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蛾撲火的美國俯衝轟炸機!一部讓你腎上腺素爆增的《決戰中途島》明日上映

2021-02-08 軍武次位面

需要多大的勇氣,才敢冒著彈雨垂直俯衝


我們送給導演一艘「遼寧艦」


2019年11月8日,備受關注的好萊塢年度戰爭大片《決戰中途島》將會正式上映。11月3日,軍武觀影團在北京提前觀看了《決戰中途島》點映。曾執導過經典大片《獨立日》《後天》《2012》的國際著名導演羅蘭·艾默裡奇,特意來到軍武專場同軍武觀影團的觀眾交流互動。


▲導演羅蘭·艾默裡奇與軍武觀影團合影


除了著名導演艾默裡奇以外,本次軍武觀影團中也有許多「大咖」,360董事長周鴻禕、航空專家宋心之、原空軍指揮學院副院長阮克庠、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李亞強、央廣視訊總經理田劍雲和央視著名軍事節目主持人羅旭等三十餘位軍事專家及知名媒體人來到現場與軍迷們一同觀影。


▲著名航空專家宋心之


艾默裡奇導演向我們講述了電影的拍攝過程和對這場戰爭的看法,在回答完我們的提問交流後,我們特意向艾默裡奇導演贈送一艘中國遼寧艦航母的模型作為紀念禮物。


▲艾默裡奇導演接受禮物


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


「中途島海戰」作為一場扭轉了二戰太平洋戰場形勢的著名戰役,不但早已為廣大軍事歷史愛好者所熟知,而且還多次被各種影視作品表現過。


「炸彈換魚雷」、「飛龍豬突」、「山口賞月」……這些誕生於中途島大戰中的戰史梗相信很多軍迷朋友早已做到了爛熟於胸的程度。


也因此,艾默裡奇導演的這個版本的「中途島」能否拍出新意,如何超越早期的「中途島」電影,也就成為了眾多網友關心的話題。


▲畢竟老版的中途島電影挺難超越的


普通人的恐懼


相比於其他的一些戰爭電影,艾默裡奇導演決定將《決戰中途島》的關注點放在戰爭當中的諸多普通人身上。他們有飛行員、有戰地攝影師、機械師、情報官、普通水兵甚至還有中國的遊擊隊員。


在戰爭當中,大部分士兵只是傷亡數字的一部分,但這些平凡而又勇敢的士兵卻是贏得勝利的基石,他們的奮戰與犧牲堆砌成了勝利。


戰爭的勝利離不開一個個勇敢的小人物

《決戰中途島》預告


幾十年後的我們回首太平洋戰爭時,可以基於已經公開的史料輕易做出一大堆完全正確的判斷與分析,比如:「巨大的國力差距是日本失敗的根本原因,對太平洋的攻略實際上已經超出了日本國力的極限,美國龐大的工業產能一旦轉為軍用,就可以爆發出巨大的威力直接碾碎軸心國集團」等等……


▲現代軍火巨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前身

洛克希德公司在二戰中生產了近2萬架飛機

但這隻佔美國總產量的6%


但對於當時既沒有上帝視角,也對日本缺乏了解的普通盟軍戰士來講,他們所看到的日軍是簡直是「無敵超人」般的存在。偷襲珍珠港得手之後,日軍又連續發動了對東南亞及西南太平洋上盟軍地區的連續進攻,在這些地區,即使是已經有了準備的盟軍士兵在對戰中也被日軍像秋風掃落葉一般被掃蕩了。


▲看!亞利桑那號又炸沉了

《決戰中途島》預告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毫無防備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傷亡慘重,美國正式加入二戰。


1941年12月10日,英國遠東艦隊(z艦隊)的兩艘主力戰艦,「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和「反擊」號戰列巡洋艦連日本軍艦的影子都沒看到,就被日本航空兵擊沉。


