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告透露臺灣職場的生存況味

2021-01-18 華夏經緯網

  新華社臺北8月9日電(記者何自力 石龍洪)臺灣近日出爐的幾份職場調查報告,透露了職場沉浮的臺灣民眾的生存況味。管理層的感嘆、受薪層的無奈在調查結果裡呈現冰山的一角。

  上市櫃公司「薪酸」的行業

  臺灣「金管會」日前公布上市櫃公司非主管員工薪資,排名末尾的上市公司是觀光事業,平均年薪55.2萬元(新臺幣,下同)、上櫃公司則是塑膠業45.5萬元。被此間媒體稱之為「薪酸的行業」。

  同為上市、上櫃公司,半導體業不出意料居於第一名,年薪分別有122.8萬元、97.2萬元。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張振山表示,根據首次揭露的「非擔任主管職務的全時員工薪資資訊」,依據2018年度申報資料,上市公司非主管全時員工人均年薪約為100.8萬元,上櫃公司部分則約72.9萬元。

  從產業類別來看,上市部分,非主管員工年薪排名最高的前五名,依序是半導體122.8萬元、電腦及周邊設備業120萬元、塑膠工業117.2萬元、油電燃氣業117萬元、其他電子業116.1萬元。至於上市金融業則是排名第六,平均年薪115.5萬元。

  排名最後的五名,則依序觀光事業55.2萬元、玻璃陶瓷58.7萬元、橡膠63.2萬元、紡織纖維63.7萬元、生技醫療67.4萬元。

  上櫃部分,排名最高的前五名,依序是半導體97.2萬元、金融業83.4萬元、建材營造業81.2萬元、資訊服務80.7萬元、電腦及周邊設備業76.9萬元。

  排名最後的五名,則依序是塑膠45.5萬元、觀光事業48.9萬元、橡膠50.2萬元、航運53.3萬元、農業科技54.4萬元。

  面對「薪酸」的上市上櫃公司,「金管會」表示,員工是企業的重要資產,各上市櫃公司在追求營運成長、股東權益最大化之際,應同時關注員工權益。「金管會」將與證交所及證券櫃買中心持續關注企業薪資揭露及變化情形,督促上市上櫃公司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低抗壓」的新鮮人

  臺灣勞動主管部門勞動力發展署「臺灣就業通」上半年針對求才公司進行「2019職場新兵體檢大調查」,調查發現約50%企業認為新鮮人的「軟實力不及格」,其中最關鍵在於「有問題不主動反映」與「抗壓性低」。

  調查以臺灣就業通網站登入求才會員為母體,並依北、中、南、東各地區之母體比率隨機抽樣進行調查,有效樣本數為1116筆。

  調查發現,若請受訪企業對新鮮人的軟實力打分數,以滿分10分來計,過半企業都給了「5分以下」的不合格成績,整體而言,企業對於新鮮人軟實力滿意度僅有5.39分。企業建議新鮮人注意的問題,分別是「有問題不主動反映」佔比最高為57.83%,其次為「抗壓性低」55.71%,第三為「愛抱怨,動不動就想要離職」有40.04%。

  在硬實力部分,企業對於新鮮人硬實力滿意度僅有5.68分,其中認為該改進的地方「缺乏工作所需的專業技能」佔比最高,為49.60%。

  對於「一份工作至少要從事多久,才是能被公司認可的職場經歷」,受訪企業以回答「一年」最多,佔41.94%。且公司規模愈大,認為年資應在「一年以上」的比例愈高。

  「理化地」畢業生含金量高

  臺灣勞動主管部門的最新統計表明,從近5年大專院校畢業生投保薪資發現,就讀物理、化學及地球科學相關科系的畢業生平均薪資(月薪,下同)達4.8113萬元,是全部學科畢業生中薪資最高的,與最低學科相差近2萬元,可說是含金量最高的學科。這幾類學生畢業出路相當廣,涵蓋科技業及傳統產業。

  統計2013至2017年畢業投保率及平均薪資,交叉比對後發現,物理、化學及地球科學學科的畢業生中,以學歷來看,博士畢業後1年、薪資約6.4萬元,博士畢業後5年薪水為7.6萬元;從事行業看,有超過5成投入製造業,平均薪資高達5.2563萬元。

  統計還表明,平均薪資最低是餐旅及民生服務學科,近5年畢業生平均薪資2.9378萬元;從畢業後從事行業的人數來看,從事批發零售業、住宿及餐飲業工作者最多,平均薪資約3萬元。

 

