被錄取,她也因此開始自我懷疑、缺乏自信,試圖迎合世俗的期待、標準及價值,找尋他人眼中有意義的事。終於,她花了四年時間,找到自己的價值與定位,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 哈佛居首,清華北大均進前50
    哈佛大學美國作為一個世界強國,無論軍事、經濟、科技還是學術都位居世界前列。哈佛大學是美國本土歷史最悠久的私立研究型高校,建校時間超過了300年,培養了包括歐巴馬、羅斯福在內的等八位美國總統。截止至2020年,哈佛大學共獲得160個諾貝爾獎,諾貝爾獎數量位居世界第一。哈佛大學作為一所享譽世界的名校,每年吸納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學子和的教師。憑藉其悠久的歷史,卓越的師資力量,濃厚的學術氛圍和強大的硬體設施,排名第一也無可厚非。
  • 田曉菲4歲寫詩、13歲進北大,35歲成哈佛教授,詩歌被海子讚賞
    她是美女也是天才,既沒有被蘋果砸,也沒有發現什麼定律,只是她4歲可以寫詩,而且在2006年,年僅35歲的她成為了哈佛大學教授。因為文學特長活出了很多人無法企及的高度。她就是田曉菲。田曉菲出生於1971年的哈爾濱,但是哈爾濱的冷,卻沒有封凍小美女的詩意。4歲時,其父母工作變動,前往天津文聯工作,而田曉菲也隨父母來到了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