▲「威爾斯親王號」的水兵在棄船逃離

威爾斯親王號曾是圍殲德軍俾斯麥號戰列艦的功臣

但它在日本航空兵面前一個回合都沒撐住


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8多萬名英國守軍舉起白旗向日軍投降,「東方直布羅陀要塞」陷落;1942年3月11日,後來的「遠東之王」麥克阿瑟將軍丟下部隊乘坐魚雷快艇從菲律賓逃跑;1942年5月6日,菲律賓殘存的約8萬美菲聯軍向日軍投降(這是美軍史上向外軍投降人數最多的一次,約1萬5千美軍)。


▲人高馬大的英軍向身材矮小的日軍投降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西方盟軍可以說被打得落花流水,地面戰鬥節節失利,兵員損失在三十萬左右;天空被日本戰機完全主宰,盟軍一度損失了三分之二的飛機;水面戰鬥也一樣費拉不堪,上百艘各式戰艦被擊沉,相比於盟軍的巨大損失,日本方面在中途島之戰前的損失幾乎可以忽略,日本海軍連一艘巡洋艦以上的戰艦都沒有損失。


相比於節節勝利,不斷向太平洋深處逼近的日軍精銳部隊,盟軍這邊雖然已經開始了大規模擴充軍隊的舉動,但是卻面臨著現有部隊幾乎全是新手的窘境,戰爭初期和日軍交過手,有過對日經驗的部隊基本上全部被日軍消滅了,新組建的部隊根本沒有經驗,即使是一些老資格的老牌勁旅也好久沒打過仗了。



在一路高歌猛進的情況下,日本大本營甚至在「祝捷大會」上猖狂地說出了「在倫敦舉行入城式,在紐約舉行觀艦式」的豪言。


在當時那種情況下,因恐慌而產生的流言開始在美英軍隊之中流行「日本人能在夜間無聲前進,他們可以長期在水下潛伏,他們是最強大的叢林戰士」這些言論對盟軍士兵的心理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影響。



▲美劇《血戰太平洋》當中,陸戰一師的軍官

在登陸之前做動員的首要講話就是:不要相信謠言


「新聞裡每天都是壞消息,戰友之中到處流行恐日言論與日軍神話,從前線逃回來的老兵打的都是敗仗,自己手裡的武器還有相當大一部分是舊貨」中途島之戰前的美軍普通戰士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上的戰場。


▲中途島之戰時的大部分美軍還戴著老式鋼盔

拿著栓動步槍,和對面的日軍相比沒有多少優勢

圖為守衛中途島的美軍陸戰隊


普通人的努力


為了粉碎「旭日帝國」的太平洋攻略,許許多多的普通人為此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下面這三位美國軍官就是提前洞悉日本作戰方案的關鍵人物。


▲從左至右:羅奇福特、埃德溫·萊頓

賈斯帕·霍姆斯


第一位羅奇福特(Joseph John Rochefort)許多軍迷應該比較清楚他的事跡,他就是破譯日本海軍密電碼,洞悉日本海軍部署的人。為了完成破譯密碼的任務,實時掌握日軍的動態,他乾脆住在辦公室裡,每天衣衫不整地指揮密碼破譯工作。


▲老版電影《中途島》中出現的羅奇福特

在新的《決戰中途島》當中,他也有戲份


第二位是埃德溫·萊頓(Edwin T. Layton)他雖然並不直接負責破譯密碼,但是他的工作同樣十分重要,因為正是他說服了美國海軍的高級將領們採納他們正確的建議(當時其他的一些情報組對日軍行動有不同的判斷)。


第三位大家就比較陌生了,他是賈斯帕·霍姆斯(Jasper Holmes),那個著名的「AF缺乏淡水」的釣魚方案實際上就是由他提出然後被羅奇福特採納的。


▲中途島,一個陸地面積5平方公裡的小島


有了日軍即將重兵襲擊中途島的情報,下一步美軍就要把小小的中途島打造成一個伏殺日軍艦隊的「毒餌」,由於當時美國海軍只有三艘航母能迎戰日軍(「企業號」、「大黃蜂號」和由船廠工人加班加點趕工修好的「約克城號」)。所以優秀的戰機和飛行員自然要優先保證航母使用,分給中途島的守軍可以說是一支「雜牌軍」。


