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壓床」真的存在?就是發作性睡病的症狀表現之一

2020-12-24 科學闢謠

近些年隨著盜墓文化的熱播,「鬼壓床」的說法也逐漸流行起來。世間真的有「鬼壓床」嗎?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發作性睡病的相關知識。

發作性睡病是中樞性睡眠增多疾病的一種,病人常常表現為難以控制的思睡、發作性猝倒、睡癱、入睡幻覺及夜間睡眠紊亂五個典型特點,其中睡癱這個特點就是平常所謂的「鬼壓床」現象。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鬼壓床」的確不存在,就是發作性睡病的症狀表現之一。

一、發作性睡病的病因

發作性睡病的病因一般不明,可能是環境因素與遺傳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半數以上的病人發病前有一定的誘因,如情緒緊張、過度疲勞或者壓力過大等等。大約8%~10%的患者有家族史,第一代直系親屬的患病概率是普通人的20~70倍,這個數字是很驚人的,也就是老百姓常常所說的「一病病一家」。

二、發作性睡病的臨床表現

主要症狀包括思睡、猝倒發作、睡癱、入睡幻覺及夜間睡眠紊亂。

大概三分之一的患者具備所有症狀,肥胖患者更為常見。部分患者伴有焦慮、抑鬱症狀,大約20%的患者出現社交恐懼症。

1.日間過度思睡: 所有患者都存在日間過度思睡,這種睡眠狀態通常不可抗拒,比如行走、進餐或交談時,家屬經常說患者吃著吃著就睡著了,嘮嘮嗑也能睡著。如果環境刺激比較少的情況下,如閱讀、看電視、駕駛、聽課、開會時更容易發生。患者往往睡一小會兒即可頭腦清醒,但挺不了多長時間又開始想睡覺,因此常常被同學、同事們誤解。

2.猝倒:是本病的特徵性表現,60%~70%的患者可以出現無力發作甚至猝倒,常見於強烈的情感刺激,如發怒、大笑時,因此醫生常常會告誡患者最好保持情緒平穩,儘量避免大喜大悲等情感劇烈變化。

3.睡眠癱瘓:多在入睡或起床時出現,一般是患者在深睡眠中醒來時全身不能活動或不能講話,可持續數秒鐘至數分鐘。這就是老百姓通常所說的「鬼壓床」,其實世上哪有什麼鬼?都是疾病惹的禍。

4.睡眠幻覺:多在覺醒和睡眠轉換期出現幻覺,有的患者本來屋裡就他一個人,卻能聽見一些別人的說話聲,還有的患者能看見一些不存在的幻像,一驚一乍之下就容易和鬼神聯繫在一起。

5.夜間睡眠紊亂:患者易醒多夢,再入睡困難,夜間體動增多,清晨常因睏倦而出現起床困難。

三、發作性睡病的治療

說了這麼多症狀,這個病到底怎麼治呢?通常患者要保持規律和

充足的夜間睡眠,白天要有計劃的安排小睡特別是午睡來減少睡意。避免選擇駕駛、高空及水下作業等工作。兒童患者應及時與老師和家長溝通,理解患兒,學業不易太重。

藥物治療方面對於日間過度思睡可選擇鹽酸哌甲酯、莫達非尼,發作性猝倒可選擇三環類抗抑鬱藥物如丙咪嗪,新型抗抑鬱藥有氟西汀、帕羅西汀等。夜間睡眠紊亂國外通常選擇γ-羥丁酸鈉治療,國內尚無經驗。

