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爆肚皇「封門」拆遷?除了這家老店,北京好吃的爆肚還有這些!

2021-02-17 北京高校生活圈

老北京小吃爆肚皇,因為屬於「開牆打洞」昨天被封門。不過「爆肚皇」將營業至年底,顧客可從小區內進入,年底將搬至三裡屯世茂工三商場。

這家有著30年歷史的老店,終是由於門店問題要搬遷。即使要搬遷,不管會搬到多遠,我想應該也阻止不了北京人愛吃爆肚的心吧。

爆肚是天津和北京風味小吃中著名的回族小吃,多為回族同胞經營。爆肚早在清乾隆年代就有記載。過去和現時,每當秋末冬初,北京的清真餐館和攤販就經營爆肚。

梅蘭芳、馬連良、小蘑菇、小白玉霜、李萬春等名流無不喜食。爆肚又脆又鮮,不油不膩,據說還可治胃病。吃爆肚的人如會喝酒,總要喝二兩,喝完酒,吃兩個剛出爐的燒餅,確實是一大快事。所以老北京都喜歡吃爆肚,特別是農曆立秋之後,北京人講究「吃秋」,就有「要吃秋,有爆肚」之說。

爆肚上我們常吃的基本上屬於「水爆」,而爆肚的原料又全來自牛和羊。其中,牛身上的包括:肚仁、厚頭、百葉、百葉尖;而羊的則包括:肚仁、散丹、肚領、蘑菇頭、肚絲、肚板、食信、蘑菇、葫蘆。

門框胡同「爆肚馮」的老闆說,爆肚最關鍵的是在「爆」上,水要量大、滾開,火力要極旺。材料入湯,三幾秒鐘便熟。像肚散丹5秒鐘、肚板7秒鐘,肚葫蘆、肚領、肚蘑菇8秒鐘……如果爆過了火就會老硬。

另外,蘸的作料是由醬油、米醋、芝麻醬、香油、豆腐乳、蝦油等配成,另外還要加蔥花、香菜、蒜汁和辣椒油。

而這裡又有東安市場和天橋兩派之分,當年逛東安的有錢人多,這一派的爆肚口味清淡,像蔥花,就放那麼一點兒,有點兒意思就得;逛天橋的窮苦人多,爆肚口味就重,得加滷蝦油醬豆腐。

您會爆肚麼?你可能會說,吃誰不會呀,不就是拿著筷子往嘴裡送麼。其實,這吃爆肚也是非常有講究的。

首先你每次只能夾一塊,然後抹著碗底,並且託著香菜蔥蘸起調料入口。而且好的爆肚嚼起來要非常有齒感,吃的時候嘴裡應該有咯吱咯吱的聲音,如同在嚼黃瓜,這才說明您已經成為吃爆肚的行家了。

說起這爆肚,不管你是北京人還是京外人,都聽說過。描寫爆肚最形象最有名得詞句莫過於梁實秋先生在他的《雅舍談吃》中談到的:「肚兒是羊肚兒,口北的綿羊又肥又大,羊胃有好幾部分:散丹、葫蘆、肚板兒、肚領兒,以肚領兒為最厚實。館子裡賣的爆肚以肚領兒為限,而且是剝了皮的,所以稱之為肚仁兒。爆肚仁兒有三種做法:鹽爆、油爆、湯爆。」

如果你遇到不順的時候,找朋友聊聊天,來上份爆肚,叫個「小二」,小肚子上弦,好好的聊上一聊,你的心情會平靜的。

爆肚馮

這家店在背街上,但門面確實不小,下午兩點食客還是不少的~布置很有特色,門口有爆肚的歷史物品,裡面的牆上貼滿了歷史介紹,邊吃邊看蠻受用的。


醬料非常的地道,麻將、腐乳、韭菜花、耗油比例搭配的簡直完美。牛肚仁彈牙軟嫩,羊散丹勁道有嚼勁,最後配上一碗羊雜湯,簡直是地道老北京的標配。


地址: 菜市口十字路口西南蓮花胡同(楓樺豪景西側)

人均:83元

爆肚金生隆

四代人用一張肚、一碗料堅守了整整一個世紀。上過電視上過雜誌,無論名氣如何大,爆肚的爽脆一如既往,來這裡吃爆肚,真真不虛此行。店鋪地點在六鋪炕一巷路東,這個胡同很小不太好找,門口停車也不太方便,店鋪裡面也不大,六人桌只有一張。