▲約克城號被炸毀的一角,為了保證「約克城」按時參戰

約1400名維修工人用3天完成了平時三個月的工程量


中途島守軍當時面臨的困難主要有以下幾個:


一是建制比較混亂,因為當時美國戰爭機器龐大的「暴兵」能力還在「蓄力」當中,所以在彼時兵力捉襟見肘的情況下,守衛中途島的兵力是從海軍、海軍陸戰隊、陸軍三個軍種當中拼湊出來的,臨時拼湊的防衛部隊必然存在很多配合上的問題,這讓他們在之後面對日本的精銳海航時吃了大虧。


▲不同於中途島上的雜牌美軍

日軍氣勢洶洶殺來的「一、二航戰」

可是薈萃精銳戰鬥部隊的最強航母艦隊


二是美軍戰機性能不良,中途島守軍的飛機大部都是從航母上淘汰下來的舊飛機和並不適合轟炸航母的陸軍轟炸機,為了湊足防衛力量,連B-17那種笨拙的原本被設計用來編隊轟炸城市的轟炸機也被派到了島上,在轟炸高速機動的航母編隊時,B-17的效果甚微。


▲中途島戰役時美國陸軍在島上部署了兩型轟炸機

一種是4架經過改造可以掛魚雷的B-26轟炸機

另一種是B-17轟炸機,17架(右)


▲美國海軍陸戰隊在島上部署了第22航空大隊

他們裝備的戰鬥機為7架F4F-3和21架F2A3

F2A3在當時而言性能已經過時了


▲第22航空大隊還裝備了19架SBD-2

及21架SB2U俯衝轟炸機

SB2U轟炸機不但性能過時而且機體十分陳舊


▲守衛中途島的海軍航空兵是31架PBY5/5A巡邏機

和6架TBF-1魚雷轟炸機

ps:因不同資料有出入

故上述飛機數量可能存在微小誤差


三是大量的「菜鳥」飛行員,中途島守軍中的很多飛行員都是剛剛學會飛行不久的「菜鳥」,他們的技戰術水平十分低下,他們「菜」到了什麼程度呢?舉個例子,前文說到,島上的陸戰隊飛行隊裝備了SBD-2式俯衝轟炸機,這種俯衝轟炸機可以說是島上守軍針對來襲日軍最好的武器裝備,因為只有俯衝轟炸才能比較準確的把炸彈扔到敵人航母的甲板上。


▲美軍二戰期間的俯衝轟炸教學


但是,當時駕駛這些SBD-2的飛行員們很多都沒有接受過俯衝轟炸訓練(dive-bombing attack,與目標成近90°角垂直俯衝發動轟炸),這使得他們在之後的實戰當中無法完全發揮SBD-2的性能,只能對日軍航母發動滑翔轟炸(glide bombing attack,與目標成45°角發起攻擊)。這為他們的慘烈失敗埋下了伏筆。


▲洛夫頓·亨德森(Lofton R. Henderson)

美海軍陸戰隊少校,在6月4日的中途島大戰

他作為中途島SBD領隊發起了對日軍航母的突擊

並壯烈犧牲在了那次突擊當中


壯烈且震撼的飛蛾撲火


中途島守軍的「渣實力」可以看作是當時美軍整體情況的一個縮影,在1942年6月3日-6月4日的中途島大戰(決戰部分)當中,美軍發起的很多攻擊都可以用混亂無序、有去無回,甚至可以說是「飛蛾撲火」來形容,但就是這樣的攻擊湊在一起,將日本海軍航空兵的四艘主力航母送進了大海。


從1942年6月3日開始,美軍的水上巡邏機陸續發現日本艦隊行動的蛛絲馬跡,並將情報發回美軍指揮部,根據美「海軍歷史和遺產司令部」網站上的介紹,最先向日本船隊發起進攻的是四架在夜間飛行的PBY水上巡邏機,它們用魚雷襲擊了日軍的後勤船隊,其中的一發魚雷打中了一艘油輪,但是該油輪損失不大仍能保持編隊航行,除此之外,中途島上的陸軍航空隊也對日本艦隊發起了空襲, 但是沒有取得戰果。