責任編輯:唐詩絮

相關焦點

  • 中國臺灣「通告藝人」生存現狀調查
    原標題:中國臺灣「通告藝人」生存現狀調查  原標題:娛樂邊緣人靠賣嘴皮子和青春生存   「通告藝人」,是臺灣綜藝圈發明的一個詞彙,指那些通過上綜藝節目玩遊戲、講故事來賺錢的藝人。他們每天上電視,但卻不能被稱之為明星,因為他們既不唱歌也不演戲,沒有代表作,被視為臺灣娛樂圈的邊緣人。
  • 《報告老闆2》發人物海報 主演深陷職場爭鬥
    被譽為全網口碑神劇的《報告老闆》系列第二季於近日發布一組人物海報,劉循子墨、本煜、小愛、白客四人在海報中展現出了強烈的「硬漢」風格,與之前輕鬆搞笑的整體印象不同,第二季的海報透露出了略帶緊張的氣氛,文案也似預示著本季中的「爭鬥」主題。
  • 臺灣普悠瑪列車事故調查報告公布
    臺灣普悠瑪列車事故調查報告公布
  • 中國職場媽媽生存報告:我只是生了個孩子,為什麼整個社會好像都在...
    這篇文章對30多位職場媽媽做了調查,並詳細回訪了其中10位,發現,工作996,帶娃007,媽媽們被擠壓到難以喘息的地步:有人每天只睡四個小時,業績做到第一卻因為有孩子得不到升職;有人為了兼顧家庭一再換工作,家人卻覺得收入大不如前,心生不滿。
  • 臺灣發布首份繁殖鳥類調查報告 麻雀數量最多
    臺灣野鳥學會18日發布了首份臺灣地區繁殖鳥類調查報告,在臺灣各地發現的200多種繁殖鳥類當中,麻雀的數量最多,紅嘴黑鵯則分布最廣。 「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在2009年和2010年分別記錄到201種和205種鳥類。經統計,紅嘴黑鵯在75%的採樣區內被發現,在臺灣的分布最廣;麻雀在51%的採樣區被發現,平均每個採樣區有18隻被記錄,數量最多。
  • 中國職場媽媽生存報告: 我只是生了個孩子, 為什麼似乎被「全世界」拋棄了?
    對於職場媽媽而言,堅持母乳餵養,更是難上加難。 曾經看過一篇關於《中國媽媽職場生存報告》的文章,這篇文章對30多位職場媽媽做了調查,並詳細回訪了其中10位,發現,工作996,帶娃007,媽媽們被擠壓到難以喘息的地步:有人每天只睡四個小時,業績做到第一卻因為有孩子得不到升職;有人為了兼顧家庭一再換工作,家人卻覺得收入大不如前,心生不滿。
  • 柯文哲手握「卡神案」調查報告,民進黨要對柯文哲出手了?
    針對「卡神」楊蕙如的公司申請網球賽事補助案,臺灣民眾黨主席、臺北市長柯文哲今日主持「臺灣民眾黨元旦記者會」時表示,調查報告出爐昨跨年前已蓋章核定,明日將移送檢調。根據《中時電子報》報導,柯文哲主動「報告大家一個好消息」,透露政風處就楊蕙如案的調查報告已完成,昨日已蓋章核定,提醒媒體明天可以去跟議會要資料,結論就是楊蕙如鑽法律漏洞,一個案子可以跟臺北市政府申請錢,也可以跟臺當局申請錢,沒有一個人看到全貌。
  • 指調查報告沒有真實反映機師證詞新航三機師修改桃園空難報告
    新航006空難初步調查報告書的一些內容,沒有真實反映出三名機師的證詞。為了消除不明確之處,三名機師已集體尋求律師的協助,作出修改。  可靠消息人士告訴本報,修改工作尚未完成,因為報告書非常厚,除了花時間閱讀,機師也得向律師講解一些技術詞語。  「機師們極其關注自己的前景。
  • 兩岸三地讀書熱復興 大陸愛「文藝」臺灣愛「職場」
    2013年3月,臺灣文化部門負責人龍應臺在一項《臺灣出版業發展策略》的報告中指出,臺灣人每人每年平均僅閱讀兩本書。對此,臺灣行政機構負責人江宜樺認為,閱讀風氣並不盛行,令人憂心。  再來看生活節奏飛快的香港。香港書店分布較為廣泛,既有坐落在高檔商場、裝修豪華的誠品、PAGE ONE書店,也有隱身鬧市、特色鮮明的「二樓書店」。每年,「亞洲最大書展」都會在這裡舉行。
  • 《2020會計職業發展調查報告》
    《2020會計職業發展調查報告》——智財行家會計學院一、   調查背景1. ZY會計人才的培養遠低於我國企業高速增長目前,我國會計從業人員已達4000萬之多,但持證上崗僅50%左右。6.您認為自己會計職場中可以發展的最高崗位目標(企業方向)從上述結果來看,把財務總監及以上更高職位設定為職業目標,佔參與調查人數的32%。財務主管及以上更高職位設定為自己職業目標的人79%。說明大家都希望自己有比較高的職業目標崗位。
  • 《平凡的榮耀》電視劇,透露出哪些職場生存法則?