金生隆的爆肚,依其牛羊肚不同部位分為13種。其中,羊肚板、羊肚葫蘆、羊食信兒、羊肚蘑菇又稱爆肚中的四樣「硬貨」。金生隆爆肚的作料不似它店,分為爆肚作料和涮羊肉作料兩種。配搭精細,各自對應。


地址: 德外安德路六鋪炕1區6號樓南側

人均:122元

東興順爆肚張

東興順爆肚張在後海應該是有年頭了,從銀錠橋順著後海往東,過了烤肉季和慶雲樓,沒多遠就是一排門臉都不大的飯館,爆肚張就在其中,店裡的牆上懸掛著很多關於他們店的墨寶和照片。來他們家十有八九是吃爆肚的,什麼肚仁、肚領、百葉等等,在他們家都能吃到。


肚仁一端上來就一股鮮美的味道,肚仁的口感非常好,不軟不硬,蘸上麻醬可以把羶味蓋過去。最好吃的就是這裡的麻醬小料了,芝麻的香味配上恰到好處的甜,那味道讓人難忘。


地址: 什剎海前海東沿17號(銀錠橋南)

人均:50元

老爆肚滿

在牛街屹立幾十年不倒。到現在已經是爆肚滿第三代傳人接管了,門臉兒不大,地方小,十幾張桌子空間很緊湊。


爆肚脆嫩可口,偏嫩口感,搭配麻醬味道不錯。燒羊肉很驚喜,酥而不爛,肥瘦適中,超好吃。豆泡湯鮮,像用的牛羊大骨熬的底湯而不是白水。牛肉餅也不錯,裡面夾的牛肉燒的像牛肉乾,很棒。


地址: 牛街南橫西街98-1號(牛街)

人均:48元

京門老爆三

這家店不太好找可是到了飯點兒還是非常火爆,門口有個小停車場最多能停六輛車,來晚了停車了就不好找地兒了。


老字號了,東西地道,對得起老字號這塊招牌,爆肚講究的是手法,爆的時間長短全憑師傅的經驗,很考驗手藝,必須恰到好處,時間過了老了,不夠又生了,他家的師傅好手藝,而且可以爆肚嘗個遍,什麼肚領肚仁肚板蘑菇,不過有的不是老有啊,得碰,看你運氣了,一碟爆肚一瓶小二一個燒餅下肚,真是滿足。


地址: 角門路(近4號線角門西路地鐵)

人均:84元

西德順爆肚王

西德順爆肚王,位於和平裡中街,也就地壇公園北門那條街上,這條街上能開家像樣的館子真心是難得。這家店也是清真老字號的那種,光是從店面的招牌就能看出是清真風格的。


爆牛百葉,牛百葉沾足小料,口感脆生生的,爆的火候有水準。爆牛肚仁,品質不錯,白白嫩嫩的。牛肚仁爆的很乾淨,沒有一點雜質。爆羊散丹,羊散丹口感也是脆口的,和牛百葉比,少了一點厚白邊軟軟的過度感。


地址: 和平裡中街29號(地壇北門西300米)