▲PBY水上巡邏機起飛,這種笨拙的水上巡邏機

為美軍贏得中途島之戰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中途島守軍主動出擊「撩虎鬚」的舉動,成功地給自己「拉滿了仇恨」。6月4日5時剛過不久,PBY水上巡邏機就發現了日本主力艦隊的蹤影,並將其方位情報跟蹤匯報給了美方指揮部,6時許中途島守軍可以用於攻擊的飛機全部開始起飛,直撲日本航母艦隊而去(此時日本航母上起飛的攻擊機群也快到中途島上空了)。


▲除了守島戰士以外,中途島上還有一位職業導演

約翰·福特(John Ford)他和他的攝影小組在中途島上

冒著敵我雙方猛烈的交火拍攝下了大量的珍貴鏡頭


▲約翰·福特拍下的珍貴鏡頭直到

今天仍是我們了解那場戰役的寶貴材料


從中途島起飛攔截日軍轟炸機群的美軍戰鬥機部隊不但沒能阻止日軍飛機來襲,自身還被打了個落花流水,美海軍陸戰隊航空隊起飛迎戰的20多架戰鬥機只有6架成功返回,這6架當中還有4架被打殘,不能再戰,而日本方面只損失了2架飛機(一共來襲107架)。


▲日軍海航飛機成功重創了中途島基地

《決戰中途島》預告


相比於日軍海航的巨大成功,對日本艦隊發起攻擊的中途島美軍航空部隊的戰績只能用一塌糊塗來形容,由於協調不利,從中途島起飛的美軍飛機是陸陸續續殺到日本艦隊上空的,他們打成了「添油戰術」,第一波飛到日本航母頭頂的海軍TBF-1和陸軍B-26魚雷轟炸機在付出近乎全軍覆滅的代價後,一枚魚雷也沒打中日艦。


不過這批充當先鋒的美國魚雷轟炸機雖然技術不佳,戰果為零,但卻表現得異常英勇。美國陸軍航空兵的B-26們扔完了魚雷就用機槍掃射日軍艦船,其中最為勇敢的是一架來自第408轟炸機中隊,編號為「40-1424」的B26轟炸機,它的駕駛員是赫伯特·梅耶中尉(1st Lt Herbert C. Mayes)。


▲表現赫伯特·梅耶中尉英勇行為的畫作


赫伯特·梅耶中尉在發現自己的戰機被敵軍火力擊傷,正在墜落之後,果斷對日本機動部隊司令南雲忠一所在的旗艦「赤城」號航空母艦發動了撞擊作戰。雖然遺憾的是赫伯特·梅耶中尉在最後時刻錯過了敵人艦橋,沒能撞擊成功一舉幹掉敵人司令部,但是他的英勇行為極大的震撼了敵人。此戰之後,「40-1424」號B26全體機組人員(共7名)被追授傑出服務十字勳章和紫星勳章。


▲赫伯特·梅耶中尉的紀念網頁(左)

傑出服務十字勳章(右)


前面發起攻擊的陸海軍魚雷機沒能取得戰果,隨後第二波趕來的海軍陸戰隊的SBD2和SB2U俯衝轟炸機也基本重複了之前的故事,發起攻擊,被日軍攔截,沒能打中目標,大部被日軍擊落。


雖然中途島守軍航空隊和地面守軍的奮戰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只取得了幾乎可以忽略的戰果(幹掉了幾架日軍飛機)。但他們為美軍最終的勝利埋下了兩個伏筆,一是促使日本機動部隊司令官南雲忠一下決心發起第二輪對中途島的空襲作戰,這也就引發了日本航母部隊的第一波混亂「魚雷換炸彈」。


二是把南雲手裡剩下的戰鬥機(南雲炸中途島只派出了一半的飛機,還有一半留在航母上防備不測)都引到了天上,並消耗了它們的燃料,這使得之後南雲即使想不換武器,直接出動轟炸機炸美國航母也缺乏可行性,因為沒有護航戰鬥機的轟炸機在美軍戰鬥機面前只有被屠殺的份。