作者:吉林大學第二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滿玉紅

本文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醫學科普專委會主任委員王韜進行科學性把關。

「達醫曉護」供稿

相關焦點

  • 發作性睡病醫治案例
    主訴:患者首次發病於11歲,發作性睡病典型四聯症都有症狀發作。曾在地方醫院做過腦電圖和核磁共振檢查,均無異常。被醫院診斷為發作性睡病。辨證:心脾兩虛,痰溼內阻治以:補益肝腎,升清醒腦方藥:醒腦補元湯加減,半夏、茯苓、桂枝、蒼朮、乾薑、淫羊霍、藿香、石菖蒲、草豆蔻、杏仁、厚樸、茯苓等 。
  • 發作性睡病是什麼?
    徐先生這才意識到形式的嚴峻,去了醫院,最終被診斷為發作性睡病。什麼是發作性睡病?我相信大家肯定非常迷惑,因為一般人對這個病是知之甚少,但應該很好奇,嗜睡也能發展成疾病?那它是如何發生的?有什麼症狀?我們怎樣可以避免自己患這個病呢?今天,我就帶大家揭一揭發作性睡病的神秘面紗。
  • 醫生:發作性睡病 以中小學生居多
    西京醫院腦電監測中心主任、神經內科副主任劉永紅說,如果遇到對這種疾病不熟悉的醫生,根據孩子的症狀,很容易誤診為癲癇、抽動症、情緒障礙、低血糖、心臟病、心理疾病等等。西京醫院每年大約能接診到五六十例發作性睡病患者,以中小學生居多,男性更易發。「這是一種終身疾病,目前研究認為和基因相關,發現後及時服藥,效果不錯。」
  • 發作性睡病竟然如此「囂張」?該如何是好?
    得這種病的人首先出現的症狀是白天嗜睡或經常出現不可抗拒的睡眠,常常一天反覆發作數次。雖然病人在睡眠發作時力求保持清醒,但在很短的時間內(大約1~2分鐘)就會進入夢鄉。有的病人在情感變化,如大笑、發怒、驚異、緊張時,會出現肌張力減退,表現為頭向前低、雙臂下垂、雙膝外展,甚至猝倒。
  • 醫生:孩子患上了發作性睡病
    不料,最近經過西京醫院神經內科醫生診斷,這個孩子是得了一種很新奇的疾病——發作性睡病,這種病你聽說過嗎?■我怎麼了?劉永紅告訴記者,發作性睡病是一種睡眠-覺醒周期紊亂性疾病,以難以控制的白天過度嗜睡、發作性猝倒、睡眠癱瘓、入睡前或醒後幻覺及夜間睡眠紊亂為主要臨床表現,常伴有焦慮、抑鬱等症狀。
  • 發作性睡病竟是抑鬱先兆,你還敢賴床嗎?
    不過,生活中也有些發作性睡病人群,經常感覺疲倦,趴在桌上就能睡著,而且經常表現得無精打採。其實嗜睡是一種毛病,原因也非常多。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嗜睡是咋回事,我可以告訴你,原來發作性睡病竟是抑鬱先兆,你還敢賴床嗎?
  • ...美國FDA批准Sunosi治療發作性睡病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相關...
    Sunosi每日服藥一次,批准用於發作性睡病患者的劑量為75mg和150mg,批准用於OSA患者的劑量為37.5mg、75mg、150mg。Sunosi是獲批治療發作性睡病或OSA成人患者治療EDS的首個雙重作用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DNRI)。目前,該藥也正在接受歐盟的審查。
  • 這種病發作起來要人命,對照六種症狀看看...
    更讓人崩潰的是,雖然自己白天會「突然睡著」,但是晚上該睡著的時候卻失眠了,平均睡眠時間僅有兩三個小時,在入睡的時候偶然還能聽到奇怪的聲音,有幾次感覺有東西壓在她身上讓她無法動彈,甚至無法呼吸,嚇得郭女士驚恐不已,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鬼壓床」。
  • 被「鬼壓床」動不了應該如何自救?
    沒錯,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鬼壓床」。 「鬼壓床」,光是聽名字就覺得有些瘮人,難道真如名字一般,是被小鬼壓了床麼? 鬼壓床的原理 所謂「鬼壓床」,在醫學上其實被稱作睡眠癱瘓症,是一種很常見的睡眠障礙。
  • 17歲少年上課總是睡覺,醫生:他患上了「睡病」
    醫生發現,他患上的是「發作性睡病」。據介紹,小黃是長沙一名高三學生,今年17歲,平時成績中等偏上,此次月考成績竟然下降至班級倒數幾名。據老師反應小黃平時上課總是睡覺,甚至考試都睡著了,而小黃說自己沒辦法控制睡意,考試沒考好心情低落還會全身發軟。黃媽媽只好把他帶到長沙市第一醫院神經內科睡眠中心治療。
  • 科學揭秘:「鬼壓床」是怎麼回事?
    半夜驚醒突然發現自己動彈不得、說不出話,你有過這種「鬼壓床」的經歷嗎?「鬼壓床」往往還伴隨著各種解釋不清的怪異現象和感覺,甚至有人自稱看到了鬼。那麼,真相到底是什麼呢?賈拉爾說,雖然對睡眠癱瘓背後的機制依然沒有頭緒,但壓力和擔憂是導致睡眠癱瘓的原因之一。最近的研究表明,患有焦慮症和創傷後應激障礙的人會更頻繁地出現睡眠癱瘓。「People who are anxious have much more emotional sleep.
  • 中老年人反覆出現發作性眩暈,警惕中風先兆
    大河健康報記者 王嘉譯 吳文可中風,即腦卒中,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三大主要殺手之一,指腦部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導致相應部位的腦組織損傷,主要表現為突然昏僕、半身不遂、肢體麻木、舌蹇不語,口眼歪斜,偏身麻木等,並具有起病急、變化快的特點。
  • 癲癇的症狀不只是「抽風」 癲癇發作時的八大症狀表現
    很多人認為癲癇發作的症狀就是所謂的「抽風」,特別是兒童的失神癲癇很容易被家長忽視,導致貽誤治療,影響孩子智力發育。2、失神發作典型失神表現為突然發生,動作中止,凝視,叫之不應,可有眨眼,但基本不伴有或伴有輕微的運動症狀,結束也突然。通常持續5-20秒,罕見超過1 分鐘者。主要見於兒童失神癲癇。
  • 「鬼壓床」是靈魂出竅?這些夢應該怎麼解?
    點評:有心臟病的人往往伴隨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使夜間呼吸和休息受到影響,而且治療心臟病的一些藥物也會增加晚上驚醒的頻率,從而出現一些夢境。 說法:做夢尖叫哭泣,可能是帕金森或者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 辯證:沒錯,特別是男性和老人有研究表明,做噩夢時有劇烈身體活動(尖叫、哭泣、踢打)的人,有可能存在患有帕金森和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風險。
  • 「鬼壓床」到底是什麼鬼
    然後大家告訴你這就是「鬼壓床!」我沒幹虧心事啊,是哪只小鬼跟我回了家?所以科學地來說,「鬼壓床」並不是如傳說那樣真的有小鬼壓身。小 夥 伴 有 爭 議!「 真的見到小鬼了!」至於為什麼有的小夥伴說: "夜裡我「鬼壓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