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 「論斷人就是藐視神的恩慈」 | 權璽

2021-03-05 啼叫的小烏鴉


「還是你藐視他豐富的恩慈,寬容,忍耐,不曉得他的恩慈是領你悔改呢?」(羅2:4)


首先我們知道神對猶太人有格外恩慈,賜給他們律法,差遣先知教訓他們,又向他 們顯出長久的寬容忍耐。從舊約中看我們可以看到,雖然他們屢次離棄神不專心敬拜神, 甚至去拜偶像,神還是恩待他們。例如:在出埃及時,百姓屢次向神發怨言,攻擊神的 僕人摩西,去拜金牛犢,但神還是恩待他們,「四十年衣服沒穿破,腳沒有腫(申8:4), 這決不是為著叫他們可以論斷別人,乃是在等待他們悔改,但猶太人竟然誤會了神的恩 慈,不但未真誠悔改,反而因此自高自大,把道成肉身的主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 

「還是你藐視他的恩慈。」這句話另有一個意思,是指他們把神的恩慈限制在自己 身上,以為神的恩慈是狹窄有限的,既然,用恩慈對待了他們,就不會再賜給別人了。其實這種認識是極端錯誤的。 

我們再說外邦人也是一樣,神賜給人類有諸般福氣,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 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生命、健康、衣、食、住、行等,都是神的普遍恩典,他沒 有馬上審判罪人,延緩執行人類因犯罪帶來的咒詛,乃是給人一個喘息的機會,使人能 夠悔改,離開罪惡歸向神。但結果因人心裡剛硬,不但沒有悔改,反而越來越壞,因此, 要使罪人悔改,只靠普遍恩典是不夠的,必須靠神的特殊恩典。今天許多基督徒的信仰 只在普通恩典裡轉來轉去,傳福音也是如此。如果我們傳福音只傳病得醫治、凡事順利 等這一類的福音,那我們就是欺神騙人。表面上看可能果效很大,進來的人不少,但能 恆忍靠主到底的沒有幾個,這就是中國教會最大的弊端,每個教會每年受洗歸主的都不 少,但願意和主發生關係而經常參加禮拜的人又有多少呢?求神幫助我們,光照我們的 心,好叫我們時常對自己的事奉省察自己。免得我們天天傳道,天天奔跑,卻成了耶穌 不認識的人(太 7:21-23)。 

總結:思想常常「論斷」之人的心態(羅 2:1—4)