然而就在日軍機務人員手忙腳亂地進行武器更換時,日軍偵察機發現了美軍航母的位置,為了解決美軍航母,南雲不得不再次更換戰機武備,將炸彈換回魚雷。


▲中途島參戰的美軍3艘「約克城」級航母

從左至右:約克城、企業、大黃蜂


雖然此時的日本航母機動部隊已經出現了混亂,但是勝利的曙光依舊沒有照耀在美國海軍身上,從三艘美國航母上起飛的魚雷機、俯衝轟炸機和戰鬥機由於配合失誤,沒能形成合力,有的先到了,有的晚到了,甚至還有一些連目標都沒找到就飛回航母了(最菜的一批飛行員連自家航母都沒找到,飛去中途島降落了)。


▲美軍第8魚雷機中隊的飛行員們

僅有紅圈中的蓋伊少尉落水倖存


美軍海航首先殺到日軍航母艦隊上方的是來自「大黃蜂」號航母的第8魚雷機中隊(VT8)的15架魚雷機,這15架魚雷機連魚雷都沒能投下就被日軍戰鬥機全部擊落,在這波攻擊當中,美軍僅喬治·蓋伊(George Gay)少尉一名飛行員倖存。他落在了日本艦隊編隊當中,在救生筏上他目睹了接下來發生的一切,因為這段傳奇經歷,他後來被美國媒體大量報導。



▲《決戰中途島》畫面


在第8魚雷機中隊慘遭日軍戰機團滅之後,來自企業號的第6魚雷機中隊(VT6)的14架魚雷機趕到戰場,但是他們在付出了9架戰機的損失之後,依然沒能取得戰績。


在接下來敘述美軍艦載機的戰鬥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位英勇的美國潛艇艇長,這名英雄艇長的名字叫威廉·伯克曼(William H. Brockman Jr)在美日中途島大戰時威廉·伯克曼是美國海軍「鸚鵡螺號」(SS-168)潛艇的艇長。他在發現日軍艦隊之後,單艇向日軍艦隊發動攻擊,雖然由於魚雷的關係(二戰初期美國的魚雷性能十分低下經常打不響)他的攻擊沒能對日軍造成任何破壞,但是他仍然對日本主力艦隊「咬」著不放,不斷給敵人製造麻煩。


▲威廉·伯克曼,中途島大戰時軍銜為少校


威廉·伯克曼的持續性騷擾,使得日本艦隊不得不專門分出一艘驅逐艦(「嵐」號)來獵殺他,追殺伯克曼的「嵐」號驅逐艦在獵潛無果,返回航母艦隊時陰差陽錯的將正在天上燃料已經告急,苦尋日本航母編隊無果的美軍艦載俯衝轟炸機編隊引導到了日軍航母編隊上空。


▲當時的企業號俯衝轟炸機編隊領隊麥克拉斯基

在中途島大戰時他還是少校

他在發現「嵐」號驅逐艦的尾流之後

果斷跟了上去


當美軍艦載俯衝轟炸機編隊出現在日本航母編隊上空之後,整個戰場的局勢瞬間發生了逆轉,來自「企業」號的美方俯衝轟炸機痛快地幹掉了「加賀號」和「赤城號」兩艘大型航母。在「企業」號艦載機俯衝轟炸得手之後,稍稍來遲的「約克城」號航母的艦載機又幹掉了「蒼龍」號航母,在炸毀「蒼龍」號航母之後,中途島戰役的美日航母力量對比由「4打3」變成了「3打1」(美軍3艘航母對決日本僅剩的「飛龍」號航母),局勢徹底扭轉。


▲《決戰中途島》對美軍俯衝轟炸

日軍航母的壯烈場面表現的異常驚豔


再之後的故事就是「飛龍」單艦向美軍反擊,先擊傷美方「約克城」號航母,再被反殺了。(約克城只是被擊傷,後被日軍潛艇「補刀」擊沉,如果單以航母對航母的戰果來看的話,美軍其實是取得了4:0的超級勝利)


