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活著》:張藝謀拍成電影成其巔峰之作,卻被禁播26年

2020-08-20 寧馨兒的書影世界


1

1994年,張藝謀執導了一部電影,由葛優和鞏俐領銜主演 。

在今天看來,導演和演員的陣容都十分強大,可是卻在當時慘遭禁播

這部電影就是《活著》。

儘管它沒有在國內公映,卻在國際上收穫了一片讚譽。

影片獲得了第4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坎城國際電影節人道精神獎、第48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獎。

葛優也憑藉影片中精彩的表現,獲得第4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這部電影,改編自餘華的小說《活著》。


2

餘華的小說《活著》,講述了一個男人,歷經了命運的坎坷和悲情,卻依然堅強活著的故事。

小說的主人公名叫福貴,小時候出生於有錢家庭,吃穿不愁,在家裡人的寵溺之下,成了一個喜歡吃喝嫖賭的浪蕩子。

一次,他在賭博中輸得精光,還把家產也搭進去了,老婆氣不過,跟著女兒回了娘家。

輸掉家產後的福貴一家,遭遇各種變故:福貴的父親不慎摔死了自己,母親得病臥床不起,福貴從此淪落為了佃農。

一次外出過程中,福貴被抓壯丁,等再次回到家時,發現母親已經去世,老婆生的第一個孩子鳳霞因為一次高燒成了一個啞巴,第二個孩子已經三歲

本來故事到這裡,如果全家團團圓圓過個好日子也算幸福了。

可不幸的是,妻子得了軟骨病,一家人又遭遇自然災害吃不起飯

之後福貴的兒子因為給縣長太太積極輸血,被生生抽血抽死;福貴的女兒因為產後大出血而死……

即便從養尊處優的公子哥到一無所有的普通人,遭遇了種種變故,經歷起起伏伏的命運,福貴依然「活著」。


3

《活著》這本書,餘華用最質樸和簡單的文字描繪出社會底層人的心酸和苦辣,把在歷史大潮中,小人物的形象展現得淋漓盡致。

當年這本書一經出版便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它榮獲過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1998年)、臺灣《中國時報》十本好書獎(1994年),香港「博益」15本好書獎(1990年),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2005年),法國國際信使外國小說獎(2008年)。

此外,這本書還入選香港《亞洲周刊》評選的「20世紀中文小說百年百強」;入選中國百位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九十年代最有影響的10部作品」。


至於作者餘華本人,則於2004年榮獲法蘭西文學和藝術騎士勳章。

目前在豆瓣上,評分高達9.4,甚至有75%的人打了5分,足見讀者的認可。


知乎上有人說:這是一本完全不需要書籤的書。

下面很多人跟評:


在很多人眼裡,這本書寫得太精彩,太深刻,太真實,愛不釋手,一口氣就想讀完。


書中有很多經典的語錄:

·我們會來到這個世界,是不得不來;我們最終會離開這個世界,是不得不離開。


·往後的日子我只能一個人過了,我總想著自己的日子也不長了,誰知一過又過了這些年。


·檢驗一個人的標準,就是看他把時間放在了哪兒。別自欺欺人;當生命走到盡頭,只有時間不會撒謊。


讀來讓人通透。

從《活著》出版至今,各版本的銷量已經超過2000萬冊,並且這還是在有一段時間被封禁情況下的成果。

連諾貝爾獎得主莫言看到《活著》銷量突破2000萬冊之後都感嘆:餘華的書的數量少我一半,但影響力多我一半。

在一次書香節上,餘華坦言,我要再寫一部書,比《活著》更受歡迎,那是不可能了。

可見《活著》有多經典

這部超級經典當代文學著作《活著》,現在在頭條上限時優惠價28.34元,不過一頓飯錢,卻能讓你讀完後看透很多事情,更加有意義地活著。

身處荒誕的世界,每個人都該讀讀餘華。

點擊評論區上方的【去看看】可以購買。



相關焦點

  • 張藝謀有一部堪比《霸王別姬》的國產電影巔峰之作,卻被禁26年
    1994年國內電影兩部巔峰之作,《霸王別姬》和《活著》同時內地電影市場也有兩部影史的巔峰之作,一部是陳凱歌導演的《霸王別姬》,這部電影在中國影壇的地位是無與倫比的,它對中國電影的貢獻和影響是深遠的。另外一部就是張藝謀導演的《活著》,同樣是非常優秀的一部電影,遺憾的是這部在國外獲得大獎的電影,卻因為種種原因在內地被禁26年,至今未能上映。
  • 張藝謀巔峰之作,豆瓣高評9.2,卻因題材太過真實被禁26年
    很多人都說張藝謀拍的最好的一部電影就是這部至今還在被禁播的《活著》,甚至連張藝謀本人在接受一個訪談時,被問到自認為拍得很不錯的一部電影但是外界評價不是很高的一部時,他的回答也是《活著》。
  • 被禁26年,張藝謀電影作品的天花板:被禁原因是因為太寫實?
    長城》,也有豆瓣7.7分的尚可之作《影》。然而比起張藝謀巔峰時期的作品,《影》也就是個弟弟。而令人遺憾的是,那麼多巔峰時期的好作品,《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等等,張藝謀真正的最高水準,卻是這部被禁播的影片。
  • 被禁26年,張藝謀電影作品的天花板:被禁原因是因為太寫實?
    近些年,張藝謀電影口碑起伏的很大,既有連豆瓣5分都達不到的《長城》,也有豆瓣7.7分的尚可之作《影》。 然而比起張藝謀巔峰時期的作品,《影》也就是個弟弟。 而令人遺憾的是,那麼多巔峰時期的好作品,《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等等,張藝謀真正的最高水準,卻是這部被禁播的影片。 它是華語電影的天花板,人們討論中國影史上的最佳時,絕對繞不開它。
  • 餘華《活著》拍成電影,觀眾指責太慘了,張藝謀:我已經收著拍了
    寫死29人後,終於被張藝謀發掘1983年,餘華剛開始寫作生涯,當時他正巧到北京參與改稿工作,本以為會因此而走上人生巔峰,卻不料和其他作家一樣懷才不遇,寫出的作品沒有人認同,被退稿了無數次。餘華自己都記不清到底有多少次,那幾年他花費了無數的心血,到頭來卻沒有絲毫的收益。
  • 《活著》並非張藝謀第一選擇,他當時看中的,是餘華的另一部作品
    1992年,張藝謀想把作家餘華的《河邊的錯誤》拍成電影;可交談時餘華的一個舉動,使張藝謀徹底打消念頭,而後的決定讓餘華狂賺1550萬。餘華的經歷,幾乎與魯迅一樣:棄醫從文!1977年,高考落榜的餘華,在父母安排下成為了牙科醫生;每天過著手握鋼鉗拔牙的八小時生活,枯燥但也穩當!
  • 張藝謀拍了《活著》被封至今,作者餘華卻因此大火
    《活著》是餘華的經典作品之一,1993年,是中國電影無比輝煌的一年。那一年,中國影壇誕生了陳凱歌的《霸王別姬》,一時間陳凱歌名聲大震,響徹國際。,張藝謀傻眼了,電影《活著》被禁止上映了。除了在國外可以上映《活著》,國內是全面禁止。這部被電影業內人認為是張藝謀拍得最好的一部電影,從此只能在民間「暗度陳倉」。
  • 那些年張藝謀被禁的電影!
    1994年,是影史上最輝煌的一年,這一年全世界誕生了無數佳作。其中,有一部電影和《霸王別姬》,並稱為華語電影的巔峰之作。只可惜,兩部電影在上映後,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被禁26年,至今未能上映,張藝謀最偉大的電影,只可惜生不逢時:《活著》丨To Live影片《活著》是根據餘華的同名小說改編,是張藝謀導演生涯最特別的一部作品。同時,也是他所有作品中,唯一的一部被禁的電影。
  • 餘華拔了5年牙,轉型後12萬字掙了1550萬,作品被張藝謀拍成電影