 1、論斷人等於暴露自己:證明自己和別人是犯一樣罪的人。

相關焦點

  • 【靈修驛站】王三元牧師:論斷人是藐視神的恩慈(羅2:4)
    論斷人是藐視神的恩慈(羅2:4) 「藐視他豐富的恩慈、寬容、忍耐,不曉得他的恩慈是領你悔改」。 「藐視」有看不起、低估、輕蔑之意。「豐富」含有「有」和「多次」之意。「恩慈」指神出於慈憐的心腸而給人的恩典。「寬容」是停止刑罰,給人悔悟的時間和機會,以觀後效。
  • 還是你藐視他豐富的恩慈、寬容、忍耐,不曉得他的恩慈是領你悔改呢?| 常被濫用的經文之八
    作者 | 卡梅隆·布特 Cameron Buettel還是你藐視他豐富的恩慈《羅馬書》2章4節就是一節經常遭誤用的經文,人們常常隨意地引用在講道、採訪或社交媒體中。約珥·奧斯丁(Joel Osteen)用《羅馬書》2章4節來為他感覺良好的信息辯護:「聽著,別用地獄之火嚇唬別人……聽著,這不會讓人們轉向神。他們知道他們的生活如何,他們知道他們的生活有多糟。你應該講神的恩慈,正是神的恩慈將人們帶向悔改之路。」
  • 講章大綱:藐視救恩的代價
    講章大綱:藐視救恩的代價引言:神愛世人,賜下了他的獨生愛子耶穌成就救恩,使一切相信的人可以得生命,得永生。
  • 你們不要論斷人
    正是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所以主教訓我們說:「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另一方面,是為了免得受神的審判影響神人關係。我們讀經要注意到,主的話沒有說論斷人只會影響人與人的關係,這說明論斷人也會影響人與神的關係,因為《馬太福音》7章2節希臘原文裡有「審判、判罪」的含義(《原文彙編》432頁),可見論斷人不僅會破壞人際關係,也會受到神的審判,嚴重影響神與人的關係。
  • 第二十二講 不要論斷人(太7:1-6)
    「論斷人」就是存著惡意斷定人,有的人為發洩心中的不滿情緒而對某人作出惡意的決定,並對人苛刻地橫加指責,加以定罪。「不要論斷人」就是不要定人的罪,不要作最後的判定。上帝沒有賦予人權柄去作最後的判斷,上帝才是審判人的主。【羅12:19】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或作「讓人發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
  • 恩慈與仁慈
    (弗4:32)《和合本修訂版二零一零》 這是兩種翻譯的聖經版本,差別就在翻譯上:即「恩慈」「仁慈」。從漢語的意思來看,並沒有多大的差別,但可以理解這個詞更加豐富的意義了。「恩慈」:  希臘文的意思是指一個人內心的意向,想到別人的事,好像自己的事一樣。恩慈已經學會了時時向外看,不向裡看的秘訣。他告訴我們,饒恕別人,像神饒恕我們一樣,這就是恩慈。保羅用一句話,寫下了人際關係的定律——我們要待別人,像耶穌基督待我們一樣。 「恩慈」的含義有溫柔、關懷、助人、有禮、仁慈、中用、施與,並把恩惠傾流給人。與疏忽、嚴苛、刻薄、苦澀、怨恨相反。
  • 團契講章:神的恩慈和嚴厲
    我們今天看的這段聖經比較長,在這段經文中保羅談上帝對待兩種人的不同方式,有一種人他是以恩慈相待,另一種人他卻嚴厲的對待,是不是上帝對待人有不公平的地方,有些人上帝比較喜歡就對他們好一點,另外一些過得比較不好的人,就代表上帝嚴厲的對待他們?我們需要先把這整段聖經的思路弄清楚後,再來思想上帝如何以恩慈及嚴厲對待人。
  • 16 恩慈和良善
    恩慈是聖靈所賜的內在氣質,能使我們敏感於別人身、心、靈各方面的需要。良善是恩慈的實踐——包括言語和行為。由於此種密切關係,我們經常將這兩個詞交換使用。    在我看來,恩慈就是留意我們周圍的人,並且對他們表示關懷。恩慈的表現可以是很簡單的,例如對商店的店員報以微笑,對侍應生說聲多謝,對老人家說句鼓勵的話,或對小孩子表示稱許。
  • 查考恩典、恩賜、恩慈、恩惠在聖經中的區別
    查考恩典、恩賜、恩慈、恩惠在聖經中的區別一、恩典是不配得而得的二、恩賜是什麼三、恩賜的目的四、恩慈是神的屬性之一五、恩惠在中文詞典的解釋六、恩典、恩賜、恩惠的不同【恩典】就是主耶穌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
  • 主被人藐視
    >輕看、不認可、就是藐視。不接待祂就是藐視祂,輕看祂。這事以後:約翰非常有序的記述了耶穌的事跡,指在上文的一些事,如:五餅二魚的神跡,在迦利利海邊講永生之道,這些對當局的猶太人有非常大的影響,有的對衪視而不見,有的信他,有的嫉妒祂,有的不信耶穌是從天父而來的,公開挑戰耶穌。藐視耶穌的神人二性。
  • 神和人的互動模式——神的善待和人的回應的責任
    對待自己的護理,神期待人類對他的互動,就是感謝和稱頌。對待自己對萬民的護理,神期待他們的回應。對待自己對以色列的呼喚,神呼召他們迴轉。在神的呼召面前,人類被賦予了必須回應的責任。對善良之神的回應,就成為自己的良善。人對於善良的責任就是存謙卑的心與你的心同行。我們對神的善良採取對應的善良回應,就是我們的公義了。
  • 「神的話」與「異能」
    就是那敬畏神的人。他不會以自己的標準看人,也不會按自己的喜好作事。他的標準是基督。他不按外貌斷定是非,他按公平斷定是非。他會看到不理解的事,但他不會隨便給人扣帽子,動不動就說「他是一個被鬼附的人」或者說「他是一個貪食好酒的人」。【林前4:5】所以,時候未到,什麼都不要論斷,只等主來,他要照出暗中的隱情,顯明人心的意念。
  • 與神同行,從此你的人生就與眾不同
    當你怒氣難當的時候,神說:不可含怒到日落。不輕易發怒的人,大有智慧。不要叫神的聖靈擔憂,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  當你憤憤不平的時候,神說:不要為自己伸冤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神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
  • 【自查】藐視神名的「侍奉者」
    你們卻說:『我們在何事上藐視你的名呢?』【瑪2:9】所以我使你們被眾人藐視,看為下賤,因你們不守我的道,竟在律法上瞻徇情面。」事奉神的人有被人藐視的時刻,但並非每一次被人藐視都是別人的錯,有時乃是我們有錯。神責備當時的祭司,藐視祂的名,不尊敬祂的名。祭司問:「我在何事上藐視你?不尊重你呢?」
  • 每日親近神|但以理書 第11天 - 顯出指頭來
    你又讚美那不能看、不能聽、無知無識、金、銀、銅、鐵、木、石所造的神,卻沒有將榮耀歸與那手中有你氣息,管理你一切行動的神。24 因此,從神那裡顯出指頭來寫這文字。」25「所寫的文字是:彌尼,彌尼,提客勒,烏法珥新。26 講解是這樣:彌尼,就是神已經數算你國的年日到此完畢;27 提客勒,就是你被稱在天平裡,顯出你的虧欠;28 毗勒斯(與「烏法珥新」同義),就是你的國分裂,歸與瑪代人和波斯人。
  • 真愛挑戰40天《煉愛》第2天 愛是恩慈
    (以弗所書4:32)恩慈是將愛付諸行動。在愛中,如果說忍耐是將消極狀況儘可能縮小的方式,那恩慈就是將積極狀況儘可能放大的方式。忍耐避免消極的衝突問題,而恩慈則帶來祝福。一個預防,一個前瞻,我們今後要討論的很多品質就建立在愛的這兩大支柱之上。愛讓你變得和善,而和善又讓你變得可親。當你和善的時候,人們都喜歡與你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