▲前僕後繼的犧牲可以說是美軍取得中途島大戰

全勝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中途島大戰的意義早已廣為世人所熟知,在這裡就不贅述了,在11月8日上映的戰爭大片《決戰中途島》當中,本文所敘述的絕大部分人物和歷史細節都有被表現,就像前面所說,戰爭的勝利,是由一個個勇敢的人堆砌而成的。


▲從戰役準備到戰役過程,從雙方將帥到普通一兵

《決戰中途島》盡力呈現出了那場轉折之戰的每一個細節


這部電影很可能成為一部史詩級的經典,特別是俯衝轟炸機冒著密集的彈雨,向日軍航母垂直俯衝的壯烈鏡頭。無數炮彈在耳邊爆炸,僚機在身邊變成火球,飛機不斷顫抖,但飛行員的眼睛卻始終注視著正下方的目標。這種畫面不禁讓你腎上腺素激增,帶來了無以言表的震撼。



▲杜立特率領陸軍航空兵

從海軍航母上起飛轟炸東京


另外,這部電影還講到了杜立特率B-25轟炸機從航母起飛突襲東京的劇情,杜立特航空隊在中國境內的淪陷區降落後被中國遊擊隊營救。在電影最後一幕,那些為營救美國飛行員而慘遭日軍血腥報復的中國遊擊隊員也被展現出來,也承認這次行動給中國軍民帶來了一次傷害。