    但最近有一部反映職場現實題材的電視劇《平凡的榮耀》讓很久不追劇的我,有種想坐下來一看究竟的衝動,不是因為裡面有高大帥氣的職場精英男主角,也不是因為男女主角開啟了一場百轉千回的都市愛情。吸引我的僅僅是劇中男主角如何在所謂的職場潛規則下一步步的迎難而上,堅持自我,從而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
  • 疫情衝擊 調查顯示臺灣「新鮮人」求職意願創8年新低
    調查顯示臺灣「新鮮人」求職意願創8年新低。(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5月29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人力資源機構「yes123求職網」調查發現,受到疫情影響,今年應屆畢業或退伍的「新鮮人」中,有84.1%想先找工作,比去年減少了14%,創下8年來新低。
  • 調查報告:疫情之下在韓外國勞動者生存狀況
    疫情之下,在韓外國勞動者生存狀況如何?在韓外國勞動者人數及構成情況2020年12月21日,韓國統計廳和法務部公布了《2020年移民滯留狀況與就業調查結果》。該報告顯示,截止2020年5月,在韓國常住的外國人總數為133.2萬人,較上年增加9000人,增長0.7%。常住外國人是指在韓居留90天以上、年齡在15歲以上的非韓國籍人員。
  • 職場生存法則,自然選擇,適者生存
    職場上是要和人打交道的,所以要懂得如何去與人交流溝通相處,那我們要學習一些職場上的 生存法則,那我們要懂得那些法則呢?一個健康的職場是一家公司的所有職場人士,充分了解當前的生存環境。從公司目標和個人目標出發齊心協力幹一件事。互相之間密切配合,將公司的生死和發展視為唯一動機。這期間有人提升大家為他鼓掌,有人離開大家也為他鼓掌。很多人能力很強,但僅僅是因為不知道一些職場常識,就得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才能換取同樣的回報。
  • 《報告老闆2》突變驚悚風 職場進階步步危機
    原標題:《報告老闆2》突變驚悚風 職場進階步步危機《報告老闆之權力遊戲》本周四上線第三集,一貫搞笑的喜劇這次卻大變臉,後半段竟然走起了驚悚風,後宮爭鬥穿越到現代社會,職場新人為求上位引火上身,本集既有搞笑元素又多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恐怖情節」,
  • 臺灣公布立榮航空去年在花蓮機場失火調查報告
    行政院飛航安全委員會昨(廿)日公布立榮航空花蓮機場失火調查報告,確認有旅客於隨身行李中攜帶汽油,溢出的油氣被引燃釀成一人死亡之空難意外,飛安委員會建議航空警察局更新機場安全檢查設備,加強旅客行李安檢。
  • 2020年臺灣最佳職場榜單發布
    卓越職場®研究所發布「臺灣最佳職場™2020」。
  • 調查稱職場人人品比能力重要 超四成有貴人相助
    最新調查顯示超四成職場人有貴人相助 頂頭上司排第一     危機公關表現比業績更重要 人品超過能力更能打動貴人  職場打拼,你有貴人相助嗎?人品和能力,貴人更看重什麼?  國內專業人才招聘網站英才網聯等在本月1日至7日進行的「職場貴人」調查顯示,超四成的受調查者表示擁有職場貴人,23.6%的人認為頂頭上司是自己的職場貴人,人品超過能力和社會背景最被貴人看重,而處理危機和日常瑣事最易受到貴人關注。  在這次「職場貴人」調查中,有3200多人參與了網上投票,其中工作時間在3年以上的佔了77%。而這部分人正處於工作上升期,比較具有代表性。
  • 調查報告:6成職場人士有兼職,你有嗎?
    早上打開手機,收到了推送消息,被幾個字吸引住了:6成職場人士有兼職。根據央視財經調查數據顯示,2020年到現在,已經有超過六成的職場人士已經開展或計劃開展兼職副業。為什麼6成職場人士都會有兼職?1,很多公司東施效顰疫情沒爆發之前,很多公司都在學習華為的狼性文化,高壓、996之類的政策層出不窮。一邊想著員工給公司 拼命,一邊變著法子在壓榨員工的福利待遇。
  • 職場起薪差距大 臺灣職場新人月入22k是真是假?
    職場起薪差距大 臺灣職場新人月入22k是真是假?,根據臺灣1111人力銀行調查,逾77%受訪上班族有意前往海外工作,進一步分析年輕人赴外工作原因,主要是認為海外工作具備「薪資優渥」、「福利佳」、「工作內容符合興趣」等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