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自從我打算開始吃遍倫敦米其林之後,各位忙碌的好友都紛紛向我伸出了橄欖枝,無論是每天跑圈10公裡起跳的窈窕辣媽,還是事必躬親對大寶小寶照顧得無微不至的慈母辣媽,還是事務繁忙業餘愛好廣泛的大V辣媽,還是各大名牌都買成VIP的貴婦辣媽,還是大喊著「等等我,等我把牙齒過敏的毛病修理好就和你去」的歌唱家辣媽,如此積極踴躍,讓我瞬間感到她們洶湧澎湃的真愛(對美食),也覺得物以類聚真是一個太正確的道理。
就把吃星大業的時間表排到了暑假前。看著郵箱裡一系列餐館預定郵件,好像守財奴數著家裡的金銀財寶,訖情盡意,心滿意得。
今天氣溫一下子到了25度,倫敦的夏天來得讓人猝不及防。想到夏天到了,肉肉還在,淡淡的憂傷湧上了我的心頭,轉念想到今天要去吃米一星的Celeste,瞬間覺得吃米其林長出來的肉肉也是有質量的!心頭一寬就立刻高高興興地出門了。
米其林,你才是我的軟肋,才是我的鎧甲。
(另外最近精神勝利法也好像也越發運用得爐火純青了。)
提前20分鐘,我們一行三隻小饕來到了Celeste餐館所在的The Lanesborough酒店,這裡號稱是倫敦最貴的酒店(之一)。地處爵士橋,海德公園和梅費爾中間,遠遠望去優雅輕靈,是典型的攝政風格建築。我有個朋友的老闆是個從不在榜單上出現的隱形富豪,為保持非納稅人身份不能在倫敦置業,所以每周來都只住這裡,大概就是看中其隱秘奢華舒適的特點。
借著吃星的旗號,我也名正言順地來參觀參觀倫敦的奢華酒店。
最近的酒店大堂似乎很流行省事的性冷淡風,或者是亂七八糟堆砌出的不知所謂的藝術裝飾風,然而此處身著傳統禮服的門童殷勤地打開大門之後,裡面才真是讓人禁不住wow的一聲,從門外喧鬧的爵士橋大道步入這個安靜正式得像行宮一般的大堂,我們不由得也放輕了腳步。
光可鑑人的大理石地板,精緻繁複的天頂,側廳中晶瑩透徹的大水晶吊燈,想到這家酒店隸屬於阿聯投資局,這種處處華麗處處講求細節的做派也就不足為奇了,奇的應該是奢華之下竟然毫無窒息之感,每個角落都自有一種一絲不苟的從容,如果你停下來欣賞,它也不會就此驕矜,你走過,它也能安心地在背景中做一個沒有聲音的細枝末節。
疾步走來的禮賓,滿臉微笑地帶我們去藏書室小坐,越發使我對今天午餐的期待值不斷升高。
在藏書室等待四顧的時間裡,我的內心已經進入摩拳擦掌的狀態。
走入餐廳,那一片淺天藍色(Celeste在法語中指的就是這種顏色)攫住我的目光,上面象牙浮雕一樣美麗的乳白色裝飾把淺天藍色的萌芽之感呵護得淋漓盡致,金色水晶吊燈和萬壽菊黃的座椅交相呼應,桃木的柜子和相框竟然和淺天藍色背景奇異的合拍,綜合了幾種顏色的地毯將餐廳的色調完美收宮,感覺可琢磨的細節如此之多,我大可以坐在這裡靜靜地品上半天。
一杯簡單的泰庭爵香檳配三樣小點開始。服務的小哥上菜的時候提醒了我們,盤中很像奶油的那幾團白色物品是石頭,不能吃(怎麼難道有飢餓的客人吃過嗎?),卻忘記了告訴我們這些都是什麼,本饕覺得是清爽的塊根芹蔬菜泥,完美圓形薯片配酸奶油,還有迷你蘇格蘭蛋。其中蘇格蘭蛋尚溫熱,金黃酥脆的外層和內中溏心的蛋黃混合,十分惹味。
我們三個特意要了不同的前菜來。一個是黃瓜冷湯,伴有薄荷和椰子奶油,看起來讓人想起夏天午後英式花園裡的小小圓圓的睡蓮,喝起來薄荷清香若有若無,又好像蓮葉下的遊魚轉瞬不見,最後是充滿回味的椰香,給傳統的夏日冷湯增加了幾分熱情的異域風味。
另一道前菜是看起來非常憨厚老實的蘇格蘭蛋,然而按照米其林餐廳一貫風格其中必大有玄機。果然不同於傳統上用來包裹雞蛋的豬肉香腸肉餡,這裡是用雞肉配一種極為美味也極為罪惡的Lardo di Colonnata的火腿油脂來包覆雞蛋的。
Lardo di Colonnata是義大利託斯卡納出產的美味,乃是把豬油脂用大蒜,海鹽香料均勻塗抹之後再層層疊疊的堆放於本地大理石做成的大碗中,上面再用木蓋密封,並保存於溫度較低的地窖中熟成。這種原本是貧困的大理石礦工抵禦嚴冬的保命食物,最近卻因為嚴格的法定產地限制,和嚴格的品控(比如只能在每年9月到5月間製作),反而不太會在餐館中出現。
Lardo di Colonnata本尊
大廚這個心機boy用健康但平淡的雞肉來中和鹹香馥鬱的火腿油脂,也減輕了食客啖豬油的心理負擔,我要給他默默地點個讚。
按照老饕蔡瀾的理論,豬油就是能化腐朽為神奇的仙人般的美食恩物,何況是在大理石中修煉過的上神級別的火腿豬油,有了它還要別的作甚。
但我估計只有像我這樣悟性極高的小饕才能領會大廚的用心(並沒有),這道菜還用了點有黑松露的美乃滋醬,莫非是怕不用一點昂貴的食材會拉低其身份?有點畫蛇添足了。
難道安安靜靜地做一個帶有豪華火腿油脂的蘇格蘭親子(雞肉加雞蛋)蛋不好嗎?