人均:83元

相關焦點

  • 北京十大爆肚名店
    毫無疑問北京最好吃的爆肚。金正隆,傳承四代老北京爆肚涮肉店,光緒年間就有了。來了這兒,您就知道其它都是浮雲了!常來這兒吃爆肚的北京人都是這口兒真正愛好者,爆肚好吃,味道絕,肚仁兒爽脆。爆肚不錯,不過更喜歡這家的炒疙瘩。不知道裡面放了什麼,醬香味不錯倆字好吃!羊雜是我最愛吃的,味道正湯好喝,火燒很酥脆有層。
  • 北京地道爆肚名店Top10
    毫無疑問北京最好吃的爆肚。金正隆,傳承四代老北京爆肚涮肉店,光緒年間就有了。來了這兒,您就知道其它都是浮雲了!常來這兒吃爆肚的北京人都是這口兒真正愛好者,爆肚好吃,味道絕,肚仁兒爽脆。爆肚不錯,不過更喜歡這家的炒疙瘩。不知道裡面放了什麼,醬香味不錯倆字好吃!羊雜是我最愛吃的,味道正湯好喝,火燒很酥脆有層。
  • 吃爆肚的時候,你吃的都是什麼?
    「走,爆肚去!」外埠的童鞋初次聽到這又是爆堵又是爆肚的,一定是一頭霧水,今天二豬和大家聊聊老北京的爆肚,看完相信你就會明白了~爆肚,北京人一般說成爆肚兒,是一種有獨特風味的小吃,具體是把牛羊的肚切成小段,烹飪熟的美食。肚兒就是牛羊的胃,在北京一般被稱為肚兒的,大多是羊胃,牛的一般泛稱百葉。
  • 爆肚愛好者收藏的地道北京味
    ❤推薦理由:作為專營爆肚的「老字號」已享譽京城上百年。清朝末年,山東廚師馮天傑自臨清來京,即在東門大街擺攤賣爆肚,因其做工精細,人送外號「爆肚馮」。常來這兒吃爆肚的北京人都是這口兒真正愛好者,爆肚好吃,味道絕,肚仁兒爽脆。
  • 京城十家地道知名爆肚
    毫無疑問北京最好吃的爆肚。金正隆,傳承四代老北京爆肚涮肉店,光緒年間就有了。來了這兒,您就知道其它都是浮雲了!常來這兒吃爆肚的北京人都是這口兒真正愛好者,爆肚好吃,味道絕,肚仁兒爽脆。爆肚不錯,不過更喜歡這家的炒疙瘩。不知道裡面放了什麼,醬香味不錯倆字好吃!羊雜是我最愛吃的,味道正湯好喝,火燒很酥脆有層。
  • 北京爆肚--小陽陪你一起了解它的一切
    常吃爆肚的小夥伴可能會有這樣的體會,絕大部分爆肚店裡並沒有單純叫「爆肚」的這樣一道菜,而是根據位置的不同分成了很多種類。「爆肚」其實是個統稱(也有少許店家把它作為牛百葉的代稱),它分羊爆肚和牛爆肚。其中牛爆肚分四種,肚仁、厚頭、百葉、百葉尖;羊爆肚分九種,肚仁、散丹、肚領、蘑菇頭、肚絲、肚板、蘑菇、葫蘆。也就是說爆肚的種類有13種之多,另外在這些傳統種類的基礎上還有如牛肚領等受食客歡迎的其他品種,但現在市面上能做全13種傳統爆肚的飯館兒已是鳳毛麟角。
  • 最能代表北京的,一是暴堵,二是爆肚
    影視資料:《大男當婚》《大男當婚》裡徐崢扮演的曹小強,和心儀的徐若怡約會,就帶她去了自己大學旁的一家路邊小店吃爆肚。坦言爆肚這種北京特色,自己一個南方人,居然吃著吃著吃上癮了。北京的吃食雖然沒有南方種類繁多,但是每一樣也都有每一樣的講究,試一試就能知道其中的妙處。爆肚也不僅北京人中意,不少南方人吃過之後也常惦記著這口。
  • 〖評客老店〗想吃份鮮到帶刺的爆肚,還真得跑趟東河,記得配份門釘肉餅.
    一直想給大家推薦一家爆肚好吃的館子,老早以前知道東河有個牛棚爆肚很有名,可是等我找了個活地圖帶我去,他家已經改頭換面變成了北梁爆肚
  • 聊聊美食 |北京菜的晚餐之爆肚
    北京有名的爆肚店家比較多,爆肚石、爆肚王、爆肚張等等,這個咱更不懂了。不過叫叫「爆肚馮」的,鐵定有兩家,據說創立時間都挺早,得有百多年歷史了,都是由馮姓山東人開的,我要是寫小說,一定把他們當做兄弟,然後翻臉,各開各的,上演點什麼愛恨情仇。        這麼說有點唯恐天下不亂的嫌疑,不過我不會寫小說,這點倒不用擔心。
  • 一輩子爆肚,一副肚子和一碗作料的故事.
    上周我們聊完滷煮這周我們再來探探爆肚爆肚,這只是個統稱它分羊爆肚和牛爆肚
  • 美味的爆肚和羊肚湯