在這一點上,我要為艾默裡奇導演豎個大拇指。這個電影,也確實值得我們去觀看一番。


軍武優選雙十一現已正式開啟

今晚22:00點整1:700遼寧艦航母免費送

還有更多軍事風商品全年最佳價

點擊下方圖片參與活動


相關焦點

  • 俯衝!瞄準!嘣!在《決戰中途島》裡零距離感受戰場
    上周末,雙十一的強勢浪潮讓電影院裡一部「大片」變得默默無聲場面大,音效響,人物多文戲沒廢筆,戰爭戲噼裡啪啦敘事一點都不拖泥帶水行雲流水地把二戰史上美國為啥從一個圍觀吃瓜黨《決戰中途島》故事原型是1942年6月的中途島戰役,這場戰役是整個太平洋戰爭的關鍵轉折點,扭轉了自珍珠港事件之後反法西斯盟軍節節敗退的局面。
  • 太平洋戰場的航母殺手:SBD俯衝轟炸機《決戰中途島》中最靚的仔
    太平洋戰場的航母殺手:SBD俯衝轟炸機 《決戰中途島》中最靚的仔中途島戰役是二戰太平洋戰場的轉折點,雖然筆者之前對該戰役有些了解,但是通過最近學習又獲得了更多的新鮮資料。現在筆者就將新知道的東西與各位網友分享一下。這篇文章也可以作為電影《決戰中途島》中最靚的仔——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的小貼士。
  • 無畏俯衝 |《決戰中途島》超詳資料貼
    日本有赤城加賀兩艘大型航母和蒼龍飛龍兩艘中型航母,美軍有三艘約克城級艦隊航母以及中途島上大量的陸基航空兵。只對比艦載機數量的話,日方有俯衝轟炸機(99式艦爆)72架外加2架維修和2架備用、魚雷轟炸機(97式艦攻)72架、戰鬥機(零戰)81架合計227架,而美方航母有俯衝轟炸機(SBD)109架,魚雷轟炸機(TBD)43架和戰鬥機(野貓)79架,合計223架。
  • 最無畏的勇士才最浪漫——中途島之戰中的SBD「無畏」俯衝轟炸機
    深度摘要:本年度最佳戰爭片《決戰中途島》正在火熱上映,片中美軍俯衝轟炸機冒著日軍戰艦密集防空炮火進程俯衝轟炸的場面令人震撼。俯衝轟炸,是二戰時最勇敢的對艦攻擊戰術,最無畏的勇士才最浪漫,來說說中途島之戰中的SBD「無畏」俯衝轟炸機。本年度最佳戰爭片《決戰中途島》正在火熱上映,片中美軍俯衝轟炸機冒著日軍戰艦密集防空炮火進程俯衝轟炸的場面令人震撼。
  • 《決戰中途島》,直男必看!
    最近動作慢,姍姍來遲地去看了這部近期大銀幕上場面最好看的戰爭大片《決戰中途島》(羅蘭·艾默裡奇導演新作)。
  • 用東北話給各位老鐵解讀一下《決戰中途島》,老刺激了
    用東北話給各位老鐵解讀一下《決戰中途島》,老刺激了!抗日神片不老少,直男必擼中途島。本年度唯一一部值得買票走進電影院的「戰爭狠片兒」終於來了。美軍戰機在彈雨中俯衝,日軍航母在火海裡沉沒。撲面而來的大片兒氣場分分鐘讓你的腎上腺素噴出七竅。用我們東北話講,這片兒賊爽!
  • 《決戰中途島》網絡上線,觀後有感,幸虧沒去電影院看
    宅在家裡看電影,老片看太多了之後,終於有新片上線了,《決戰中途島》。這部電影當初在院線上映時,口碑毀譽參半,忘記什麼原因了,反正筆者沒去看。如今可以在網絡上白PIAO,心裡有點美滋滋的感覺那是真的。尤其是從俯衝轟炸機的視角看軍艦,那密集的高射炮火直接糊一臉的感覺簡直不要太爽,怪不得有人說,這片子就像是一部大型軍艦類網遊。以上的優點就足以支持筆者目不轉睛看兩遍的了,當然,該片也有一些缺點不得不提,而且這些缺點還很明顯。
  • 如何評價由羅蘭·艾默裡奇執導的電影《決戰中途島》
    說下這部,《決戰中途島》,作為一部戰爭電影,跟大家想像的不太一樣,而且有一處難得一見的場面。了解一下史上最危險最華麗的戰術:俯衝轟炸先來說電影本身,小弟稱之為「戰爭科普電影」,這是有別於傳統戰爭片的一種存在。在我們印象裡戰爭電影是什麼樣子?
  • 《決戰中途島》:個人英雄主義的勝利
    作為進入21世紀以來罕見的一部太平洋戰爭海戰題材的戰爭大片,好萊塢影片《決戰中途島》近日上映。幾十年過去了,與上世紀70年代的同名影片,又會有些什麼不一樣呢?《決戰中途島》海報《珍珠港》的影子二十世紀的六七十年代,美國的太平洋戰爭電影迎來了輝煌的史詩時代。
  • 《決戰中途島》:一場氣勢磅礴的空海總攻
    《決戰中途島》將在國內與海外同步上映。大型戰場面,可能是觀眾對被冠以「中途島」之名的電影最主要的期待。《決戰中途島》有你想看的一切。此外,劇組還重建了無畏式俯衝轟炸機和蹂躪者式轟炸這兩類美軍戰鬥機。觀看本片時,你全程都會沉浸在強烈的視覺刺激之中,仿佛親歷了一連串的大戰。羅蘭·艾默裡奇從事電影創作已經40多年了。