我的前菜是個簡單的烤青花魚,大蘿蔔與水蘿蔔開會做配菜,還有一點裝飾效果大於味覺效果的樹莓。醬汁中似乎有新鮮山葵,是那種我喜歡的清爽簡單能吃出食物本味的調調。
感覺前菜和甜點是大廚大顯身手使出十八般武藝的主要戰場,主菜限於其必須要給客人基本吃飽的功能要求,經常比較乏善可陳。
遺憾的是今天的主菜也只能歸於此類。鱈魚配檸檬黃油泡沫,並有燉煮蠶豆和番茄幹隱在泡沫之下增添風味。鱈魚估計是高溫噴槍噴烤過,所以略帶糊香味,然而總體很平淡,兩位點了鱈魚的女友沒精打採吃得很慢。
我要的羊肉,火烤之後配了濃厚的肉汁,另有茄子和綠橄欖醬當配菜,整體是中東風,味道我簡直有點想不起來了,無功無過無亮點。
經歷了前菜的絢爛和主菜的平淡,我們就完全平常心地在等待甜品了。
兩款甜品都有金箔在最顯眼的地方出現,驗明正身是中東壕風無疑。
我朗姆巴巴甜品有一圈酒,還應該有個噱頭,是用火柴點燃之後火焰升騰,全桌人一起高興驚呼一下的,然而不知道是不是酒精度數不夠,點了兩次都沒點著,於是我們就用笑而不語的smilence表情一齊望著侍者小哥,他尷尬中略帶強詞奪理地解釋說因為安全原因所以火苗很小 (???),這個沒有燒盡酒精的朗姆巴巴吃起來又涼又硬,呆板的甜味少了朗姆酒燃燒後獨特的香味,顯得粗魯直白,簡直不能入口。我默默地吃完了上面的霜淇淋和樹莓,留下了這個抱歉的朗姆巴巴。
女友們的奶油軟糖甜品味道尚可,然而焦糖上的烤杏仁脆片明顯不像是剛剛烤制的,有種雨天餅乾罐裡的潮溼和疲軟...
最後的花色小點是裝在巧克力球裡的,用刀子輕輕敲開,裡面有焦糖花生,棉花糖和果汁軟糖。小糖果味道可以,然而巧克力球本身大概是以造型為重,口感極其一般。
遺憾的是閃閃的金箔也並不能蓋住甜品中明顯的疏失,就算是周一午餐簡單的當日菜單,也不應該就這樣高開低走,虎頭蛇尾。
寫到這裡我又仔細回想了一遍今天的用餐體驗,雖說這是我本人筆走龍蛇的主觀食評,但也希望能做到保持一致的評價和判斷,如果到了為了評論而吹毛求疵的地步,那簡直是完全違背了我的初心了。
所以我想這麼說應該是不失公允的,如果能住在Lanesborough酒店,就不用來這裡吃飯了,畢竟地處騎士橋和梅費爾之間,步行距離內好餐館不勝枚舉。如果單純為了精美華麗的就餐環境與氣氛,又有大把時間在手,那麼來此用餐後再去藏書室慢慢喝上一杯餐後酒,會是十分美好的體驗。
精彩回顧:Fera at Claridges(倫敦/一星)|星言夙駕米其林
作者簡介
本文為千裡山河月原創作品,「倫敦媽媽」(微信號:Londonmama)獲得作者授權,編輯發布;並同步於頭條號——倫敦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