    「爆肚兒張」為人所熟知的是後海那家,但最近風聞說後海的店拆遷了(當然事後方知目前尚未拆,具體何時拆還不得而知),而且後海的周末總歸人會很多,所以就不辭辛苦地殺奔東邊兒而來。還好,人不是很多,雖然離別了個把月,但人兒還都是老人兒。不容分說,上來先來兩盤俺最愛吃的爆百葉。要說這爆肚兒,據梁實秋先生說,分為油爆、水爆和芫爆,但一般所指的基本上就是水爆牛肚和羊肚的總稱。
  • 老北京爆肚的做法
    老北京爆肚和天津水爆肚的做法極為相似,但兩地的爆肚做法也略有不同之處。今天詳細解說老北京爆肚的製作方法,教你怎麼做鮮嫩好吃的老北京爆肚。
  • 水爆肚 涮肉 炸窩頭 你想要的老北京味兒在這家店都能找得到
    第一次知道北京爆肚是因為一部電影「龍年警官」張豐毅把俠骨柔情注入到了二鍋頭和爆肚中以至於去北京時專門找過胡同中的爆肚店
  • 要吃秋,有爆肚
    貼膘啊,什麼去便宜坊來頓烤鴨子或者您繞著王府井來東來順涮個銅鍋子,反正這個季節沒有六七月那麼酷熱難耐,也沒三九天兒那麼寒風凜冽,趁著這微涼的天氣,您吃什麼都覺得舒服。這會兒啊往往老北京人除了吃秋大魚大肉嘗鮮貼膘兒外,還愛吃一樣,就是這爆肚了。咱們老北京有講究,缺什麼,您吃什麼,吃哪補哪,趁著這會兒,您來盤爆肚,再加倆燒餅,不但吃起來地道,還能補補您的脾胃,兩全其美不是?
  • 老北京爆肚:吃的是講究,解的是饞!
    頭些日子無意間刷到一條視頻,裡邊是所謂「老北京爆肚」,沒來過北京的,沒吃過正宗北京爆肚的人一看,還真以為這就是北京的小吃了呢。
  • 石家莊這家老北京爆肚驚豔爆了!鮮嫩彈、比皇城根兒還地道……好吃到標題放不下
    北京人講究「吃秋」,農曆立秋之後,就有「要吃秋,有爆肚」之說。除了肚爆得好,蘸料也是關鍵。專門從北京二商購置的芝麻醬,配上韭菜花、腐乳、醋、蝦油、蒜汁、蔥和香菜,攪和均勻,就是一碗地道的爆肚蘸醬,再倒入老範自己炸的辣椒油,剛爆好的肚往蘸醬碗裡一過,旋即入口,極鮮、極嫩、極彈,餘味無窮。
  • 一盤爆肚4代人做了100多年,一輩子只做一件事做到極致
    馮夢濤,金生隆爆肚第四代傳人。1998年接手家業,近20年的時間,堅持用從祖輩傳下來的做法料理一盤爆肚。清末馮夢濤的曾祖父從老家出來闖關東,一路北上到了北京便落了腳。在當時的東安門擺攤做爆肚,而這裡也漸漸形成了一條商業街。清朝覆滅以後,政府整頓市容,便把這條商業街搬進了金魚胡同的八旗練兵場,也就是之後的東安門市場,自此馮家爆肚有了自己的門面。
  • 滷煮,炒肝,爆肚,燉吊子......!北京人的最愛!
    下水就是豬牛羊的那些個內臟。在過去吃肉是件奢侈的事,但老百姓又想打打牙祭,所以這些便宜的食材,就變著方的給做出了花樣。相傳這滷煮火燒是當年宮中的「蘇造肉」流傳至民間而形成的。那時候乾隆愛吃厚重口味的食物,蘇州廚師張東官用五花肉製作的這道吃食非常受乾隆的喜愛,因此得名「蘇造肉」。然而五花肉價格高昂,普通老百姓吃不起,就改用下水來製作,加上神秘的改良,就成了現如今的滷煮火燒。
  • 舌尖上的京城——吃秋有爆肚
    最早在清乾隆年間就已有了,而最盛行於清末民國時期,舊京時街市中的飯館小吃店及設攤出售爆肚的很多,如在天橋有爆肚石,東安市場有爆肚王,東四有爆肚滿,什剎海有爆肚張都很著名,僅東安市場裡就曾有六七家呢!那著名的老字號爆肚馮最早曾在清光緒年間就開設過名為「金牛隆」的百年老店,人稱「爆肚馮」,素以爆肚脆嫩,作料爽口為人稱道,其水爆羊肚堪稱京城一絕。
  • 關東煮+麻辣爆肚免費吃!越秀集市這兩家美食店竟然是一對夫妻開的,超適合冬天去吃
    店裡主推的麻辣爆肚粉有毛肚、牛肚、牛百葉、金錢肚四種選擇,可以隨意雙拼。爆肚還可以加紅薯粉、龍口粉絲和麵條,小編最愛的就是嚼勁十足的紅薯粉。爆肚除了原材料新鮮外,最重要的就是「爆」字,爆的時間要恰到好處,過生或過熟都不脆,甚至咬不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