  • 《決戰中途島》又是一部預告片比影片更好看的好萊塢大片
    又是一部預告片比影片好看的好萊塢大片!真沒開玩笑,不信你看完影片之後,跟預告片比一比,影片可有預告片那種熱血沸騰、鬥志昂揚的節奏感和緊張感?其實看預告片的時候就比較擔心,本片千萬別拍成流水帳啊?結果還真就拍成流水帳了!
  • 電影《決戰中途島》中那些真實的歷史人物,你了解多少?
    從日軍偷襲珍珠港,到美軍轟炸東京的報復行動,中途島戰役前的美日雙方的準備部署和情報戰,到最後的中途島海空對決,《決戰中途島》更像是一部戰爭紀錄片,幾乎完全依據史實呈現了整個戰役前後的過程。電影中的人物,也基本都是歷史中的真實人物。
  • 《決戰中途島》繁枝末節的戰爭大片
    中途島戰役是美國二戰時海軍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於1942年6月4日展開,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它是美國在中太平洋地區的重要軍事基地和交通樞紐,也是美軍在夏威夷的門戶和前哨陣地。丟失中途島,美太平洋艦隊的大本營珍珠港也將不安全。最終美軍以損失一艘航母「約克城」號的代價擊沉日本「飛龍」、「蒼龍」、「赤城」、「加賀」四艘重型主力航空母艦。
  • 電影《決戰中途島》觀影必讀!
    《決戰中途島》上映以來好評不斷,作為一個理綜出身的歷史兼軍事小白,不看一下基本科普貼顯然是不敢進電影院的未能搜到觀前科普貼的我拿著一個小地球儀直奔金融街
  • 電影《決戰中途島》告訴你答案
    答案無疑是:中途島海戰。二戰中美軍利用這一重大的勝利,一舉改變了太平洋戰爭的走勢,為日後的反攻奠定了基礎;而在反映二戰的海戰電影中,曾在1976上映了一部《中途島之戰》,時隔四十多年後,好萊塢再度將這場戰役拍成電影《決戰中途島》,並精彩的還原了二戰歷史上最經典的海戰。
  • 決戰中途島:窮國與富國的戰爭思維
    ——山本五十六11月8日,由伍迪·哈裡森主演的好萊塢戰爭大片《決戰中途島》如期上映,這部表現二戰中太平洋戰場關鍵戰役的電影,無疑是對這段歷史的精彩還原。(筆者提示,先看《珍珠港》再看這部《決戰中途島》效果更佳)11月8日震撼上映《決戰中途島》我們回到真實的歷史中去,毫無疑問日軍在中途島的慘敗令其在戰爭前期的優勢提前結束,就這場戰役而言,使日軍失敗的並不是物質上的貧窮,而是多年來形成的窮人思維。
  • 在電影院裡看《決戰中途島》,對一個軍迷來說無比幸福
    今天是好萊塢大導演羅蘭·艾默裡奇最新巨作《決戰中途島》上映的日子,一向深宅的小編之前有幸提前看了電影,這麼說了,作為一個軍迷,能在電影院裡看到這部電影,簡直是——無比幸福!企業號航母上的艦載機指揮官麥克拉斯基少校,多次駕駛SBD俯衝轟炸機在太平洋作戰,在馬紹爾、珊瑚海等地連續向我們展示俯衝轟炸機是如何攻擊水面、地面目標的,在中途島海戰中麥克拉斯基指揮30架SBD打殘了"加賀"號航母;企業號上的另一位機群指揮官貝斯特上尉帶領2架SBD搞定了赤城號,這是整個電影重點展現的戰役過程,全程都是精彩的艦載機突防、轟炸、纏鬥、規避甚至撞擊畫面。
  • 這部美國硬核二戰片意外讓中國觀眾點讚!《決戰中途島》逼真還原...
    「還以為又是一個《珍珠港》,在戰爭片的包裝下販賣愛情,可這一次沒有失望,僅僅靠著一次次的俯衝轟炸,《決戰中途島》就將成為戰爭片中的經典。」上周五上映的好萊塢大片《決戰中途島》,讓很多戰爭片影迷過足了癮。曾執導過《2012》的導演羅蘭·艾默裡奇,這一次把激烈恢弘的戰爭場面和眾多歷史人物的故事真實地呈現在大銀幕上,拍出了一部「具有科普價值的硬核二戰片」。
  • 帶男孩去看《決戰中途島》的觀影知識準備
    日本99艦爆艦載俯衝轟炸機就在此時,美國偵察機已經發現日本艦隊位置,從美國航空母艦上起飛的117架TBD魚雷機和SBD俯衝轟炸機對南雲艦隊實施了攻擊,但是在零式戰鬥機的絕對性能優勢和密集防空火力保護下,日本艦隊毫髮無損。但是南雲忠一認為這說明美軍航母就在附近,命令準備攻擊中途島的艦載機卸下炸彈,換裝魚雷準備對艦攻擊。(誰規定對艦攻擊就一定要用魚雷啊?!)
  • 《決戰中途島》:完美還原海空大戰!原來戰爭片也能拍成科普片?
    老文昨日看完《白色月光》,又心血來潮去二刷了去年底上映的《決戰中途島》。 老文之前是在電影院看的,現場的視聽效果非常震撼。 本片的特效可以說是老文近年來看的戰爭片中的最佳。