    生活在俗世中,我們常常會感到迷茫和無助,那麼不妨看看餘華的經歷,也許我們會從中感悟到什麼。01、餘華第一次轉型,從一名牙醫一躍成為小鎮的作家餘華中學畢業後,子承父業,在海鹽縣武原鎮衛生院做了一名牙醫,整整拔了5年牙齒,他說每天看到的都是張開的嘴巴,簡直太無聊了。
  • 《活著》:張藝謀最偉大的電影,卻被禁26年,葛優憑此片成影帝
    ——《活著》提起張藝謀,人們首先會想到他的謀女郎和他拍攝的電影,他的每一部電影都堪稱是經典。但是大導拍出來的電影也不一定能夠完完全全地在國內上映,作為中國第五代導演的張藝謀拍了這樣一部片子。在國外獲獎無數,葛優也憑藉影片中精彩的表現,獲得第4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 被禁26年,至今未能上映,張藝謀最偉大的電影,只可惜生不逢時
    霸王別姬》,並稱為華語電影的巔峰之作。只可惜,兩部電影在上映後,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被禁26年,至今未能上映,張藝謀最偉大的電影,只可惜生不逢時:而餘華和張藝謀,只不過是想告訴觀眾,一個現實而已。張藝謀在看完後,被小說裡面人物身上的韌性和頑強的精神感動,便決定將其改編成電影。
  • 經典電影《活著》張藝謀被禁多年的巔峰之作!
    導演: 張藝謀編劇: 餘華 / 蘆葦
  • 活著:張藝謀最偉大的電影,只可惜生不逢時,豆瓣9.2分被禁26年
    如果是一些科幻電影就更不用說了,特效工程不僅需要投入大量資金,時間也會需要很多。而後期製作完成也並不是第一時間就能上映影片製作完成後,還需要先「自審」一遍,保證影片中沒有那些違反規定內容,如果存在的話是肯定不行的。而片方確定影片沒有違規行為後,就需要提交給審查機構進行審查。如果通過了才能讓這部影片上映,如果不通過的話也是沒辦法上映的。
  • 活著:張藝謀最偉大的電影,只可惜生不逢時,豆瓣9.2分被禁26年
    而另一部電影卻與《霸王別姬》形成了另一個極端,票房低得慘不忍睹。甚至被列入了「禁片」的行列中,至今被禁了26年時間,而且始終無法上映。這部電影是由張藝謀執導的一部偉大電影,可惜「生不逢時」。,這部電影正是由余華的那部同名小說改編的,關於小說中的內容也能回憶起一些,當時看這本書的時候,基本一次性不間斷的就看完了。
  • 這是張藝謀唯一被禁的電影!男主角因此獲坎城影帝,至今未能上映
    早在1994年的時候,有兩部電影被稱之為華語電影的巔峰之作,一部是《和《霸王別姬》相比的話,另一部電影就有些慘了,可以說賠得血本無歸,都被稱為華語電影的巔峰之作,當時卻有著完全不同的命運,那部電影就是張藝謀的《活著》,可能很多人連聽都沒有聽過。
  • 27年前,如果沒有餘華的拒絕,就沒有張藝謀的《活著》
    1994年,對於張藝謀而言,這是個難熬的年份。沒成想,餘華竟拒絕了他。》以外,其實在餘華的其他小說當中,他的這種生死觀,也在字裡行間透露著。直到張藝謀帶著影版的《活著》在坎城電影節上大放異彩之時,餘華才重新燃起了出版的希望。
  • 張藝謀曾經活著
    張藝謀在90年代初解釋88年的《紅高梁》時說要做激情,第四代太溫吞水。與他們比較,餘華狂放不足,荒誕有餘,人物往往不可自拔。起碼這後一點與蘇童沒有差別。年齡和創作感覺上,餘華比張藝謀小一輪。毛主席去世的時候,餘華還沒上中學,而張藝謀已經在鄉下、工廠體驗了數年生活。《活著》作為影片,相對於小說,最大的變動在鞏俐扮演的人物。
  • 《活著》:張藝謀電影事業的巔峰之作,你真的看懂了嗎?
    《活著》是1994年上映的劇情片。該片取材於著名作家餘華的同名小說,由張藝謀導演,鞏俐,葛優等人主演。電影主要講述了在中國內戰以及新中國成立後的政治背景下,男主人公富貴坎坷的人生經歷,同時也是當代中國人的真實寫照。同年還獲得第4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以及最佳男演員獎項,真可謂是國人的驕傲。
  • 餘華沒做什麼,也就是寫了部《活著》...
    然而,這部要比《活著》更加令人心生絕望。餘華用他冷漠的筆觸,把讀者帶入了作品之中。仿佛我們能看到那血就在我們面前。被抽出,被抽乾,許三觀在我們的注視之下成了一具眼睛始終閉不上的屍體。值得一提的是,後來韓國把它改編成了同名電影,而中國,始終對這部經典小說束手無措。
  • 餘華的《活著》講的是福貴的悽慘,張藝謀則表示對《活著》的希望
    張藝謀的電影《活著》豆瓣評分9.3分,這部電影是根據餘華的小說改編的,我是先看過小說之後才看的電影,在餘華的小說中,整個故事是非常悽涼的,男主福貴的整個人生經歷非常慘,小說中的政治背景是中國內戰和新中國成立後,福貴的整個人生也在隨著政治背景的改變發生著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